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如云诗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如云】七月贴(随笔)

编辑推荐 【如云】七月贴(随笔)


作者:伊蘭 秀才,15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2发表时间:2016-08-02 19:21:01
摘要:七月流火。用一颗安静的心打量流火的世间。                 

一、日行万步
  
   去车站送女儿,想好了不伤感,这样的送别已司空见惯。车停稳后,想把她送到候车厅内,看着她取票,她执意不让。把背包和水递到她手中,“一路平安”,“安”字没出口才发觉自己的声音已变了调。离别的情绪无须酝酿和渲染,亲情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
   晚饭后回归常态,一个人一万步。烫伤的脚背已无大碍,大泡已然干瘪,表皮上是糊焦的颜色,摸上去干涩皱巴,如同死皮,不堪入目。我终于可以迈开脚走路。一周多没动腿,酸,乏力,走了半小时基本适应。
   路边的紫薇在暮光中依然绚烂夺目。叶片薄如蝉翼,凝视时目光都是怜惜,生怕惊扰到她盛开的梦。淡紫色,浅粉色,一团团,一簇簇,像彩色的棉花团。想起了去年在雨后公园拍紫薇的情形,又一个夏暑之季。花儿是四季的情人,不离不弃,踏着季节的脚步追随而来。
   喜欢在这条辅路上行走,风口处凉意更盛更浓。溽暑难耐,人们像是在旧时闷罐火车内生活。入伏后一直没有雨,午后象征性地掉了几点雨,不见凉爽,入了蒸笼。晚来风骤起,远方的大雨携来了风。透心地凉,风吹走了每个人心中郁结的暑气,舒服,惬意。行人明显多了起来,往昔的安静暮色起了喧嚣。
   幸好,北行路上行人寥寥,合了我心意。树木庄稼沐着清凉之气,在晚风中沙沙摇动着。年轻的父亲单手扶把,骑着炸鸡排的电动三轮车,跑得正快,左臂弯里拢着她的小女儿。父子俩脸上满是回家的喜悦。又是忙碌而有收获的一天。村庄在暮色四合中依稀可见,她像年迈的母亲在村口,迎着她早出晚归的儿女们。
   此刻,离土地自然最为接近,少去了城内的喧嚣。想到了梭罗和《瓦尔登湖》,有那么一点点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心境。
   晚饭后,独行女侠开始了她的万步行走。能够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是她的骄傲。素喜清静的她,为了避开热闹喧嚣,总是给自己寻找新的行走路线。一路向西,单程的终点可见纵横的路,车停车行,红灯绿灯。彼处有一小岛,岛上有各种花树和各色正开着的菊,有小径清幽洁净,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不错,变了路线,风景便不一样,心情别样好。
   辅路上,两辆小型面包车并排停放着。两车中间,应该是两家的4口人在暮色中共进晚餐。关了火的灶具上,炒锅里似乎是葱头丝和土豆丝,四个人围锅而坐,手中拿着馒头,吃得正香。这或许是这一天时光里最踏实的一顿正餐。
   身后的树杈上挂着刚洗过的衣服。面包车后座两侧的玻璃上粘贴着硬纸板,透过前座的玻璃窗隐约能看见一应的生活用品。车是他们流动的家。车牌上显示的是皖,他们来自遥远的安徽,车身上印着“做房屋防水漏水”字样。
   第二次见到他们这样的人,不确定是不是上次那拨。车是他们的工具也是流动的家,一应的物品和餐具随车携带。雨季来临时,背井离乡,一路行走,专门做房屋漏水的修补和防水。路边用餐,或者也在露天休息。
   方知,疲于生活的有这样一个群体。
   晚饭后,断续的雨挡住阻挡了每天的散步。翻看公众号,人民文学出版社推送了一组短诗。有许多熟悉的诗人和熟悉的诗:卞之琳的《断章》、席慕容的《悲歌》、戴望舒的《烦忧》,郑愁予的《错误》等。索性打开为你读诗软件,配好音乐,自主诵读,读了三遍,直到第三遍,感觉情感节奏把握得满意。一首首熟悉的诗,都是青春的印迹,现在读来依然心动,那时候的缱绻情怀,只能想象,无法重新体验。岁月给容颜留下了印迹,也在心上留下了刻痕。青春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年轻的容颜、心性,和代表着青春印迹的一首诗、一支歌或者一件件小小的物件,它们给我们的怀念留下了美丽的珍珠。
   遇见她,在每天散步必行的那条路上,已经有三四次了。第二次她迎面走来时,深信不疑就是她。
   她老了,远远老过实际年龄。长到耳边的卷发染着黄色,顶上几绺在晚风中飘动,像晚秋里枯黄的野草。脸的皮肤松弛下垂。单眼皮向下垂着,更显得眼泡特别大,眼下和眼角的皱纹已经深得抹不开。一又眼睛睁得有气无力。法令纹如同淌着细流的小溪。背微驼着,没有穿内衣,走路的时候没有一点精气神儿。她的老,昭然若揭。
   她有着高挑的身材,白曦的皮肤底子,她的眉眼,我一眼就能认出她。年轻时有不少风流事,我是听村子里议论的。我们两家一南一北,原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生产队。她弟和二妹同学,那双眼睛,看人从来都是斜视,贼眉鼠眼,让人一看属于心术不正那拨的。现在也在县城里上班,似乎也被刑拘过。那时候,这姐俩成为村子里的新闻,村子里南北隔空传递着,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几十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在离村后见着她。她身后总有一个矮个子男人相随,灰白头发,上身是一件跨栏背心,看得出年龄比她要大上几岁。一前一后,走着,没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她的日子不得而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日子。我只是遇见了她,才想起。
   出了小区才知道空气质量有多糟糕了,雾霾深重,笼罩了小城,能见度很低。路灯散发着忧怨的光,有气无力。行走在闷罐车内,呼吸不畅。
   主街上车辆限行了,原因很简单,空气指数严重超标。检测装备就在街道北侧的政府大院内。9.3阅兵蓝那几天,采用的就是此法,限行外加24小时循环洒水,地面和空中,吸附空中浮游的灰尘。那几天这方天空,这个路段,真真洁净无比。于是,高清的空气指数传到了上边,小城的空气质量都达了标,上边“以管窥豹”。话说阅兵蓝,那是全国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
   那时的做法就延续了下来,只要空气质量不达标就开启“限洒”模式。小城的限行晚上依然限着,交警在西侧红绿灯处设置警戒线,让车辆绕行其他线路。在这样的空气中散步,就是在吸毒。明知吸毒,还要散步。我放弃了长线行走,在近处工业园区来回快速走,如同旧时转磨的驴。
   每到此,我的目光和思绪总会被它左右。这里曾是一片绝好的庄稼地,秋日里青中泛黄的玉米杆上挂着米黄色的玉米棒子,一片粮食的香甜让你沉醉。忘了是哪一年了,隆隆的拖拉机在那块地上来回翻耕,翻耕成一块硕大的褐色地毯。不禁想到了秋收后,在自家平坦松软的大块地里,光着脚,走上去,会没了脚脖子,彼时,被秋阳晒过的土地的温热会通过脚根直抵心田。
   时间不长,那块地就开始了建筑施工,如火如荼。寂静的土地变得喧嚣嘈杂,搅拌机、汽车、干活的人,各种声音,声声刺耳。挺壮观的厂房,挺气派的工厂,赫立在人们的视线中。想象着这里会有热闹的上下班场景,会有隆隆的机器声。可惜它一直是寂静黯然,空旷的厂房,在夜晚是一处阴森的所在。某年某月某一天,工厂突然有了声气,被命名为什么药厂,着实有一阵子恢复了生机。生机只是一闪而现,没多久,那几个刻着醒目大字的招牌便无影无踪了。从那时到现在,这里一直是一处闲置的厂房,无人问津。破落的窗子像一双双干涸的眼睛,无力地张望着铁门外经过的车流和人群。我似乎听到了暗夜那片土地凄凄地哭声,那哭已经很多年了。
   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小城。瞬时,楼宇间,天地间,一片片雨的迷雾,在骤风中缥缈。只是一会儿,窗外长方形多肉盆已成了小小水池。城内那几个低洼之地,不用说也是雨漫难行了。县城西南部的洼地,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各级领导肯定忧心忡忡。
   久热之后必有暴雨,久热之后必有清风。天地间一片清凉,吹走了体表和体内的暑气,透心凉。这清凉何其金贵,溽暑时清凉转瞬即逝,暑热转瞬即来,抓住一丝便是一丝。
   不负清凉,在清凉中散步,没有比这更惬意之事。微风,湿漉漉的空气,路旁的树叶还没来得及抖落雨滴,就要带着它们走入清凉之梦。
   路面上已不见水的影子,走起时会一滴滴甩到小腿上,原来它们潜藏着,专等行路人亲近一番呢。新栽的花草被暴雨拍打得乱了分寸,乱了阵脚,有的还斜倚在水涡里,一副小可怜的模样。等着吧,明早,它们会重新休整好自己那片山河。
   暮色越来越浓,湿气越来越重,脚步是一惯地快。
  
   二、躲进小园
  
   午睡后,头有点疼,想去公园坐坐。穿上羽家的香云纱长裙和新搭的蓝色短衫,戴上妹夫送的象牙牌子,总是愿意给自己一份精致的呈现。选择一个相对僻静的木椅,读那本《散文》月刊。喜欢这里的文字,流淌着心灵之泉,受到涤荡净化。对自己写作也会起到引领、提升,让一度困惑的心渐渐清澈明朗。
   此时,有蝉鸣,有知了拉长声音在叫,右前方有一男子耍着长棍,动作不规范也不连贯,耳边不绝的戏迷们唱的评剧。这一切都是乐音,不会干扰到此刻心的安静。
   长凳左边,来了祖孙俩。奶奶一口京腔,孙儿也是。奶奶给孙儿带着水和被蚊虫叮咬的药,备至。孙儿去树下种豆豆。听祖孙俩对话。
   奶奶,你帮我挖。
   我不帮你,你自己想挖,就得自己挖。
   你看你挖得多好呀,不用奶奶帮忙的。
   你数数,一共种了几颗豆豆?明年这时候咱再来看看,它肯定长出来了。
   树妈妈说,王子耀小朋友我怎么感谢你呢?
   王子耀小朋友,谢谢你。
   孙儿喝水,非要给奶奶留点儿。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已经知道关爱亲人。
   孙儿要用他的滑板车当成割草机。奶奶用诗意的语言说,好吧,给小草剃头,让它长得更快些。
   被这祖孙感动了,告别前有了简短的对话。奶奶原来在涿州工作,单位解散后分流到小城,已经17年。儿子儿媳都在保定工作,老俩口带孙子在这里生活。
   说到对孙子的教育,奶奶说,不娇惯,从没把他当孙子,而是把他当成小儿子,自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到三周,自己穿衣穿鞋,祖孙二人到公园,奶奶骑自行车,孙子骑滑板车,玩得相当好。祖孙二人读书讲故事,在故事中传授道理,她们之间是平等的交流。说到爷爷,孙子说爷爷听他的,让干啥干啥,骑大马,当猴耍……小家伙说的时候,一脸的得意和自豪。奶奶说,不能都唱黑脸呗,总得有一个宠着的。
   不禁感慨,小家伙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教中成长,真幸福。
  
   自从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阅读和写作,拿起相机的时间就少了很多。故意疏远了相机,它太耗费时间了。拍摄,后期处理,累积下来,没个一两天是完不成的。于我,阅读写作比摄影更有意义。人的兴趣广泛有弊也有益。摄影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目光更敏锐,更细微,能迅速捕捉到让人心动的瞬间。这些瞬间,形成文字,肯定会感人心魄。
   相机一直是我的心爱之物,镜头带给我一贯的专注和美好。又逢荷花盛开季,公园里的荷花由几年前的一小片,蔓延成整个池塘,远望去满塘风荷举。万红丛中一点白,人行至此,无不驻足侧目。喜欢的目光,啧啧赞叹之语,欣喜了盛放的荷塘。人世间,不爱花者在少数。
   拍荷已经第五年。拍的时候,脑子里是头一晚看的那篇《去赴一场荷花的约会》的文字。文章洋洋洒洒,开阖有致,内容丰厚,写咏荷的诗句、荷的类别,浓墨重彩了以莲藕为食材的一道道菜品。文章文采斐然,别开生面。文意激发了拍荷的兴致。拍片也需思考,选择最吸引你的、最漂亮的或者最独特的那一朵,用心构图,拍片和写作一样,是非常强烈的个性和个人行为。不去想着超越谁,在拍片技术上能超越自己就不容易。回头看看前几年拍的茶片,最近拍的确实无法超越,那时候刚拿起相机,那个痴迷劲儿,恨不得把几朵花放在眼里,吃在肚子里。脑子里,眼前有花无花都是花。蹲在一个地方,脚像被钉子钉上般,舍不得那块地,舍不得那朵花,非得要把荷的风神展露淋漓方可动窝。
   园子里是繁花的世界,各色的菊,种类多的叫不上名目来,若是那个叫得百花名的大辫子美女在就好了。识得名儿的只有波丝菊,有个动听的名字格桑花,让你想到西藏或草原妖娆的情形。纤细的茎上飘摇着各花的花朵,从夏到晚秋,阅尽人间的繁华和苍凉。兀自开着,忘我地开着。人若如花多好,保持着拷入旺盛的生命状态。
   选择几朵喜欢的姿态,留在镜头里,给自己一份关于仲夏的如花的记忆。
   暴雨后的公园清新寂寥,人影三两个而已。甬路上一路狼藉,低着头,不忍踩到脚下的落花。随处皆是,是昨夜骤风的摇落,成冢,成雨洼处小小的花坑。一片片如雪的白花,白中泛着极淡极淡的绿。七月槐花开,开成了甬路旁一道盛夏里的雪景。微风拂过,树上簌簌落花,飘在头上、肩上,带着渺杳的淡香。
   春日里踏赏村里古槐时,才知这槐是国槐。五月里洁白如雪,满是异香,成串成串怒放地是洋槐。它们花期不同,春夏里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国槐在夏季生长最旺盛,7、8月花开,11月果实成熟,可入药。国槐,自古有着美好的意象,读书人追求功名,有朝一日,位列“三公”,于是门庭植槐,面槐不忘挑灯苦读。
   若不是那次春日山村行,或许不会与一种植物这么亲密接触,有意识地了解它,读懂它。那棵古槐是山村变迁的见证者,村中的一切都在它默默的注视里,有一种母性和神性的神圣。四季轮回,古老长青,成为村民们习以为常却又不可或缺的精神之树。

共 67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一个感性的人,思怀细腻。此篇以杂文,散记的形式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澄净的感触!以饭后散步的为启始,延伸铺展,一路的所见所闻,琐碎繁芜,充满了烟火气息,读来很贴近。有一种温暖踏实适宜回刍的滋味。每一段落都是新的篇幅,改变路线也接触到迥异的情境,譬如遇见背井离乡的游子,暂栖在陌生的城市,这样熟悉见惯的场景,引人思索,感叹他们的疲于奔命,也敬重他们的吃苦耐劳,也许这才是我们所追寻的真谛。还有亲热的父女,年老的女子,温馨的祖孙,女性友人的往来,文友的交汇,花花草草的景观,这些都是人生途中的景致,需要亲历体悟才能咀嚼出生命的底色。也许在别人看来,都是些碎碎念,对于作者却有着深刻的不可泯灭的印迹。之所以成长澹泊,都起因于这些时光的洗礼,人或事物的谆谆善诱,才使得作者性情通透安逸,有担当,有胸怀,有善与爱,有能力更好的生活。感谢作者投稿,期待您有完整的,更益于阅读的,温情的佳作!{文中有一处,女儿和父亲,此处父子改为父女更为贴切。}远握,祝愿创作愉快!【编辑:玄微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玄微子        2016-08-02 19:25:17
  拜读完您的作品,很是喜欢。深感您于细腻又拳拳的笔触,祝创作愉快,期待您更多的分享。远握,夏安!
回复1 楼        文友:伊蘭        2016-08-04 22:39:53
  感谢您认真读完,并给予细致的编按和留评。一些琐碎的文字,心有温暖且不安。问候。
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6-08-02 22:33:24
  情感细腻温婉,表达对生活深刻感悟缩写,读来回味悠长!感谢赐稿,祝福创作愉快!
清心如云
回复2 楼        文友:伊蘭        2016-08-04 22:46:16
  感谢社长留评,祝福社团越来越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