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脊梁】 转战中原与敌周旋(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脊梁】 转战中原与敌周旋(散文)


作者:闲妹 举人,436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2发表时间:2016-08-21 13:25:40
摘要:1947年8月,华野前委决定成立华野西线兵团,由粟裕、陈毅负责称陈、粟大军,下辖三个兵团一、三、四、六、八、十、特种兵、晋冀鲁豫十一纵队划归陈、粟指挥共计八个纵队,为华野东兵团,又称外线兵团。内线兵团是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谢友法、下辖二、七、九、十三、勃海共计五个纵队,负责内线作战,阻敌对解放区进攻,打破蒋军对我区人民四光政策:吃光、抢光、烧光、杀光,打击还乡团对我军民白色恐怖,视机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得中原者得天下”谁掌握中原战场谁就能取胜,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七个纵队在荷泽、郓城、巨野、定陶一线歼灭蒋军9个半旅并四个师部,打了一个大胜仗。刘伯承将军素有“常胜将军”之美称,打仗稳扎稳打,善于用兵,善于集中兵力,善于出奇兵取胜,打必胜、攻必克深得部队爱戴。中央又命令华野配合刘邓大军进军挺进大别山,并抽调27个旅支援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华野前委决定成立华野西线兵团,由粟裕、陈毅负责称陈粟大军,下辖三个兵团,一、三、四、六、八、十、特种兵、晋冀鲁豫十一纵划归陈粟指挥共计八个纵队,为华野东兵团,又称外线兵团。内线兵团是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谢友法,下辖二、七、九、十三、勃海共计五个纵队,负责内线作战,阻敌对解放区进攻,打破蒋军对我区人民四光政策:吃光、抢光、烧光、杀光,打击还乡团对我军民白色恐怖,伺机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
   1947年7月7日,一、四纵攻克费县,歼敌33军59师一个半旅6000余人。敌33军后撤,我军乘机收复枣庄、嶧县。蒋介石急调37师固守韩庄,并于1947年7月12日急调进攻鲁中解放区的蒋军七个整编师西援。这样从战略上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牵制了敌人有生力量,减轻了解放区压力,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1947年7月8日,我外线兵团攻克泰安、南下曲阜,第三路二、六、十、九四个纵队为机动兵团,由西兵团前指直接指挥,此计划报请得到中央批准。
   外线兵团共分三路进入中原,第一路由叶飞司令员负责一、四两个纵火速穿插鲁南,视机过津浦线进入中原,二路陈士榘、唐亮率三、八、十纵队挺进泰安、大汉口、竞州一线视机进入中原。
   根据华野指示,滕县只有一个师即敌20师,还有少量炮兵保安部队,考虑到竞州、滕县是蒋军进攻山东后勤补给基地,所以一纵领导决心攻下滕县。部署一师一旅攻东关,二师攻南关,三师攻北关,估计三比一力量可以吃掉滕县守军。那次战斗我父亲仍担任九团炮连政指。当夜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盘,我阵地设在城墙下,城墙外稻田不像稻田,脚踩下去水深没到膝盖,打出去炮弹落地根本听不到声音,不知道炮弹着落点在那里,无法看到炮弹爆炸,炮兵发挥不了作用,步兵攻击受阻,城墙外城壕水深没顶,无法架梯架桥攻上城墙,爆破城门炸药又被雨水打湿失效,这是我父亲参战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九团二营扫清外围后曾一度突入城高七米城墙,却遭到来自宝塔北楼制高点火力压制,久攻不下,战役难以进展。
   后来,从抓的俘虏口中得知,城内除20师外还有一、三、四旅二个团,加上20师炮兵团、保安团,还有其它一个师三个团和一个炮兵团,这么多兵力怎么能吃得掉?根据侦察,敌援兵从四面八方将至,敌欧震兵团也已距我军30里,一天就可以到达。战情上报后,华野来电撤出战斗回师鲁中。这时一、四纵领导发现,前头去路已被敌7军和48师占领,东边敌83师阻我东进渡河,南边33军59、77两个师伞兵总队、交警纵队尾随我军堵我后路。这样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左右都有敌军夹击,显然我一、四两纵处在被敌包围圈之中。蒋介石得知我二个纵队被包围狂叫要瓮中捉鳖,吃掉我华野二个主力西瓜和面包,蒋介石要报74师被歼之仇。蒋管区报纸也跟着吹嘘共军主力被围,即将被歼的狂言。当时一、四两纵处境确实非常不妙,摆开地图就可知道,西面是微山湖像裤带一样一直伸到徐州,根本无法西渡,蒋介石估计我两个纵队必定回师鲁南、鲁中,令欧震兵团(包括王牌11师)预设口袋诱我入阵待歼,蒋介石又想导演一次晥南事变。
   华野根据此情况放权授权处置,由叶、陶两位司令员根据战场变幻果断处理之。据此精神,一、四纵领导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声东击西,由四纵28、29两个团一纵一师三团共三个团,由一师参谋长余光茂率领向东急行军伪装主力佯攻,其余一、四纵主力向西狂奔向陈、唐兵团靠拢,这样就吸引了欧震兵团穷追我佯攻部队,追了一天发觉上当,我主力已插空挡西进北上,取得了一天一夜时间和矩离间隔。蒋介石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欧震耳聋、眼瞎、庸才有负党国重托,是党国的罪人,骂得很难听。我佯攻部队见敌欧震西追,减轻了压力,顺利的进入鲁中解放区。
   我主力部队在前有阻兵、后有追兵、东有截兵,在数十架敌机狂轰烂炸情况下,日夜奔进100公里急行军,一纵命令轻装前进背不动重武器丢井掩埋勿使敌利用,部队忍饥挨饿,一天只睡二小时,白天无法烧饭,各班到宿营地自烧粮食充饥,伙房只供应小菜,那时季节正处于雨季,津浦西水网地带河多、湖多,部队要过三条沙河,我军战士们用电话线梱住河两头的树木,互相搀扶着渡过八华里水白马河,部队在水深到胸的芦苇地里行军,沿着布条记号转弯前进,当地道路泥泞,我父亲鞋子陷在那里拔不出来了,干脆不要了赤脚行军,开始有点痛,以后脚板生出老鸡皮茧了,也就感觉不到痛了。最难受的是脚被割开了口子,沙子泥土填进去了痛得受不了,行军时干脆用橡皮膏一帖,贴上胶布以后感觉好受一些。一路行军中我军发扬团结互助、救伤扶弱、不怕吃苦的精神。浙东年纪大的老同志,解放区参军的新战士都忍受体能极限,坚决赶上部队。但宿北、鲁南、莱芜解放后入伍的战士,特别是74师刚补充的解放战士,他们虽然经过忆苦教育觉悟有所提高,但受不了这个苦、忍不住这般罪,中途部队大量减员,我父亲炮连也有四五十人减员,你说开小差也有点冤枉他们,但确有74师刚解放的未改造好的人开了小差,大多数实在是太疲劳,休息时在路边睡着了,第二天当了俘虏,有的掉队给敌人捉了去。部队实在太疲劳其艰辛程度,不亚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可算是一个月的小长征。部队一到宿营地刚烧吃的,敌人化学迫击炮就打过来了,其声音又重又沉,飞机在头上扫射,战士也管不得这些,躺下去就睡着了。当然我们走的苦,敌人也被我们拖的苦,水网泥泞地带,汽车用不上,也只好用两条腿跟着我们后面跑。敌欧震兵团被我们拖得筋疲力尽,甚至比我们还狼狈。如果有一支追兵在他们后面,保证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我们困难时也是敌人最困难时,敌兵始终追不上我们部队,只有几辆装炮的炮车追在后面发发威。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武器装备,换一个位置早就把我们报销了。欧震兵团追我们一直到31日,东边杀出一个敌57师咬住我军不放,叶飞司令员清醒认识到,不能这样拖下去,命令一师坚守郭里集东北300、320高地掩护大军西进,一团九连一个排坚守阵地,在敌众我寡情况下大量杀伤敌人后,一团九连全排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一个排兄弟的鲜血换来了战友们的突围,掩护了部队走出了沼泽地,避免了战友们的更大牺牲,从而使大部队摆脱了敌57师纠缠。随着远处的枪声减弱,父亲和战友们含泪加快了脚步,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笔血债一定要让蒋介石加倍偿还!
   1947年7月31日陈、唐兵团在泗河架起了桥,8月1日,在济宁东南20里处渡过运河进入鲁西南地区,8月3日,刘邓大军备粮备宿在村口迎接我们一、四纵队战友们,部队上下像久别重逢的亲人那样,感谢兄弟部队支援和关怀,我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这一晚吃的最香、睡的最安稳,部队将士们实在是太疲劳了,迟迟不愿醒来。由于一、四两纵领导指挥得当,全军转危为安。蒋介石得知我已突围大失所望,气的就差吐血了。
   毛泽东主席十分牵挂一、四两纵的处境,听说已突围出来,立即来电慰问,叶飞司令员说一、四纵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这次一、四两纵减员最多,数字也较大,一纵共减员5000余人,部队在此进行了整编。
   刘邓首长接见了叶、陶二位司令员,讲了一些用兵上的经验教训,一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要打必需。大多在集中优势兵力,三倍、五倍甚至十倍之兵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刘伯承元帅有“中国第一军事家”、“常胜将军”之美称,叶、陶二位司令虚心聆听刘伯承发自肺腑之言,叶、陶司令把这个精神对部队作了传达,这也是刘、邓进军大别山临行前的赠言。
   1947年8月11日,刘邓大军奉中央命挺进大别山。中央命令华野西兵团不休整、不补充、不过黄河要配合刘邓大军,刘、邓成功与否就看华野是不是有力配合,这样一、四两个纵队为了减轻刘邓大军的压力,在刘邓大军后面牢牢地把国民党王牌军新五军拖着,像耍龙灯晃圈子把五军拖垮、拖疲劳,伺机集中西兵团把他啃掉。这样我军与敌新五军玩了一个月的武装大调动。
   1947年9月7日,我军发现57师和敌各部有20公里空隙,就发起了对57师的攻击,对沙士集进行割裂包围。攻击前夕,陈毅司令员带六纵、晋冀鲁豫野战十一纵,来到沙士集给一纵连以上干部作了战局形势报告,这次报告是在夜间进行,在一处密林下面,点着一盏油灯,这是我父亲第三次听陈司令讲话。陈毅同志说毛主席几次催促要他不要迟缓,火速带两个纵队过河,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这次打沙士集只许打好,要打的干脆,要打歼灭战,报告后陈毅司令就说到做到,把指挥所设在离沙士集五华里一个小村里。纵队师、团、营各级指挥位置都提前,师长指挥位置在进攻出发地战壕里,其它干部不用讲提前一级到二级指挥作战,具体部署一、三、八三个纵队向沙士集双庙攻击前进,二纵、四纵、八纵一部向北发起攻击,这一带是开阔地,部队采取夜间近距离作业,迫近敌人逐步缩小包围圈。
   1947年9月8日晚6时发起总攻,敌人数次反扑均被我击退,苦战到9日凌晨3时,敌57师中将师长段林茂被活捉,共歼敌二万余人,大量装备补充我军。敌57师遭我攻击时,蒋立即调动追击刘邓大军的四个整编师回援,从而减轻了刘邓大军的压力。这次一纵担负打援阻击敌新五军,七团在刘庄坚守阵地,迫使新五军不能北援,沙士集战后华野率主力一、三、四、六、八、十、十一共七个纵队18万人尾随蒋军,拖住其屁股,打烂他的屁股,使敌人前进速度缓慢,敌人对刘邓大军包围反被我华野形成反包围。我父亲在打高集时,敌人一个山炮弹打到我们阵地上,付营长当场光荣牺牲,此时我父亲就站在他的旁边受了轻伤,我父亲为纵队又失去了一个优秀指挥员而痛心。
   蒋军一直追到刘邓大军过淮河,部队向西到达平汉线,大部队在确山和刘伯承会师,并包围信阳,迫使敌三个整编师增援,减轻我大别山部队压力。我一纵部队更是辛苦,负责破袭陇海、京广铁路,使敌人不能来回机动成为跛脚鸭子。我一纵从东面一直破袭到离徐州15公里三堡车站,与西面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许县,歼敌8000后一直破袭到郑州郊区。这时郑州城内之敌十分惊慌,我们部队正在用木杠把铁路反过来,郑州城内蒋军坐着铁路装甲车开来了,他们发现有异样停了下来,营里派战士在铁轨外埋下了炸药包,我军躲藏在远处看着装甲车始终不敢向前开,过一会胡乱开着枪逃回郑州去了。
   我父亲担任连指导员除负责打仗外,还要抓部队执行政策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领导抓的紧,部队教育深,口渴了战士们不会轻易去动手摘梨子、苹果解馋,一天解放一个县城,民宅里桌上放的金条、金元宝,战士也不会拿去发洋财或私藏,部队住在许昌满街是香烟铺,战士不敢也不会去要,只接收商界慰问,由团里统一分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都很自觉执行,不拿群众一分一毫。
   1948年4月30日到5月7日,中央书记处讨论初步设想,把一、四、六纵打到江南去,把战争引向敌占区并已组织好渡江先遣支队,粟裕同志考虑再三,几个纵队渡江调动不多,国民党部队还是留在内线,在中原战场寻机打几个歼灭战以扭转战局。他为了在书记处讨论时通过他的建议,他找来朱老总说明建议利弊说明再三,朱老总表示可以转达在政治局讨论,这是粟裕同志高风亮节冒着被批评、被处分、右倾怕战的危险,几次三番陈述自己的观点,政治局讨论再三最后采纳了粟裕同志意见。
   1948年5月13日,朱总司令还接见一、四两纵团以上干部,粟裕等同志陪同参加接见,会上朱总司令对一、四纵光荣历史作了肯定。自主力红军北上,陈毅、张鼎丞、郭子恢、谭震林、粟裕、叶飞同志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英勇作战,艰苦奋斗保存革命基本力量是难能可贵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山东作战也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些都要发扬光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有人说国民党部队为蒋介石打仗,我们都是为人民打仗,毛主席和我都是为人民为士兵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么。还要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还要执行党的政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听说你们在口原开仓济贫分浮财,可不能侵害中农利益,要团结农村大多数,听说你们对新五军很头痛,一天到晚跟在你们后面打枪打炮,我替你们想一个办法,要玩笼灯把新五军拖累拖垮,把这个大鱼吃掉,以扭转中原战局。14日,朱总司令召集一纵连以上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开会,朱总司令要求用玩笼灯吊大鱼的办法,拖累拖垮敲掉新五军这个王牌,朱总司令还要求部队战斗骨干学习战术动作,他还介绍了这次攻打石家庄,亲自召开班长战斗骨干攻打石家庄战术座谈会,会上谈经验教训要求大家,打仗要讲究战术减少伤亡。听了朱总司令报告以后上下形成一致认识,一定像吃掉74师那样把中原王牌军新五军收拾掉,这样才能扭转中原战场战局。
   1948年5月27日,一、四、六纵队南渡黄河,重返中原战场,此时兵员得到补充,武器弹药得到了补充,部队政治觉悟大大提高,军事技术进一步提高好比猛虎下山,冲向中原战场。中央为了统一中原战场,部队领导早在打沙士集以后,调陈毅司令员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去工作,中原局以邓小平为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中原军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统一领导指挥,陈赓、谢富治兵团、陈粟兵团、刘邓大军在中原形成品字形,互相配合作战解放人口3000万。中原野战军番号在淮海战役后撤消,在这之前叫二野、三野野战军成立五人组成总前委,领导二个野战军统一行动,“得中原者得天下”谁掌握中原战场谁就能取胜,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共 55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历史的史实再现了当年华野转战中原与敌周旋的一幕,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斗争抛头颅洒热血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今天生活在新社会的后人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又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征文!推荐阅读!编辑:江山梦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洛霜        2016-08-21 14:11:10
  英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幸福和平的生活,他们刚强的身躯永远屹立于我们的心中。感谢胡姐,带来很多令我们热血沸腾的好文。
我与我 周旋久 宁作我
回复1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1 21:06:31
  谢谢文友:洛霜顶贴支持,只是我笔拙 ,好的素材到我手上写不出它的精彩。
2 楼        文友:雀巢志琦        2016-08-21 19:12:56
  看见一个排的牺牲换来部队的突围时,不由让我想起电影《集结号》
回复2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1 21:08:43
  谢谢文友:雀巢志琦顶贴支持,不忘英烈这对死去的战士是最好的纪念。
3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8-21 20:35:15
  “有人说国民党部队为蒋介石打仗,我们都是为人民打仗,毛主席和我都是为人民为士兵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么”——父亲的回忆录还在持续,我看得津津有味。
   我喜欢看我们军队打胜仗的过程,更喜欢看我们的军队为什么有战斗力,为什么可以战胜蒋介石,到底凭的是什么?在上面那段记叙中,我找到了答案!
   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代同样如此,“为人民”才是胜利的根本法宝,也是民族脊梁的根本支撑。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3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1 21:13:35
  谢谢文友:独上月楼顶贴支持,很欣赏你这句““为人民”才是胜利的根本法宝,也是民族脊梁的根本支撑。”共产党胜利的法宝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都是一样的。 我父亲的回忆录仍在继续,希望读者都能喜欢。
4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1 21:04:31
  感谢江山梦秋为我拙文辛苦编辑,并给了我精彩的按语,谢谢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5 楼        文友:剑叶        2016-08-21 21:28:28
  作者好文笔,太精彩了,这些素材可以拍成电影啊。
   历史不会忘记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共和国来之不易,珍惜好生活。
回复5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1 21:35:42
  谢谢文友:剑叶夸奖,实际上你文笔在我之上,我向你学习才对,我父亲回忆录写出来能有人看上,对老父来说是莫大安慰,父亲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我们要不忘初心,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谢谢你的顶贴支持。
6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8-22 05:58:46
  闲妹老师写的太好了,真实再现当时的战争情景,父亲在上级领导下不但带兵打仗,还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不动群众一针一线。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打胜仗。我们在文章里还见到许多曾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在战争年代的领导作风和牺牲精神。这些都是珍贵的史料,闲妹期待你的书早日和大家见面。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6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2 07:50:39
  谢谢巢友小泥儿顶贴支持,我正在努力,早日整理好父亲回忆灵,谢谢你的留言。
7 楼        文友:浩然枫舟        2016-08-22 08:44:41
  羡慕各位军人家庭出身,书香门第,不为虚荣,只为一身正气,一生无悔。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忘初心方有成。
回复7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2 13:04:13
  谢谢浩然枫丹巢友顶贴支持,正直.善良正能量应该是当今社会的主旋率,谢谢你的留言。
8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6-08-22 09:14:59
  中原之战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战。
回复8 楼        文友:闲妹        2016-08-22 13:06:34
  中原之战非常重要,中原是兵家争夺之地。谢谢邵老师顶贴支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