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风不与周郎便

编辑推荐 东风不与周郎便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10发表时间:2016-11-12 21:46:13

早晨辅导,见学生们背诵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猛然间,我想起了早年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少年的乐园,“三味书屋”似乎是一场梦魇。但想想那位私塾老先生,读书时摇头晃脑而又专注的神情,我不禁感到既好笑而又心生敬意。
   “三味”据说是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也有人将“三味”理解成“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我喜爱诗书,也爱读书,但不知从哪里来的印象,总以为经难读、史费时、诸子太杂。古人将书一般分为经、史、子、集,诗歌作为文学的一部分,自然被归入了集部。生活中,我们常把描述一个民族的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的叙事长诗,称为“史诗”;同时也将老杜等反映社会生活与百姓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叫做“诗史”。
   “史诗”,“诗史”,一反一正,倒还真有些饶舌的感觉。英国哲人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各有各的作用,正如萝卜和白菜各有各的营养一样。人活着,需要不同的物质营养,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精神营养,我以为读书就是在获取精神营养。当然,读的书不同,营养也自然不同。但有时候,一本书或一首诗营养是丰富的,我们又何必分“诗史”或“史诗”那么清呢?倒不如来个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或“取短补长”。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部《全唐诗》,收录的仅有名的诗人就有两千多,灿若繁星;诗歌达万余篇,浩如烟海。在这众多的诗人和诗篇中,有一种题名为“咏史”的诗独树一帜,也有一位写“咏史诗”的高手声名显赫。我要说的就是辅导时学生们背的那首杜牧的《赤壁》。“咏史诗”通常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感而作。说它是“诗”,内容是在写“史”;说它是写“史”,其实又是在抒发诗人的情感。那么,我们该怎样读诗又读史呢?
   关于“赤壁”一词,它既是该诗的题目,又是一处地名。从历史上来看,“赤壁”可以追溯至高祖六年,沙羡县令梅赤利用一位老道长的“阴阳五行图”,确立了“赤壁”这一地名和范围。据《湖北通志》记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建安十三年冬,孙刘联军大胜曹操,周瑜回师赤壁,行德胜宴,喝庆功酒,兴奋之余,拔剑起舞而歌:“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遂挥剑在悬崖峭壁上深深地刻下了“赤壁”二字。
   “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都有记载,罗贯中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有极为精彩的描述。作为诗词,我们也曾经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为“咏史诗”,杜牧的这首《赤壁》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怎样从读史中又读诗呢?
   “折戟沉沙铁未销”,其中的“戟”,是古代的兵器。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会使用“十八般兵器”。关于“十八般兵器”,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十八般兵器”又分“九短”和“九长”。“九短”一般是指“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则为“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这其中就包括了“戟”。《三国演义》里勇战“三英”的吕布,使用的就是方天画戟,“辕门射戟”也是其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如今,“折戟沉沙”已成为了一个固定熟语,常用来形容败得很惨。试想,沉入在沙石之中,一把尚未销蚀殆尽的残戟,或一根锈迹斑斑断裂的“戟齿”,它分明不就是一件历史遗物吗?当然,也是古战场的一点见证而已。“折戟”,反映了当年战场鏖战的激烈,“沉沙”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或沧桑,“铁未销”则是指过去在历史的长河中还并不算久远。总之,这支沉入泥沙、尚未销尽的残戟,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似乎在讲述着当年那段波诡云谲、风烟滚滚的历史。
   “自将磨洗认前朝”,“磨”和“洗”都是一种动作行为,“磨”是打磨,“洗”是清洗。对“沉沙折戟”的“打磨”和“清洗”,应该就相当于今天的考古工作,想来只是没有现在的专业和精细罢了。“自将”,是自己拿来。这里,明显不能理解成是诗人自己在作“鉴定”,可将其看作是一句轻松委婉的说法。它的大致意思是,“残戟”在经过一番“打磨”和“清洗”之后,很容易就会被人们分辨出来。根据所处的地理区域和时代判断,“前朝”一定是指孙刘破曹的东汉末年,也就是赤壁大战之时。
   由一件“残戟”而联想起当年的故事,这是在用历史遗物去推测或判断前朝的历史。社会的发展犹如滚滚东去的长江,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残戟”是客观的,虽然经过浪涛的冲打、岁月的销蚀,但依然存在。历史是不容改变的,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才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态度。诗人以特定客观的材料作论据,可谓事实清楚,选取以小见大的角度,可谓手法高妙。从整体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为后面的抒情或议论做铺垫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东风”常指“春风”,如与杜牧同时代的李商隐,他的《无题》诗中就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再如宋人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虽然“东风”有时也实指从东面刮来的风,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当然这里也可以理解成“春风”,不过赤壁之战,正是寒冬腊月的天气,按说这个时候,不要说南方的长江流域,即便是黄河中下游,也很少刮“东风”或“东南风”,这就看天气的瞬间变化了。
   “周郎”即周瑜,字公瑾,少年英俊很有才名,人呼“周郎”。赤壁之战时,他正是东吴的大都督。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与……便”,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的句式,也就是“不给……方便”。这里明显是一种假设,因为“风”属于自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向哪里刮完全是由气压高低或气流变化而决定的。当然,四季“风”的变化,一般也是有规律的,但这种规律又不是绝对的。
   所谓的东风“便”与“不便”,客观上来讲,应该说不是“东风”给的,它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为,说得明白些,也就是人们对自然“风”的利用。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天通常刮北风或西北风,是很少刮“东风”或东南风的。在当时那种气象条件下,人们也是很难预测到短时间风向变化的。所谓的“东风便”,实际上也就是“正好赶上”,只是一种巧合罢了。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当时说不清的因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变数”。不可求而遇上,先前的人们常常把它理解成了“天意”,古人通常称为“天时”。
   关于“借东风”,《三国演义》里有具体的描写,他将诸葛亮写成了超人的“妖”,施展起道教里所谓的“法术”,祭得了“东风”。但那只能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或者说是人们大胆的想象而已。目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早已成为了一个俗语,常用来比喻办事情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少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个“重要条件”,我们现在通常称为“机遇”。“东风与周郎便”是说上天给了周郎方便,倒不如说是周瑜抓住了“东风”这个机遇。反过来说,没有“东风”这个条件,或这说周瑜没抓住“东风”这一机会,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
   “铜雀春深锁二乔”,该句就是在前面假设的条件下自然得出的结论。“铜雀”即历史上的铜雀台,据说它是曹操为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所建的。《三国演义》里有交代,说曹操在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一铜雀,大臣荀攸借机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乃吉祥之兆。曹操大喜,于是在章水之上筑建了一座“铜雀台”,并为此而作了一篇《铜雀台赋》,其中就有“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据后人考证,所谓的《铜雀台赋》乃曹植的作品,其间也并无“揽二乔”一句。
   “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东吴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大乔是孙权的哥哥小霸王孙策的夫人,小乔正是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夫人。“春深”或“春深似海”,一般是用于写女子幽居或无聊的。试想,两位“国夫人”都被掳走,幽禁到了曹操行乐的“铜雀台”,幽居而孤独;可见东吴早已亡国了。恐怕不是“东风”与“周郎”便,“东吴”要比曹操败走华容道还要狼狈,说不定周郎也成了人间之鬼。
   杜牧的这首咏史诗《赤壁》,一般认为作者是在吊古伤今。它既感叹了历史上英雄的成名靠的是机遇,而又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空有一腔热血却得不到重用、满腹的报国之才却不能施展的忧愤和抑郁之情。通读全诗,反复揣摩,无论从“折戟”还是“前朝”,也无论是“东风不便”还是“铜雀台”等用词来看,我觉得该诗不像是说“周郎”,而更像是说另一位英雄,也就是曹操。
   赤壁一战,“折戟”惨败、颜面尽失的是曹操;而周郎则是满面春风封官加爵的胜利者。再说,周郎并无建立国家,无所谓什么“前朝”。当然,“魏”也不是曹操建立的,但它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或曹氏所建。更重要的是,赤壁之战周郎是得到了“东风”给的方便,而曹操却不便于“东风”,几十万大军被烧得鬼哭狼嚎,连自己也几乎丢掉一条老命。“铜雀台”本是他用来炫耀武功的,一个“春深”,一个“锁”字,明显是冷遇或幽禁,明显与享乐无关。
   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杜牧的这首《赤壁》有吊古伤今之意,也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但就“咏史”来看,我以为他对历史的认知和教训的把握,应该说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稍作思考,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赤壁一战,难道曹操的失利真的是因为一场“东风”吗?北方一定,自以为江山在我,目空一切,贪得无厌,一意孤行,不听劝阻,而又多疑,自毁长城。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征战,民不聊生,将士不服水土,思乡念家,心有所动。由此看来,一场不便的“东风”绝对不是偶然的。
   毋庸置疑,与“前朝”相对的一定是“后朝”,也就是杜牧所处的“当朝”。想想大唐王朝的盛衰,不也是因为一场“东风”或“春风”吗?唐玄宗李隆基虽无曹操平定四方的赫赫战功,其励精图治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创下了“开元盛世”,其文治上所表现的非凡才能,我想绝不亚于曹操。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唐明皇居功自傲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也该享受享受了。于是,他贪婪女色,“重色思倾国”。“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不正像吹进宫中的一股“春风”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场春风,一代明皇迷失了、倒下了!
   纵欲带来的是无限的伤痛,倒下的不仅是一个唐明皇,还有杨贵妃以及大唐的雄风。“东风不与周郎便”,准确地说应该是“东风不与曹公便”,而让我们联想到的却是“春风正与明皇便”。白居易在《长恨歌》的结尾里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历史是不容假设的,真相也只有一个,而遗憾则是遥遥无期的。怨天怨地怨自己,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东风与周郎便”,然而周郎是幸运的的;“东风不与曹公便”,历史才是真实的。“东风”属于自然,冬天刮东南风虽然有悖常理,但仍属自然。开句玩笑,曹公这辈子恐怕也怨不得“东风”了。世人明白了这个道理,面对“东风”,我们又该如何呢?读诗、读史,情理一也。只是有人爱“诗”,有人爱“史”;有人遇事爱动情,有人遇事则多多思考而已。

共 45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该文开篇很自然,从学生晨读的内容入手,引出了该文要研究的问题。在对杜牧的《赤壁》的具体解读中,文章逐句解读,对诗歌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历史背景,都做了清楚具体的阐述,这对我们理解这首诗是很有帮助的。该文的精彩点还不在这里,而是作者透过诗歌和历史做的深刻思考,指出了不同的人对待诗和历史的不同态度,与文章第一部分的论述一起,构成了该文的哲理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11-12 22:09:10
  杜牧的《赤壁》表达的主题是多样的,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有对作者所处的现实的思考。正因为这样,这首诗才呈现出了一种魅力。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6-11-13 07:22:47
  感谢春雨的滋润,阳光的普照,一篇小文经历了阳光春雨,顿时光亮了不少。辛苦了,问好主编!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