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最爱穿的“中山装”

编辑推荐 我最爱穿的“中山装”


作者:农言 秀才,288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13发表时间:2016-07-12 09:47:43
摘要:爱国不一定要上战场,只要你有一颗爱国心,十三亿国人就是永不倒的“长城″。

农言:爱国不一定要上战场,只要你有一颗爱国心,十三亿国人就是永不倒的“长城”。
   三月的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春的红润气色。就在这三月里,我单位徐总叫我到山东济宁市参加一个庆典活动,本来我思想上不乐意去的,原因是,我在家一有时间帮妻子代孙女,也懒得出远门。后来想想,还是工作第一,再说了,徐总和我必定是在一起共同打拼,姊弟相称,就欣然应允下来。
   三月二十六日的高铁车票,临行前,我想把自己修饰一下。因为这把岁数不想出远门,就是岁月己经流过了青春的峡谷,对自己的形、容不够信心了。所以,想在穿着上能带来点自信。“人是衣裳,马是鞍”,三分容貌,七分靠打扮。再说了,一个光鲜靓丽的外表,整齐的穿着,是对客人的尊重。到了外地往大的说,也是代表我们扬州的形象,往小的说,是代表我公司的形象。我个人穿着,现在是偏向古典一些。想当年,青春年少时,也曾跟随潮流,喜欢穿西装,啦叭裤等时装。为什么,现在穿着偏向中式古典些呢?是因为,人到中年,他的文化修养,人生历练也随之加深,追求的是稳重大气。所以,我不怕人说我穿着古板,只要穿出个性;我不怕人说我穿着古板,只要穿出爱国情怀;我不怕人说我穿着古板,只要穿出对古文化的传承;我也不怕人说我穿着古板,只要穿出光鲜和好奇,走在路上能够有极高的“回头率”。
   那么,穿什么呢?衣柜里有唐装;有中山装;有休闲装;有西装:有风衣。我思量,到山东济宁市,参加完单位活动后,还要要到孔子的家乡曲阜观光,那穿唐装就显得更合适些了,能代表古典风格。但我那身唐装是棉质的,厚,不适合春天穿,达不到人体舒适度。要是穿休闲装,正式场合又不适宜。穿西装正式场合是可以,但是,穿的人特多,没有特殊性,况且也不代表我个性。最后,我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一身庄重,典雅,笔挺的“中山装”,外加一件中式风衣。它既能代表我性格,又适合参加正式场合;它既代表我有爱国情怀,又表示我不崇洋睸外;它既有风度和“回头率”,又有大度和修养。就这样一身的行头,上路了。
   到了曲阜火车站。首先迎接我的是,一樽木制孔子雕像,下面写着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眼看去倍感温心,人未接触就仿佛感觉到了,山东人的礼仪和好客。接待单位派人,把我接到一家四星级“香港大饭店”休息、用餐。
   第二天,在该饭店二楼会议厅,参加了一个短暂会议后,下午,到新厂区参加庆典活动。晚上,主办单位举办招待晚宴,宴席上“华油”公司老总,和工业园区干部领导,频频敬酒,掀起一拔又一拔高潮,让我真正领略了“好客山东”。
   第三天,主办单位“华油”公司,组织活动,到孔子家乡曲阜观光,参观“孔府”“孔庙”“孔林”三孔。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在“杏坛”创办私学,招收并教育弟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集编纂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其深远。
   晚上返回大酒店。公司又举办答谢晚宴,按排我们江苏客户坐一桌,可能是因为我们江苏销售量大点,公司还特派一位副总参加,表示诚意。席间大家互相问候,并各自介绍来自何方。因为我不会白酒,只斟了点红酒,所以,我最后一个起身,手捧红酒杯介绍说:“我是来自江苏扬州的,本人不善饮白酒,酒量也甚微,所以今天以红酒敬各位领导,并祝贵公司像杯中的红酒一样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说罢我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我又说:“欢迎各位领导到扬州游玩,扬州好吃的有很多,有汤包;狮子头、蛋炒饭、刀鱼等,还有好玩的地方,有瘦西湖、平山堂、东关街等,维扬菜独成一派系,享誉世界,有好多国家元首都曾品尝过。玩累了就泡泡澡,再做做足疗,享受享受,体验一下‘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和‘扬州三把刀’的扬州慢生活。”我乘洒兴说得起劲时,有人问我:“听说扬州出美女,我看扬州美女并不多呀!”我一时没来得及反应,停了一下,开玩笑地说:“真正扬州美女全部在家绣楼里,一般是不抛头露面的,是有含养的美貌才女。”我接着说:“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明场州在古代是繁华的地方,在唐朝鼎盛时期,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北上广’一样繁华,是商业重地,是美女云集的地方,有钱的人都想到扬州来玩,来享受,来看身着霓裳羽衣的美女。”
   我是站着说的。突然,有位领导说:“我看你身着中山装持别稀奇,别具一格,笔挺的有相当的风度,吸引不少眼球”。我立马解释到“现在市场上买不到真正的中山装了,我是几年前,请地方上一位老裁缝替我加工的。所谓中山装,是以民国之父孙中山命名的。孙中山先生最早是裁缝出生,后来又学医,从医救民。但是,这些终不能救国,所以,还是走革命这条路。”我又接着介绍说:“中山装的领口很特别,是立着,形状像一个‘口’字,穿在身上,加上人的脖子也就像一个‘中’字,所以,起名叫‘中华立领’。再来看两个袖口上,有三棵纽子,它是分别代表‘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当面有四个明口袋,是代表‘礼,贤,善,德\\\',体现了圣人孔子的文化的精髓,也是孙中山先生做人做事之道。上面两个口袋,有两个袋盖,形状像古代的毛笔架子,这说明了,孙中山先生是文人,想从文救国救民。服装的后面一块布,必须是一块整料,寓意着江山一统。”
   说到这儿。我的脑海浮现,当年毛主席身着国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那种飒爽英姿的非凡气质;那种雄厚的嗓音,气贯长虹,仿佛是苏醒的雄狮,威震世界,那个印象永远留在国人的心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样身着国装,参加联合国大会,彰显了伟人的风度和超人的智慧,雄赳赳,气昂昂,仿佛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还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着国装“南巡”,又显得那样的形象高大,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当我每每穿起“中山装″吋,心中就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有句歌词叫“洋装虽然穿在身,可是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而我要说:“国装依然穿在身,我的心是爱国心。”
   但是,我无意中也发觉,我这次来山东穿“中山装”,还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即是有着圣人孔子的文化思想影子。让我想起,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懋的一句“孔子思想之精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不过像我这等公民,既没有圣人孔子的大智慧;也没有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亡的壮举,但有一颗爱国主义的心。
   这次山东之行,特别是游“三孔”,感想颇深,收获很多,领略了孔子文化的博大精神。《论语》记载着圣人孔子的一生智慧,为世道传承着儒家学说永恒的光芒,照耀着中华五千年的思想之路。一九八八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写于:丙申年。公元二O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共 28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获得的就是服装艺术的知识。文章开篇讲述作者要出行,作者反复挑选着装的故事,这从礼仪的角度,写出了得体的着装的重要意义。文章写了作者穿着中山装出行,写了作者在宴会上对中山装设计内涵的具体深刻的阐述,写出了服装设计的深层次内涵,这告诉我们,着装更要讲究;文章反复提到了一个问题:着装与爱国的问题,这是能带给我们思考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7-12 22:42:45
  服装,不只是艺术品,不只是让我们穿着能彰显个体的心理希望点,同样也能表现我们的思想特点。这篇文章诠释的中山装的内涵,是与国家紧密联系的,彰显的是爱国精神。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