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尽情感受天凉好个秋(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尽情感受天凉好个秋(散文)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4发表时间:2016-09-01 22:14:34

【星月】尽情感受天凉好个秋(散文) 大前天末伏最后一天,窗外忽然刮起一阵风,我随即关掉空调,打开窗户,一阵习习的凉风沁入心扉,不由得皮肤外感突然降温,毛孔顿觉收缩起来,好爽快呀!让人惊喜不已,秋天悄然而至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天凉好个秋!”说真的,其实秋天和夏天只是一阵风的距离,凝神回望,夏天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秋天就这样随风降临,来到我的面前,真的让人感慨万千。
   今年夏天真的让人“热爆了”。七、八月份实在折腾人,先是有史以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人们忙于防汛抗洪,接着高温蒸煮,炎热难耐,持续高温达50多天,一直处在天气预报称呼的“橙色预警”或“黄色预警” 之中,尤其是陕南,甘肃东南、四川盆地、江汉平原和江南大部,气温长时间都在35度以上,广东北部、浙江丽水等局部地区曾连续一周超过 40度,突破了历史最高值,创下了全国气温新高。据气象部门说,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气候的控制之下,热量持续偏高,高温时段长,高温区域面积大,尽管8月23日“处暑”节气来到了,却没有“处暑”的迹象和意思,又在其后五天里,气温维持在35度以上,非要把那三伏天坐满,真的应了“秋里伏热得哭”的谚语,这种“烧烤式”的蒸煮,让北方的冷空气“望而却步”呀!
   说起来这气候也真的很灵验,末伏刚结束,北方的冷空气果然把凉意带到了人世间。出伏的第二天灸热就已经明显退去,暖意的阳光里不再那么辛辣,妖艳的盛夏不再那么耀眼,知了的鸣叫不再那么急促,迷人的秋色不再那么羞羞答答。秋拉开了架势,堂而皇之的走街串巷迎门而入,带着湿润的空气撩泼人们的肌肤,以特有的五彩斑斓轻松着意随风点染,酷爱用橙黄催熟果实闪耀大自然的辉煌,喜欢用金黄刷落银杏叶,用腥红涂染枫叶。是的,秋来了,悄悄地随风而来。抬头仰望天空,天空是格外的湛蓝湛蓝,有时候一丝不挂,有时候也让白云随心所欲的肆意在天空中漫画,芳飞的大雁整装待发,做着准备南迁的计划,田野里金灿灿稻浪翻滚,到处是一派丰收溢满的景象。人们之所以喜欢秋天,除了它的特质和魅力,还因为它对于人类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夏天比没有那么炎热,可以一夜睡到大天光,与春天比没有那么潮湿,可以自然地晾干衣裳,与冬天比没有那么寒冷,可以自由地出入户外无需担心冻伤。秋天是旅游出行,跑步运动,随意购物,交友团聚最适合的季节。朋友们,赶快行动吧!
   “天凉好个秋”。古往今来,秋在气候逐步转换中,表现出的冷峻清净和缠绵多情也是为人称道的。初秋时分,大地刚刚从酷热中解脱、渴望秋风送爽,秋雨送凉,情人们可以借助七夕鹊桥相会,演绎现代版的织女爱牛郎,张生戏红娘,在这不热微凉温润凉爽的气候里惬意的谈恋爱,诉衷情,情趣自然满满,心情何其荡漾;时下正值初秋时分,告别暑热后的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丰韵独灼的姿态;整个城市也为一抹艳丽的秋色而装点打扮;七彩纷呈、美不胜收的秋景;大气磅礴的成片红枫树、银杏林;和煦温暖、传神照射的阳光,无不彰显秋的迷人静美和成熟的韵味。难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反古人悲秋的论调,咏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千古绝句,表达了诗人喜秋、颂秋、赞秋的情绪。再联系现实生活,初秋时分正是商品囤积居奇的大好时期,也是那超市、电商、网购、仓储、快递,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谁跑得快“金牌”归谁。马云说我不在乎得金牌,我的淘宝折损了超市,激活了电商,成就了流通领域的特快专递,真是物质不灭,此起彼伏。也许这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天凉好个秋”。时光的转轴会在不经意中把人们带到中秋。中秋指八月十五,亦称月节,女儿节。上古时期皇家祭祀月神的的日子。仲秋时分,是谷物瓜果收获的季节,人们选择月亮最圆的那日大摆香案,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外加香槟酒,应有尽有。人们祭祀月神,赏月、拜月,载歌载舞,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举家团圆。中秋节作为节日始于初唐盛于宋,至今流传千余年。许多善男信女们选择这个时间谈婚论嫁,期盼百年好合,流传最多最广的便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仲秋时分,又值二十四节气“秋分”,一年中和春分形成鲜明对照,春分时百花盛开,秋分时也是花开满园,那桂花、菊花、蔷薇、月季也会争奇斗艳。但是所不同的是“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就是说春分早晨朝拜太阳,秋分傍晚朝拜月亮,指的“阳日损而随阴”,相对变成阴盛阳衰了。这一时段身感的丝丝凉意,浸润的薄薄冷霜,昭示着寒冷即将来临。象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秋登兰山寄张五》)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的诗句里都流露着感秋、叹秋 、愁秋的情绪。
   “天凉好个秋”。秋到十月(农历九月)称为暮秋,也有人称为深秋、寒秋,是秋的末端。岑参的“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长。”(暮秋山行),李商隐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都是写暮秋的悲情。从我国文学意义说,暮秋多带有悲凉萧杀的感情色彩,古时候处决犯人大都是“秋后问斩”,历来是“春女思”“秋士悲”“自古逢秋悲寂寥。”深秋最具特色的就是“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就是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和北魏曹丕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燕行歌)。这些诗句里都流露着诗人悲秋、冷秋、伤秋的情绪。这些都说明人会结合秋的阶段性特色,把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自身生存环境和情感世界的紧密结合,往往还会演绎许多喜怒哀乐、悲观离合的情感故事,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文章。大文豪鲁迅在《秋夜》中写道:“这上面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睒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着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在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证明鲁迅先生对秋夜的偏爱和情感回荡。
   是啊, 我感受着辛弃疾“天凉好个秋”的意境,享受着“天凉好个秋”的清凉 舒爽的的气候,感悟着“天凉好个秋”的深刻含义,领悟着“天凉好个秋”的辩证 思维,带着美好遐想入秋,带着现代气息入秋,带着文学内涵走进秋天!
  
  

共 25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凉好个秋,从一阵风的惬意联想到今夏的热潮。反差之下感叹一句词。古人分四季,四季就分明。作者独爱秋的凉爽。风萧萧兮易水寒,且又一切刚刚好。转眼又将到中秋,更是将秋的感情散发出一份情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人们共同向往的美好。而后秋也是成文人墨客最爱的季节,多少千古绝句歌颂秋,悲感秋。最后感慨一句贯通全文的,天凉好个秋。意境优美,感悟透彻佳作耐读,推荐阅读。【编辑:断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断魂        2016-09-01 22:15:04
  感谢赐稿星月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9-03 10:47:15
  谢谢断魂朋友编辑此稿。
2 楼        文友:断魂        2016-09-01 22:15:23
  文很有股秋高气爽的氛围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9-03 10:47:54
  谢谢朋友的褒奖。
3 楼        文友:断魂        2016-09-01 22:15:37
  欣赏了,期待更多
回复3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6-09-03 10:48:24
  谢谢,再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