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花

编辑推荐 看花


作者:农言 秀才,288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5发表时间:2016-06-20 06:32:19
摘要:春天里,我们全家到扬州“瘦西湖”万花园游玩,看花,品花。从小时候不会赏花,到现在受朋友们影响,对花有了新的认知和遐想......

看花 农言说得好,看花,品花。花如其人,人如其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真正喜欢,噢!不,应该准确地说,对花真正有点感觉,有点意思的时候,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是我城里的新房子装修的那一会。我城里商品房在一层,外面还有一个小庭院。庭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花池,供主人栽花之用。房子装修,是按照中式布局的,中式的意味浓,情调好,耐品。房子装修好之后,听在行的人说,家里要放几盆花。一来是装饰装饰美观的,二来是吸收新装修好的油漆中对人体有害的甲醛味。于是,我就买了几盆,有君子兰,据说是吸甲醛味最好的,还有吊兰一些草花。院子花池里裁了些从乡下老家挖来的几棵月季花,茶花,菊花。最贵的当属,大门前两侧摆放的两盆铁树了。由于我对花的习性不甚了解,和天气寒冷时没有保护措施,加之浇水又不及时等因素,都息掉了,只有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的带刺的月季花顽强地活下来。但这只是心里想,花是用来点缀的,因此,这不算是爱花。
   童年的记忆里,对花没有特别深的印象。虽然看过一些花,其中有菊花、月季花、鸡冠花、茶花等,这些农村都是有的,城里也没去看过。但印象并不深,要算有点印象的,便是葵花和凤求花了。为什么对葵花有印象,有文人形容它是“碧杆悬球,如金灯列仗”,这比喻得太像了,故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还有,最奇怪的就是,因为它没有脖子,很大的一个脸盘子,却老是孜孜不倦地跟着太阳转,太阳在东边它也面朝东;太阳在南边它也面朝南:太阳在西边它面也朝西。如果是阴天,没有了太阳,它也没有失去方向。只是到老了,脸盘四周的黄色花叶落光了,整个头垂下去了,实在是转不动了。想不通,觉得这也太神奇了,好像是有生命的人一样,有灵性。在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教科书上就有,把毛主席,共产党比喻着红太阳,学生比喻着“向日葵”,意思是永远跟着毛主席,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连学校里黑板报上,宣传画报上,到处可见“向日葵”。
   还有比较有点印象的,便是乡下的凤求花了。因为,我印象当中,它总是长在墙脚缝隙里居多,没有人专门种它,它的种子随风飘落到墙脚缝隙里,大概有墙为它“遮风挡雨”吧!年复一年,就生存了下来。根部吸吮着从屋檐上落下的雨水。听大人们说,家长有几棵“凤求”花蛇就不敢来了,有避蛇的功能。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家家有三四个小该,故小玩伴很多,有男的有女的一大趟。有一回,出门玩我发现有两个女孩,手指头上用布包裹着,我问她们怎么啦!手划破了?她们却神秘的一笑,什么也没说。过一天,才发觉,她们的手指甲,个个红红的,像是抹的指甲油一样,很漂亮。原来,是大人们教她们,把凤求花的花汁涂在指甲上,加上凡士林和烟丝,再用布包上,等烤老了,指甲就变红了。像涂的红指甲油似的,是一种既省钱又美观的土方法。爱美之心是每个女孩子都梦想追求的。
   油菜花,在农村几乎家家有,这不算稀奇。金黄色的,整体一片片的,很有视觉效果。增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色彩,余邵诗云:“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油菜花中含有丰富的花蜜,所以,引来了彩蝶和蜜蜂采蜜。而油菜籽又是食用油的原材料。油菜花有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的个性。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它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像农民们一样的淳朴,粗犷。
   今年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香的时候。
   我的很多网友,拍了许多花的照片放在手机的微信上,供朋友们分享欣赏。有的是他们自已培养的;有的则是外出游玩时拍的,画面五颜六色;有的是奇花异草,着实很美,令人遐想。还有,我有个朋友,在文学方面是一颗新星,我称之为老师的。他的兴趣很高,驱车上百公里专门去看花,还写了篇关于花的优美的文章,读来赏心悦目。也许,是网友们的爱花情趣,和老师“百里看花”的雅兴。从而再次提起了我看花、爱花的热情。
   我是扬州人。“瘦西湖”用世界闻名来形容,不为之过。我从小就游玩过“瘦西湖”,加起来有好多次了。以前,大多是跟朋友去,或者是亲戚去游玩,玩就玩过了,没有多大的印象。除了看一些精致的翘角飞檐的秀亭、长廊等,有古韵的东西外,那些花呀草的,更是不会欣赏,也不知道花是美在哪里?艳在哪里?现在不同了,从十多年前的新房装修,到朋友圈里个个有爱花的情趣的引导,我也渐渐对花有了新的认知。为了加深对花的认知;为了培养我看花的雅兴。所以,春天里,一家三代,再去“瘦西湖”游玩,去看花。省得到外地出差,朋友们问我,有些东西还说不出名堂来。刚走进“瘦西湖”的大门。便是沿湖的长堤了,长堤靠湖边的一侧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红色桃花正艳着,开满了桃树枝头;绿色的扬柳树依偎着湖绑,长长的密密的柳技垂至湖水,像似老人的胡须,随着春风吹拂,荡来荡去的摇摆着,很是有动感的美,婀娜多姿。再放眼望去,一望无际,顿时就心旷神怡了。满眼萦绕着的烟花,和那“春花春柳春风急”相结合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美不胜收。走着走着,不知怎的,我有些多愁善感起来,心里想,就算是“桃花不解春风意,欲留枝头不肯去”,但总有凋谢的时候,零落成尘碾成泥,谁来葬花?“林妹妹”的花锄是否锈迹斑斑?……不管它,“花落自有葬花人,无须为花空悲戚”。我抱着孙女继续移步换景,边走边看,女儿突然神奇地叫了一声:“快过来看,这是什么花?”我们过来一看,也觉得从来没看过此花。红色的,像似个小口袋似的,很好奇,我便问了旁边的护花者,她告诉我们是叫“荷包”花。是的,乍一看,还真像绣的红荷包,女儿拿着手机在拍照,我赶紧抱着孙女做了一个躺在花丛中的姿态,照相留影,小家伙十分开心,脸蛋笑得像朵花似的。
   我们慢步在万花丛中,赏不够的美景:一处水,一座桥,一方花,一股股暗香扑鼻而来,无一处不是一幅画。我们一路走一路赞,不知不觉地,小家伙己进入梦乡,哈哈,好象她被花陶醉了。经过一座小桥,前面是一个飞檐翘角的长廊,可能是供游客小憩的地方。我们也休息一下,好让孙女安稳地唾一觉。落坐后,发现栏杆外是一片含包待放的芍药花。芍药花我是认得的,乡下老家门前花池里也有两棵,是妹妹家送给我的。去年,被爱花的人偷了一棵,还剩一棵,没有伴和它争艳了,我有些伤感。再一想,偷花者,也是爱花者,只不过换了个地理位置罢了。我也晓得洛阳的牡丹花,扬州的芍药花,可见扬州的芍药花自古就是很有名气的了。但是,如果把牡丹花和芍药花放在一起,说实话,一下子也辨认不出来。只晓得牡丹花先开,芍药花后开。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宋朝孔常父在《维扬芍药序》中写道:“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四方之人尽皆齐携金帛,市种以归者多矣。”可见芍药和牡丹是并驾齐名的。此时的芍药花正是打朵,还没有开花,要是花期成熟,开出来的花能有小孩的脸般大,白里透红。我正看着想着时,小孙女醒了,脸蛋扛火,白里透红,像花一样。没错她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无忧无虑,就是祖国的花朵。
   到了“瘦西湖”来看花,不看“琼花”,等于白来一趟。琼花是扬州的市花,自古就有着“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皇帝将相来扬看“琼花”。我们来到“琼花”盛开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高大茂盛的一片,一看就是有悠久历史的了。我想,古人看花的时候,还不会有这么大吧!琼花又称聚八仙,花序生于技端,白色的像绣球,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千点真珠警素蕊,一环明月破仙葩”其风姿淡雅,风韵独特。旁边看花的人很多,有小姑娘;有岁数大一点的;有外国人,但大多是女的占多,穿得花花绿绿的,花枝招展的,手里都拿着手机在拍照留念。我的眼睛又要看花,又要看香女,弄得我目不睱及。突然,一位身材高挑,穿着旗袍,长发飘飘的美女从我身边走过,牵走了我的视线,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妻子说我是看花还是看人呀!我笑着说:花和人一样都看呗,再说,古人商贾,文人,包括皇帝到扬州来,不单单是赏花,还有看霓裳羽衣美女的意图呀!此时,妻子的一句话,我倒是真的领悟到了一一古人下扬州看琼花是另有目的的。
   (写于:丙申年,二O一六年五月十五日。)

共 33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因买了新房装修,听说室内放几盆花能吸收甲醛的味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于是买了几盆,院中也栽下一些花,却大都死掉,于是想起了以往生活中关于花的一些事。穿插着一些俗语以及和花有关的诗句,写出了一些花的故事与感慨,表达着花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赏心悦目的观赏植物。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6-20 06:57:48
  花,在南国,处处可见,花在北国,也是想见到就能见。花,如今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润色“朋友”,成了人们赏心悦目的调色剂。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 楼        文友:农言        2016-06-30 21:58:37
  谢谢老师的编揖,我是受方长老师的激发,第一次投稿《江山文学网》。隔这么多时间才回复有失礼貌,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在此深表欠意,望老师多多海涵。以后还要麻烦老师,忠心感谢老师一路支持。有机会来扬州我陪你玩!
2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6-06-20 09:47:07
  祝贺佳作发表。如果说鸟是人类的朋友,那么花就是人类的新娘。扬州,鸟语花香,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回复2 楼        文友:农言        2016-06-30 21:59:22
  谢谢老师的评论。兄弟情深,望你以后多多搀扶!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7-01 15:07:03
  闲时写写文字,还是挺好的,想来玩就来吧。江山还是相当不错的文学网站。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