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慈儿女孝

编辑推荐 母慈儿女孝


作者:李秦 布衣,1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67发表时间:2016-06-25 17:28:54

明月把村西头的小路,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亮堂,小路很长很长,从村东头一直延伸到远方……
   四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飘着雪花,西北风打着尖哨拍打得人脸生痛。接近旁晚时分,阴冷的明月普照着大地,苦命的陈冬花就是踏着这条小路走进我们村的。陈冬花十多岁死了父母双亲,沿街乞讨,常年在外风吹日晒,艰难度日,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年轮的印迹,可她那丰富的浪迹天涯的阅历又给她成熟之美增添了不少色彩。不识字还不到而立之年,但看起来,平和、宁静、坦然、安详。
   通过好心人的撮合,把陈冬花说给了我们村半年前逝去妻子的老实人王生,王生勤劳朴实,只是前妻丢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大儿子七岁、二儿子五岁、小女儿还不到一岁。第三天,陈冬花就走进了王生的家,进门就当了家。她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了改变她命运的新生活,找到了崭新的人生坐标,从头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从未生育过孩子的陈冬花,一下子变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好心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刚开始她也不习惯,看着三个苦命的孩子也想到了自己,不由地泪流满面。
   从此,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一把屎一把尿地,苦挣苦熬抚育拉扯三个孩子。
   丈夫也很疼她,她也很知足,两口子相敬如宾。陈冬花举止优雅得体,待人接物中有礼有节赢得了村民的一片赞扬声,王生喜在脸上笑在心里。
   陈冬花很喜欢孩子,她十分痛爱每一个孩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不管孩子们多么顽皮,她从来不对孩子发火,从不打骂孩子,平时不断教育孩子如何学会做事,如何与同学相处。孩子病了她背着孩子到几里地的外村,求医买药,日夜守护在身旁,直到康复。小女儿上学念书,她早上送,下午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冬秋夏,她善良的好心肠,村里人看在眼里,赞在心里。有形的行动造成了无形的影响,三个孩子视她为最亲的人,不准别人说她是后妈,谁要是说露了嘴,他们就和谁急!后来谁也不敢在孩子们面前提“后妈”二字了,左邻右舍,无不称赞她是一位难得的好妈妈,是世界上少有的好心人。大儿子参加工作离家时,她牵着手把孩子送到她来时的小路口,包里裹着她亲手为儿子做的衣服、鞋袜,书包里是为儿子烙的烧饼,并且千叮咛万嘱咐,目送孩子走远。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三个孩子都成家了,经济条件一家比一家好,大儿子从事建筑行业,二儿子是企业的经理,小女儿在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就留在西安工作,每年春节都回来给妈妈买衣服,带好多吃的。三个孩子都很孝敬,她洒下的汗水,如今有了收获。孩子们始终忘不了妈妈的养育之恩。大儿子给妈妈建造了舒适的住宅小楼,二儿子不停地给妈妈送零花钱,还唠叨嫌妈妈舍不得花钱。两个儿媳妇也很贤惠,轮流为妈妈烧水煮饭、洗衣、梳头。
   陈冬花一进门就视儿女如亲生,以自己的一片慈母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孝心,真是善有善报,人心换人心,村里人一提起陈冬花都翘起大拇指说:“她享受到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幸福晚年,是当之无愧的。”老人的房间两个媳妇布置得古朴典雅,摆设别致,有现代化的彩电、冰箱、放映机、古香古色的家具。一看便知道房主是一位吃穿不愁的安度晚年的有福老人。别致的四合院内常常发出欢乐的笑声,那是儿孙们星期天过来与老人团聚的欢声笑语……
   这位老人,全村人都说积德行善,心眼好,好心终有好报!

共 1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今人说,孩子脾性的好坏,与妈有关。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说,孩子长大之后的善恶,确实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陈冬花,一个不幸的女人,冥冥之中走进了现在的村子,于是有了家,三个孩子都不是她亲生的,可是,她把他们当做亲生孩子。孩子们袒护这位后妈,不许别人说这是后妈;孩子们大了,孝敬着这位母亲。这就是善有善报。现实中,不少后妈得不到孩子的认可,原因是什么?感人的故事。【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26 09:25:19
  不少再婚家庭关系很复杂,不和谐,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彼此有戒心,彼此有私心吗?如果孩子还小,做后妈后爹的就应该用行动告诉孩子——“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李秦        2016-06-26 13:57:12
  我也常听说重组的家庭矛盾种种,我这样的小人物只能用笔尖下的文字宣传我眼中的好人,是正能量的宣传,顶事多少无所谓!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