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乡村渔火(散文)

精品 【渔舟】乡村渔火(散文)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5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5发表时间:2016-08-31 14:13:12
摘要:有一段记忆,不用时时翻晒,也不用担心日久发霉,格外清晰、又倍感亲切,它总是浮在心湖,风吹不走,也沉不下。


   有一段记忆,不用时时翻晒,也不用担心日久发霉,格外清晰、又倍感亲切,它总是浮在心湖,风吹不走,也沉不下。让农村长大的我,于苦涩的日子中平添不少快乐,那就是乡村的渔火。
   捕鱼,对我们那个年代的村里孩子来说,是最大的乐事了。
   先说戽(hù)鱼吧。一到周末,放学回来的孩子,个个象松了套子、脱了缰绳似的,呼朋唤友,带上戽斗、盆、鱼篓、锄头等,朝着事先侦察好了、早就惦记着的水沟水渠(当地方言叫圳)直奔而去。人员多时,对一些水面不大的池塘,也敢打主意。先切断水流,堵住周围所有进水口,用戽斗、脸盆等哗啦哗啦就开始往外浇水。当水越来越浅时,鱼活动范围大大缩小,就往有水的地方聚,水再浅,鱼遮掩不住行藏,最先是露出背脊来,再浅,连摆动尾巴都困难了,侧着身子在水里蹿来蹿去,最后窝在低洼处的水里乱蹦乱跳,牵扯着好几双惊喜的目光。这时你就只管挽起裤管、撸起衣袖,走过去伸手一条一条把鱼捉进你的鱼篓。
   戽鱼,其实就是竭泽而渔,是个体力活,很费体力。当孩子提着鱼欢蹦乱跳回到家里,往往浑身上下都是泥巴,弄得妈妈们气又不是、恨又不是。乡村孩子平时沾荤腥少,又累得筋疲力尽,桌上有了鱼,吃的是格外香,饭量也特别大。大人们就打趣说,“戽鱼呀,就是累坏了骨头,撑饱了肚肠。”但孩小们却乐此不疲。
   用鱼笱(gǒu)捕鱼,就轻松多了,还别有一番韵味。
   鱼笱,是一种用竹子的篾条编织成的捕鱼器具。呈锥体状,上窄下宽,分内外两层,内有倒刺。放鱼笱,是在发春水的时节。那时天气还有点凉,水有点冷。可村里的孩子早将笱准备好、将放笱的位置选好,只等第一声春雷的到来。待声声春雷响过,一场又一场的春雨,让沟、渠、塘、水田开始涨水,鱼也兴奋起来,要溯水而上产卵。放笱的时机也成熟了。
   放笱,要选水流较急的沟,在水底筑一道堤坎,将笱前端垫放在堤坎上,喇叭口对着下游,笱尾用草堵住,笱身用木桩固定,水流通过笱身,再经喇叭口流出就行了。鱼会溯水而上、顺水经笱口、穿过倒刺、进入笱腹,就再也出不来了。
   放笱,一般是傍晚放、清早起。放好了笱,希望晚上下一场雨,且雷打得越响越好,那样鱼儿欢、收获也大,但又担心笱被大水冲走。因惦记鱼笱,晚上翻来覆去总是难以入眠,梦里全是鱼儿入笱的情景。天刚刚放亮,就急切奔去起笱。看到笱还在,没有异样,按捺住激动兴奋的心,把笱提起,听到泼啦泼啦声,是最爽的时候。然后将堵在笱尾上的草拔下,将鱼倒出,全都是活蹦乱跳的鱼,三、二斤是常有的事。
   放鱼笱可以免去戽水的劳碌,让你在等待期望中,享受着快乐。
   到了汛期,捕鱼又有另一种景象。村里人用罾(zēng)捕鱼。
   汛期一到,野外到处水汪汪一片,低洼处的庄稼全淹没在水里,只有一些较高的地方才露出田埂来,那些露出水面的青草就成了行走的路标。这时,河边、沟旁满是人们扯起的鱼罾,当地人叫“扳罾”。
   罾,网状,用四根竹篙绷成两个十字交叉的半圆形,竹篙末端系住网的四角,将网撑开。扳罾时,用一根长十米左右的木杆做罾杆。罾杆的一头固定在岸上,另一头吊着用四根竹篙撑开的方形网。一根长绳子,系在四根竹篙的交叉部位。人站在岸上,拉住长绳,将网平放入水中。
   过一会,觉得有鱼跑到网里去了,就缓缓拉动长绳,吊起方网,鱼受惊,习惯性往水底钻,就会被网兜住,落到网底。有时网才收了一半,网就发出“泼啦啦、泼啦啦”的响动,罾鱼的人就笑逐颜开,旁边的人就羡慕地打趣几句,“狗日个,运气真好,鱼总撞在你网上。”罾着鱼的人“嘿嘿”一笑,忙着将鱼打捞上来。然后,再拉住长绳,重新将网放入水中。
   这种网的面积大的有几十平米,可以捕到很大的鱼。干这个活光有体力还不行,拉的时候要掌握好平衡。那时候我们还小,看到大人们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抽着喇叭筒烟、静等鱼上网的悠闲姿态,心里很是羡慕。我给父亲送饭时,想乘隙拉一网,不想那罾却左摇右摆的不听摆布,还差点把自己拖到了水里,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最令我兴奋的是夏夜打着火笼去捕鱼,当地人叫“照鱼”。
   入夏的夜晚,只要是繁星满天,田埂上、沟渠旁、小溪边,一盏盏捕鱼的火笼,星星点点连成一片,很是壮观。
   要想夜晚捕鱼,必须准备好三样东西,一个火笼,一堆松片,一个鱼叉。火笼是用铁丝编成一个半球状的网兜,再用一根铁丝一头系在一根木棍上,一头吊在网兜上就成了。松片倒是好找,山里最多的就是松树,将年成久、含油脂多的,劈成小片就行。鱼叉可以到铁匠铺去买,但村民觉得不划算,一般是自己做。将粗点的铁丝,斩断成两指长、二十根左右、一头磨尖,并排在一起,用两块竹片夹住,然后用细铁丝扎牢,有的还用柏油粘紧。这三样,村里的孩子都会。
   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打着火笼去捕鱼成为首选。刚走出家门,一浪一浪的蛙声就迎面扑过来,撩拨得心里火热火热。走近水田边,循声而去,随着叫声越来越近,就能发现一只只半浮半沉在水中青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青蛙极其聪明,一旦察觉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就立马停止叫声,钻入水中,趴在水底。
   穿行在一条条窄小的田埂上,左手提着火笼,右手拿着鱼叉,火光照映着水面,只要水是清的,且不太深,纳凉的鱼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遇到鱼,摒声静气,用鱼钗对准了,一剁下去,保管十拿九稳。碰到大鱼,多少会有点激动,挥叉就剁,力度没有掌控好,溅起水花落在火笼上,噗噗作响,火笼振动,里面的灰烬,落在水面上,发出咝咝的响声。几个小时后,大家的鱼篓都是沉甸甸的,当然脸也被醺的乌黑。第二天,炊烟升起时,家家户户就能闻到鱼的香味。
   那渐渐被岁月湮灭的乡村渔火,那份儿时单纯的快乐。我怀念着,不由地哼起,“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共 2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哼唱着一曲小调,走进那段儿时的记忆中。捕鱼,对我们那个年代的村里孩子来说,是最大的乐事了。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叙写了关于捕鱼的方法以及那沾满幸福与快乐栋童年记忆。有一段记忆,不用时时翻晒,也不用担心日久发霉,格外清晰、又倍感亲切,它总是浮在心湖,风吹不走,也沉不下,那就是乡村的渔火。作者行文质朴,情感饱满,推荐共赏!【编辑:花轻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90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轻落        2016-08-31 14:13:44
  问好,作者!欢迎来渔舟!
2 楼        文友:花轻落        2016-08-31 14:14:40
  第一次编辑您的文章,如有不妥之处,见谅。
回复2 楼        文友:玉峡耕牛        2016-08-31 14:47:07
  编辑辛苦了,将此文放在这,自认恰当,也是第一次投稿渔舟唱晚,希望大家喜欢。
3 楼        文友:柳约        2016-09-02 00:28:07
  用笔墨重新点燃了乡村的渔火,于火光的跳跃之中,是对童年的追忆,对纯真年代的缅怀。
   散文景色描写细致,如在目前。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4 楼        文友:杨永江        2020-09-10 06:13:49
  写得好,恰嘎。
活着,无须如洪涛般浩大,激荡愿你如清水,自我闪光,源远流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