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忧郁王子谢宗玉(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忧郁王子谢宗玉(散文)


作者:吴昕孺 举人,459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1发表时间:2016-06-28 11:29:21

与宗玉相交有年,读过他的很多本书,有长篇小说,有散文集,很奇怪,就是没写过有关他的丁点文字。有时就是这样,越是亲近的人和事,越难对此下笔,因为你深知写好他们极不容易。比如,我从没写过关于岳麓山和湘江的文章,写老家是在离开多年之后。前些年,宗玉还在河东的时候,我们经常聚在一起,打球,吃饭,聊天,有耳鬓厮磨之感。后来他去了河西,一条大河将我们隔开,见得就有数了。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谈对宗玉的看法,我不会说他有才,因为读他的文字便能领略他的才华;我也不会说他高富帅,因为见他的人便一目了然,我要说的是,宗玉是一个内心极为干净的人。
   他是我结交的朋友中,最适合去演《石头记》里面那个主角的,外形像一块被风雨磨蚀却淡定自守的石头,内心温润如玉,有着源源不绝的光华。那光华像一团紧紧裹住自己的小小火焰,不伸出火舌去灼伤别人,更不冲向半天,以炫耀自己的超人之姿。它一味紧紧地裹住,有时不留神灼伤了自己,但伤了也就伤了,自己舔舔伤口,从不迁怒于人。
   别的作家都是一身名士气,甚至大师气,宗玉不同,他一身都是孩子气,因此并不合时宜。他痴迷于文字,对朋友肝胆相照,毫无保留,但除此之外,他有时像一只小刺猬,拼着自己的几根嫩刺,要去扎那世俗的浓疱。他略带羞涩,不很擅言辞,遇到陌生人几不发声,但他时常涨红着脸,要在朋友面前对某些看不惯的人事发表意见,以致弄得自己结结巴巴。他严肃的时候,像做错了事等待老师批评的小学生;开心的时候,则仿佛看到从天下掉下一粒糖果,惊喜中充满了好奇。我们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很少得罪人,以所谓的“亲和”赢得一个较为广泛的朋友圈;宗玉则绝不与俗客为伍,以其坚守的原则保证自己周边人文环境的清洁。所以,当他在《今日女报》开专门与孩子谈性的“与子书”专栏,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内心干净的人才可与孩子谈性,他配,而且一定能谈得别开生面。
   果然,专栏一出,清流渐渐汇成巨澜,其旖旎景致立马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7月,《与子书》在大量铁杆粉丝的期盼与呼唤声中,由东方出版社结集出版,一时热评四起,无愧于那一年度出版和读书界的一件大事。
   跟自己的儿子谈性,要勇气,更需智慧。什么事都可乱谈,唯有这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然坊间怎会有“谈性色变”一说呢?但我们看到,宗玉谈性,神色蔼然,语调平和,他有着父亲的身份,却以朋友的姿态,坦诚地交心。而且这种交心,一不小心又流露出他的孩子气来:
   “每当我真心爱一个人的时候,在交往中必自愿处在下风,每每把自己弄得像个受气包似的,我不要儿子这样,在情爱中,男女双方应该平等才是”“不妨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等你懂得初恋的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时,你的语文成绩自然会好起来。老爸当初就是这样的。”“女人终究是一群莫明其妙的动物。小谢子,如果以后你能发明百依百顺的女机器人给男人做伴,那么这项科技发明一定会让你成为世界首富”……
   不端,不装,纯然本色示儿,甚至不忌讳自己稍稍情绪化的表现。在这样的语境中,父与子才是真正平等的,才有促膝谈心的意味。谈性最终是为了诠释生活,讨论命运,探索家庭与社会,最终也必将落实到那个关键字“爱”上面。宗玉利用书信体的自由空间,因物赋形,点铁成金,其文字亦如明珠舍利,随转异色,向涉世未深的孩子呈现出人生与社会的各个侧面:
   从家庭说到民主:“从小家庭出发,我们容易培养民主的气氛,形成民主的土壤,致使整个国家走向民主的道路。而从大家族出发,我们容易培养专制的气氛,形成专制的土壤,致使整个国家几千年都在封建专制的磨盘上打转。这正是东西方国家特质不同的原因之一。”
   谈女人怀孕的感觉:“怀孕对于女人来说,简直是在自己和身体内上演的一场大剧,女人会觉得怀孕既是对自身的一种伤害(异物入侵),又是对自身的一种丰富(孕育果实)。胎儿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又是靠她身体喂养的寄生物。她既占有它,又被它所占有。它象征未来,凭借它,她觉得自己同世界一样浩瀚。可同时,因为它的存在,她又完全变成了客体,甚至有种被它消灭的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装生命的袋子,其他什么都不是了。”
   谈召妓背后的阴暗:“召妓是对精致人生的否决。它其实有很浓的象征意味,意味着你从此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人性中努力向上的一面,而选择随波逐流。召妓之后,我可以肯定,你潦倒的生活会更甚于以前。”
   用经济学解释婚恋现象:“相对来说,自由恋爱,类似于‘专卖店’形式。对青年男女而言,青春美貌是一种资源,并且是垄断稀缺性的。很多年轻人对自我品牌评估过高,所以只愿开专卖店,一般倾向于单独交往、个性化交往,而不喜欢放在‘百货商场’任人挑选”……
   《与子书》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其情感的真切与深挚。对家庭,对妻子,对儿子,他一切裸裎,像水晶一样透明,像果实一样饱满,像空气一样充盈。第56封信,他谈及自己凌晨起身小解,“窗外夜车呼啸,在静夜里听着,如光阴奔腾向前,一时竟不知今夕何日?置身何处?所为何来?四十年里,又做了何事?整个世界连同这个家只一瞬间,就变得无比陌生起来”,“天啦,我究竟是谁?谁又是我?!这个时候,无边的黑夜裹挟着无尽的空虚一齐朝我袭来,我的内心充满了惊恐和绝望”,于是,他匆匆逃也似地跳上床,“把床上那个睡得正香的女人紧紧搂在怀中”。
   “在你母亲看来,我只是想借她来焐暖凉身。所以她每次都嘟囔着向我抱怨,在睡梦中把我往外推。她不知道,在这样无比虚无的凉夜,她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我。不管她如何推搡,我都不松手,就像山洪中一只小猴死命抱住一根救命的浮木。”
   这样的情景是惊心动魄的,但它发生于暗夜,发生于内心,不为人所知。一个父亲敢于向儿子袒露自己的脆弱与悲伤,是真正自信和强大的父亲,也是真正感性和忧伤的父亲。
   《与子书》是一个万花筒,不同的读者可以看到不同的花样,领略不同的惊奇。对于我这样一位与其作者相交经年的老朋友来说,我读的不是书,而是人。我个人认为,宗玉写《与子书》,“与子”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其中当然富含对儿子的护惜,但他更多的依然是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感困境和忧郁气质。
   在我认识的所有作家中,谢宗玉是最具忧郁气质的一位。我始终没弄明白,他是因为身上的孩子气才显得忧郁,还是因为身上的忧郁才显得孩子气。《与子书》写给儿子的最后一段话是:
   “我之所以要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长大了,要善待母亲,并且无条件地孝顺母亲,同时也要善待那个为你养育孩子的女人,假如母亲和妻子有什么过错,能原谅就尽量原谅吧。但对于父亲,你就当我是朋友好了。即使再老,我也不要你宠我。我们始终平等相待,以公正、理性的方式解决男人之间的一切问题。”
   父爱之饱满,有如千尺之深的桃花潭,但字里行间,我仿佛能看见宗玉在打下这几行文字时淌下的滚滚泪水。这泪水,呈示出一种悲凉的孤独,它远不是生活层面上的。宗玉妻贤子慧,几乎不存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但它又不纯然是文学的,至少它不是一种为了感动读者的虚构,而是生发于人类肺腑深处的,为捍卫自己纯净与尊严的一种柔情。这就是那种所谓的“万古柔情”,它穿透所有时空,代表天下所有父亲告诉自己的儿子,代表天下所有人告诉其他的人——“我也不要你宠我”——这是拒宠,还是邀宠?是冷淡,还是亲昵?是自沉,还是呼救?是示儿,还是说给自己听……谁也说不清。说得清的,是这句话具有一锤子将人的泪腺砸得稀巴烂的力量,因为它倾诉出了人类情感的共同困境——我们都将是无人宠爱的“孤儿”“孤爹”。
   宗玉是一位执意将忧郁进行到底的作家。忧郁是他探讨人性的武器,也是他自我保护的盔甲。他的忧郁,不像杜甫老爷子那样的怀百世之忧,更不像范仲淹将军那样忧乐关乎整个天下;他的忧郁有点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忧时伤逝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三闾大夫屈原那种“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的本能的、天然的悲悯。宗玉的忧郁,是一种不自觉却又最自觉不过的审美,由此,他也毫不做作却又一如既往地缔造着自己,在忧郁和洁净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美”的人格。
   一般作家写出名来,或者说,写到像谢宗玉这样的影响和名气,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一些变化,他们以前可能只会写文章,但写着写着,写到名篇簇拥、粉丝成群的时候,慢慢就学会了经纶世务,学会了见风使舵,学会了官商通吃,就不再是如鱼饮水而是如鱼得水,不再是左支右绌而是左右逢源,不再是忧心忡忡而是野心哄哄。但宗玉,即便在毛泽东文学院当上了……他那个职务我至今叫不准名字,他依然拙于政务,疏于人谋,不会说中听的话,不会做中看的事。高兴时嘻嘻哈哈,身为著名作家喊我这个一点也不著名的诗人做“师傅”;不高兴则把那张帅气的脸拉下来,皇帝来了也不待见。
   宗玉是沈从文笔下“白面长身”的那种书生。湖南人本就矮,湖南的作家诗人或胖或瘦,要找个高的,得打灯笼。于是,超拔的宗玉便显得鹤立鸡群,他似乎没花多少工夫,就在写作上同样做到了这一点。有人羡慕宗玉的天分和机运,而我认为,宗玉的成功是气质使然。我不是说,他天生是一个作家;而是我认为,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他在生活中几乎别无选择。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敏感、忧郁的人,竟然在公安系统混了半辈子。他在那里显然不合群,而且即便到了作协和毛院这样的地方,也不能说他就是合群的。但宗玉的忧郁里,有一种难以察觉又无往不胜的韧性。他不合群,却能与“群”共舞;他不合时宜,也能与“时宜”并行;他独来独往,却不回避同行人。
   除了写作,宗玉还喜欢运动。我们打过一次羽毛球,我是他的手下败将,而打乒乓球,我则技高一筹。于是,我们便经常打乒乓球。他经常在文友们面前称我“师傅”,其实我只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陪练而已。宗玉忧郁气质里面的这种厚道品质,让他的性格在激厉中不失温婉,在直截中保持诚恳,在孤独中充满了力量。我觉得,这一切,都与他的童年生活,都与他的乡村生活有关。
   多年前,读宗玉写他老家“瑶村”的散文,惊讶于他书写中国乡村那特有的笔调:在万物葳蕤繁茂的地方,他看到死亡的阴影;在腐朽霉烂、不为人知的角落,他窥探美艳的生长;在田野、滩涂和山林里,他能进入每一样事物的灵魂。
   “瞧瞧周围,祖先发现黑娃的坟也在不远处高高隆起,而自己的坟却完全湮失不见,在尸骨化土的地方,是一大片青青麦苗。祖先感到身子骨有些酸痛,麦苗的根系在强有力地拥抱自己,祖先感觉自己在一丝一丝顺着根系往上走。不久,祖先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大片麦苗,被后代的后代用结实的手指柔软地侍弄着,祖先突然感到自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柔弱……”
   “豌豆是一种伤心的植物。从它一出生,就是一副伤心的模样。它的颜色是一种伤心的绿,在瑶村只此一种。它的茎太小太嫩太柔弱,它的叶如瓣瓣破裂的心。还有它一根根游丝般的触须,就像一声声叹息。看着都让人伤心。”
   “茫无目的地走在异乡,有时与葵花狭路相逢,我就会停下来朝它们笑笑,它们也朝我笑,但头还是望着太阳,同十几年前一样,一刻也不偏离。那时我心底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触在涌动。我不知它看我,是否也有一份说不清的感动?尽管选择的道路是如此的悬殊,但重要的是我们都活得满足而充实,并自觉意义深远。”
   柔弱、死亡、伤害、离别……这些构成谢宗玉乡村散文的词语,总是在我们熟视无睹的事物内部,点燃一支烛光,或一丛小火,我们由此洞见它们内心的秘密。评论界往往将宗玉的散文与刘亮程相提并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亮程是在北方的旷野上,在沙漠与戈壁之间,描写村庄里各种物事度过苦厄、获得自在的一出出大戏,那一出出大戏因辽阔的背景显得卑微沉静,因荒芜的氛围显得生动活跃。以别致、精妙的文字为依托,刘亮程体现出一名观察者、思考者冷峻而独特的睿智。
   谢宗玉则是在南方的天空下,在季节分明与绿意盎然的重峦叠嶂间,叙述各种生命如何在五彩缤纷的绚烂中归于平淡,走向绝路。那纷繁富丽的生命体,因绽放而装点着一个鲜活的南方,因凋零而遁入永恒的寂灭。与刘亮程不同的是,刘亮程哪怕是写自己的文字,也像是在透露北方的本质;而谢宗玉,他写南方的任何花草树木、猫狗鸡虫,都是在写他自己,都是在表达他自己广大而深厚的忧伤。
   谢宗玉的写作始终一脉相承。除了散文和随笔,还包括他的小说、电影评论,都是他周身忧伤迸发出来的光芒。这种忧伤,有时会发展为愤怒,有时会收缩成吟咏,有时又会演变成一种如梦的独白:
   “某个春日,一个美丽而聪慧的女子前来看书,不经意间把我的存本给掏了出来,随便翻翻,不料竟对了口味,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早生她几百年的人……她读着读着,然后心生幻景,她仿佛看见,少年的她与少年的我,穿越时间隧道,携手说说笑笑,指点陌上繁花……”
   现实中拥有粉丝无数的宗玉,为何还会幻想这样一名“美丽而聪慧”的女子呢?因为,这女子正是忧伤的化身,是忧伤的公主。而其文字必将历久弥香的宗玉,不正是那忧郁的王子么!
  

共 52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 写人,若不了解,描其形,难绘其神;若太了解,又恐绘其神,而忘其形。作者此文却举重若轻,构思巧妙,内容涉及广泛,却偏能有条不紊,从容道来。此文去繁就简,扣住作家谢宗玉作品所透射出的忧郁气质,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内容纷繁而丝毫不乱的效果。在作者眼里,谢宗玉有才,也堪称高富帅,却偏能保持一份内心的纯净,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如此,令人称奇。作者认为,谢宗玉这份纯净源于他的性格上的淡定自守,温润如玉,不伤人,不炫耀;有名气,却孩子气,待朋友肝胆相照,毫无保留;略带羞涩,不善言辞,坚守原则,不与俗客为伍。此文突出谢宗玉在《今日女报》上所开专栏《与子书》,及其广泛影响力。作者认为,《与子书》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他有勇气,更有智慧;他不端不装,以本色示儿,其情感的真切与深挚让人动容。从宗玉的作品中,作者读出了宗玉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感困境和忧郁气质。认为他这种忧郁气质与孩子气互为表里,一时分不出孰因孰果。认为他毫不做作却又一如既往地缔造自己,是在忧郁和洁净的土壤上生长出“美”的人格;认为他虽然出名,但不落流俗,拙于政务,疏于人谋;认为他不合群,却能与“群”共舞;不合时宜,也能与“时宜”并行;独来独往,却不回避同行人;认为宗玉忧郁气质里面的厚道品质,让他的性格在激厉中不失温婉,在直截中保持诚恳,在孤独中充满了力量;认为他写南方的任何花草树木、猫狗鸡虫,都是在写他自己,都是在表达他自己广大而深厚的忧伤;认为谢宗玉的写作始终一脉相承,除了散文和随笔,还包括他的小说、电影评论,都是他周身忧伤迸发出来的光芒。作者无疑是很了解谢宗玉的,他在生活中熟悉他,在作品中品读他,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很自然地让人物鲜活立体起来。欣赏他,才能写好他,读此文,这也算是经验之一吧。写人佳作!编者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6-28 11:44:47
  读人,读作品,也读生活。谈人,亦谈作品。很自然,因为是朋友,更是作家。很好的文章!爱你所爱,谢宗玉作品,我也想读了。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6-29 23:52:14
  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人,是大自然最美的风景;喜欢读人物传记,自然归于人,是最难写的,正因为难,才会有独特的风景。
   一般来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因为是司空见惯。但这篇人物刻画,却打破了的这个惯性,喜欢阅读这样真性情的人物介绍。
   喜欢下面两段文字,愿意放在自己今后的评论园地,收藏!
  
   刘亮程是在北方的旷野上,在沙漠与戈壁之间,描写村庄里各种物事度过苦厄、获得自在的一出出大戏,那一出出大戏因辽阔的背景显得卑微沉静,因荒芜的氛围显得生动活跃。以别致、精妙的文字为依托,刘亮程体现出一名观察者、思考者冷峻而独特的睿智。
     谢宗玉则是在南方的天空下,在季节分明与绿意盎然的重峦叠嶂间,叙述各种生命如何在五彩缤纷的绚烂中归于平淡,走向绝路。那纷繁富丽的生命体,因绽放而装点着一个鲜活的南方,因凋零而遁入永恒的寂灭。
   与刘亮程不同的是,刘亮程哪怕是写自己的文字,也像是在透露北方的本质;而谢宗玉,他写南方的任何花草树木、猫狗鸡虫,都是在写他自己,都是在表达他自己广大而深厚的忧伤。
   读他人的文字,寻找自己的思想与影子!
   谢谢作者分享!
   写人佳作,与清心编辑共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