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2016年高考作文三题(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2016年高考作文三题(随笔)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6.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4发表时间:2016-06-24 03:56:19
摘要:今天,是知识爆炸时代、网络信息时代,更是各级各类各层次人才激烈竞争时代,现代化人才竞争形势异常严峻与残酷。今天的竞争不单纯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的生理、心理意志品质的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强大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精神素质,何以自立并跻身于当今世界?

2016年高考作文三题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
   昨日下午逛公园,先前民间乐队演出的凉亭下寂可罗雀,热闹的弹唱场面不见了。问左右,曰:高考戒严,难道你不知道?
   喔,原来如此。一年一度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到了,国家大考,理当严谨严肃严正,于情于理于法,毋庸轻觑,不得怠慢。
   若换另外一个角度说,无论什么形式、性质的考试无非就是对被考试者的一种考查、检验与测试,不单是知识文化的考试,更是一种心理、精神、意志品质能力素质的考试,对于身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考生素质的表现,理应包含在考试的应有之义范围内。温室中的花草经不得烈日的曝晒与风霜的吹打,草原上的雄鹰与山林中的猛虎恰恰是在暴风骤雨和山洪暴发异类追逐中成长强大起来的。现代史上伟人毛泽东在大街上看书,旧时王冕骑在牛身上读书作画,纷繁乱世和环境困厄成就了一代领袖、著名画家,众口相传,砺古铄今。
   如所周知,上一个世纪前半叶抗日战争中爆发,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师生,毅然辞却了五朝宫阀,在炮火硝烟中跋山涉水餐风露宿,一路西南,历尽千辛万苦,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他们发愤学习,敢于担当,走出了朱自清、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宋平、彭佩云等一大批政界、学界名家烈士精英,率先垂范。现在让我们回首一下目前的教育——此,难道不应该值得让我们汗颜、警醒与深思么?
   今天,是知识爆炸时代、网络信息时代,更是各级各类各层次人才激烈竞争时代,现代化人才竞争形势异常严峻与残酷。今天的竞争不单纯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的生理、心理意志品质的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精神素质,何以自立并跻身于当今世界?
   今天走进考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时代的未来。基于如上考虑,试问: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
   二、个性与创新
   201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命题云: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初读,搞不懂;再读,还是搞不懂:“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这个时代”怎么啦,难道“彰显个性”与“提倡创新”有什么矛盾么?
   依愚者如我等看来,“个性”与“创新”非惟没什么矛盾,其双方间的逻辑联系相反倒十分密切。即是说:个性收获创新,创新彰显个性,创新非个性莫属。要言之,人富于个性方可谈创新,因为所谓“新”乃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同时又是专属的、一己的、排他的,创新乃个性的体现。个性指人的心理品质,创新乃一种能力和行为方式。创新缘于个性,个性决定创新。诚然,有个性未必有创新,而要创新则必须富于个性。古往今来,有缺乏个性的创新么,创新无个性那还叫创新么?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黄炎人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精于创新。君不见,上古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辛亥五四白话,姑不谈三教九流、四大发明,而单就文化文学艺术说,具体到某当事人创作者,哪一个不是新锐新奇,锋芒毕露,个性十足?
   回首今天,去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创业创新成为举国上下热火朝天的时代主题,形势蔚为壮观。总理的讲话完美地诠释了新时代中国梦的精髓,表明当今中国万众创业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鼓舞各行各业意气风发的创业者们走上属于自己的创业创新之路,事业有成,报效国家。时至今日,有谁见过你、我创新似曾相识或雷同重复或撞衫碰瓷,哪一个成功者不是别具峥嵘,各具千秋,独领风骚?
   江苏卷命题关于“个性”与“创新”引俗话导进,可谓浅入深出。笔者孤陋,查百度“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云云,除此江苏命题而外仿佛前无古人,好像没见到有谁说过,堪称“个性与创新”。我生也晚,也知“有话则短”是说我们说话作文要提倡精简,不要浪费别人宝贵时间,言简意赅,长话短说,一语中的;而“无话则长”意谓若何,又当怎样理解?既然无话,则怎么“说”更如何“长”得起来?作俑者似乎是言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尤要潜下心来,深入思索,旁征博引,冥想苦虑,绞尽脑汁,以求蹊径别出柳暗花明境界,说出另一番言外之意来。莫非这就叫“个性”,就是“创新”?
   不懂,还是不懂,真的不懂。星移斗转,质文代变,看来老朽真的是落伍了。
   这里,笔者委实在为凛凛考场中的莘莘学子们捏着一把汗。如此作文考题究竟该怎样应对,如何下笔,真真惑煞人也!幸亏不才早已经历,否则不栽在这里才怪嘞。
   三、诗意的尴尬
   2016年全国高考大幕业已拉开,倍受瞩目的作文命题新鲜出炉:计9套11题(全国卷3套,上海、天津、江苏、山东各一套,北京、浙江各一套2题)。关于一直以来的诗歌题材写作限制今年似有缓解,除江苏、天津标明“诗歌除外”,余好像皆网开一面。殊不知,仅就文化大省江苏而言,该省从2004年实行自主命题前后1998-2015历年来作文命题硬性明确规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我们知道,华夏民族乃诗的国度,中国人离不开诗。偌大神州真正有记载的文学文化文明肇始于诗,鲁迅先生的“杭育杭育派”之说即是明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文而化之,文化首先通过文学来实现。即是说,文化的主体则在于文学,在于诗。作为诗文学,非惟中国乃至世界,整个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一部已经或正在被书写的惊天动地的史诗。
   当代文化名人萧瀚先生称:“诗,就是太阳。”
   已故著名诗人艾青认为,“凡是美的,即是诗的。”
   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主张“人,诗意地栖居。”
   17世纪法国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也说:“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缘何我们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对此中华民族之国粹、人类文明精华视而不见,避之唯恐不及,讳莫如深?是敬而远之,抑或有什么难言之隐?
   好像有一种说法,即诗歌作文阅卷标准不便把握。常识告诉我们,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文章艺术特点与规律,阅卷人只要遵循把握该文种的基本要素要求就可以了,关键在于考生的思想水准、精神境界及语文素养,而这些对于其它文体形式的作文一样都需要认真考量的。按理说,此不应该成为问题。
   高考作文命题,教育界内外舆论历年来颇多微词,而有关“诗歌除外”说法只不过是诸多不同意见之一。对此,相关人士信誓旦旦,振振有词。笔者真的搞不懂,有命题即有阅卷,缘何我们命起题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睥睨群勇、八面威风,而一旦涉足阅卷则显得如此喏喏唯唯缩手缩脚阳刚鲜见底气不足?
   技术性问题姑且不论,还是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核心问题上来:即诗歌究竟是什么,诗意与华夏民族乃至全人类社会生活到底怎样,诗歌写作到底何时才能解除禁规因而让其不再羞怯与畏缩,使之落落大方走进高考考场,最终真正深入炎黄子孙下一代的心目之中。
   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是有诗歌一席之地的。孩子们从幼儿教育起就开始接触诗歌,从小学至初、高中阶段,诗歌教学均占有一定比重,为什么一进入高考就突然隐身了呢?“杨家有女初长成,长在深闺人未识。”诗歌,这一古老而年轻的文学骄子,在中华大地上风光风行了数千年,迨至当代,在今天高考作文的考场上居然反倒一如待嫁的新娘,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试问我们何时才能掀去诗歌新娘顶上的红盖头,一洗其诗意的尴尬?
  
  

共 3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2016年高考作文,我怎么说呢“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若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我也无语了。我怎么看这句话与个性与创新没有什么联系。也许我的理解力实在是赶不上出题的“老学究”道法深刻。在我看来写作文,看到命题后理解后才能有话要说,理解不了让我说也说不出来。就像我们的文学创作,是我们有话要说,才会洋洋洒洒跃然纸上。就像沈从文在临终的时候说:“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也算得上无话则短的典范。想了半天我还是觉得这句话和个性与创新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需要什么样孩子?当然了,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时代的未来。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我们的社会竞争如此的激烈,每个青年都面临生存的问题,就业的压力,学费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家长们盼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光宗耀祖,很少有人去想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都需要,考大学并不是成功的唯一的途径,他们也要走向社会,自食其力,经历着不上大学的人生。关键是要放松心态,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对待高考。关于诗歌,这些年来始终被高考拒之门外,不受待见,甚至有“诗歌除外”这是一种偏见极不公正的对待文学的态度。和我们网络文学正好相反,因为杂文触及政治,为了明哲保身回避,各类征文,虽然没有注明“杂文除外”实际上也是靠边站。我又想到高“诗歌除外”这是个很尴尬的现象。今年高科分数线下来了,考生根据的自己的需要选择志愿,不管作文答题是否理想,我还是希望他们考上理想的大学。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新的起点。老师的这篇作文,也是2016年考生关切的话题,我想看完这篇文章都会有各自的体会,写了这些似乎也有了“有话则长”的感觉,但却怕自己说了半天不得要领。戛然而止。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墨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拓        2016-06-24 04:22:54
  看完电视剧《天涯浴血》电视剧,已经是三更半夜,一夜失眠......思绪有些纷乱,如有不当请多多海涵,祝老师写字快乐。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6-24 07:58:58
  墨君过谦了!我们应该算是老朋友,不必客气。拙文有劳兄之操刀,于心惴惴,为对读者尊重起见,仍请先生对小文作如下修改: 第一部分“若换另外一个角度看”将“看”改为“说”,“足够的强大的身体素质”去掉前面一个“的”;第二部分“在下不才”改为“我生也晚”。远握。不好意思,见笑!
回复1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6-24 15:45:07
  感谢先生辛劳!祝君身健笔健,事业辉煌,家庭幸福!
2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6-24 07:42:50
  感谢先生深夜废寝为在下辛苦作嫁,问大安,敬好茶!谨祝
   编绥!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3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6-06-24 10:26:48
  才看到郭老师的文章,或许是自己未曾经历过高考,是一生的遗憾,也有一种骨子里隐藏的自卑感,对于高考、上大学之类的话题总不敢妄言,怕难以理清。高考结束的这些日子,在网络里看了不少高考作文,发现现在的学子们,真的是有个性有思维,敢于把内心所感所想都酣畅淋漓地写出来,而不在意是满分还是零分。有时候,有些话就像一枚枚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不说高考了,说郭老师的文章吧。读郭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上详尽的理论知识,对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或许郭老师的文章不对江山的精品口味,但对我来说绝对是精品,精在有内涵,有意义,有厚度。深刻的感悟,也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6-24 16:37:25
  感谢先生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好人一生平安,青春无悔,红尘有爱!专颂
   丽绥,雅琪!!
4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6-06-24 10:29:55
  墨拓老师深夜编辑辛苦了,敬茶!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