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父亲的愿望(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父亲的愿望(散文)


作者:月上贺兰 举人,347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5发表时间:2016-08-09 19:19:56

年逾花甲的父亲闲暇时喜欢看电视和读书,尤其是伊斯兰经文。遇上不认识的字,他就问我们姐弟几个。如果我们不在跟前,他就查字典,弄清那个字的正确读音和意思。每当父亲查字典的时候,就感慨万千。父亲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进学校念书,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否则他还会认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说不定还能改写他的人生。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兄弟姊妹共八个。父亲是老三,因为贫穷,懂事好强的父亲早早就分担了爷爷奶奶肩上的重担,帮舅爷在内蒙后套滩上放羊或放驴。小小年纪的父亲饱受了生活的艰辛,还经常忍受舅爷舅奶的尖酸刻薄,几个表叔的刁蛮任性,也彻底失去了上学念书的机会。但父亲对上学一直有着莫大的渴望,只要一有时间就跑到村里的学堂,趴在学堂的窗户外面听老师给学生上课。1957年,年轻的父亲怀着能让老婆孩子有一个吃供应粮户口的梦想,从四道田埂来到井下当了一名挖煤工。那时的汝矿出煤全凭人用背篼从井下往外背,“四块石头夹一块肉”是对挖煤人所处危险环境和艰辛劳动的真实写照。村子里与父亲一起去的人很多都受不下去挖煤的那个苦,卷起铺盖卷回家务农。而顽强的父亲却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到后来享受国家政策,解决了我们全家工作和家属户口问题。
   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生存是第一位的,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累了一天的父亲和其他的工友一样,倒头就睡。但是,因为父亲手脚勤快又头脑机灵,因此深受师傅们的喜欢。在矿上举办的扫盲班里有一个外地下放来的知识分子,叫李平,与父亲关系最好,父亲叫他李哥。李师傅在工作之余总是翻看他带来的书籍和字典,父亲看着好奇,就凑过去。李师傅看父亲好奇,就拿着柴棍在地上写了几个字教父亲认。结果一会功夫,父亲全部记住了。李师傅非常惊奇,一个劲地夸父亲聪明,所以一有机会就教父亲认字写字,还教父亲查字典的方法。李师傅说,这样即使他不在身边,父亲也可以认字。可惜李师傅还没有把查字典的方法全部交给父亲,就要回河南老家了。父亲非常难过,舍不得他走。李师傅拍拍父亲的肩膀,临走之前将他十分珍贵的《新华字典》送给了父亲,并且嘱咐他要好好学。父亲如获珍宝,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看。这本字典除了有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之外,还有一种四角号码查字法。现在的年轻人,会用四角号码查字的已经不多了,但父亲却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使父亲感到自豪。他认为四角号码查字法是最简便的查字法——事实上,好多不认识的字用四角号码查起来的确要比部首查字法方便许多。有些字用四角号码查非常麻烦,这时候父亲总是说要是他学过汉语拼音就好了,否则他可以用音序或部首查字,就会认识更多的字。父亲没念过书,就凭这本字典,他竟然认识了不少的汉字。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会读书写字的人就算是人才了,所以有一段时间,父亲曾担任采区队队长,并连续获得自治区煤炭行业技术比武优秀奖。父亲工作的负责和出色深得领导的信赖。虽然这样,后来有许多提拨任用的机会,父亲还是因为没念过书的缘故,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一直到现在,母亲还时常说起这事,说如果父亲多念几天书,不至于一辈子只当工人。
   如今,这本字典蓝色的塑料皮已变得皱皱巴巴,里面的纸张有些泛黄,和现在摆在书店里的那些种类繁多、功能齐全、装帧精美的工具书相比,这本小小的字典简直就是天鹅群中的丑小鸭。但是,父亲仍然对这本字典珍爱有加。每当翻看字典时,父亲就会想起李师傅,总要对着字典默默地注视一会儿。父亲常对我们说:热爱生活,也要热爱学习,更要懂得感恩。
   父亲当了三十五年的工人后才退休,忙碌了一辈子,忽然退下来,有些无所适从,整天不知道做什么好。父亲说,要用晚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他比以前更加爱好读书看报了。然而,在如今这个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那本旧旧的小字典的确已经很少使用了。于是,姐姐又给父亲买了一本《现代汉语大词典》和一本《汉语成语词典》。这样,父亲就更迫切地想要学好汉语拼音。在致力于汝矿清真寺的建设和扶持上,父亲跟随满啦随阿訇学习伊斯兰经文和知识,父亲辛勤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翻开古兰经文,念的朗朗上口,那真叫一个脆啊!
   有一天,我给两岁的儿子买了一张彩色的《最新幼儿汉语拼音图》,每个字母上都有例字和实物。把图贴在家里墙上,有时间就教儿子学拼音。这天父亲来了,我又教儿子读拼音字母。在儿子稚嫩的读声中,我偶然一抬头,发现父亲神情专注地盯着图上的字母,和他的小外孙一起念着,声音很轻,很轻。我突发奇想,连忙跑到书店,又买了一张图,贴在父亲家里墙上。以后,每当我和儿子到父亲家里,我一有空,便借故拉着儿子给他教字母。这时,父亲便饶有兴趣地坐在旁边听小外孙读,他也轻轻地随着读。这时,我心中说不上的高兴。我希望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尽快教会父亲汉语拼音,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来弥补他没上过学的遗憾。

共 19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述父辈学习文化知识的文章,充满了感人的正能量。父亲是个穆斯林老人,年逾花甲,却喜欢读书和学习。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调,追忆了父亲小时候因为家庭贫穷,去内蒙舅爷家放羊放驴,没机会进学校念书。后来又到煤矿下井挖煤,咬牙坚持下来并解决了全家人的生计问题。就是在煤矿工作的艰苦环境中,父亲幸运地认识了李师傅,并接受了文化启蒙,学会了识字写字,学会了查字典,学会了看书报。退休后,老人继续重视学习,读书看报,诵读经文,并且随小孙孙一起学习汉语拼音。全文笔调朴实,语言朴素,文意通畅,不事雕饰,老父形象可亲可敬,令人印象深刻。推荐欣赏。【编辑:萧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关        2016-08-09 19:31:25
  文章内容翔实,主题鲜明,很有教育意义。但编者审发的原文,通篇没有分段,现根据文意划分了几个段落,不知可否合乎文友的本意?问好致敬,辛苦了!感谢赐稿春秋,欢迎常来常往。
萧关
2 楼        文友:摩高        2016-08-10 09:54:42
  马老师你好。
   你快十个月没来投稿了,这次来,带来了如此温情的作品,很好。
   不要说什么怀念三十二,我看,你四十二仍然是个好年纪,广场舞要跳,否则对不起你的好身材,但写作还要写,否则对不起你的才情。
   这个作品,很温馨,你父亲很慈祥,很爱学,这是个优点,他是一位质朴,重情的老人。
   老辈子人,有老辈子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容易,他们错过的太多了,我有同感。
   我天天和回族同事打交道,很巧,她也姓马,人也很好。穆斯林有个优点,那就是讲义气,爱交朋友。
   先说这么多,以后常来,我会关注。
   谢谢马老师。
接地气的人最好。
回复2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6-08-11 16:02:38
  摩高你好,看了你的留言,挺感动的,很久都不写文,谢谢的牵念,还记得我。
3 楼        文友:娇娇        2016-08-10 11:50:57
  父亲是我们的榜样,更是家庭的顶梁柱!好温暖的文字,欢迎月上贺兰回家!期待更多精彩!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6-08-11 16:04:47
  谢谢娇娇,祝写字快乐!
4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6-08-11 16:03:53
  谢谢萧编,时间长不投稿,很多都忘记了,下次一定注意,谢谢编,按语很棒。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