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血和泪铸就的新疆(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血和泪铸就的新疆(散文) ——新疆散记


作者:流浪的眼眸 布衣,15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5发表时间:2016-11-10 07:25:47
摘要:一些不毛之地成了绿洲,这是一种神奇,那是一种什么力呢


   车行驶在北疆,我倚着车窗向外。茫茫的戈壁,灰黄,暗淡,有时候泛着白碱,似乎绵延到天边,没有鸟鸣,没有走兽,偶尔有遗落的车胎,矿泉水瓶,似乎感觉到人类的存在。这种存在给人无边的荒凉之感,好像史前的遗迹,这辆大巴就显得格外孤独。
   看不多久视觉就疲劳了,窗外风景如复制一样,让我怀疑自己行驶在第三空间或者进入了结界。打了一个盹又一个盹,时间过去几个小时又几个小时。再看向外面,风景有了变化,沙地上有了细细的绒毛,那是草棵,枯黄干瘪。有了树,一丛丛,一簇簇,没有章法,随意的点缀。山也出现了,有的看起来就像巨大的沙堆,如果来一阵风,一定是飞沙漫天,跑上一群马,就可以拍武打片了。走了几天,看得多了,也看出分别,山的颜色也有了变化。有的是红褐色的岩石,据说这叫火烧山,岩石刀削斧割一样,断面呈现着奇异的花纹。向阳的一面格外诡异,似乎有个大手笔的画师创作的印象派画作。渐渐的山上有了植被,点点绿光柔和明媚,有着优美的流线。终于看到蓊蓊郁郁的林木,这就是所谓的林山。如何你足够细心,就会看到草山、石山上有堆叠的石块,据说是叫玛尼堆。玛尼堆是传递信息的,牧民用玛尼堆的多少告诉后来者,附近有草场还是人家还是交易市场,这是一种结绳记事时代的遗留。可以想见,贫瘠荒凉的天地间,发现一片绿色,那对原始的牧民是多么大的欣喜啊!有了绿色,牛羊就有了食物,人也就有了倚靠。物质贫瘠却摆脱人性的自私阴暗,从而懂得分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逐草而居的种族因而就有了延续。这种传统,使得这个种族乐天安命,强劲韧性。
   导游说,这边的山有沙山,草山和林山,这几个字眼说起来容易,其实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你道这草是怎么长出的?是用直升飞机撒的草籽。草籽哪里来?是从日本进口来的。草籽成活率多少?据说只有百分之零点二,还不算人工,可以说沙山变成草山林山,那简直是用钞票堆出来的。这钱从哪里来?这少不了政府的支持,除了钱,更多的是人,当年的兵团人背井离乡,建设大西北,导游说,兵团人放下武器是百姓,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新疆的美丽和富饶是用血和泪写出来的。
   导游讲到阿勒泰,说到天寒,有这么一个细节:哨所站岗是五分钟一换岗,某次换岗时交接的士兵忽然内急,一身轻松后,和对方说话没有反应,轻轻一碰,那士兵的身体轰然倒下,眉毛胡子结着冰,身体已然僵硬,这样的死亡是不被看成英雄的,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种牺牲。有一种壮烈写在史书上,有些悲伤存于和平时代的琐屑里。既然有大兵团,解决生活问题是个大难题,当年大上海改造风尘女子进疆,除此之外,大批湘女入疆,然后就是知青,像分配货物一样,根据美丑分配给不同等级的官兵。想一想,从和风细雨的南方来到大西北,不说别的,光是洗漱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些娇弱的女子们克服多少困难才适应西北的潦草粗犷。何况婚姻之事被分配,情感的磨合又是一个多么艰难痛苦的历程。在变革的大时代里,任何个人都是渺小的,何况女人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兵团的稳定,稳定的兵团使荒凉的戈壁有了绿色的生命,有了绿色的村镇。有了快速发展的城市。在火车上遇到一个新疆女子,她的妈妈乘着列车入疆,到了一个城市,像卸载货物一样抛下一批人,妈妈一看,心想:这地方好破败,前面也许有好地方吧?到了第二站一看,更破败,于是下车了。因为颜值高,被一个新疆干部,也就是她爸爸看中,就这么嫁了。好在这个爸爸是个知冷知热懂得怜惜的人,妈妈有了幸福安稳的一生。导游的奶奶就没有那么幸运,被安排给一个丑兵,也就是他爷爷。丑到什么地步?据说奶奶一见面就哭了。可那是组织分配啊,不服不行,那就死吧,结果人家有防备,自杀不成,好歹就过吧。可爷爷特别能作,稍有不合就大打出手,奶奶一天没伤就是奇迹,磕磕绊绊就这么过了一生。任何开拓其实都伴随着野蛮,这个时候讲人性,其实是奢侈的,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曾发生的一切,这对于他们就是一个最大的安慰,对历史也是一种尊重。
   阿勒泰的冬天很冷,天气说变就变,当地人生活随性,靠天吃饭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冬天人畜冻饿而死那是寻常的,为此,每到冬雪来临之前,政府就派人去牧区用维蒙汉多种语言广播:牧民朋友们,大风雪要来了,抓紧转移吧。遇到固执的,连哄带劝一遍又一遍,直到全部撤出,才跟着撤离,稍一磨蹭,就可能被雪堆埋葬。为了牧民生活安稳,发给他们安家费,可散漫的游牧人,把这钱化为酒肉,呼朋引伴,大吃大喝,据说他们豪爽热情,有客人来了,好吃好喝,迎客三天送客三天,这么着,冷风来了依旧迁徙。政府没办法,就造了房子给他们居住,房子白给的,就不懂得珍惜,一些设施就不懂得养护或者不愿意养护,房子很快的破败了。这下子政府就精明了,房子不是白送,只给补贴,这下子安顿了。安顿了的牧民,开始烧牛粪,然后开始烧煤,渐渐的煤改气,生态环境好了很多。除了放牧,他们也渐渐的学会种植,走在新疆,我们看到了大片农田,种着玉米葵花棉花,农牧业渐渐发达起来。
   以前很是反感“战天斗地”的口号,人造梯田,把湿地开发成粮仓都是那个口号的产物,但也给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如今的草原很难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形,退耕还牧,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在新疆,我感觉到这个口号的威力,这个口号凝聚着维汉蒙哈族人的血汗,我想历史应该铭记。
  
  

共 21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血和泪铸就的新疆》这篇散文描写的是新疆的自然状况和人的生活、生存状况。无垠的沙漠,少有的绿色,让人无法想象的寒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代代建设者们的付出和奉献。我没去过新疆,对那里的一切知之甚少,对文章里关于那些上海、湖南的女子进疆的情况,更是第一次听说。假如真是如此,谁不为这些母亲的无私奉献与付出致敬!她们怀着爱情,怀着对新疆的无私援助,来到荒漠,人性被泯灭,爱情被剥夺……然而,这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手段。文章紧扣主题,描写细腻,揭示出一段鲜为人知的东西,值得参考。感谢作者赐稿,推荐阅读。【山水神韵编辑:九井居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6-11-10 07:30:41
  这篇文章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同的新疆,了解了一代代新疆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在这里向他们致敬!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2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6-11-10 08:51:36
  拜读。看到了风沙昏黄中人类开拓的痕迹。当然,泪水也有痕迹,但早已被风干,连同那些哭泣着的声音也被埋没。问好流泪的眼眸!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3 楼        文友:流浪的眼眸        2017-03-15 19:07:34
  影视的视角和生活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向他们致敬!不好意思,我这么久又回来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