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村一日游

编辑推荐 山村一日游


作者:风铃如花 进士,988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1发表时间:2016-07-17 19:40:31
摘要:这是今年游古村的见闻


   一
  
   尘世纷扰,我已经倦于漂游,来到异地山村,却有另外一份收获。
   这里是粤北客家农村,远离了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心顿时就沉静下来。漫步在乡间小路,一切都变得如此真实又亲切,多少年没有见过如此安逸的环境了,瞬间,就会想起古代大诗人为何要隐居一说。
   在镇上吃过早饭,赶上一辆仅有的村巴,踏上了上寨村之旅。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灿烂,时值盛夏,如果是广东沿海城市,我想得用炎热酷暑来形容比较恰当,而这里的阳光淡淡的妩媚,柔和,舒适,一点也不会灼伤人的肌肤。这给我一路旅行带来美好的心情,可以轻装上阵,摘掉太阳镜和太阳帽。
   山路弯弯,两边花草树木都一晃而过,凉风吹拂,让我想起妈妈的手在抚摸我的脸。小路两边是高耸云天的山峰,神态各异,有的像雄狮有的像飞鸟。山上绿树浓荫,很多都是不知名的大树,参天蔽日。
   村巴有些年份了,开起来呼哧呼哧,如喘气的老牛。低头一看,原来是上陡坡,公路弯弯曲曲如鸡肠,陡坡慢行,路上偶尔有劳动的大伯。他戴着斗笠,挥动长鞭,牵着一头体壮膘肥的黄牛。看到了我,脸上洋溢着憨厚真挚的笑容,或许他们很少见外地人吧。
   村口有个土地庙,村巴车就停在不远的空地上,司机早已不见了人影。看到车上写的值班时间,放心的我下车出来走走。
   远眺村庄,像个巨大的锅,四面高山将小村包围的水泄不通。密林深处,清雾缭绕,甚是好看。低处翠绿竹林掩映房舍,若隐若现,清风携裹着淡淡的野花香味儿,周边鸟雀鸣蝉,蝴蝶翩然舞飞。
   农舍都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子,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如此的恰到好处,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
   小狗狗就在房子门口欢快地奔跑,时而这里嗅嗅那里望望,见到有人来也不害怕,摇头摆尾地跑开了。
   这里没有名胜古迹,平时没有人慕名而来,外来人很少,基本上是门不闭户的景象。
   没有导游,我只好自己寻找景点,村子不大,一目了然,方向分明不担心会迷路。走几步路,有一座破旧的碉楼,巍然矗立,在农田中间格外特别。碉楼高二十米足足有五层楼高,顶端残损无封顶,茅草密密匝匝地一大片,周身墙体斑驳,弹孔累累,记载了历史的沧桑。墙上四面都写有一行朱红色粗体大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队队变上寨
   我想了想,如此偏僻的小村居然可以跟的上大庆相比?
  
   二
  
   看上去很旧,碉楼很高很大,隔着小河没有发现有门可以上去,绕过稻田小道,觅得一道门,仔细观摩,此碉楼乃石板垒砌而成,都是一米长的石板修建,真不愧是能工巧匠,在如此闭塞交通之地,佩服不已当时的工匠们!年份有些久远,碉楼内部早已荒废,野草长有一人多高,碉楼内部墙体上很多窗户,严格来说是故意制作的内宽外窄的小窗户。
   刚想掏出手机来拍照,有个人在后面问道:“你好,你是学生吗?”
   “你好,老师。我不是学生,我是游客。”我恭恭敬敬地点了点头,拘谨又冒昧。我是外来人,又没有跟人打招呼,心里没个底,霎时心里有点慌,好像走错房间的孩子。我之所以叫老师,是对他的一种尊称,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处,我发觉自己太多不足,所以得处处寻老师。
   “荒郊野外的,留心点,不要乱走,有蛇。”身穿白衣的老师年过六旬,头发全白了,戴一副眼镜,一幅为人师表的样子。看他们手足都比较白,不像是做农活的。
   没错,他果然是老师,他说小学的教师之一。一座小学只有两个学生,两个老师,职位是正校长,副校长。这样的编织,这样的小学,历史上很少有吧……
   抬头望望村子中间的一栋红砖结构的楼房,上面是个大字“上寨小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瞬间懂得了……
  
   三
  
   老师虽然长年生活在乡村,但是口音还是蛮标准的普通话,这也是我称呼他老师的原因之一。我表明了来意,老师很乐意地跟我讲述碉楼的来龙去脉,说今天就做一回免费的向导吧!
   真庆幸,世界上真的还有免费的午餐。导游都可以免费,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太阳爬的老高了,一点点增加烘烤的力度,风轻轻柔柔地吹,稻田里金黄一片,正是农忙季节。阵阵稻花香里,我又闻到了儿时的味道儿,我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无法收拾。我跟着老师朝小学方向走,小路潮湿,歪歪扭扭不好走,几次我差点掉水田里。老师在前面一边讲故事一边走,走得也不快,看到老师的背影,我就好像记起了自己的老师。
   村里没有什么风景区,碉楼也就当是景点看待吧。等老师跟我说碉楼的用途时,我才发觉自己在开小差,恨不得给自己一个重重的耳光。后来我才知道,一座碉楼,故事还是蛮多的呢。
   碉楼的用途是军事用途,早在解放时期,政府设立的民兵组织就在这里扎营。但是当时的经济条件有限,设备不足就修建了一座一层的青砖房子,用来抵御外来侵略。但是有一天国民党的部队小分队路过此地,在山林中扎营,看中此地,展开了斗争并控制了好大一个片区,家家户户大力征兵,基本上都是活捉壮丁充军。这地方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要地,便在此处修建碉楼,而且是沿着这条河出去,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当时是征用了好大的人力物力,多少能工巧匠都牺牲在这里。碉楼有四层楼高,第一层为储备军用物料和会议,炊饮用途,第二三楼为战争用途,第四楼为放哨和休息用途,里面住得下一个排的人,储备够物资可以在里面居住一个月不出门……
   我听得津津有味,至于为什么如此设计我没有过问。后来,老师又说当时还有一股势力,叫做土匪,也是参与斗争中的一部分。但是长久的斗争灾难,跟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伤害,老师仿佛不愿意跟多提起,只讲述了修建好碉楼不久就解放了,国民党的部队被驱赶走了,听说是去了台湾那边,其中有个连长就是这个村的村民。解放后还回来过一趟云云……
  
   四
  
   感谢老师渊博的历史知识讲解,然而我并无以回报,说来惭愧。临走时候,我请示老师:“我可以参观下小学吗?”
   “外面参观可以,里面不行。”老师谨慎地说。“钥匙给校长拿去了。”
   我心里哭笑不迭。“你不就是校长吗?”
   “我不当校长了,校长要每周骑车去镇上开会。我又不会骑摩托车。”老师摊开双手,叹息道,他双目茫然,陷入长长的沉思中……
   这会儿,老师突然又掉头回去,说我还有事,就不去学校了。是不是触动了他内心的回忆,我就不知道了。
   “老师,我还想问下,碉楼上的几个大字,什么来历?”我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坏习惯又来了,为此我也很恼火,总是先说话再经过大脑。
   “这个问题,问的好!”老师清了清喉咙,挺直了腰杆地眉开眼笑,慢条斯理字正腔圆地说:“这是村里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象征,旧社会时候,打土豪分田地后来到分田到户,村里的书记也是个人才,为了让村里成名而动用了歪脑筋。让县里领导都很重视我们村,然后就一下成名了。一个公社的每个生产队都会在显眼的房子上写这些字。”
   “什么歪脑筋呢”我不解的问。或许是老师讲故事很会卖关子,我总是要知道学大庆变上寨啥意思。
   “大集体时候,村里的书记比较爱面子,那时候的生产队长带领大家上交公粮(就是交给国家的粮食)时候,使了个法子,就是在秋收后,将每家每户准备上交的稻谷统一集中起来,其中要经过一个粮管所任命的人员来进行过磅、登记、库存管理一系列的过程。而那个书记当时为了让上寨村一夜成名,就安排好村民进行上交前的培训,指定挑稻谷的人员和过磅的人员,然后在过磅后入库门时候,开了个后门绕回来再次称重,就是说过了磅后再次过磅的意思。这样一来,小小的村寨就会将数据做得高出原来的指标许多。也就是会得到乡公社的认可,然后逐层上报而成名。两年一下来,果然成名了,于是村村都学习上寨村,说是粮食大户,生产粮食基地云云。当然也有后面的故事,那就是村民的任务指标也上升了,这就让老百姓很不满意,无奈敢怒不敢言,暗地里将书记祖宗三代骂了个遍。当时的情形好像是一亩水田应该上交国家两百斤稻谷——”老师捋了捋袖口,即使是夏天老师也是穿长袖衬衫的,貌似这才是他的身份吧。
   “那这跟工业学大庆是什么关联?”
   “这是一个上海知青,提出来的意见。”
   “也就是说,先有荒废的碉楼,然后才添加上去的字么?”
   “碉楼在解放时期就废除了。”
   ……
  
   五
  
   不再过问,我自己沿着长满野草的田间小路,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有毒蛇,坑坑洼洼如沼泽地,踩在上面好像踩高跷,来到小学门口。
   回头望,老师仍旧在那座碉楼地下朝小学凝望。
   上寨小学大门紧闭,现在是暑假时间。外面有个巨大的石头,我站在石头上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红砖结构的一幢平顶房一字排开,除了一年级,二年级教室有标示,其他门外都长了青苔杂草。如此破败景象让人很心酸,真是难以想象,两个老师教两个学生,是如何过来的……
   村里的农作物除了水稻外,还有很多,玉米、大豆、红薯等,基本不愁会饿着,水果也很多,稻田旁边的土埂上种有西瓜、柑橘等。我吃点自带干粮,喝一口山泉水,浑身就有劲了。真是好山好水,原来这里的泉水都是甘甜的!
   路上有歇脚的瓜农,我买一只西瓜来尝尝,他硬是不收钱,说送给你吃,我们也有孩子,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受冻受饿。
   没有花哨的语言对白,却听得我倍儿温暖感动。
   村里交通不便,很多人都搬家走了,留下来的都靠种地为生。他们讲不出太深的话,只把希望寄托在后代。
   这人还很健谈,说进山不要去了,里面容易迷路,也有野兽不安全。山里除了有野果和野兽,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看了一辈子,都腻了。如果真有必要去得带上掘土工具,还提到他也想去,山林里传说埋藏有大量的黄金,古董,那都是民国时期的事。说的他双眼发亮的,摩拳擦掌,似乎那些金光灿灿的黄金就摆在眼前一般。我啃着新摘的西瓜,鲜嫩脆甜沁人心脾,看着小溪中的鱼虾嬉戏,似乎挺满足了,所谓的古董黄金之事,也不重要了。
   在浮躁夸张的年代,城市久居想去郊外,在农村长住就厌倦,真是难于权衡这生活态度。
   午后烈日当空,树上的知了扯开喉咙竭力嘶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凉风陪伴,从山林下来,用脚步丈量着幸福悠闲的时光。
   我携带着沉甸甸的心情和欢快清新的回忆离开了上寨村。

共 40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趟上寨村之行,见识了原生态的生活,在炎炎夏季,找到了内心的一丝感动与清凉:那弯弯的山路浓密的林木,使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那位老师的热心肠与对教育岗位的坚守让人心生敬意,具有历史意义的碉楼再一次诉说着解放时期所发生在小村的故事,而小村里的瓜果山上的泉水,纯绿色纯天然,甘甜可口,直入人心。文字对上寨村真实的记录,真切展示了这个村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上寨村的人与物都让人感动让人留恋。全文率性真实,情感自然流露,读来给人回味,欣赏,推荐!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6-07-17 19:50:29
  一篇清新自然的文字,以山村所见所闻,表述内心最真实的体悟与感动,读来触及人心,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宏声        2016-08-14 08:19:49
  欣赏了文友的佳作从此就不陌生,作品没有加精我喜读的就是我心中的精品。同时感谢大型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这个培育文学新人的平台,我们聚在这里成了同学。祝福文友万事如意!伸手遥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