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清官难断(小说)

精品 【星月】清官难断(小说)


作者:田承友 童生,958.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8发表时间:2016-11-08 15:51:42
摘要: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一场发生在农村一对母子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生活纠葛。儿子总是摆脱不了父亲在世时母亲对父亲的种种做法,以至于在心里落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但尽管母子之间恩怨重重,最终在村领导的协调下,儿子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这次和儿子发生激烈的争吵后,她的心彻底地伤透了。她始终弄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有时她甚至这样想,作为儿子,母亲生了他养了他,就算母亲曾经犯过错,出于感恩和回报他也应该原谅自己的母亲。可是看起来儿子却从未这样想过,一点儿也没有。她感到很无助,很委屈。想哭却没有眼泪,想叫却发不出声音。守着这间属于自己的冰冷的小屋,想着十余年来自己和儿子之间的那种冷漠的关系,她不知道这样的争吵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尽头,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
   黑夜是漫长的,对于她来说又是孤寂的。躺在冰凉的土炕上,她感觉到的不只是寒冷,还有一阵阵的恐惧。这时她才想起,晚上还没有烧火,晚饭也还没有做呢。不过此时她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这种事情了。那一股怒气还堵在喉咙里始终难以咽下。盯着天花板,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到挂在头顶上方墙壁上的石英钟发出的“嘀嗒、嘀嗒”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有节奏地回响着。她的心和身底下的土炕一样,冰凉冰凉的。她下意识地拉了拉被子,把整个脑袋裹在了被子中,双手又拽着被头用力地向下压去。她心里在想,就这样压下去好了,最好明天早晨不要醒来,那样一切就都解脱了。
   噩梦在恐惧的伴随下一点点被拉长。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在远处晃动,那是丈夫光着双脚在雪地中向自己走来,她试图伸出右手去拉住他,可是胳膊怎么伸也伸不直。丈夫朝她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突然间就消失了,只留下了白皑皑的雪闪烁着万道光芒刺得她的双眼无法睁开。
   这不是雪的光芒,是黎明的白昼从没有拉严的窗帘缝隙中偷偷地钻了进来。揉了揉红肿的双眼,她知道自己仍旧活在这个世界上。踉跄着从被窝里爬出来,习惯性地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石英钟,此时已经是六点半了。这个时候,住在一墙之隔的西屋的儿子和儿媳还没有起床。她穿好鞋,随手拿起那件已经多处跑毛,十余年前丈夫去世时女儿回来给她买的那件宽大的羽绒服披在身上走出了家门。他要去找村长——和儿子分家。
   丈夫去世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儿子和她的争吵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刚开始她是反驳的,后来就忍气吞声,再后来就去找村干部。渐渐地全村人就都知道了她们家母子之间不和睦的事情。清官难断家务事,村长的处理方法很简单,打个电话把她的儿子叫过来,她儿子来了,先是赔礼后是道歉,然后又做保证又发毒誓,最后就连哄带骗,连拖带拽地把她给弄回了家去。
   这一次她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赔礼道歉保证发誓都不好使,儿子不答应分家她是坚决不会回去的。昨天的争吵中,儿子竟然摔了她的电水壶,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昨天夜里她想了很多很多——离家出走,去养老院,再找个老头儿,甚至想到拿根绳子找棵小树吊死算了。可是她知道这些个想法都不现实,最终她决定:离开这个家,找一个房子单过。
   天很冷,太阳还没有升起,村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小山村显得空旷而又寂静。村头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穿透清冷的严冬在小村上空回荡,让人感到那么的刺耳,那么的惊惧。
   快七十岁了,一个典型的农村老太太,残疾的右臂始终是弯曲的,走在路上已显蹒跚。对于她的到来村长并不感到意外,也许是早已经习惯了。
   “三婶儿,大冷的天儿一早儿就出来了,这是又咋的啦?”
   “这日子没发儿过了。”话一出口,声音就哽咽了。“我要分家,你们帮我找个房子吧。”
   百十余户的小村,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的。论辈分村长得管她叫婶子。
   “三婶儿,是不是九哥又惹您生气了?”
   听了这话她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声泪俱下:“太过分了。老九那个瘪犊子居然把我的电水壶给摔了,这是不想让我活了。”
   老九就是她的儿子。他们家族是叔伯大排行,在九个兄弟中他排行老么是最小的。在村里,年岁大一些的叫他老九,年纪小一点儿的都称他为九哥。
   “三婶儿,是不是九哥又喝了?”
   “喝点儿猫尿就耍酒疯。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了了。”她从兜里掏出一把卫生纸,在脸上胡乱地抹了一下,“这回一定得和这个瘪犊子分开。你们要给我这个老太太做主。”
   以前老九是滴酒不沾的。父亲去世以后他开始喝酒,后来发展到酗酒。说是酗酒,其实是以酒浇愁。昨天,不知为什么他独自一人在村里的小酒馆喝了整整一瓶白酒,喝完后跌跌撞撞地回到家就直接拉开了东院的房门闯进了母亲的屋里。当时老太太刚下地,把电水壶的插头插在电源上,准备先烧一壶开水然后去做晚饭。儿子的突然闯入把她吓了一跳,看着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满身酒气的儿子,她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老九摇晃着身子斜靠在门框上,开始大吼:“又出去讲我的坏话,你到底安的什么心?老的给折磨死了不够本,还想把小的也弄死了不成么?”
   她的儿子老九始终认为自己父亲的死与母亲有关。所以每一次的争吵都不会离开这个话题。尽管丈夫去世已经十余年了,她也解释了十余年,抗争了十余年,可是她儿子老九始终就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其实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起,这样的一颗种子就已经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十多年了,已经生根了。他走不出父亲离开自己的阴影,永远也走不出去。每当想念父亲了,他就到父亲的坟头上去喝酒。每当在村里听到了关于自己家的风言风语,他就去村里的小酒馆喝酒。喝完酒他就会去母亲的屋里,话不投机就开始耍酒疯。
   她明白了,这是儿子在外边又听到什么了。可是她最反感的就是儿子每次争吵都要把他那个死去了的爹拉进来说事儿。面对儿子咄咄逼人的气势,她反唇相讥:“你又听到什么了?哪个又在乱嚼舌头根子?你给我讲出来听听!”
   “说我不给你修炕,说我不给你买煤,说我不陪你看病……”老九伸出左手,用右手掰着左手的指头一件一件地数落着,“成天的你闲着没事东家走西家串,传闲话扯老婆舌的,你是想告诉全村的人你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是吧?你到底要干嘛?”
   “我没说。”她和老九对视着,一字一顿,“谁告诉你的,你给我指出来。现在我就和他去对质。”
   “对质?不要去丢人啦。”老九苦笑着,努力地去捋直自己那已经僵硬了的舌头,“到处装可怜,满世界吐苦水。你想告诉别人什么?就是养了一个不孝的儿子呗。你说,就这火炕用得着一年一扒吗?仓库里的木头柈子有的是干嘛非要烧煤啊?感个冒发个烧的也要去医院,你说家里什么感冒药退烧药没有啊?再说,我们两口子一天天忙的有时连口饭都顾不上吃,哪有时间陪你在医院里耗着。”
   “没有时间?哼,有时间你还出去灌猫尿呢!”
   “灌猫尿怎么了?我委屈,我郁闷,我难受,我心痛!”老九用拳头猛劲地捶着自己的胸脯,歇斯底里地吼叫着。
   她一听火了,也大声地嚷道:“你委屈你心痛就上我这来耍酒疯,我委屈我心痛找谁去诉苦?”她一边说着一边怒气匆匆地走过去把老九往门外推,嘴里骂着,“给我滚出去!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我上辈子做了孽了,养了两只白眼儿狼。都他妈的随你们老祖宗的根性!”
   老九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这种话,尤其是从他母亲的嘴里说出来的。父亲是他的天,他的山,他不允许别人侮辱他的父亲,他的家族。虽然父亲已经离世十多年了,但是这十多年来他始终无法从父亲离开的那种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一提到父亲他就狠自己的母亲。他总是认为,如果母亲在生活上能够对父亲好一点儿,父亲也不会这么早就离开人世的。如果父亲没有走的这么早,自己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累,这么难。
   此时,厨台上电水壶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水蒸气从壶盖的边缘冒出来呼呼地往上窜,老九心里的火也呼呼地往上窜。他躲开母亲的推搡,冲了过去,一把将冒着热气的电水壶掀翻在地上。滚烫的开水瞬间喷溅到厨台上、墙上、地上和老九的身上。老九被烫得尖叫了一声,又随手拎起地上的电水壶狠狠地朝地面摔去……
   村长和老九年龄相仿。因为是远亲,两家离的又不远,所以平时两个人经常往来。关于老太太的事儿,村长也没少跟老九唠。村长劝老九:老人年龄大了,做儿子的一定得尽孝心,何况她是咱们的母亲。咱们毕竟是吃着她的奶,在她的怀抱中长大的。不管她以前做过什么,曾经犯过什么错误,我们做子女的都应该无条件地原谅她。
   其实老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始终无法迈过那道坎,始终无法走出那个阴影。只要一看到母亲,他就会想起父亲;一想起父亲,他的心里瞬间就会生起无名的怒火。他想控制,可是控制不住。于是他就喝酒,他想用酒精麻醉自己。但是这不管用,酒越喝越多,烦恼和忧愁也就越多,同时让他感觉到身心也更加疲惫了。
   小的时候老九就知道父母的感情不和。那时他才八、九岁的样子,还是生产队大帮哄的年代。父亲每天要去队里做工,早上起来后他先要干些家里的杂活。这个时候是女人做早饭的时间,可是每天母亲在这个点儿上总是头不梳脸不洗的先出去溜达一番。待父亲忙完手里活计,母亲却还没有回来,父亲就习惯地吃一碗隔夜饭,再喝一碗凉白水,然后就去队里上工去了。这个时候母亲回来了,开始做饭,吃饱喝足后就上炕继续睡觉,睡醒了就再趿拉着一双破拖鞋出去溜达。在老九的记忆里,母亲从来不关心父亲。一年四季他从未看见父亲的脚上穿过袜子。大冬天里父亲去山上“倒套子”,也是光着一双脚板穿着一双破棉胶鞋顶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没过脚腕的大雪中趟来趟去的一干就是一个冬天。偶尔父亲生病了,母亲也从不过问。有时老九会想:这种对自己的男人没有一丁点儿体贴的女人,当初父亲是怎么看上她的。
   中考那年,老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那时在农村,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了几年。看着父亲为了养家常年奔波劳作的身影,他决定退学。他要帮助父亲养家,分担父亲的劳累。父亲实在是太辛苦了,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就已经白了,腰也有些弯了。虽然母亲不关心父亲,但是做儿子的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如此地辛劳下去。老九想,自己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父亲也该歇歇了。
   可是退学却成为一场家庭风波,险些让他们的父子关系断绝崩盘。作为父亲,重望儿子学业有成,光宗耀祖,用知识去改变命运;而作为儿子,心疼父亲,企盼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养家的重担,好让父亲在年老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九是倔强的,父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该用的方法和手段都用上了,怎奈老九主意已定,信念已决,为断后路甚至把书包和书本都填进灶坑里焚烧了。父亲没有办法,最终默默地妥协了。
   那时老九十八岁,个子虽然不高,但是身体敦实壮硕,一看就是一个浑身充满力量的车轴汉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能吃苦的。跟父亲下田播种、施肥、收割,随父亲上山砍柴、伐木、“倒套子”……无论干什么他都要走在父亲的前头。这样,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老九就成为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二十三岁那年,父亲托媒人给老九说了一门亲,这时老九已经成了十里八村的种粮大户了。家里各种农业机械应有尽有,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农场。
   儿子出生一年后,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肺癌晚期——老九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医生对他说:你父亲年轻时没少出力,也没少遭罪。饥饱无常,饮食单一,营养不良和他的病有直接的关系。你父亲的病也不是一天两天落下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看着父亲安详的睡着,老九伏在父亲的床头泪流满面。就在父亲入院的前一个月,有着一手泥瓦匠手艺活的父亲还一个人给儿子建了一座一百多平米的大仓库。儿子种地一年比一年多,现有的仓库已经不够用了。父亲醒了,儿子伏在床头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父亲似乎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因为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哥哥都是在他这个年纪离开人世的,而且发现时都已是癌症晚期了。
   他对儿子说:“老九啊,如果爹不在了,你要对你妈好一点儿。她有残疾,生活不方便。她生了你们姐俩,不管怎样是她给了你们生命。”
   老九不说话,只是不停地流泪。
   父亲继续说:“你妈和我的确是感情不和,但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如果我真的走了,你们姐两个一定要让你妈的晚年过得幸福。”
   父母岂止是感情不和,他们已经分居多年的事实老九早就知道了。那是他退学后的第二年,很多次晚上他去父母的屋里都会看到这样一幕:炕头铺着一床被褥,炕梢铺着一床被褥,炕的中间放着一张饭桌。有一次老九问父亲这是怎么回事,父亲长叹一口气什么也没说。后来在父母的一次激烈的争吵中老九听出了倪端:原来分居是父亲主动提出来并那么去做的。因为父亲抓住了母亲出轨的证据,母亲居然还理直气壮地承认了。本来从小到大老九就对母亲有成见,闻听自己的家里出了这档子丑事,他对母亲不只是有成见,简直就是厌恶甚至是恶心了。

共 1067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小说,小说由小见大,看似只是在讲述一对母子之间的矛盾,其中却包涵了人的生活和生命的价值取向。年迈的母亲得不到儿子心灵上的呵护,母子间的关系十几年都处在矛盾中,而且矛盾不断升级,越来越激化。谁对谁错,无法评判。儿子因为父亲的离世而一直怨恨母亲,他认为是父母感情不合,母亲对父亲的漠不关心,造成父亲早逝。当然父母亲的婚姻也确实存在问题,因为把婚姻与报恩联系在一起,所以父亲、母亲,其实并不相爱,也可以说,父亲根本没有爱过母亲,最终导致他们婚姻的不和谐。所以母亲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这位母亲也真的是不合格得母亲,一辈子好吃懒做,甚至有过出轨行为,她的行为让一双儿女对她产生厌恶甚至有些唾弃,到老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甚至有些为老不尊,她自私,还有些玩世不恭。儿子心里的恨,化成了一次次与母亲的争吵,而且一直不肯原谅母亲的所作所为。母子双方就这样僵持着,一次次,闹到村里,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母子间的矛盾。还好故事最终走向了明媚。一对母子内心深处开始反思各自的行为过失。算是个很好的结局。小说贴近生活,讲述了普通百姓的故事。推荐阅读!【编辑:潇湘竹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109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1-08 16:01:22
  问好田承友老师,感谢赐稿!
潇湘竹雨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1-08 16:11:32
  母亲的不尊,儿子的怨恨,导致母子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终究是血浓于水水,母亲在不对,她也是妈,儿子的怨恨也是母亲一手造成的。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反思。
潇湘竹雨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1-08 16:12:04
  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祝创作愉快!
潇湘竹雨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6-11-09 21:41:22
  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母子之间的心结也是日积月累的,好在最后在村干部的调解下,母子关系有所缓和。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5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16-11-11 10:57:02
  清官难断家务事,生活真的就是一地鸡毛,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弄个乱七八糟。为老不尊的母亲在儿女的心目中失去了尊严,遭到他们的厌弃,还好,儿子毕竟良知尚存,结局还算圆满。一篇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的好作品,拜读了!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