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舞风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墨舞】读《杨志卖刀》(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墨舞】读《杨志卖刀》(杂文随笔)


作者:谢卫 秀才,161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79发表时间:2016-10-06 23:48:17

前不久重读了谈歌的中篇小说《杨志卖刀》,如骨鲠喉,不吐不快。
   杨志,又名青面兽,乃《水浒传》中响当当一条好汉是也。
   杨志卖刀?这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落魄的杨志,来到东京汴梁城谋生路,那日合当有事,好汉杨志心里本来就不痛快,偏偏碰上天和楼老板牛二自寻晦气,惹恼了他,于是说时迟,那时快,杨志手起刀落那泼皮牛二脑袋早像一只飘飞的皮球落到了当街……
   这,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杨志卖刀的故事梗概。
   能够将这样一段妇孺皆知的故事演义成一部中篇小说,他谈歌究竟吃几两干饭,敢于如此显摆?洒家倒要细瞧端详,那时再来跟他理会了。
   可是,一口气——真的,出家人不打诳语,读这部《杨志卖刀》,我真的是一口气读完的——我就傻掉了。
   我傻了好半天,才慢慢悠悠地醒过神来,才渐渐意识到我刚才似乎到大宋年代去游逛了一遭,并且跟宋代的什么人物交谈过,这个人物究竟是谁,是杨志吗?不,NO!不是。是牛二,是《水浒传》中的牛二和《杨志卖刀》中的牛仲学牛二。牛二不是个泼皮吗?牛二不是让青面兽一刀杀掉了吗?是的,不错,无论《水浒传》还是《杨志卖刀》,牛二都没有逃过杨声的刀口。然而,读完《杨志卖刀》之后,我们可以忘记作品中的张三李四,甚至可以包括杨志,但我们却无论如何都忘不了这个牛仲学牛二,或者不妨说是谈歌笔下的这个牛仲学。
   现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我刚才和牛仲学牛二的谈话过程——
   我:“牛先生,据谈歌先生介绍,你本来是个饱学之士,虽然你屡试不第,但你
   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哪,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个泼皮无赖,变得面目全非了
   呢?”
   牛:“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我的街坊邻居,当然也包括我的哥嫂。”
   我:“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些恶邻的侮辱,尤其是你哥嫂的无情冷漠,你
   肯定不会变成后来的你是不是?可是,牛先生熟读史书,想必不会不知道‘卧
   薪尝胆’这个典故,不会不知道苏秦当初的那段遭遇吧?”
   牛:“怎么说呢,比如咱是一把米吧,那水也是现成的,你把咱泡在水里,放进
   锅里,却不加火烧,你说,咱能变成饭吗?这也罢,因为人毕竟不是米。然
   而我现在想反问你的是,倘若苏秦——勾践的例子太极端,咱还是撇开不提
   的好,你说呢?——眼看着也将成为一团烂糟米,偏偏他的那些恶邻们却诬
   他为贼,将他告到公堂,而那审案的恰恰又是个混帐王八蛋,并且最最可气
   可恼的是,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他的一奶同胞的哥哥竟不认他的亲弟弟!
   请问,当苏秦含冤入狱,一关就是一年多,受尽摧残和折磨,却有冤无处申,
   有理无处说,苏秦还能是从前的那个苏秦吗?”
   我:“那也未必就会变得像你这样糟糕吧。”
   牛:“对不起,咱们还是拿米来作比如吧,你知道,米一旦被水沤烂之后,哪怕
   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让米再还原成米了,更何况是咱们这样活生生的人呢,
   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可谈歌先生告诉我们,你是有恩于杨志的,即便你罪该万死,也不该死于
   杨志刀下呀。”
   牛:“这恐怕就是命定的劫数吧。”
   ……,……。
   是的,回顾牛仲学牛二可悲亦复可叹的一生,我们恐怕只能用命中注定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了。至于牛二终于难逃杨志一刀的宿命,我想与其说这是小说家“无巧不成书”的一种技巧把握,不如说,正是这种宿命机缘,恰到好处地演义了生命如蚁的本质特征。难道不是吗?牛仲学在成为滚街雷牛二之前,原本是一介好学书生,他甚至在自己下顿无着落的情况下,倾自己所有解人急难,此举不说是高风亮节,起码也体现了一个读书人的善良情怀。如果不是命运作祟,如果不是科举制度,社会环境,人蚁混淆弱肉强食等等等等——咱们不妨再退一步说,如果牛仲学的恶邻不诬陷他,不使他蒙受不白之冤,偏偏又碰上那样的昏官脏官和狗官,让他含冤受辱,吃了牢狱之苦,而是让他偏安一隅,继续他的科举应试,请问,他牛仲学能变成后来的泼皮牛二吗?
   换句我们现代人常用的话讲就是,当我们指责牛二的泼皮无赖行经的时候,难道我们不该问一问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的吗?难道牛仲学变成泼皮牛二不也是一种“逼上梁山”吗?
   咱们再稍稍谈一谈杨志,你说,杨志杀牛二是个错误?我说不是。按照今天的观点来分析理解,牛二是“不杀不足以平愤”的。杨志当时举刀杀人,一是义愤至之,二是为民除害。可是,现在有一个非常辣手和伤脑筋的问题摆在这里:假如杨志在举刀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杀的这个人就是三年前曾经有恩于自己的牛仲学牛先生,那么杨志还会不会手起刀落,像切菜砍瓜一样砍掉牛二的脑袋吗?换言之,假如我们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没有这些“假如”,还会产生《水浒传》和《杨志卖刀》等等之类让人读后唏嘘不已的文学作品吗?
  

共 18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牛仲学牛二为何从一个饱学之士最后变成泼皮无赖,作者用富于逻辑的语言,以对话的方式,详尽解读了此中缘由。 杨志杀牛二是对是错?此处用一分为二的思想 作了最好的解析。一系列的外在因素造成了牛仲学牛二可悲亦复可叹的一生。此文作者还提到了两个观点:一、牛二终于难逃杨志一刀的宿命,这是小说家“无巧不成书”的一种技巧把握,不如说,正是这种宿命机缘,恰到好处地演义了生命如蚁的本质特征;二、假如我们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没有这些“假如”,还会产生《水浒传》和《杨志卖刀》等等之类让人读后唏嘘不已的文学作品吗? 此篇读后感说理透彻,解析到位,感慨引人深思!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灞桥风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灞桥风雪        2016-10-06 23:52:48
  牛二的可悲可叹,杨志的是对是错,读后方知其中情由!
2 楼        文友:灞桥风雪        2016-10-06 23:55:14
  从牛二的命运来看,外在因素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3 楼        文友:灞桥风雪        2016-10-06 23:56:03
  感谢赐稿墨舞,问好老师,顺祝秋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