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布衣还乡

编辑推荐 布衣还乡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10发表时间:2016-07-27 07:11:17
摘要:上世纪70年代,穷教师回乡的窘况

人们常说“尴尬”这个词,词典的解释是“指人的处境,觉得进退两难,无法摆脱,不好意思”。我回忆自己遇到的尴尬境遇,倒多是:本该去做,但却无力去做时的为难。
   1970年,离家8年后回家探望。当然,人们习惯上的最高境界,是“衣锦还乡”。我离家乡十来年,却依然是布衣在身,别说是显示荣耀,就是一般的回家探望也很为难。我自个人安家,竟然时过8年,才回家去探望父母。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吗,自觉得不会那样绝情;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吗?身为教师,寒暑有假期,很好安排。那到底是何原因呢?说句老实话:是因为经济困难,收入抵不过支出,月月净光,实在挤不出回家的一笔费用。我们这代人,赶上了17年不涨工资的那一段。我大学毕业46元,第二年56元,这个价码一直持续到1979年。可是这期间,我的小家庭。已经添人进口,生了俩个孩子了。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因为战备,鼓励城市人口分散到乡下,如果送儿童、老人下乡,公家给报路费。我正好要把大儿子送到沈阳乡下爷爷家,便立即成行了。当时的开销大致是:火车票往返需22元,给父母家、妹妹家、弟弟家买些礼物需15元,短途车费3元,我也就带上40元上路了。虽然知道此行的开销,必然影响以后的家庭生活,但也必须下狠心了。
   到了乡下父母家,三代人团聚万分欣喜。乡亲们听说“教大学”的我回来,也都来看望。我们家乡是个距离沈阳市50多里的一个小村子,虽然不算闭塞,但在上世纪50年代,也还是较为落后的。1957年我入大学本科,还算是本村第一人呢。后来,我写作有些名望,加上做了大学教师,这就成了村里的知名人士。这次归乡,如同杨二嫂对待迅哥那样,有人以为我这“教大学”的人,算是衣锦荣归。当我和乡亲们闲谈,有人问及我的收入时,我颇犹豫,便暗自给自己涨了一级,说是月薪62元。乡亲们听了,有的摇头,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有的哥们辈份的人,就半玩笑半讽刺地说:“别瞒着,不朝你借钱!”
   过了两天,可就真有借钱的了!一位本家的嫂子,女儿要出嫁,添置衣物缺钱,便开口求借,数额是100元。说是“串借”十天,到期必还。她还解释,说是想到我多年后探家,必定给老人留点钱,日后归还,不会影响老人使用。我身处此境,真是无地自容,难以回应。我想到囊中剩下的11.15元,面对这百元的求借,真是浑身发冷,没有半句的回应。显然,本家嫂子的推断是合理的,一个“教大学”的人,工资定不会少;8年才探望父母的游子,一定积累了丰厚的礼金回馈老人,怎么会拿不出钱呢?咳,有什么办法呢,我只好承受乡亲们的猜疑与鄙视了!
   退休以后,时光催养孩子们长大成人,卸去了我的负担。如今我衣食无忧,月有余钱,如果装点一下,是可以做到“衣锦”的状态的;但是,父母早已去世,熟悉的乡亲如本家嫂子等人,怕也不在人寰。这时要圆我往日的体面地还乡的“梦”,怕也难以兑现了吧?
   2015,07,22

共 11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教师的工资很低,低到勉强维持一家三、四口人的生活,就连回家探亲,也需要长时间的计划与节省,才能省出那点多余的钱成为探望父母、亲戚的开资。令人尴尬的是,乡亲们总以为八年不回家的大学教师是有钱人,借钱的,试探的,让人内心惶恐。文字写出了没能衣锦还乡的尴尬之处,进一步展示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读来给人感触与思索,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6-07-27 08:05:19
  布衣还乡,往往因非“衣锦”而心生尴尬!读此文,深有感触,欣赏,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