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走近大师们的故居(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走近大师们的故居(散文) ——――本市宜秀区五横、罗岭游记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79发表时间:2016-07-04 14:21:46
摘要:同学会相聚郊游,参观“两邓故居”、“严凤英故居”,走进大师们的世界,感慨万千。

【星月】走近大师们的故居(散文)
   又到我们老同学们按照惯例每月相聚的日子了,根据本月东道主丁局的安排,在本市旅游部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前往本市宜秀区郊游野餐。去五横乡参观“两邓故居”,即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居“铁研山房”和坐落在罗岭镇的中国黄梅戏大师严凤英的故居。我们虽然久闻这些大师的英名,熟悉他们的丰功伟绩,也知道这些大师们就出生在本地,可对他们的故居还真没有实地参观过。这次让我们有机会走近大师、先人们的故居,将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出身,理解他们的成就。
   2015年11月11日正是所谓的“光棍节”,大家开心的玩玩,免得“打光棍”。上午8时45分,一辆中巴停候在菱湖西大门,我们十来位同学准时到达,上车前行,大约9点半到场。中巴车首站“两邓故居”,这是一栋标准的徽派三进独门院落上房,门前的两棵宝塔松高高耸起,左边竖立起故居景点的简介栏,走进故居,门楣上有书法大师邓石如亲笔题写的“铁研山房”四个大字的牌匾,悬挂在上,格外醒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故居山房。
   “铁研山房”的一进是中厅“守艺堂”,中间摆放着檀木条台、方桌、两边按旧式陈设摆放着镶花边的椅子,抬头可见靠背的大幕屏风上,有邓石如的篆刻,两边有邓石如的立匾“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右边设有邓稼先的出生地的厢房,左边“砚房”设有农民书画作品展,楼上还有两间厢房,供家人居住;山房的二进设有邓石如的书画作品展和一些物件珍品,走进一段天井,两边芭蕉立天伸展,直插天外;三进为“燕誉居”,迎门正厅中堂屏风为“山房铸国器铁砚磨神书”里面有邓石如篆刻,两边分别是介绍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生平和宗族家世的来龙去脉,介绍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对核武器研发有特殊贡献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展示他横空出世、威震山河、鞠躬尽瘁的生平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铁研山房”让我们领略了大师们的艺术才华和卓越功勋。邓石如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大师,祖籍江西鄱阳,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原,邓氏一家由邓君瑞率领,从江西东迁至离怀宁县城四十里的“麟峰畈”,就是现在的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畈,这里南依大龙山,东临凤凰河,西靠白麟山,北有赤龟山,真是“龙山风水”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于是扎根此地,邓氏一门传到邓石如已经是第十三代,其家族已经发展为三个村庄。邓石如是清代碑学巨匠,集篆、隶、正、行、楷如一炉的书法家、篆刻家,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一生“潜德不耀、学行笃实”自成一家,不求闻达,不慕荣华,始终保持布衣本色,是一代书法宗师。自邓石如之后,邓氏代代名人辈出,有晚晴书法家邓传密、教育家邓艺孙、美学家邓以蛰等,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邓石如的第六代孙,清华大学教授美术史学家邓以蛰的儿子,是中国新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楷模,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一百名人之一。
   离“白麟畈”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罗岭镇陈庄严凤英故居。据文化站老汪介绍,严凤英故居始建于1919年,是原来在安庆经商的严凤英祖父举家迁到了当时的桐城县罗岭陈村,现在改为黄梅村,在村中央建起了一栋独门独户的两进青砖瓦房,这在当时也算是最好的房子了。一代黄梅戏宗师严凤英在罗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
   现在呈现的“严凤英故居”整体结构是在旧宅房框架下,进行改造扩建的,形成初步三进三出的徽派格局,青砖碧瓦,古色古香;正面柏松环绕,在周围居民形形色色的“别墅”的映照下,故居突显在中间,很有气势。故居门前有一正方形的广场,供游人停车、漫步,坐落在广场上故居前的,是高大的严凤英扮演“七仙女”剧照的汉白玉塑像,飘飘欲仙,栩栩如生。广场对面有一口池塘,小桥流水,竹林人家,重重叠叠的村落、在蓝天白云照射下错落有致,也会令人赏心悦目。
   走进严凤英故居,第一进是正厅,里面摆满了严凤英生前的剧照。在短短半小时的浮光掠影间,严凤英的辉煌演艺生涯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争相与她的剧照合影,领略她的风采。伟人毛泽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为她写了一段语录:“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27个闪耀着光环的大字给故居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穿过天井,过道两边是介绍大师从艺的过程和梅兰芳对她的评价,进入后展厅,厢房里陈列着各种实物,有的是严凤英生前用过的桌椅板凳、床铺、书柜、茶壶、杯碗以及衣物和舞台用具等。严凤英(1930—1968)中国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乳名鸿六儿,本名黛峰,艺名凤英。她12岁学艺,13岁师从严云高,之后又得到著名老艺人丁永泉指点。1947年曾随胡金涛、刘凤云学唱京剧,1949年拜北昆著名演员白云生为师。曾出演小旦、花旦、闺门旦,兼演老旦。1953年参加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六十年代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七仙女”“冯素珍”“织女”等鲜活的艺术形象,让《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一批优秀剧目跃上银屏,使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戏一跃成为全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也开启了她名扬四海的“星程”。遗憾的是1968年4月在“文革”中,她受到冲击而含冤离世。
   我们一行在参观好大师们的故居之后,车行杨桥镇,直达预先约定的农家乐“紫阳山庄”,又是一处原生态的农家“食府”。天然氧吧,绿色食品,乡间菜肴,无公害蔬菜,现宰的鸡鸭,伴和着城乡结合的“KTV大厅”的豪放音乐,一天的疲劳尽在这碗碟声,酒杯碰撞声中荡涤得无影无踪。
  

共 21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按照惯例与同学聚会郊游时访问了两位大师的故居——“邓稼先”与“严凤英”。访问大师故居,见识了大师生前所居住故地的文化底蕴,使得作者心生崇敬。我也曾多次访问过大师们的故居,明白走进故居时心中所升起的敬畏与感慨。作者文笔凝练,不拖沓沉闷,调理清晰地详述了访问故居的经过,对事物的细节有着与众不同的观察力,同时从字里行间也体现出作者的文化积淀丰厚,对于一些要了解大师故居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参考!推荐!【编辑:邹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邹倩        2016-07-04 15:09:08
  您的文笔很凝练,学习了!
热爱苏州 现居苏州 乐于输出关于苏州的美文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7-04 17:02:21
  谢谢邹倩帮助编辑此稿,夏安!
2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6-07-04 17:03:40
  感谢赐稿星月,欣赏佳作,问好!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7-04 21:27:47
  谢谢有爱社长到访留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