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根】回家(散文)

精品 【柳岸·根】回家(散文)


作者:异乡的默默 举人,31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16-10-28 12:21:47
摘要:感谢爹娘,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姐妹。在他们离去后,让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能在我们身上得以延续,我们可以相互取暖,彼此顾惜。让我们回家的路非但没有断绝,反而更加亲密、温暖。

【柳岸·根】回家(散文)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每每读到《圣经·约翰福音》上的这句话,我都会想起娘,想起如土地般深沉的家园,想起那些难忘的回家的日子。
   娘自从嫁给爹,便像一粒埋在土里的种子,用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爱孕育了我们姊妹六个。等我们从娘身上汲取了足够的养分,个个出落得饱满俊秀的时候,娘美丽丰腴的身体便变得丑陋干瘪。
   当我们姊妹几个如蒲公英般被一阵风吹离母亲怀抱的时候,谁曾想到,我们飘飘悠悠半天,最终,竟再次一头扎进母亲的怀抱,也在那个叫土地的家园里落户。
   或许是太迷恋那片娘曾经孕育过我们的地土的缘故吧,娘家的路总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我们回家的脚步,和娘总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常年在外上班的我,是多么羡慕那些离娘不远的姐妹啊!羡慕她们有什么好饭都可送给娘尝一尝;有什么话都可以找娘说一说;娘病了,随时都可以守候在娘的身边……
   于是,除了短暂的周末,我便开始期待每个比较漫长的假期。那样,我就能整日整日地带着孩子住到娘家,给卧床的娘洗澡、洗头,陪娘说话。
  
   二
   犹然记,得每次回家,一进门,我都会像孩子般跳到娘床前,对着娘大声喊:“娘,我回来了。”
   不论娘醒着还是睡着,听到我的一声唤,都会露出幸福的微笑,温柔地问候一声:“来了。”然后,总不忘缀上一句:“这次住几天?”
   我若说时间短,娘便很失望地说:“这么短,还不如不来。”要么就赖皮地说:“多住几天啊。”我笑着说:“娘,学校是咱们家开的呀?”娘便无奈地笑笑。要是住的日子久,娘便立即露出一副极满足的模样,欣慰地笑笑。招呼我赶快坐坐歇歇。我若跑去干活,娘便会喊:“别干,歇会儿。”我知道,娘是心疼我,也是想和我说说话。
   自从娘得病卧床后,我来到娘家,第一件事就是端来温水给娘洗脸、洗手,我用干净的毛巾给娘擦脸,从耳根到脖颈细细地擦。娘很舒适地随着我的手转动着脖子,此时,娘总不忘向我控诉爹的罪行:“你爹从来不给我洗脸,洗也是应付。”我笑笑安慰娘:“知足吧,爹对你的好,我们知道。”娘便笑笑,不再言语。
   洗罢脸,换个盆子,再倒上温水给娘擦身体。娘因为大小便失禁,为了方便照料,我们只给娘穿一件短袖衫。有时候,身子下边的衣服也会被尿洇湿,我们便什么也不给娘穿,身上搭一床被单。不管我们怎么做,娘都从不说什么。
   娘胖胖的身子很沉很重,像是粘在床上一般,我抱不动,翻不动。每当我给娘擦拭身子的时候,一向爱干净的娘都会努力挪动着半身不遂的身子配合着。给娘洗头的时候,我揉搓着娘那仅剩几根稀疏银白色齐耳短发的肉肉的脑袋,头发遮不住的模样让我心疼不已,无奈地看着娘那一头浓密的黑发在岁月的风中如落叶般根根零落,泪水便在眼里打转。
   娘留了一辈子短发,可是娘从未去过理发店。以前是二姐、三姐给剪,以后都是我给剪。都说头难剃,娘和爹一样,对自己要求很低。以前,娘能出门的时候,都会照照镜子说,哪里不齐让我再给修修。卧床后,除非长了不舒服,娘从不会提出剪发,更不会在乎齐不齐了。
   和娘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幸福,那么短暂。
  
   三
   患糖尿病多年的娘在第三次的脑梗后撒手人寰,爹被接到三姐家。
   我们姊妹几个回家的路线,便开始转移到三姐家。其间,我们也回过几次老家,都是和爹一起去拿东西。担心爹难过,我们拿了东西,便头也不回地匆匆走了。物是人非的感觉让我来不及感叹和回味。但是,我的每一个目光所落之处,都那么的不忍碰触,却又都是那么的熟悉、刻骨和难忘。那可是我们一家八口患难与共、共同生活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地方呀!
   那扇再熟悉不过的斑驳大门,还是爹几年前用沥青涂刷过的模样。记忆中,我家的门本来是单扇的,狭窄、简陋,坦白着岁月的清苦。后来,家里换上了双扇门。平展、簇新的双扇门诉说着我们一家人心头的万般喜悦。
   门是家的脸面。日子不怎么紧巴的时候,爹伐了家里的一棵大树,找村里的木匠做了这气派的双扇门。在当时,做门可是家里的一件头等大事。爹放下田里的一切活计,待门做好后,把沥青放在一个破锅里熬化,然后用沥青细细地漆,爹一丁点儿都不敢疏忽。爹说沥青防水、防虫咬,可以保护门、延长门的寿命。漆完后,爹对我们姊妹几个千嘱咐万叮咛:一定不要碰。我们口口声声应着,可是,常常是一转身就忘记,望着乌黑油亮的大门,总忍不住伸手摸一下,试试沥青干了没有。还未干的粘粘的沥青便像狗皮膏药一样粘在我们的手上,怎么洗都洗不掉,和我们一样任性。爹用一块做门剩下的板子两端砍出凹槽,算是门槛。当推车子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争相抱起门槛,等爹过去,再忙着把门槛安上去。
   每逢过年,爹都会用沥青把门重新刷一遍,黑亮簇新的大门贴上红艳艳的对联,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温暖、喜庆,怎么看怎么好。
   每次回家,只要爹听到,都会忙着拉开门闩,打开两扇门,大门也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敞开宽阔的胸怀和爹一起欢迎我们的到来。
   日月如梭,爹娘如同村头的老树,被岁月的风霜劫掠得枯瘦、老朽。家里的双扇门也在现今各式高大宽敞的塑钢门、实木门的对比下,日显逼仄,窄小。最终,在风雨的侵蚀下,它像爹娘一样,一任岁月在身上刻下斑驳的伤痕,日渐老去。
   岁月不饶人,父母的离去,硬生生截断我们回家的路。大门也终于卸脱它看管守护的职能,在我们的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中渐行渐远。
  
   四
   回家,为的是让牵挂的心不再孤单。没了爹娘的家,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虚无、缥缈。而我对家的想念竟与日俱增,在每个寂寂的夜里,我像个被冷落的孩子,孤独无助。老家熟悉、温暖的场景在眼前如放电影般一幕幕闪过,我是如此想念老家的灯火、想念老家的一花一木、想念老家的黄猫黑狗、想念爹捡来的那头不医自愈、给爹娘带来无限欢乐的胖滚滚的小肥猪……
   我想念家,就像孩子想念母亲的怀抱。
   犹然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和伙伴们玩一会儿,就会跑过来让我抱抱。我刚抱起,儿子便挣脱怀抱,带着满脸的幸福,心满意足地再次回到小伙伴中去。我很是不解,也很是感叹,仅仅是一个抱抱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猛然想起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中讲的一个故事:平安夜,男主人公的前女友说她丈夫失踪了,要他陪着自己一起去找。真相是,前女友已独自过了两次平安夜,她觉得自己撑不了第三次了,所以,求前男友陪伴。男主角答应了,他隐约知道真相是什么,但还是陪着她找了一夜她失踪的丈夫。凌晨,男主角才回家,惊醒了还在沙发上等待的妻子。妻子紧紧抱住他,没要解释,只是紧紧抱着他。
   剧情平淡,却相知。
   我不问就知道你的痛,我陪着你,好让你能面对你的痛。多么深沉、多么体贴的疼惜!
   轻轻一个拥抱,可以让人放下所有的包袱,宣泄所有的情感和压力,达到心与心的默契与交流。
   抱慰,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爹娘走了,我对娘怀抱的眷恋,成了一个永远也不能抵达的彼岸。
  
   五
   时间久了,不回家,便像缺失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回家便成了唯一的惦念和期盼。
   爹娘走了,我们姊妹几个像一群从母亲身边游走的小鱼,那个熟悉的池塘不见了,我们便穿梭、流连于每个小家,互诉衷肠。回忆和爹娘在一起的日子,回忆老家的点点滴滴。虽然大家都是有说有笑,可是,我们又怎能不知道笑声背后那份失去爹娘的痛苦和对爹娘刻骨的思念。我们像个渴望让爹娘抱抱的孩子,只有在姊妹亲密的交谈中,才能找到那份饱受安慰的力量。
   于是,回家的路曲曲弯弯,在几个姐妹间蔓延。
   感谢爹娘,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不忘给予我们姐妹。以致在他们离去后,让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能在我们姊妹身上得以连接、延续;让我们不畏寒、不孤单,相互取暖,彼此顾惜;让我们回家的路非但没有断绝,反而更加繁密,更加温暖。

共 31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回家》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回家,一个多么温馨的词汇;回家,一个多么令人眷恋的生命举止。女儿出嫁后回娘家,总会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爹娘的离去,硬生生剪断了子女回家的路,于是,对回家的无限眷恋在心头蔓延。作者细腻的文笔回忆了以往回家和爹娘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叙写了爹娘离去后,作者对爹娘的想念,更写出了对父母的感念,是爹娘的给予,让我们姊妹几个可以在爹娘离去后,相互拥抱,彼此取暖,让血脉相连的亲情得以延续,让回家的路非但没有断绝,反而更加繁密。散文用五个片段把回家这一主题和血脉相连的亲情融合在一起,深情感人。一篇情真意切的好作品,柳岸欣赏,力荐赏阅!【编辑:雁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029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雁南        2016-10-28 12:25:07
  欣赏美文,值得思考人生的一篇好文章。
回复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8 13:16:45
  谢谢雁南老师的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0-28 14:50:07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8 17:24:44
  感谢刘社的关注与鼓励,有您的支持,默默会一直努力!遥握!
3 楼        文友:长风绕旗        2016-10-28 14:51:27
  ????????我也没有爸妈了
回复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8 17:26:41
  谢谢问友的光临阅读,抱抱!
4 楼        文友:语筝        2016-10-28 20:22:27
  作者对文字有着高超的驾驭功底,渲染铺张,却收放自如,学习了!
书香有梦琴韵声声
回复4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9 16:51:09
  谢谢语筝夸奖,在柳岸让我们一起努力!遥握!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10-28 23:42:44
  默默的文字总是触动人心深处,让人感动
回复5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9 16:52:13
  谢谢寒梅老师鼓励,让我们在柳岸共同进步!遥握!
6 楼        文友:启旸天        2016-10-29 00:02:48
  欣赏默默老师深情的散文,感受到儿女对于父母的那一份孝心,感动不已,震撼人心。“回家”是一份牵挂,也是一份亲情。“家”是心中的港湾,没有比“家”更值得期盼的地方了!向老师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9 16:53:48
  感谢启老师的细心阅读与精彩留评,感谢启老师一直以来对默默的鼓励,让我们在柳岸一起努力。
7 楼        文友:素魅        2016-10-29 16:50:08
  亲情让人温暖,有亲情在,在这个世界,并不孤单。问好默默,欣赏佳作!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回复7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9 16:55:44
  感谢素社的关心与鼓励!问好素素!祝快乐!
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10-29 19:01:36
  祝贺默默社长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8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29 20:24:14
  感谢刘社光临鼓励,抱抱!
9 楼        文友:今秋情更浓        2016-10-29 21:33:13
  娘在,家就在,不想有离开娘的日子,好感动的散文,欣赏拜读。
回复9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30 13:17:05
  感谢您的阅读与鼓励,在柳岸,让我们并肩前进!
10 楼        文友:董默        2016-10-30 02:01:03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从老师温情脉脉的文字里体现的更加彻底。或许我们的生活都很平淡,但是随着老师的追忆与描写,于是平淡的生活得以充实与升华,拜读佳作!身在千里外,心系父母恩;无以常侍亲,愧愧亦惶惶。寄言秋中月,托思北归雁;此生敢忘情?来世堪续缘!
回复10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10-30 13:18:38
  感谢文友精彩留评。学习您的——“身在千里外,心系父母恩;无以常侍亲,愧愧亦惶惶。寄言秋中月,托思北归雁;此生敢忘情?来世堪续缘! ”遥握!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