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打工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打工散记(散文)


作者:陆鸿禧 秀才,198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0发表时间:2016-07-16 07:32:59


   岁月流逝了经年里的时光,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尤其是那些烙在心灵深处的深深浅浅的故事,依旧会在流年里坑坑洼洼。人生就像一场梦,谁也占卜不了未来,谁也预测不了明天,就连今天也很难把握。计划没有变化快。极其普通的话语无遮无掩地揭示了人生的诸多无奈!
   六年前,由于单位出台的“优惠”政策,无需坐班亦可薪水全额打卡。从此开始异乡漂泊,为了维持生计,跻身于打工一族。走出四角天空的我,通过首府人才市场的招聘平台,加入了本该属于年轻人的行列。五年里先后成为几家企业里的老龄工仔。随着时光的如梭疾行,有些人和事逐渐走出我的灵魂,像流星一样滑走了。有些人和事却像来自外星球的巨大陨石一样,深深地砸进了我的灵魂,磐石般地稳定,让我欲搬无力,又无法逾越。骨子里刚直不阿的我强敌面前也乖乖地举起了妥协的双手。回味几年里辗转流徙中的往事,苦辣酸甜中有着诸多的难忘……
  
   一
   那年春节刚过,公司副总接二连三地电话催我从老家速回总公司上班。回到总公司后,老总找我单独谈话,老总是当了一辈子高官的人,公司管理人员开会时,几个小时的脱稿讲话语言不会重复,声音依旧会抑扬顿挫。老总慢声细语地向我谈公司发展规划、谈公司入市前的准备、谈话中恰到好处地鼓励我长期在公司发展下去,还不时的给我戴上一顶才华的高帽子,公司需要我这样的人才。老总说的我心里怦怦直跳,不是激动,更不是感动,是恐惧老总知道我还没有退休的实情。老总很自然地和我谈了去矿山工作,可能会艰苦一点,因此每月加薪五百元,是公司本次加薪最高的人员。其实是在动员我到和林格尔县境内的大理石矿山做办公室主任,协助两个年轻的副矿长开展工作。那年正是共和国花甲大寿,为了矿山安全加强爆破品的管理,除了管理爆破品外还要负责矿山的后勤等琐碎事情,有时还要打理总公司的文字工作。即使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也得服从总公司的决定。这就是打工和吃皇粮的本质区别!
   司机小王开着桑塔纳在财务科小杨子的陪同下送我到矿山报到。因为我在总公司上班,对矿山的两位副矿长非常熟悉。加之我的年龄又是在所有分公司里最大的,自然也就对新工作没有多少恐惧。
   这次来矿山一路上没有了第一次到矿山时的恐惧,眼睛也敢看外面陡峭的油路了。清楚地记得,那是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公司李副总开车拉着我和同时招聘进公司的大学生小李去矿山实习。从呼市到和林县城路面平坦。当车子出了和林县城南下的时候,路况就判若两人差异迥然了。从和林县城到公司下属的脑包山大理石矿区,四十五公里的山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也不足二十公里,呼市通往山西的油路像一条细细的蟒蛇蜿蜒在起伏迂回的崇山峻岭之间。一路上李总和小李说说笑笑。李总是地道的北京人,来公司之前是北京某区花鸟公司的经理,人比我小几岁,是公司里年龄榜上的老二,老婆是包头人,因为老婆的工作,家安在了包头市。一个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健谈的李副总车技娴熟,行驶在弯弯曲曲山路上的越野车简直如履平地,不停的换挡变换车速,却丝毫不影响李副总的笑谈。
   一路上,我只往外看了几眼,就再也没有窥视车窗外的勇气了。崎岖陡峭的山路,S形的弯道令我胆战心惊。我平生第一次在这么险峻的山路上颠簸。越紧张越出汗,手心里手指间都是冷汗,头发粘糊糊的好像粘在了一起,呼吸急促,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热。坐在副驾驶上的我,表情逃不过李副总的眼神。他边和小李说话边安慰我,习惯了就好了。清楚地记得那次在矿山实习完后,回呼市的途中,紧张的情形一点也不亚于去时的情形。
   阳春三月,位于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最南端毗邻山西的脑包山大理石矿山,依旧风寒料峭。刚到矿山的时候,觉得满眼新鲜。干净整洁的矿部大院,宽敞明亮舒适的办公室,干净整齐的职工宿舍,几个管理人员的就餐食堂,专职的厨师,专职的夜勤人员,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初到群岭起伏的山区,尽管心情格外愉悦,身体却丝毫不给面子,从低海拔突然迁居到高海拔,我的身体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头晕、腹泻、气短、失眠同时袭来,但已经接受了公司的决定,后面已经没有退路!
  
   二
   到了矿山后的第二天早饭后,新提拔的王副矿长领着我去矿区熟悉情况,因为公司配给矿部的越野车被于副矿长开着出去办事了,我和王矿又不愿骑摩托车绕道就徒步去矿区,因为单程也就是一公里的路。矿区在矿部南面的脑包山上,整个矿区占地大约不足2平方公里,矿口在南面。沿着矿部东面的油路下行不到2公里就是公司自己修建的通往矿区的石渣路,这是工人上下班和荒料(未加工的毛石)运出的唯一通道。山岭上有一条不足两尺宽的小土道直接通往矿区,平常工人们上下班如果没开车就从这条小道上往返,一个单程大约10分钟的样子。我和王矿就是徒步沿着这条小路往矿区进发,刚开始上山时就觉得胸闷、气短、喘的厉害,每走一步都觉得快要停止呼吸了。走在前面的王矿则身轻如燕,不一会就把我甩得很远。王矿的背影翻过山脊,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还在喘着粗气,艰难地往上躬身上行。等到了山顶,已经大汗淋漓的我实在是寸步难移了。呼哧呼哧地喘个不停,一屁股坐在裸露的岩石上。回首俯视坐北面南的矿部大院,心里在想这就是和林格尔一代美其名曰的“五星级”酒店标准的公司矿部啊!
   歇息了片刻开始沿着山岭上唯一的小径朝矿区走去。因为大理石荒料的开采是锯采加炮采加人工。锯采需要用水冷却锯齿(刀头),山区的三月依旧寒气袭人,夜里仍然会结冰。因此福建工队只来了老板和几名技术人员,没有开工的矿区里除了几声野鸟的鸣叫外听不到一点杂音。王矿向我逐一介绍去年的开采情况、销售情况、以及今年的开采计划和开采方案。我边听边不停地逡视矿区作业面的几个安全平台,望着楼梯式的开采面,对开采大理石的工人们由衷地佩服。通过查阅公司资料以及王矿的介绍,我知道了产品的全称是“紫星蓝钻花冈岩”,因为印度有这种石材,名字叫“蓝钻”。为了在国际石材报价上便于区别印度的“蓝钻”就叫“紫星蓝钻花冈岩”。石头里含17种物质,蓝黑色的石头里夹杂着紫色的金属物质,所以美其名曰“紫星蓝钻花冈岩”,当时的国际报价是2000元/每立方米荒料,(荒料就是俗话说的毛石)。我比对过国际装饰石材的报价表,我所在公司的“紫星蓝钻花冈岩”报价是很高的。这种石头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台湾宝岛。尤其韩日两国的客商最喜欢。抛光后的“紫星蓝钻”可以映出人的胡须和睫毛。无放射无污染,是高档的装饰材料和楼房钢挂材料,更是最好的雕件材料!
   整个三月份几乎没有事做,一份工作计划没耗多少精力就完成了 。大多时候都是端着水杯一个人陪伴电视迎送矿山的日出月落。电视看腻了就去欣赏修理工们对几台从日本购进的“小松4500”履带式大型挖掘机的检修。
   两个矿长共用会议室边上的一个办公室,我自己单独用一个办公室。厨师和夜勤的老汉偶尔会来办公室看一会电视,不是商讨工作我很少去矿长的办公室。每到开饭的时候,厨师不愿跑腿就敲击暖气管道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顺着暖气管道会传到每个办公室。当我看到矿长的影子掠过我的窗前,我便起身去进餐。王矿有时会喊上我一声。三月份昼短夜长,一晃就到了下旬,借着总公司让我去写材料的机会,月底在家补休了几天。
   四月初带着公司的指令回到了矿山 ,这时福建工队的工人师傅们陆续到齐了,矿区里的水夜里也不结冰了。小老板柯斧柄开始指挥他的人马清理现场、铺设轨道、安装大锯、安装水管,检修机器、检查高低压线路、往水箱里供水、钻孔爆破......寂静的矿山沸腾起来了,歌唱的鸟儿不知飞向了何方?
   作业面的轨道上切割锯的水花缓慢地随着大锯前行,切割后的作业面响起了沉闷的爆破声,"劈石器"的顶端在工人师傅们的重磅锤击下闪烁出摩擦的火花,挖掘机的巨臂托起几十吨重的“紫星蓝钻”荒料。重型卡车把巨石运到了四面八方。
   矿山的开采有序进行,我们几个属于公司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每月两次的职工安全教育课由我照本宣科。好在我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由于我是东北土生土长的人,还参加过我国首次教师普通话培训,二级甲等的普通话水准缩短了我和福建工人的距离。因为两个矿长的普通话呼市味太浓,福建悦耳的普通话也不肯接受有点二的普通话。不消几日就和师傅们混熟了,工人师傅们无论年长于我的还是年少于我的,都亲切地喊我陆老师,经常递给我烟,也喜欢和我攀谈,几个老大哥遇到雷雨天气停工的时候就去和我切磋棋艺,不会下棋的就去办公室看电视。他们待我如兄弟,我待他们如手足。工地上每天加餐两次,每当我在矿区里值班的时候,他们都会喊我过去吃点。遇到可口的饭菜,我也不会推辞,也不言谢。有时把不喜欢穿的旧衣服送给师傅们,师傅们会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温和地叫一声陆老师。随手递上一支香烟,并且友好地为你点燃。那时的我是快乐的!幸福的!
   福建工队的小老板柯斧柄,虽然年龄比我小了很多,但与我相处的很好,经常请我们去饭店搓一顿,送烟送茶更是平平常常的事。有时一起回呼市总公司,如果乘长途汽车,车票从来毋须我掏腰包。这是一个个性很强的老板,瘦小的身材谁也不惧,敢说敢干,结婚前曾因酒后与人发生械斗致人重伤而铁窗里过了两个大年。出来后痛改前非,自己学了几年大理石开采,娶了媳妇后,自己组建了个采石队,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家里盖起了四层小洋楼。性格爽快毫不吝啬,说话也不隐晦。他父亲是一个农场的干部,手里有些积蓄,他结婚后因为跟父亲要钱买车,父亲不给,他就亲自刨了父亲家的房顶,逼着父亲妥协了。公司的人都习惯性地叫他柯总,他也欣然接受。柯总这个南方人比较西方化,我曾多次劝其适当收敛。他却说我们北方人思想守旧。小柯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人,也许这就是社会的产物!
  
   矿山的生活是枯燥的,也是丰富的,有许多发生在身边的事回忆起来是蛮有味道的……
  
   三
   在呼市南端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境内有多家大理石矿山。我工作的脑包山矿是内蒙古一家石材进出口总公司下属的和林分公司的企业,和林分公司由脑包山的“紫星蓝钻花冈岩”矿及和林金三角工业园区的大理石加工厂做产业链。公司有着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有着一流的管理团队,有着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管理打造出“紫星蓝钻”的人性美,盛名远扬,享誉海内外。我所在的矿山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荒料储量、矿部办公条件、职工居住条件都是其他矿山无法比拟的。在同行业中有着“五星级”矿山的殊荣。公司体制虽属于民营性质,但公司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公司所有管理人员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人员全部来自首府人才市场。每个职位都会招进一批人,试用考核期内不能胜任就会悄然淘汰,很多岗位上的人员都是几轮招聘剩下来的。总公司董事长虽然常年居住国外,但国内各公司运作井然有序。
   矿山条件对于一个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维持生计的人而言的确不错了。尤其是像我这样二次就业的人员,在当时大学生就业艰难的时候,能享受到如此待遇已经非常难得了。公司里面年轻大学生们都羡慕我的月薪,公司里只有我一个人挣着双份薪水。在别人眼里特舒适的工作,可我的身体却一点面子也不给,由于患有心脏病,身体经常感觉不舒服。腹泻、头晕、耳鸣、时有发生,弄得自己精神格外紧张。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们给予了很多关照,每到月底都会回家休息几天。尤其是总公司的李副总、左副总对我格外宽容……
  
   四
   公司里负责生产管理的李副总比我小两岁,肤色白皙,染发后显得特别帅气,人很豪爽,喜欢唱歌跳舞,李副总的歌声真的很动听,舞蹈也尽显潇洒飘逸。喝酒更是他的长项加强项。和我同病相怜,他的心脏冠状动脉里下了两个支架,但丝毫阻挡不了他的豪饮。我进公司就是他在首府人才市场招聘的。几次面试后还是两个副总打破了年龄限制,并且在试用期结束后炒掉了年轻的孩子们,把我留了下来。后来的工作中,我和两个副总的关系十分友好,两个副总对我关怀有加,直到今天我依旧感谢这两个人!虽然因为特殊情况我辞去了公司的工作,我们天各一方了。但我今生不会忘记两个副总,以至于我们始终保持联系。两个副总的父亲都是教师,这也许就是他们对我偏爱的另外原因;这也许就是我和李副总情同手足的原因。回忆起在总公司工作的那段时光,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我和李总都患有心脏病,但是我俩都酷爱饮酒,我俩饮酒有两大特点;争先恐后不醉不休。

共 19303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走出去就是一片天,这些打工轶事应该是作者一生中难忘的事情,每一件事都那么记忆犹新地浮现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字,让人读后深有感触,这是以前坐在办公室不曾经历和见到的另一种环境,亲临一线,接触工人,尤其是条件艰苦的旷工,那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所,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会体验到一线工人的艰辛和付出是多么的令人钦佩。于是这些小人物便成了作者笔下熠熠生辉的素材,非常接地气的一篇打工散记,值得大家阅读欣赏。【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6-07-16 07:45:47
  不好意思,这篇稿子搁置久了,幸亏作者没着急,不然一定怪罪于我。感谢作者赐稿,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陆鸿禧        2016-07-19 12:37:30
  感谢叶社之厚爱,叶社的按语总结的十分精准精彩。的确如叶社所言,走出去就是另一片天空!回到校园里的我始终无法忘掉那几年的打工生活,每次回忆都是一次难得的享受。打工中学会了校园里永远学不到的新知识,社会是所全科大学,博大精深!(本人QQ1114614255昵称北疆白杨)
2 楼        文友:荷溪        2016-07-16 08:03:30
  对于打工的人,关于打工的许多故事让人难以忘怀。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陆鸿禧        2016-07-19 12:38:52
  谢谢您的光临。欢迎赐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