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他俩

编辑推荐 他俩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1发表时间:2016-07-27 14:59:22
摘要:三岁生日一过,老李可就发了预言:“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咱大顺将来定有出息,二顺怕是个熊货!


   乡下人老李,20岁那年(1936)生了两个宝贝儿子,是一胎所生,起名分别叫大顺、二顺。
   他俩下生后头一年,一模一样,看不出什么分别。过了周岁,渐渐就有了差异:那大顺,头清眼亮,颇有聪慧之气,“妈妈”、“爸爸”叫得蛮脆;那二顺呢,头昏眼滞,除了一个“饭(儿)”字,竟说不出别的单词!
   三岁生日一过,老李可就发了预言:“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咱大顺将来定有出息,二顺怕是个熊货!
   老李的话好像要应验,从打哥俩上学以后,情况很是不同:大顺由小学而中学,年年汇考第一;二顺在初小二年级就蹲了班,连中学都没升上。就这样,1956年,大顺上了大学,二顺却一直在县供销社站柜台。
   当年年底,过了小年,孩子们都回家过年,大顺在省城给爸爸买了两瓶“二锅头”,二顺在县里办了两麻袋年货。
   老李真偏心眼!放着二顺的黄磨、木耳、山鸡、野兔看不上眼,只夸大顺的“二锅头”。
   二顺不服气,话里话外绕着爸爸:“爸爸,您尝尝二儿子用自己工资给您买的年货!”
   老李心想:不用你显摆!我大顺发迹的日子在后头呢!上大学,咱家祖辈八代也是头一份!大学生,这和过去的举人也差不多吧?你二顺连个“小九九”都背不下来,美什么?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到了1957年秋,大顺差点成了右派,三个多月音信皆无。老李沉不住气了,进城去看他。还算不错,只定了个“右派言论”。看着大顺那腊黄的脸,老李心里直绞。
   转过年,听说学生都上山炼铁,下乡种地。老李心里想不通:早知种地,何必花钱供孩子念书?二顺这时当上了采买,每天车来车去,头上不淋雨,脚下不沾泥,看那神气劲!
   老李强撑住自己,横下心,咬住牙:“这才哪到哪啊!国家花费心血养咱大顺那样的大学生,能不好好用他?我就不信能拿翡翠做尿壶!你二顺再好,狗肉上不了大席面!
   老李的估计似乎不准,1960年大顺毕业留校教书,第二年转正月薪56元。也真教人气不公,二顺这小子别看才小学文化,月薪已经70多元了,还多了10年工龄。老李安慰自己:急什么,咱看看谁有后劲?
   过了几年,情况总是不随老人的心愿,大顺成了亲,媳妇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这俩口子几年不涨工资,人口倒是翻了一番――生了两个儿子。这家人,日子总是紧巴巴的。老李到他家串门,虽说一家人都那么热情,可一看他们早上吃“烩饭”,中午啃凉饽饽,晚上不见星星不端碗,就替他们着急。二顺呢,听说当上了什么科长,媳妇是饭店里的小头目,尽管这俩口子,加在一起也念不下来一本《三字经》,可人家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满屋子的新家具,成桌子的鸡鸭鱼肉,真叫人气不公!
   老李并不灰心,还是老宗旨:“时候不到!――咱大顺定有出头之日!”
   时候到了!一霎时天翻地覆,风起云涌,一片炮打、雷轰的叫喊,一阵水浇、油炸的喧闹,大顺遭难了!老账新账一起算,折腾了五个多月,落得个押回原籍劳动改造!
   老李病了,看着他心尖上的肉受这份罪,他实在受不了。种地不丢脸,那是咱庄稼人的本分;可大顺这是“劳动改造”!
   村子西边正修水库,大顺又被弄到那里“脱胎换骨”。教书教瘦了的身子骨,能受得了吗?每天从早到晚,老李扒着墙头往西望,泪眼昏花,远远望去,都像他的大儿子。
   二顺这时也回来了,人越来越胖,腿脚却越来越软。虽说还是那前言不搭后语的笨样子,可却升了什么主任。老天真是瞎了眼!在大儿子遭难的时候,看到老二的飞黄腾达,真叫他受不住。
   因为二顺给工地弄了几吨钢材,工地大摆宴席酬谢。二顺为了显摆自己,也叫爸爸受受“教育”,便硬拉着老李去赴宴。老李起初大骂回绝,后来一想,到了工地,也许能见到大儿子,竟然答应去了。
   宴席的场面很大,一排二、三十桌,二顺身居首席。桌子上什么海参、桂鱼,猴头蘑、飞龙鸟,王八蛋、鸡爪子……光听二顺这小子白话了。老李一筷子没动,眼睛四下里寻摸。
   这时,一队临时伺候酒宴的“改造犯”进来撤空盘空碗。其中一个,失手摔碎了一个盘子,被带红袖标的一脚踢了个跟头。老李定睛一看,竟是大顺,立刻昏了过去。
   老李一病就是三年!能吃能喝,能走能蹽,就是定不住神,像失落了什么。
   大顺放出来了,又回去教书。听说问题还挂着,帽子拎在群众手里。老李去串门,看见那两口子提心吊胆过日子,真感到揪心。评个“孔老二”,他们也整夜睡不着觉;批个“水壶”(浒),他们也吃不下饭。
   二顺那小子更神了!三室一厅的楼房,连广播都是带人的。论工资,就算比老大高几级,也不该差这么多啊!三日一餐,五日一宴,打点送礼,人来车往,每月没有个三、五百的开销不了。你小子的人民币就格外值钱?
   一赌气,老李甩手回了村。他发了狠:只要我不死,就睁大眼睛看着,我就不信能人受屈,废物兴洋!
   又过了几年,总算盼来了改革开发。老李爱听广播喇叭,天天有好消息,句句对心思。老李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人们都叫他“老李头”了),腰板拔得挺直!别看是大老粗,可专爱听知识分子的事。他还是挂念着大儿子,憋着那口气呢!
   如今不兴叫“臭老九”了,过去那些事都搞错了!最近,大儿子被提了“讲师”,怕也赶上过去的“翰林”了吧?我就说吗,翡翠就是翡翠!
   二顺那一套,叫“不正之风”,虽说不治你的罪,可总不能再兴洋了吧?如今时兴“考核”、“选举”,小子,你也该背背“小九九”了吧?
   老李头想大儿子,可憋住自己不去看他。他要多等些日子,叫大儿子缓一缓,家里外头像个样子,叫自己那口气顺一顺!
   1984年的春天,老李头进城了,他要“圆梦”。大儿子家,还是老地方。一进门,老李头的心就是一沉:还是那一进门就碰头的小屋,还是那一溜四个旧货箱子,还是那一坐三晃的两把椅子,可也别说,新添了一个三屉桌,换上了一根新灯管。
   大顺还是那么瘦,不过精神头挺足。细一看,头上拔了顶,抬头纹挺深;大儿媳更显老,嘴巴抽得挺紧。
   饭菜挺丰盛,大儿子说,肉、蛋、鱼全敞开了!
   饭后,上重点校的二孙子,靠近爷爷亲热。这孩子,门门一百分,又是一个“大顺”!过了一会,重点校的高材生向爸爸说:“爸爸,明天交学费、书杂费。”大顺翻了一阵钱夹,向儿子商量着说:“还有八天发薪,等几天行吗?”
   “老师说……”高材生低下了头。
   老李头看了看大儿子,那瘦削的脸上露着歉疚。老人的血一下子涌上了脑袋,冲口问道:“不是提了讲师了吗?”他把“讲师”两个字说得很重。这两个字,在他心里不知念叨多少遍了!
   大儿子媳妇接过话头解释:“这几年,工资提了三级,每月78元,别的……”
   “能顺心工作就行……”大顺忙叉开话题。
   这功夫,呼拉拉进来一帮人:二顺一家人来看老人了!
   二顺还是那么胖。一不是“帮”,二不是“派”,主任还是主任,“考核”吗?“选举”吗?别看才小学文化,可照样有大专文凭;就是投票表决,咱也有办法通过。路子通,路路通:两个孩子虽说不会“正负数”和“通分母”,可照样上大学。
   二顺最近出了趟差,这功夫正给老爷子开眼:“这是四川的广柑,这是广州的菠萝,这是金华的火腿,这是北京的果脯……”每样数量虽然不多,品种却很可观,好像专为“展览”。
   老李头烦了:“我吃这些玩艺泄肚!”他一气之下,又回了乡下。当天晚上,老李头翻来覆去睡不着,快天亮的时候,他又发下了狠:“我等,我等,我再等十年!”
   十年过去了!1996年老李头已经是80多岁的人了。多亏老天保佑,身子骨还硬实。看来是等到好时候了,城里来电话,说是大顺提了副教授,每月工资千多元;去年分了三室一厅的大楼房,两个孙子都从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
   这天,老李头兴高采烈地进了城。大儿子家真是大变样了:三室一厅的楼房,面积是105平米;雪白的墙壁,地面铺着人造革;沙发简陋了点,是木扶手,铁弹簧的那种;电视也是带色的,只不过小了点,是21寸的“长虹”;书房可真是“书”房,三面都是用木板搭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卧室寒酸了点,是两个学生用的铁床并在一起的双人床,另一卧室还是上下铺的铁床。老李头还一时不能断定大儿子家的设施,在当时属于哪个档次,没敢贸然表态。
   大顺更瘦了,是快60岁的人了!成天窝在书房里,不知他在写什么。大儿媳有些抱怨:“眼看就要退休了,‘副’的就‘副’的呗,何必争那个正教授!家里这几个钱,都出书用了!他……”
   住了几天,老李头摸了个大概:大顺为了出书,花了三万多元,难怪家里还是那么紧巴!老李头不懂学术上的事,可是他觉得花钱出书似乎与理不合;人们付出劳动了,为什么还要搭钱?
   二顺一家又来凑热闹:他家大儿子开着自家的“奥迪-A6”,硬把爷爷拉进轿车里。车子在一家超市前停下来,说:“爷爷,你二儿子是这店的董事长,我是总经理,您随便拿,孙子买单!”老李头一听,心里先是欢喜,接着又一阵酸楚。二顺家的老二也不示弱:他开着“宝马”,把爷爷拉进一家大饭店,说:“爷爷,你二儿子是这店的董事长,我是总经理,你老可劲造,免单!”老李头听了,心中更难以弄清是什么滋味!
   这天晚上,老李头连连叹气:看来,这一代,就是这样了!也许,下一代?……
  

共 36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双胞胎兄弟,有着决然不同的命运。哥哥大顺从小品学兼优,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弟弟二顺中学没上就参加了工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满腹才华的大顺几十年来一直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连“小九九”都背不过的二顺日子却过得顺风顺水,红红火火。小说借主人公父亲的眼光来评判两个儿子的成败得失,感情饱满,感染力强。作品语言精炼流畅,思路清晰慎密,将一对不同信仰、不同人生选择的双胞胎兄弟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海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淼        2016-07-27 15:01:05
  欢迎文友来江山文学网站发文,拜读精美佳作,祝创作愉快!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