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价值取向的思考(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价值取向的思考(散文)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3发表时间:2016-08-05 20:07:13
摘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这和本人的价值取向有关,这就引出了“价值取向的思考”。


   《说说圈子》发表后,受到朋友们的热议,许多朋友赞成我对生活中圈子的诠释,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真的让我欣慰。不少人都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而之所以形成那么多圈子,就是与本人的价值取向有关,这就引起了我对价值取向的思考。
   “价值取向”是现代企业管理和职场常用的一种理念。也就是说你去做一件事,首先要看看是不是值得去做。用最直观的表达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就是管理学中经典的“不值得定律”。这个定律之所以被广泛应用,缘于它揭示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效应”,即对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采取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完成,即使做成了,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这个定律从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反思和启示就是:“值得做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当你遵循着这个启示去行为处事时,会在不经意中发现,在你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相矛盾的徘徊中,在是随波逐流还是激流勇进的选择中,你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再消极被动,而是地坚持不移的“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不值得”定律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情况是有千差万别。于是一些职场的“超人”总结出五个“高招”:自己认为“不值得”,领导认为“值得”的事,必须十二分努力去做;自己当时认为“不值得”,长时间看是“值得”的事,坚持去做;自己认为“不值得”,周边和社会都认为“值得”的事,就认真去做;自己认为“值得”,领导认为“不值得”的事,就偷偷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周边和环境认为“不值得”的事,就暂缓去做 。这些主意都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应了人们在自主选择与被迫选择中的无奈与彷徨,虽然它背离了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的有机统一,但它找到了一种妥协,只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整体上看对自己还是有利的,有时候会帮助你选择方向。
   当然,如果你从事的工作,相处的环境,周边的人员“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惜”、“不值得追求”,不值得的情绪在你心中蔓延,这样你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也许将来得到的就是“不值得的人生”。一般说来,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只要能达到或具备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内心意愿)、适合自己的个性和气质、自己能看到前途和希望这三个要素,你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如果不具备这三个要素,你就要想方设法考虑调换一个工作或改变一下环境。
   “不值得”定律毕竟是引进西方的管理学理念,它强调的是个人价值取向和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努力。我们是中国人,在进行“值得”与“不值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有意或无意的流露着儒家思想的痕迹。二千多年前的古代思想家孔子就开了义利之辨之先河,逐渐形成了“重义轻利、非义不居、义利统一”的义利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种义利观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在当今社会里,不管你怎样渲染“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从业者,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顾客,以及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时,依然会遵循“义利统一”的原则,这是一切有良知者和成功人士的信条。
   古今中外,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名利历来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并为此奔波不已。太史公曰:“天下熙熙,均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语道破天机。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的“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宋儒陆九渊曰:“私意与公理,利欲与道义,其势不两立,从其大体与从其小体,亦在人耳。”如此看来,在如何看待“义利”的问题上,从孔子到宋儒都主张“重义轻利”。
   然而,义和利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义中渗透利,利中掺杂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孔子曰:“富与贵,是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荀子更直接,他说:“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不爱而用之,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爱而后用之,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利而不利也,爱而不用也者,取天下者也。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不利而利之,不爱而用之者,危国家者也。”荀子从“危国家”、“保社稷”、“取天下”的高度来看待义利的统一。
   从上面“不值得定律”和我国这些先哲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反差和联系,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当务之急我们要心如明镜,情浓于水,对哪些“值得”去做的事应该了然于胸。正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的:“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就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就个人发展而言,利人利己,是值得做的事。要勇于平凡,而不甘于平庸;要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要意志坚定,而不半途而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贪得无厌巧取豪夺;多做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在声明大义中,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
   那么怎么样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笔者认为首先要“正衣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看待值得和不值得的事,凡事不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准星,要从国家、集体、社会、他人各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在行为处事时,就能兼顾公平正义。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其次是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充实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自主选择能力,正确地分辨那些事值得做,那些事不值得去做。再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特别是在是有些事在非曲直还不能立即看清的情况下,要跳出原来的框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会理解和包容,这样也许会对当初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有了新的看法,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就是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多看多想多听多问,三思而后行,慢一拍表态,尤其是在重大问题面前,要注意自己看法上的“盲点”,减少判断失误,减少对做了不值得做的事的懊恼,把值得做的事做好。
   即使是最伟大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也不可能都做值得的事,而不做一件不值得的事。在人生的长河里,你再聪明正确,价值取向也不可能一边倒的偏向自己,错误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为挫折而一蹶不振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你能做到不为做了值得的事而眉飞色舞趾高气扬,也不为做了不值得的事而后悔莫及抱恨终生,就算你的一生是一个值得的人生。朋友们,给你一个沉重的话题,请你自己好好去掂量掂量吧 !
   谢谢你们来看我的这段文字,热烈欢迎你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共 27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文以西方价值取向“不值得概论”与中国博大深奥的文化做出理论,“不值得定律毕竟是引进西方的管理学理念,它强调的是个人价值取向和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努力。”作者列出太史公、孔子、荀子、 宋儒的经典语句阐述价值取向,“从孔子到宋儒都主张“重义轻利””,文最后阐述作者自己对价值取向的思考,“然而,义和利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义中渗透利,利中掺杂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作者接着对西方不值得定论做出分析,我国与西方理论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借鉴好的方面,树立良好的道德,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强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端正人生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社会共同发展。文是篇富有哲理的感悟文字,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引人深思,欣赏佳作。【编辑:铃兰花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铃兰花语        2016-08-05 20:08:16
  感谢赐稿星月,不周之处请见谅。
铃兰花语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8-06 18:28:21
  谢谢铃兰社长在百忙中编辑此稿,深为感谢!
2 楼        文友:铃兰花语        2016-08-05 20:08:43
  问候作者,欣赏佳作。
铃兰花语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8-06 18:29:10
  祝福夏安,多多保重。
3 楼        文友:铃兰花语        2016-08-05 20:09:17
  值得我们深思的文,期待更多精彩。
铃兰花语
回复3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8-06 18:30:01
  谢谢社长提示,我将继续努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