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身份(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身份(散文)


作者:木斯塘 童生,91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2发表时间:2016-07-01 20:44:11

生命是一种动态的流体存在,探究领悟自我这个世界,从普遍性的启示中发现文明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人能够有能力自己超越自己,从而让另一种生命形态位格于历史世界;人,更多的是基于认识,才不断地在理性的彼岸缘由自身的重量;人,在文化世界里,总喜欢为自己借口最高最无可超越的存在理由;人,凡是历史文明中的有效人,总是意味着某种尊贵和神圣。
   在可以意识感受的文明世界里,对人生主题命运做历史性的思考,将有效价值进行借鉴吸收,不再浪费自己的生命,求能为灵魂寻找到一个归宿。固然得要承认,人类的文明史,既是一本遗忘史也同时是一本记忆史。人,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指意物,其有两个世界,一个在生活之中,另一个在生活之外。对于单自体人来说,只有依从于文化精神才可以久存。
   无可否认,文化是人生真正存在的理由和终极价值的依据。拂去岁月里一层层风尘,追思一个个有效的人生,敬重一份份对生命无比崇高的虔诚,潜涵是文化的无比厚广和渊博。在历史的大屏幕前随思,觉得自己这渺小卑微的生命也有某种自豪,星光闪耀,同时又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和某种必须要承受的负担,依从于某种引导,隐约在一种浅意识里,深深觉得人关系于文化有无以言诉的使命。
   于人而言,文化就是生命之约。人,文化的存在,有一种世界的美,基于此,人就应该是文化的人,是审美的富有哲意的人。一代代,有多少人,短暂了生命的实在,孤影,飞思羁旅,文化生命有千万年延存的光阴。从历史、文化浸润的角度来看:人,生命的真正长短本质于文化,本质于附着在其身上的文化。
   游赏于人类的文明史里感触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时间,那么多智者巨匠以极其舒缓的方式逝去了,而文化却在一代代地影响着青春。时代着装,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衰伤,反而更加韵味独具地妙存,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啊!想一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沉浸于文化里漫思,意识着历史画卷,在那一个个幻变的空间里,发生过多少悲喜剧,都成为了文化的记忆。思考存在,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凡是空间里的事物,可触的也好,不可触的也罢,其都在以某种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改变着生命的模样,总有让人悲怆的苍凉,总有让人情感的共振,总有让人欢愉的笑颜……
   弄不清楚文化,也说不明白潜意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事物,静觉于一种光影流泻里,禅趣人生,品察妙意,流墨的笔,抹去了一波波人的流血呼嚎,褪去了一个个时代物欲化,空洞功利的喧嚣。对于单体的肉身来说,人,实在性只有此岸唯一的整个历程,没有彼岸的花和梦,但有一种文化思想精神支配着某种永恒。感念,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在努力追求着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但同时也有很多声色犬马,荒淫糜烂的歌舞剧,陪衬于一代代权贵的享乐里,被一些卑微的文字,以咒骂和向往的方式,情感记述。
   人,文化,作为一种自然美学的存在,有其内涵的属性和外延的逻辑。究竟谁能够说的清?问历史,问光阴,其作为生命有效值的保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对意义的思考充满了诱惑。求愿能理清,但还是无能够理清,或多或少地朦胧着某种隐秘。
   驻足在残破里,人生的行迹能走多远?内心少不了叹息,也会时不时地同感流吟,有伤感也有责任。物质感性的美,带着诗意的清淡与梦的荣耀。能不能文化自己这浅浅短短窄窄的人生,停留,带着一种怅惘,于风景云霞里,将一些往日的情境追寻。是得要记忆么?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其有一种不死的传承,其的审美是生命世界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味思想精神的滚滚涌动,在感性和自我理性的交变中,体悟生命的本质,映照有文化最多的倾向度。
   文化,人生,贯穿了最长久的梦想,幽幽,清寂了所有怀寄的情感。敢问人间,有多少人挣扎在现实里困惑着,痛苦,寻找不到解脱,因困厄而困厄,错乱着思维,没有主见,也感受不到文化无与伦比的内涵。文化在追求来世幸福飞同时,也获得了现世幸福飞秘密。于人而言,生活的一切体验都是有用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便是文化体验的过程,虽然只是雨水一滴,沙尘一粒,白云一朵,小桥一座······
   漂流的生命,谁知道人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纵观历史,似乎只有留下了悲壮,才能有某种理由充实文化的内涵!
   伴着时间之水流泻过往,在多少个历史时期,情感,苍白了文化的舒扬,缅怀古往,难道对于人生来说,只有经历磨难,傲骨如胡杨地死,才可以获得后世人的崇仰。捉摸于人的文化,其用连峰不辍的圣迹经典,散发着最为精微奥阔的思想,以无穷无尽的力量,承继不断地塑造过往的人生,把握着人类的发展方向,同时让一代代人甘愿要为其献身。从文明的范畴来说,任何一种文化类别都包涵着对社会、经济、政治、金融层面的规划。于人而论,不管有没有普遍认识到,都在不同的层次和方向上奉献自己作为一个客体点点滴滴的文化思。
   触觉广博深奥的文化,惊崇于它仅仅有序的庞大,于其里,谁都无法找到有任何一种超脱感,当然,也无可否认:惟只有文化才能塑造出一个长寿不老的人。
   站在纷杂麻乱的现实社会里,没有理由不让自我怀思的心以最肃穆的态度注视着文化人生的道途。人究竟有没有能力摆脱感性的羁绊呢?思考人类可以意识的文明史,观摩社会中种种杂事,渺小于一种宏阔伟大中觉知生命,不在有儿童时的飘逸纯美,拥有的只是某种深深浅浅的理性,隐隐约约地,觉醒该有人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岁月在一种难以超越的局限中飞扬思绪,为无以摆脱的困厄而感到伤泣。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能自由,无拘无束地浪漫?一颗散乱的心,梦并不在任何有限的时空中,怎么也超脱不了文化局限的自我,痛苦着一种感触,不知怎么抗争,也不能言语。就是在一种感觉的朦胧隐约中,求能通过文化的浸染,寻求到生命精神的自我回归,自我疗复。
   敬畏文化尤其旺盛的渗透力,保持最丰满的热情。文化会永远地青春自己,连绵在时空里,与一代代人交相辉映,带着幽深幽深的清韵,不断地以宽容理性的方式,支配着一个个人生的道路,引导人类走向那个魅丽而遥远的未来。
   人只能认识有限的事物,无从感知无限的可能,但还是必须得要活着,必须得要关注文化,奉献科学。顿悟虽不可否认,但必须以渐悟为基础,渐悟是顿悟的准备,顿悟是渐悟的结果,为了知而追求知识,人生是一代代主体求解的反悟问题。放眼更为深层次的精神,如今的人们都在面临着一个重大而棘手的问题。不可否认,文化作为豁然而知的分界点,必将会在此世纪成为各国强固凝聚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争相开发的历史战略资源。
   如今这个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参考标志和判断衡量。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无形之根,无论对于哪一个行政政权,开明人士,都需要肩负起前所未有的责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与建设力度,功奠千秋万代。
   不管用什么方式评价,文化的容貌无疑是最庄严神圣的,当然,其在保持着厚重稳健的同时又飘舞着轻灵。人生,什么是人生?一个不老的,自我求解的问题,忧患了一代代人,更是从最明晰的角度促使反省求思。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仍无从找到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可以从根本上超越文化所左右的命运!
   难道人生只有选择对文化的顺从,才能超越自己所存在的命运?所有人,在精神层面,在文化领域都是一个个孤独的行者,风度、气质、学识,不管处在怎样的层次和状态,都还是要执著地走下去,因为生活还在继续。努力做个自由的人,发现自我内在的超越性,不为他人的存在而存在!找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让自己的笑容、心智改变世界,而不是让这个世界改变自己的笑容。一个有诗意且能从容生活的人,我想,定会能享受到平凡日子中的所有美好。

共 30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人与文化,作者阐述了文化与人之间的遵从关系。文化的多样性,人对文化的抵抗或者追随,在浅意识里区分文化对于自己的适宜。作者深入浅出来表达这种复杂的关系,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人生的影响,对于社会观等等的浅性影响及主导影响。至于文化与人的关系,最终作者明晰了初衷,那便是一种普通百姓的生活,普通百性对于文化最基本的赞同。一切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生就。文字用词讲究,不限于雷同,文字整体结构完整。【编辑:傲骨竹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6-07-01 21:15:15
  现代文明,技术改变客观世界,文化改变主观世界。技术是手段,文化才是灵魂。想起最近万科控制权之争,之所以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是因为人们对技术与文化的认可度不同。一个只讲技术法则,不言情怀的公司,注定不会走得太远。王石所顾虑的正是“野蛮人”的不执手段,即使冠以“技术”之名,还是唯利是图之徒。
2 楼        文友:娇娇        2016-07-02 07:28:41
  作者已改以往曼妙的苏州风情,笔锋急转,与时俱进。中国的灿烂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底蕴,何为文化,是一个精致的话题。作者就文化底蕴做出了详细的概论,读来顿觉茅塞顿开。
   咱在潮头远望,那些曾经复印在人们心中经典的诗章,依旧在影响着这一代人,文化的传承与气质,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问好木斯塘!文章写的真好!有理有据!给人深思!
娇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