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贾府真的“教子有方”吗?

编辑推荐 贾府真的“教子有方”吗?


作者:冷月无声 秀才,129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7发表时间:2016-11-05 16:13:20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为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说宁、荣二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听说,也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那么,这宁、荣二宅,真的如贾雨村所言“是最教子有方的”吗?
   我们且看看书中相关的一些情节,就会知道答案。
   宝玉挨打之后,赖嬷嬷对宝玉说:“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从赖嬷嬷口中,我们约略可以看到贾府的上辈人教育孩子的情形。看来,不管是宁府还是荣府,他们管教儿子的法宝就一个字:“打”!荣府里,贾宝玉的爷爷管教儿子,“打”似乎是家常便饭——淘气的大儿子贾赦,自然是天天挨打;“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的二儿子贾政,也是经常挨他父亲的打——“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可见当时宝玉的爷爷以“打”的方式管教儿子,可以说是府中人尽皆知。
   还有,赖嬷嬷对宝玉说的“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即贾珍的爷爷,对他的儿子——也就是贾珍的父亲——一旦恼了,打起来更是审贼一般严厉。看来这宁府里的老一辈,对儿子不但经常打,而且打起来是很凶的。
   由此看来,宝玉的爷爷辈对儿子的教育,都是近乎苛刻的严厉。不过,在标榜“棍棒底下出孝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古代,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当时来说,基本上也属正常。
   然而,宝玉的父辈们对子女的教育,却显得非常粗疏,甚至有些荒唐。
   先看宁府,贾敬和他儿子贾珍关系非常淡漠,近乎陌生人。贾敬平日不住家里,书中说他:“不理家事,把宁国府和官职让贾珍袭了,自己在城外观中和道士胡羼。”就连过生日也不回家,儿子来请,他不去,孙子来磕头,他也只是交代,不用为他的生日瞎忙活,只让把他整理的《阴骘文》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可是,虽然贾敬对自己的生日不当回事,但他儿子贾珍还是借此机会在家大摆筵席,肆意挥霍。第二回冷子兴对贾雨村说:“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更为荒唐的是,贾敬死后,在灵柩尚停放在铁槛寺时,贾珍居然瞅空子溜回家和两位小姨子鬼混,可见他跟自己父亲的感情何等淡薄。
   贾珍和他的儿子贾蓉,也不像正常的父子关系,贾珍对贾蓉似乎不怎么管教。平常两人都胡作非为,且心照不宣,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如他们父子和尤二姐、尤三姐的关系都比较暧昧,贾珍在这方面好像也不管儿子。而他和儿媳秦可卿不清不白的关系,更使得他们父子关系显得不尴不尬。可在清虚观打醮的那一次,贾珍这天不知因什么心里不痛快,发现贾蓉偷懒去乘凉,就借故大发威风,狠狠训斥贾蓉,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喝命家人啐他的脸,丝毫不给他面子。贾蓉虽然当时“垂着手,一声不敢说”,但背过父亲,就立刻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可见心里对他老子是一万个不服气。
   再看荣府,贾赦和他儿子贾琏也很不亲近,平日里贾琏夫妻都在二叔贾政这边生活,和他的亲爹贾赦好像不怎么联系。作者还采用暗写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个细节:第四十八回,平儿找宝钗来寻跌打损伤的药,通过她的口中我们得知,贾赦为了搞到石呆子的几把古扇,竟然伙同贾雨村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他还为此训斥儿子贾琏办事不力,贾琏回嘴辩解:“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为此他恼羞成怒,把贾琏劈头盖脸一顿暴打,打得躺在床上起不来,脸上也打破了两处。这个情节,让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贾赦对贾琏是很冷酷无情的,全然没有一点父子之情。不过,有一次贾琏外出办事办得让贾赦比较满意,也破例对他和蔼一回,一高兴竟把自己的小老婆秋桐赏给了他。不过,这个赏赐难免让人感觉滑稽,这样的事,在我们今天看来简直是荒唐至极,根本不是一个父亲和儿子应有的正常关系。
   相对来说,贾政对贾宝玉的感情就正常得多。起初,贾政因宝玉抓周时抓了脂粉钗环而怒骂“将来酒色之徒耳”,从此不喜欢他,经常严厉训斥他,使得宝玉见了他有如老鼠见了猫。第九回写宝玉要去读书,去父亲屋里辞行,贾政当着众多清客的面挖苦他说:“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接着把宝玉的仆人叫进来,呵斥叮咛一回。他如此严厉的训斥,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后来,大观园题对额时,他对宝玉的态度就温和了许多,虽然还是训斥的语气,但可以看出一个父亲对儿子应有的关怀。及至后来,因种种原因导致贾政气急败坏下狠心暴打宝玉的那次,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才白热化了。然而,这一次虽然实在打得太狠,但站在贾政的角度,我们也是可以理解一个父亲的苦心。试想,当听到儿子“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种种不肖的行为时,有哪个做父亲的能心平气和?因此,贾政这回管教儿子,虽然下手太狠了,但出发点并没有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应有的责任。
   看看以上几位父亲对儿子的种种作为,我们还能说贾府“最是教子有方”吗?
   第五回警幻仙子的十二支曲子中,其中有这样两句:“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箕裘颓堕,意思是比喻先辈的事业没有人继承。(出处在《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两句话,其实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贾府败亡的根本原因:偌大的贾府之所以后继无人,可以说贾敬就是罪魁祸首,贾家的败亡是从宁国府开始的。的确如此,整部《红楼梦》中,虽然荣府是故事的主线,但是因为家祠、族长都在宁国府。因此宁国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贾氏家族的兴衰,而贾敬不仅没有承担起一族之长的责任,还轻率地把这份重担丢给了儿子贾珍。而对于儿子的所作所为,他也不管不问,于是,失去长辈监管的贾珍,就变得为所欲为,把整个宁府搞得乌七八糟,以至于被人们议论“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地步。
   荣国府中的情况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好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贾赦放着好好的官不做,整天左拥右抱,只知道和小老婆喝酒取乐,根本不管儿女的事。贾政虽然满心期盼着儿子读书上进、为官做宰,但他又忠于国事,大多时候在任上,对家事无暇顾及。因此他对子女的教育,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叹奈何!
   古训曰,“子不教,父之过”,子孙不成器,父亲难辞其咎。一个家庭的盛衰和子孙的品行的优劣,与其家长的德行和治家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贾府的子弟们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其根本原因,用冷子兴的话来说,就是“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形成这样的局面,与他们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知,贾雨村所谓贾府“最教子有方”的言论,只是妄加揣测或者道听途说而已。

共 2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中的贾府里的儿孙可谓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家族的掌门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打”字当头,如此,父子之间的感情打没了,好的家风也打没了,这样的家族衰落只是时间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吗。而我们也可以从《红楼梦》所讲述的贾家的兴衰中的得到应有的启示,教育晚辈只靠“打”,是万万不行的。【编辑:铁血胡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6-11-05 16:19:46
  贾家的教子方式,是有问题的,不然贾家的结局不可能那么惨。
铁血胡杨
回复1 楼        文友:冷月无声        2016-11-07 16:34:30
  谢谢文友编辑并留评,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璇子        2016-11-08 17:09:58
  分析精美,令人心服口服,难得的赏析文章。欣赏祝好。
回复2 楼        文友:冷月无声        2016-11-09 09:57:47
  谢谢璇子到访鼓励,问好,冬安!
3 楼        文友:雪地上的书生        2016-11-09 15:11:55
  欣赏拜读精品佳作,问候冷月无声姐姐!
回复3 楼        文友:冷月无声        2016-11-09 20:44:41
  谢谢老弟到访支持,问好,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