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如云诗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如云征文】鱼塚(杂文)

精品 【如云征文】鱼塚(杂文)


作者:廉戈 秀才,269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4发表时间:2016-08-25 01:08:28

塚,高坟也。鱼塚,听过乎?勿听过乎?
   不跩了,用白话说,就是给自然或非自然死亡的鱼,按照一定的庄严仪式举行鱼葬,最后送进一个叫做“鱼塚”的地方。在全世界,据考证“鱼葬礼俗”至今也只在中国发现,并有800多年的历史传承。
   那是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社会矛盾激烈,远在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郑尚公为躲避战乱,向南方举家辗转迁徙至福建距周宁县城约5公里的浦源村,是浦源的青山绿水、花香鸟语以及清澈的溪流深深吸引了郑尚公。于是,他决定带领家人临溪而居,在此开荒种田,与世无争地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当年,源于紫云山麓的数十条山涧、清溪汇合后奔流而下,至浦源村口水势好像有意地要多留恋小山村几刻,就五弯六曲地绕村缓流而过。郑氏先祖为防止人畜饮用的溪水被环境污染或坏人投毒,就在村中这条长许里,宽丈余的有限水域放养鲤鱼,让鲤鱼成为澄清溪水的“清道夫”和因坏人投毒而亡的“报警器”。从此,溪水中一代又一代鲤鱼忠诚地承担着先祖们的意愿,也留下了人鱼相依相恋的真实、感人的场景和故事。平时,当你驻足溪边,看到一群群花团锦簇的鲤鱼在溪水中优雅、惬意地四处巡游,人景倒映处,鱼儿争先恐后,蜂拥而上,婀娜之姿,活泼可爱。如投食喂之,群鱼顿时彩鳞翻飞,兴奋地觅食入口,有的锦鲤甚至跃出水面,翻个跟头,再“啪”地一声重重跌入水里,似乎在用表演答谢你的馈赠。如遇灾年有了山洪,溪水猛涨,湍急的洪水向下游奔去,只见大大小小的鲤鱼纷纷咬住溪边蒲草,那种誓不离开的决心让观者动容。有一位画家来此地写生,有幸碰上蹒跚而来,满脸笑意,咧着干瘪嘴唇的郑氏阿婆,向他诉说起当姑娘时的逗鱼乐事:洗菜的时候鱼儿会用嘴舔咬她手中新鲜的菜叶;清理鸡鸭肚肠的时候,鱼儿会与她进行轻量级的拔河嬉戏;春天在清凌凌的溪水中,鱼儿会淘气地吸吮着她当年白嫩的指尖,带起一阵阵的酥痒,而后在掌下悠然而过……阿婆讲起人鱼戏谑的亲密,让画家听得如醉如痴。
   浦源村这条美丽的溪流,就这样在锦鲤鱼“逐队徜徉依嫩藻,成群荡漾戏微波”环境下,成为郑氏家族的生命之河。
   到郑氏家族晋十公当族长的时候,看着满溪的鲤鱼,他在高兴的同时,不免产生一种带有远见的担心,即对已养成“闻人声而来,见人景而聚”的习性,又如此温顺如驯、肥美鲜嫩的鲤鱼,谁能保证不被他人抓起卖之或食之。久而久之,当鲤鱼全无,那不是枉费了先贤的一片苦心。
   为保护溪水中生活在原生态下的鲤鱼能够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族长计从心生。借助宗教神话,向村民讲述了溪中鲤鱼乃是“三仙姑”的化身,鱼儿还有林公的庇佑,捕捞者将会降灾得疾。同时,召集全村人共同制定保护鲤鱼的村规民约,禁止垂钓捕捞,违者严加惩处。这位睿智的族长为了严明纪律,还用了“苦肉计”:村规制定的次日,暗示其孙偷捕鲤鱼,并当场抓住,在宗祠里当众将其孙吊打得皮开肉绽,并自罚宴请村人三日。
   此后,村民恪守宗法乡规,绝不捕食,代代相传。他乡之客更不敢觊觎偷捉,从此爱鱼、护鱼习俗传承至今。受家族传统的熏陶和影响,今天的浦源村人出门在外,从不食用鲤鱼,见到别人捕到的鲤鱼,还会买下来放生。
   为溪中的鲤鱼自然死亡葬于鱼塚的祭奠仪式虔诚而庄重。先由长者身着晚清服饰,手托盛着鲤鱼的盘子,走在前头,神情凝重的男女老少敲打锣鼓,举着五色彩旗紧随其后,一路缓行于溪岸,走向鱼塚。鱼塚旁,两棵参天连理古柳杉,郁郁葱葱。雄树虬枝缠绕,苍劲挺拔;雌树树枝叶茂盛,婀娜多姿。两树紧紧相抱,犹如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村里人称“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一块刻有“鱼塚”二字的石碑,这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塚碑”。
   祭奠开始,长者将装有鲤鱼的盘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祭坛上,全体参加祭拜的族人肃穆站好,神情庄重,宛若亲人逝去。大家跟随司仪低沉凝重地吟诵“鱼祭文”:“奈何天不永年,遽尔云亡,人非草木,焉能忘情,衔悲忍痛,还招尔魂……鲤鱼溪人谨以三烛馨香一卮酒,致祭于鲤鱼亡灵……表吾齐之博爱兮,惟祈尔裔蕃昌……”祭文诵毕,长者在鱼塚前上香、三拜九叩后,后辈同之。最后,长者将盘中鲤鱼徐徐置于鱼塚洞穴中,在一阵鞭炮声中完成这世界独一无二的“鱼葬礼俗”。
   人鱼诀别之情,感天动地。
   在浦源村,可谓神奇的是,村中的溪水不仅以人与神奇锦鲤和谐相处闻名遐迩,自有祭奠仪式后,几百年来,鱼塚中已安葬了数以万计的鲤鱼,但却总未见填满,而且其四周从未有过异味。

共 18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引古论今点明文章的主旨核心,作者文章渗透力强,语言结构完整,提炼主题深刻,整篇文章篇幅虽短,但能把整个情节和内容表达的尽善尽美,理事的述说,给读者更多的思维空间,但在内容上作者巧妙运用别样的写作手法,将整篇文章推向高潮,给读者和作品一个完美的结合。作品深刻且饱含寓意,语言凝练且不失典雅。整篇文章即用古典历史说话,还把自己的思维观点揉合在一起,给作品增添了无限靓点。欣赏拜读,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28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菩提        2016-08-25 01:10:26
  对不起,编辑过程中,忘了添加【如云】。麻烦老师帮忙添加,谢谢。不好意思,我的失误。
心灵菩提
2 楼        文友:心灵菩提        2016-08-25 01:12:19
  给老师问好,作品语言结构很到位,按照小说缺乏自己的小说语言风格,但是作品很好,稍作修改,希望老师莫怪。顺祝老师写作快乐,顺祝秋安。
心灵菩提
3 楼        文友:心灵菩提        2016-08-25 01:14:36
  按照江山文学网散文小说的要求,不得低于3000字,但是看到完美的语言结构,给予发表支持鼓励,期待老师揉进更好的内容补充,让文章更加充实,达到江山要求,谢谢老师。
心灵菩提
4 楼        文友:心灵菩提        2016-08-25 01:15:44
  期待老师更多的佳作呈现,在咱们社团继续演绎您的精彩,顺祝秋安。
心灵菩提
5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6-08-27 06:13:34
  已申报精品,8月27日。
清心如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