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前后的轶事(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前后的轶事(随笔)


作者:虚竹先生 布衣,35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6发表时间:2016-06-28 04:49:22

前几天在一次联欢会上,一位同志即兴朗诵了一首毛泽东《沁园春·雪》,不禁让我想起了有关主席这首词发表前后的许多趣闻轶事。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应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之邀,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柳亚子先生屡有诗赠毛主席,并向主席索诗,毛泽东读了柳亚子的诗,于1945年10月4日写信给柳亚子,评价说:“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可惜我只能读,不能做。但是万千读者中多我一个读者,也不算辱没先生,我又引为自豪了。”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把咏雪词和一封信托人交到了柳亚子手里,信中写道:“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这一阕《沁园春·雪》毛泽东是书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军用笺上的,录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这首词,惊喜之极,爱不释手。深为这一阕《沁园春·雪》的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不久,他就作了一首“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的和词,并把这首“和词”和毛词一并交给《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新华日报》因未征得毛泽东本人的同意,只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由于时间的流逝,知晓“和词”的人可能已经不多了,故我特收录如下:
   《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初到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柳亚子 :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烛,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的“咏雪”原作。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谈》的显著位置上以《毛词·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并在该词后面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此词一经刊出,立即轰动山城,一时节洛阳纸贵,传诵四方。
   毛泽东《沁园春·雪》刊载后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使得国民党当局十分不悦,据说此事惊动了蒋介石,蒋感叹到国民党内竟无如此人才,号称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也只有自叹不如,甘拜下风了。于是有人献策道:不如暗中在国民党内征集填词高手,填上几首《沁园春·雪》从中遴选出一首意境高,气势大,文笔好,能超过毛泽东的,以蒋公名义发表,将毛泽东的气势压下去。
   于是国民党内部举行了一次秘密的征词活动,词虽然征集了不少,但多是些平庸之作,根本无法与毛的词相提并论,后来虽然在重庆、上海等地征得几首“佳作”,但最终还是感到拿不出手,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虽然毛泽东同志本人当时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但是这首词在重庆产生的“轰动效应”却给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建国初期,主席在北平(京)见到柳亚子先生时还写出了“索句渝州叶正黄”的诗句,提及赠送柳亚子《沁园春·雪》的这段佳话,可见主席对此事的印象之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沁园春·雪》一阕,毛泽东一共有六幅墨迹。其中两幅是书写给柳亚子的,其中一幅书写在八路军军用笺上,使用了标点,词末书有“沁园春”词牌,没有署名。这份手迹一直由尹瘦石珍藏,后带往解放区,1960年捐献给中央档案馆。但尹瘦石是如何得到主席的墨宝呢。尹瘦石当年是个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与柳亚子先生是忘年交,通过柳亚子的介绍,曾为毛主席画过像,在同柳亚子一起筹备“柳诗尹画联展”时,尹瘦石看到了《沁园春·雪》手迹,爱不释手,很想珍藏一份,于是同柳亚子先生商量。柳亚子一算时间,毛泽东将于10月11日离开重庆,他准备在毛泽东离开之前请他把咏雪词再书写一份。柳亚子看毛泽东的手迹上没有钤印章,就请篆刻家曹立庵手治了两枚2.3厘米见方的印章,一方白文“毛泽东印”,另一方朱文“润之”;又特意购置了一个纪念册。在毛泽东将要离开的时候,柳亚子奉出纪念册,请毛泽东再次手书了《沁园春·雪》,将曹立庵刻的两枚印章相赠,请毛泽东在纪念册上用印。纪念册上的那一份,从右到左13行,不用标点,写得非常有气势,末尾再分三行,“沁园春一首”、“亚子先生教正”、“毛泽东”,左下角钤有印章两枚。这一份柳亚子带往上海,秘密保存在沪寓屋顶的夹壁中,解放后才取出来,柳亚子先生去世以后,由他的亲属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10月23日,柳亚子在纪念册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之后,用行书写上了自己的《沁园春》和作,并撰了跋语:余识润之在一九二六年五月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会议席上,时润之方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也。及一九四五年重晤渝州,握手惘然,不胜陵谷沧桑之感。余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阕。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效颦技痒,辄复和此,并写入纪念册中,附润之撰尾,润之倘不嫌唐突与!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亚子写于津南村庑下下有白文“柳亚子”印章一。
  

共 23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沁园春.雪》气势磅礴,韵节铿锵。此文解密词作发表前后的轶事末节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为我们理解词作的深刻含义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我们认识到:诗词唱和不单单是文人墨客的音来信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它的政治意义不亚于它的文学意义,文战不亚于武战。文作不仅仅的手段,往往还是利器。武以伤身,文以动心。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6-28 06:10:12
  《沁园春雪》真是气势磅礴,谁人能比得了毛主席的领袖风范和胸襟气度。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29 01:03:52
  珍贵史料,文坛佳话,再次从虚竹先生这里看到,甚喜甚喜!心大悦:我巢有虚竹,得一宝也!
   对比毛主席与柳亚子的和词可以发现,毛主席的词格局更大,气势更盛,气场更强,正气更旺,配得上“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之美誉!
   第一次知道,蒋介石还做过那样的“小动作”?可笑,可悲矣!
   再赏读一次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烛,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3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6-06-29 11:33:20
  《沁园春*雪》,高中课本里的名篇,几乎人人烂熟于心。而今作者将一代伟人写作这首词的前后轶事奉献给大家,不能说不是我们的福气呀。谢谢虚竹先生!
回复3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6-30 15:05:56
  感谢各位的点评!此文是我的关于主席诗词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后面的两篇,一篇与《沁园春 雪》有关,一篇与重庆谈判相关。但各自独立成文。重庆谈判是主席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刻,韬略、胆识、胸怀都是常人所没有的。与之相关的这首《沁园春 雪》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与大家分享,也是一种荣幸。
4 楼        文友:奋斗李盛辉        2017-08-31 20:16:31
  从先秦到近代的古诗
   全部按朝代整理的古诗网站:
   望点评!!!!
   毛泽东诗词:http://www.gushimi.org/gushi/maozedong/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