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海夜航:虺与白蛇传

编辑推荐 书海夜航:虺与白蛇传


作者:欣雨文萃 进士,1029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8发表时间:2016-10-09 10:02:10


   《楚辞·天问》有句:“雄虺九首,倏忽焉在。”是在形容九首虺的疾快。而屈原的弟子宋玉的《招魂篇》则说:“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虺,是什么?据王逸的注释说:“虺为蛇别名,倏忽电光也。言雄虺一身九首,往来奄急,速及电光,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戝害之甚也。”虺,就是蛇。说蛇能毒死人,人们都知道,至于能吞人的魂魄,很少听说。
   魂魄是附形之灵,附气之神。所谓附形之灵,就是人在出生的时候,耳目、心识、手足、动作、呼吸都是魄的灵形。精神、性识的渐渐有知,就是附气之神。楚辞的《招魂篇》是宋玉爱怜屈原的运命即将陨落,为了支持他的精神,使屈原能延其年寿,用四面存在虺的凶残,不让他离去;再用盛赞楚国之美,希望他能乐望其来。文体又用祭文类,又好像纪念的感言。宋玉原文说的是吞人,并没有说吞人魂魄,可能是后人刻书时的失误。
   虺,大概最早是楚国宗庙或公卿祠堂壁画中出现的。王逸介绍屈原作天问时的经过中有句:“……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卷,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
   据《正字通说》蛇有青黄赤黑色,因为是红色,就叫红娘子。这个说法见于明代陈仁锡的《潜确居》:“蚺蛇性淫,南越人取之者率徒手呼红娘子,或投妇人亵衣覆之,则伏不动,为人所牵拽屠剥。”宋朝的陆佃埤雅说:“南方多蛇精,甞化为人以呼行旅姓名,若顾应之,夜必至栖所伤。”
   说到蛇精,便想到许多神话故事。如劈山救母,就是赶考贡士刘某赴试途中遇到一条红色大蟒,化为妇人与其生子的故事。这是最早的剧情,如安庆的梆子腔、混元盒鼓词、明臧晋叔元曲中张天师断风花雪夜就是。《西湖佳话》书中有《义妖传》,就是《白蛇传》,较为详细的描写,后来的弹词和戏剧电影大都来源于此。
   清朝陆次云《湖壖杂记》中说:“俗传西湖有青鱼白蛇之妖,建雷峰塔相镇……”附记中说:“杭州旧传有三怪:金沙滩之三足蟾、流福沟之大鳖、雷峰塔之白蛇。”又说:“隆庆时鳖已为屠家钩起,蟾已为方士捕得,惟白蛇之有无,究不可得而知也。小说家载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事,岂其然乎。”又说:“崇祯辛巳,旱魃久虐,水泽皆枯,湖底泥皆龟裂,雷峰塔顶烟焰熏天,居民惊相告曰,白蛇出矣……”所以,大约西湖有青鱼白蛇的传说历史悠久。
   中国古籍中讲蛇的故事很多,如《太平广记》、《正续夷坚志》、《聊斋志异》、《夜谈随录》千奇百怪,不胜枚举。

共 1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佳作以简约之文笔谈虺与白蛇传的故事,追根溯源,自古及今,由屈原的《楚辞·天问》和屈原的弟子宋玉的《招魂篇》谈起,一直到清朝陆次云《湖壖杂记》的记载,中间还穿插了劈山救母和白蛇传的故事,娓娓道来,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把千载而下虺与白蛇传的联系讲得引人入胜,摇曳生姿。拜读!【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6-10-09 10:12:53
  我也喜欢读古籍,呵呵,欣雨老师的书海夜航之雅好於我心有戚戚焉!拜读,祝老师秋安!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10-09 11:05:02
  学习随笔创作,领会随笔精髓。祝欣雨老师重阳快乐!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6-10-09 11:24:04
  辛苦了,谢谢。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4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6-10-09 11:25:44
  发稿量下降,短文亟待推广,抛砖引玉而已。谢谢武戈来访。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5 楼        文友:文如烟        2016-10-09 13:34:56
  学习老师的随笔,祝福秋安!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回复5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6-10-09 16:34:19
  谢谢来访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