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难兄难弟(随笔)

编辑推荐 【西风】难兄难弟(随笔)


作者:寒江孤鸿 举人,4189.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4发表时间:2016-11-29 22:44:12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流行过这么一句口号: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我记得每年的大年初一上午,约摸八点左右,生产大队的院子里就会响起热烈欢快的锣鼓声。然后,在大队支书带领下,锣鼓队和文艺宣传队走阡陌过田埂,挨家挨户给现役军人家庭的大门上贴“光荣之家”的红纸横幅,拜年、送礼品,再演几段歌舞。
   大年初一,人们都闲着,只要看到锣鼓队和宣传队走到某家的院子里,住在附近的人们就会好奇地凑拢来,饶有兴趣地看书记亲手给这家门楣上贴“光荣之家”,揣摩书记送出的礼品包里有什么好吃的,接着评品宣传队里哪个姑娘俊。如果看到哪个心慌意乱的男队员跳错了舞步,会当即引来一通善意的嘲笑。
   从1961年夏天大哥参军后,我家连续四个春节享受了这个荣誉。每当锣鼓声在我家院子里响起时,我心里就别提多么美了。
   可那时我村最光荣的是财清叔,所有的军属跟他比,全都相映见绌!为什么?因为财清叔两个年岁相近的两个儿子,竟然同一天接到入伍通知书,同时穿上令人羡慕的草绿色军装,加入了令人尊敬、羡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件破天荒的大事,立即在四邻八舍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出于公社政治宣传需要,财清叔和两个儿子的特大合影照片,赫然挂在镇上唯一的照相馆展览橱窗里。财清叔满脸笑容、身体略显僵硬地坐在椅子里,两个穿军装的儿子也笑着,站在他身后。每个人经过照相馆时,总要被这幅照片吸引,向其投去羡慕的一瞥。
   财清叔个子不高,满面沧桑。他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除了在生产队里干活,几乎从不惹是生非。财清婶走得早,因此他又当爹又当妈,独自抚养大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参军的是二儿子林洋和小儿子发洋。
   说起林洋和发洋,村人没多少好印象。他俩从小顽皮捣蛋,说话云山雾罩的不着三四,动不动就恶作剧,开些不入流甚至下作的玩笑,比如用手兜住自己放的屁,装腔作势地扔到别人的饭碗里。几句话不合就撵着人打架。读不进书,老留级。林洋在小学一年级连读了三年,这记录在村里保留到现在,无人能打破。
   1964年,这弟兄俩同一天应征入伍,村人们看着这弟兄俩穿着崭新的军装,在热烈的锣鼓声中登上接新兵的卡车,纷纷祝愿他俩能在解放军这座大学校里学到些做人的道理,最好脱胎换骨,今后变得有出息。
   三年后,这弟兄俩退伍复员回乡了。问起他俩在部队里干了些啥,回答说一个养猪,一个种菜。连奖状之类的东西也没拿到一个。
   我三哥是七十年代初当兵的,也养过猪。他每年都有“三好战士”、“积极分子”之类的奖状寄回来,还光荣地入了党。
   这弟兄俩复员后,因一无所长,只能回家继续务农。因为家境贫困,三十岁左右了才凑合着结了婚。当然,结婚的对象也好不到哪去,属于姑娘中的残次品。据说有次林洋媳妇参加娘家一个堂姐夫的丧礼,不知什么原因,她在丧礼上昂着头,咧着大嘴,哭个没完没了,眼泪鼻涕糊了一脸,看热闹的人都把她当成西洋镜来看,窃笑不止。后来林洋臊得实在忍不住了,上前抽了她一个大耳刮子,才堵住了她的哭声。
   财清叔的大儿子跟父亲差不多,忠厚老实。可惜寿短,也在五十九岁那年患重病死了。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逐渐脱贫,生活日益好转,吃穿不再发愁。于是在八十年代后期,纷纷推倒原先简陋的平房,建起两上两下或者三上三下的楼房。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稍微有点商业头脑的,靠着勤劳苦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方法积攒些钱,绝大多数农民翻建了舒适、坚固的楼房,江南农村因此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没能力翻建。他们不是不想住楼房,而是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林洋弟兄俩也翻建不起楼房,只能将就着住在日益破败的平房里。
   他俩的后代也不咋的。林洋的大儿子跟老子当年一样,也是读不进书,混到初中毕业就开始到处鬼混。在别人的教唆下赌博,没钱了就编谎话,逢人就甜言蜜语地借钱,十元、五元不论。一旦被他借到手,就别想要得回来。他还有个嗜好,喜欢嫖暗娼。有一次完事后企图逃跑赖账,被人家抓了回来,问他要钱,他干脆回答没钱。于是人家报警,告他强奸妇女。结果他以强奸罪被判了几年徒刑。
   林洋弟兄俩五十出头就疾病缠身,却没钱看病。渐渐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早早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在家坐吃山空。一切衣食从简,十天半月饭桌上看不见荤腥。眼睛已经瞎了的林洋曾恳求媳妇到镇上买几两猪肉解解馋,媳妇回答:医生说的,你全身是病,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症,不能吃肉。我口袋里也没钱!
   于是,他俩只能借着村里别人家办丧事的机会,在丧礼酒席上不顾医生的警告,和亲友的善意劝告,低着头,频频将筷子伸进汤盆菜碗,甩开腮帮子猛吃。
   苦苦地撑熬到五十九岁那年春天,林洋柱着一根木棍,哆哆嗦嗦,摇摇晃晃,一脚高一脚低地摸到隔壁卧床不起的弟弟发洋床前,哽咽着说:兄弟,哥活着也是受罪,没有好吃好喝不算,一身毛病,整天这痛那疼的,这日子哪是个尽头呀?活得实在没意思,我想先走一步。
   发洋听了泪如雨下。但他也久病无孝子,整天战战兢兢地看儿子儿媳的脸色,日子好不到哪去。对哥的求死,弟弟没劝。只是说:哥,你一路走好,我不能远送了。好在要不了多久我也要走这条路的,你就在桥上等等我吧。
   林洋媳妇听到了弟兄俩的对话,也想阻止丈夫自杀。可她毕竟是个稀里糊涂、邋里邋遢的村妇,也想不出啥好办法阻止,依然每晚睡得死猪似地,放爆竹也不醒。于是,三天后的一个夜里,夜深人静时分,林洋挣扎着起床,摸索着穿好衣服,开门,蹒跚着朝十五米开外的村河摸去,摸到日常淘米洗菜的水桥上,栽进平静的河里,淹死了。
   第二天早上,林洋媳妇喊林洋起床吃饭,隔壁的发洋喘着气搭话了:别喊了,快去河边看看吧。
   几分钟后,平静的村庄就被林洋媳妇的哭嚎惊动了。
   半年后,发洋也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仔细想来,造物主给过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了。他俩完全可以借着参军这个机会,在部队里尽量纠正自身的种种缺点,多学些知识和技能,就有可能成为人生中的转折点。可他们没把这机会当回事,或许他俩根本没有忧患意识,也不知道如何珍惜、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复员后在他俩身上看不出曾当过兵的痕迹,依然是土得掉渣,混在人堆里挑不出来的普通农民。
   想到这弟兄俩当年曾成为全公社的新闻人物,晚年却如此凄惶,村民们无不唏嘘。
  

共 25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文中的主人公兄弟俩从小就不学好,思想懒散,品行不端正,学习期间不求上进,混日子。长大后俩兄弟双双参军入伍,一个在部队种菜,一个喂猪。只可惜在部队三年期间俩兄弟也是混日子,毫无上进心,三年的部队生活他俩的思想没有一点改变。复员回家后依旧过着懒懒散散的生活,邻居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都有了新的起点,他们兄弟俩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直到老年疾病缠身,自尽身亡。通过俩兄弟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惰性是落后的根源。一篇警示读者的好文!感谢作者赐稿!【编辑:晶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6-11-29 22:45:45
  寒哥这篇反面教材很好。
( (
回复1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1-30 11:14:18
  谢谢晶莹的精心编辑!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最容易了,灵光一闪,下笔千言,手到擒来。其乐如此。
2 楼        文友:春闺梦里人        2016-11-30 16:02:24
  机遇都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降临的,这是前年不变的真理。
( (
回复2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2-01 09:28:56
  浑浑噩噩,苟且过活的人,就是机遇来到面前,也会视若无睹。
3 楼        文友:念家的麻雀        2016-11-30 21:12:59
  老师厚重的作品,像一面时代的镜子,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向老师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2-01 09:30:59
  麻雀,你写自身事和身边事,真是驾轻就熟,如鱼得水。在这方面,我们西风人真的要好好向你学习呢。
4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6-11-30 21:31:16
  这样的兄弟俩,稀里糊涂混日子的心态,在什么年代也是没有好日子过的,结局令人惋惜。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4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2-01 09:35:28
  是的,改革开放之风,首先是从广东开始,然后在沿海地区铺开。江南得风气之先,经济发展很快。但总有一部分人,不能随着历史车轮前进,只能被时代抛弃。
5 楼        文友:谈笑中        2016-12-01 09:57:42
  很欣赏寒江能从反面写人生,给人以警示。其实人生真是这样,机会不是没有,而是看是否能把握住,一旦失去了,命运就会截然不同。遥祝冬安!
回复5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2-01 11:19:27
  谈笑中老师,别忘了社团征文哈,我这里可是翘首以盼你的大作呢。
6 楼        文友:衢四海        2016-12-03 14:32:51
  两兄弟的人生,可悲,可叹,可怜。
回复6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6-12-03 16:41:38
  哲学家说,性格决定了人生。我们家乡的老话说,从三岁可看到八十。这弟兄俩从小就没被乡亲们看好过。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