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柳】“纤夫”轶事 (小说)

编辑推荐 【杨柳】“纤夫”轶事 (小说)


作者:冷锋 童生,90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6发表时间:2016-10-27 15:11:32
摘要:“纤夫”跟朋友相处,很少自己请客。别看不常请朋友,可“纤夫”却常常许愿:“×××,哪天有时间我请你吃饭啊!”

“纤夫”是我一个非常熟悉的朋友,原名叫罗宏玉,是乡里的信用社主任。个子一米七左右,三十五六岁年纪,身材有些偏廋。平时不太注意修饰,衣着普通的跟田里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眼睛不大,总是眯成一条缝。看人时眼睛乜斜着,极少看到他能用正眼看人。脸上常挂着笑意,看似谦恭,却有些难以捉摸。笑里似乎隐藏着什么,总是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样子。
   按理说乡信用社主任在乡里也算是名人了,一般这个位置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派头”,给人的感觉大多是比较难接触。“纤夫”则不然,他为人极“热情”,有时“热情”得都有些过度:见面无论什么人都主动上前打招呼,嘘寒问暖。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更像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被问候的人有些受宠若惊,更感觉像是坠入云雾之中,一时难以接受。
   “纤夫”的这种“热情”对女性尤其是年轻俊俏的女性更是发挥到了极至:走在街上,只要是认识的年轻漂亮的女性,不管你是否看到他或是否正眼瞧他,他都会离很远就主动招呼你,满脸堆笑,笑得那样卑微。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旧时妓院里出身穷苦、囊中羞涩、好不容易凑足了几文钱来嫖妓的小人物,面对老鸨和妓女,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样子。
   “纤夫”的妻子长得也算不得漂亮,肩宽体阔,性格有些像男人。家里的什么活都是她干,“纤夫”极少伸手。就是上街买米买面或者换气罐,都是妻子自己扛着,“纤夫”背着手走在后面。碰到路上有人问他,他都会笑嘻嘻地指着妻子刘彩凤说:“我媳妇,能干。心疼我,怕我这干巴样的累坏了。这样的媳妇,哪儿找去!”说完后,还要向问他的人故意挤挤眼睛。妻子明明知道“纤夫”是忽悠她,可心里还是愿意听。好在身体好,这些活又常干,也不觉得怎样。再说有时在家里生气的时候,不管刘彩凤怎样吼,怎样骂,“纤夫”的脸上总是挂着媚笑,从来不计较,她内心也就满足了。
   一天早晨我和妻子跑步的时候,恰好在路上碰到了“纤夫”和他的媳妇刘彩凤。
   “哦?怎么是你们俩?也起来锻炼了?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我故意揶揄道。
   “怎么,就只许你锻炼,我们就不能也起来跑跑步?”刘彩凤接过话茬说道。
   “从来没有看到宏玉起过这么早,今天怎么也心血来潮了?”妻子微笑着向“纤夫”问道。
   “我本来不想起,是她硬把我拽起来的。不起她也不让我睡好觉,没办法,只好起来陪她练了。”“纤夫”装出一副很无奈又很受伤的样子,没精打彩地说道。
   我和妻子、刘彩凤三人在前面跑着,“纤夫”开始还慢慢跟着,后来干脆就不跑了,在后面慢悠悠地散开了步。
   刘彩凤回过头去看了看“纤夫”,笑着对我和妻子说道:“看到后面那个养鸭人住的小房子了吗?罗宏玉走到跟前肯定得跟门口的那个人聊一会儿,还得进到小屋里转一圈儿。”
   “净瞎说。他到那儿去干什么?”妻子有些不相信。
   不一会儿,“纤夫”走到小房子附近果真停住了,还真的跟养鸭人聊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纤夫”跟养鸭人真的一起进了那座小房子。
   “还真的让你给说中了。真的是知夫莫如妻呀!”我佩服刘彩凤的眼力和判断,笑了笑说。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跟他一起出门儿,路上只要碰上一个人就能跟人家聊上半小时。要是碰上个女的更是那样。好像他是多大的干部似的,没有他不掺和的事儿,粘粘乎乎的。他要是个女人,准是个养汉老婆。”刘彩凤说道。
   “哈哈哈哈……”三人一阵开怀大笑。刘彩凤描述的确生动、准确,语言也犀利、风趣儿。
   “纤夫”热情归热情,你若认为像他这样热情的人好办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他的热情是“虚”,是表面,他是百姓们常说的不吃饭能送你二里地的那种人。
   听说“纤夫”有一个自家的亲戚,承包了村里的一块土地。他的这个亲戚由于孩子看病,借了很多外债,家里很穷,开春时没有钱买种子和化肥。有一天这个亲戚找到他,想在乡里的信用社贷些款以解燃眉之急。贷款数额也并不大,只要贷款一万元足够了。按理说“纤夫”那么热情,又是自家的亲戚,再说他又是乡里信用社的主任,这应该不算什么大事。可是“纤夫”愁眉紧锁,找出种种理由,说这事儿难办。直拖得这位亲戚开了窍,从邻居家借了500元钱给“纤夫”送去,这贷款才最后贷成了。“纤夫”收了人家的钱,还要假装客套:“你看你,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你还拿钱干什么!好像不拿钱我就不给你办事儿似的。”话虽然这么说,可手还是伸了出来把钱接了过去,脸上也是多云转晴,马上笑逐颜开了。
   “纤夫”给朋友办事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从来不自搭人情,当然也不会为了朋友欠别人的人情。
   秋季学校刚开学,乡里要搞特困生救助,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课本费,学期资助每人200元钱。一天,“纤夫”给我打电话,说他的一个邻居家里十分贫困,有个孩子在学校上学,托他跟我求情,想报特困生。他又向我介绍了一下邻居家里的生活状况。我向他解释了一下特困生救助的原则,说等学校调查了解后再给他答复。后来经过了解,“纤夫”介绍的情况基本属实,他的那个邻居家里的生活确实很贫困,学校就给这个孩子报了特困生。特困生救助就是要救助那些家庭生活的确贫困的孩子,这根本不算什么,我也没有往心里去。
   半个多月以后,一天下午要下班时,“纤夫”给我来电话,说几个朋友聚一聚,约我出去吃晚饭,他请客。朋友们在一起吃顿饭是常事,我就爽快地答应了他。到了饭店后一看,除了几个认识的朋友外,还有一个不熟悉的中年人。当时我没有多想,也没有问。酒至半酣,“纤夫”才告诉我,原来那个中年人竟是他的邻居,而且今天请客的人竟是他!我很生气地埋怨了“纤夫”一顿,说他不该这么做。要知道请客的人是学生家长,我肯定不会来的。怎么能让一个连自己孩子的学习费用都交不起的人,为给孩子报上特困感谢而请客呢?我在想,他今天请客的钱是哪来的?莫不是借来的吧?我很难猜想“纤夫”是用什么样的语言使得家长请这顿饭的。我感觉因为这顿饭,我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要贬损许多。吃过晚饭后,我坚持要结帐,“纤夫”和他的邻居都不让我结。我执意坚持,最后饭店的帐还是让那位家长抢着给结了。这件事直到现在,一想起来我都感觉像是偷了人家的钱一样不自在。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我虽然还跟“纤夫”像朋友一样正常往来,可是“纤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因此降低不少。
  
   “纤夫”跟朋友相处,很少自己请客。别看不常请朋友,可“纤夫”却常常许愿:“×××,哪天有时间我请你吃饭啊!”知道他的朋友都说,他许十回愿能还一回就不错了,不能把他的话当真。“纤夫”自有他自己还愿的方式。遇到有朋友请他的时候,他也不管人家是否同意,总是要带几个人一起过去,而且通知这些人的时候一律说是自己请客。
   “纤夫”曾经对人说过,他这个人最喜欢的事有三样:喝酒、打麻将、上歌厅。
   “纤夫”有些贪酒,酒量也很是可以,极少能有人给他放倒。而且是酒桌上越是有女人他越能逞能,越能放开量喝。邀请朋友赴宴,也忘不了嘱咐让带几个女士。有一次,“纤夫”请我在饭店喝酒(我的记忆中唯一的一次他自己花钱请客),电话中非要让我带上单位的两位女同事。我跟他开了几句玩笑,岔过了话题,没有理会他的要求。我知道他这个人酒桌上说话没遮拦,又有些好色,好讲黄色笑话,怎么能害单位的女同事羊入虎口呢(此处有言过其实之嫌)?看到我没有把单位的女同事领来,他有些怏怏不乐。我找了一个合适借口,才好不容易搪塞过去。“纤夫”酒桌上很会劝酒,他劝酒极少有能不喝的。他在酒场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坐月子会情人——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有点黄色的味道,但也确实道出了喝酒人的普遍心态。就是因为嗜酒,而且是因为跟女士一起喝酒,“纤夫”差一点把眼睛弄瞎了一只。一次,“纤夫”跟几位女士一起喝酒,其间他多次撩拨挑逗几位女士。几位女士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就一起开始向他敬酒,“纤夫”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让人给灌进去好几杯。“纤夫”这次是真的喝多了,回家的路上踉踉跄跄撞到伸出院外的豆角架上,刮伤了眼睛,到省城医院住了好多天,眼睛才算保住。就因为这件事,“纤夫”有半年左右没喝酒。
   “纤夫”酒后要么打麻将,要么就去歌厅。他的麻将技艺不算太好,十回得有九回输。可是他还是愿意玩,输了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外掏钱(不掏麻友们不饶他),而且第二天他总会振振有词。若是输了,他就会对朋友说,你们真不够意思,趁着我酒喝多了赢我钱。有能耐等哪天我不喝酒时咱们再玩!若是赢了,他就会乐颠颠、飘飘然了:他会说,你们这些人,都是一帮白痴。我喝了那么多酒还能把你们给赢了。你们还好意思说会打麻将?我都替你们脸红。弄得麻友们赢也不是,输也不是,喝了酒以后都推说有事,故意躲着他,不愿意跟他玩。
   “纤夫”的歌唱得也实在不怎么样。五音不全,唱十句得有九句跑调。而且也不会唱几首。“纤夫”酒后去歌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选择的歌厅不是年轻漂亮的小寡妇,就是离异后独居的女人,或是有些风流传闻的女子开的。“纤夫”一喝酒就上歌厅。朋友们都走了,他还泡在歌厅不走,经常玩到后半夜。每当这时,“纤夫”都显得很大方,一晚上甩一两张“大白边”很正常。至于跟歌厅的女老板们是否有染,谁也不知道,只是有些风闻。再说这也纯属个人隐私,人家自己的媳妇都不管,别人凭什么多嘴呀!
   喔,这里有件事我还差点忘说了。“纤夫”认为自己最拿手的歌,也是他最喜欢唱的歌就是《纤夫的爱》。每次到歌厅,他都不忘找歌厅的老板娘或同来的女士对唱这首情歌。他的绰号“纤夫”就是由此而得名。你看他的绰号是不是还挺浪漫的?

共 38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冷锋的这篇《纤夫轶事》小说,虽然不长,却把一个三十五六岁,个子一米七左右,原名叫罗宏玉的乡信用社主任,后来有了错号“纤夫”的这个人物噘好和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简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纤夫”本出生农民,却以城里小市侩的心里,为人处世。贪钱贪色贪图小便宜。本是伪君子,却在人面前树立君子形象。这样的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背后会遭遇多少谴责。自古到今,这样的人物大有人在。小说刻画人物逼真,生动,幽默;语言泼辣,锐利,精练!欣赏学习了!【编辑:余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余茵        2016-10-27 21:02:38
  冷锋小说写的很棒!很荣幸选择编辑您的小说。如有不到位之处,敬请谅解!
回复1 楼        文友:冷锋        2016-10-28 12:20:35
  感谢余老师点评,谢谢!
2 楼        文友:余茵        2016-10-27 21:04:02
  感谢赐稿杨柳,杨柳因您的文字而精彩!
3 楼        文友:余茵        2016-10-27 21:08:17
  拜读学习佳作,愿再次看到您凝练有趣的小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