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檀香.某人杯】 报贩传奇(报告文学-征文)

精品 【檀香.某人杯】 报贩传奇(报告文学-征文)


作者:谢川 举人,5986.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45发表时间:2016-12-14 00:45:03
摘要:生命的美丽源于创造,创造的动力来自感恩。

生命的美丽源于创造,创造的动力来自感恩。
   ——作者题记
  
   1、火车上的“土老头”
   2008年10月,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一列高速列车开出北京车站向南驶去。众多的旅客当中,有位上了年纪有些土气的男人尤其引人注目。他看上去一米七O左右,灰白的短发,粗糙偏黑的脸庞显得有些疲惫,一种坚韧的气韵从线条分明的皱纹里透露出来。此刻,他正手捧一本宣传册,兴致勃勃地向他身边的乘客讲述他的北京之行,讲述他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全国高校内实施的一项爱心捐助行动。懒洋洋的旅客懒洋洋地听着,从他们疑惑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一些不屑与疑惑,有人还在心里讥笑这位“老土”是不是在作秀。
   讲述者没有顾及这些,还是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并时而展示盖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红印章的批复文件,看得出他实在压抑不住内心深处的兴奋和喜悦、骄傲和陶醉,这种表情只有在刚刚获得某项成功的人身上才会看到。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按下话头接听,对方是个女孩子的声音:“詹先生,今天是您60岁大寿,祝您生日快乐!”
   被对方称作詹先生的男人脸上掠过一丝朴素的笑容,但笑容很快被凝重的神情取代,他持手机的手在耳畔停留了一会,然后慢慢放下来,自言自语地说:“呵呵,今天是我60岁的生日,我都忘了。”他安静地靠在座位上,把目光投向窗外,不再说话。看得出,他确实是有些累了。
   这个在火车上度过60岁生日的男人,就是被众多知名新闻媒体称为“中国第一报贩”的“深圳卖报大王”詹兆强,从他那一身粗陋的穿着上,怎么也难以让人相信他是一位身价上千万的公司老总。然而,他的身上有着好几个中国第一。
  
   2、“中国第一报贩”
   詹兆强,1948年生于江西临川一个贫困的教师家庭,父母虽然深知读书的益处,但是在“文革“的时代里已经无书可读、无学可上,与许多同代人一样,他初中未毕业便下乡务农去接受”再教育“。一个小小的机会,詹兆强进了城里一家纺织厂当工人,从木工、钻工、翻砂工一直干到厂工会。
   在一般人看来,成了家,有了儿女,应该安安份份地守着“铁饭碗“过日子。可是1986的一天,已经38岁的他偶尔从一张报纸上知道有个深圳大学,正在面向全国招收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一直深埋在心底的求学欲望又强烈地萌发了出来。那时厂里已穷得发不出工资,他就找妹妹借了50块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踏上了南下的列车,闯向人地生疏的梦想之都深圳。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当他揣着仅剩的几十元钱来到深圳,发现那点钱连交学费都远远不够。但是已经铁了心的詹兆强没有了回头路。在近乎绝望的时候,他想到了卖血。医生见他那疲倦的样子,只答应给他抽200CC血,他却硬缠着医生给他抽了400CC,即使这样还差50元才够学费。他无奈地返回深大报名处,向招生老师苦求。消息传到校长罗征启那里,罗校长震惊了,一个人要卖血求学,真是闻所未闻,这是怎样的一种求知渴望啊!罗校长当即表示给詹兆强破例,全程绿灯,詹兆强终于成了深大经济管理系的一名学生。因为年龄最大,同学们都称他“老工人”。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晚上,他从图书馆下课时,一脚踏空,从楼上摔下来,造成右腿膝盖骨粉碎性骨折,命运之手瞬间把他打成残疾人,所有的梦想几乎全部摔得稀巴烂,他甚至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为自己立下了遗嘱:“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子腹中酸”。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满心惆怅喻示儿女,希望他们珍惜时光,有所作为。战斗英雄史光柱等深大校友发起了募捐,《深圳特区报》适时刊载了《感人深情在深大》的报道,是这些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手在危急关头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989詹兆强毕业了,因为残疾,加上年龄偏大,尤其是他那不安份的个性,高不成低不就的使他无法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深圳已经让他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他决定不论如何也要在这里留下来,站起来。
   有个在某局任处长的老乡,见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便聘他看停车场,他没干几天就玩起了新花样,正儿八经地向处长打报告,要求设置一个停车场管理委员会,而停车场一共才三个人。老乡没办法,只得让他走人。过了一些日子,处长得知他仍未找到工作,不忍心看到他过这种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又把他请去做勤杂工,结果他偷懒不想打扫厕所,就将厕所锁了起来,还在门上贴张“处长专用“的字条,直到员工投诉过来,处长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间VIP厕所,于是不得不再次把他给辞了。或许在他的这种不安份之中,就包涵着某种超前意识。
   半年之后,处长担心这位老乡会被饿死,跑去看他,发现他不但没有饿死,而且活得好好的。原来,经一位老人指点,跛着腿的他早出晚归地走街串巷卖开了报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可以说是股票救了詹兆强。那时深圳股市火热,股票狂涨,刊登股票行情的《深圳特区报》很好卖。他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拿报、分报、卖报。起初,他想到自己一个深大毕业生竟然以卖报为业,颇感惭愧,常用一顶破草帽遮住头部,在远离深大的地方卖报,不敢对人说起自己是深大毕业生,怕给深大丢脸。因为经验不足,收入不稳定,他常常风餐露宿,吃方便面,喝自来水,夜宿天桥、公园。但是,深大几年的熏陶毕竟锻炼了他坚韧的人格和处事能力。渐渐地,他熟悉了门路,收入也增多了,并见识了许多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在频繁接触中,他靠自己的打拼和处事的老练,逐渐成了这些人的头领,他慢慢富了起来。
   詹兆强从一个叫亚默尔的美国人趁着掏金热去西部卖水中得到启发,他抓住深圳股市走红的的大势,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大量吃进报纸,做起了“二级批发”的买卖,最高峰时期有500多个报贩从他这里批报。他后来发展到用专车配送报纸,成为国内第一个用专车送报的报贩。詹兆强一跃而成为深圳报刊零售大户,统领着三分之二的市场,被媒体称作“深圳卖报大王”、“中国第一报贩”。他的事迹受到深圳市民的关注,他也因此先后三届成为深圳市人代会的列席代表,受到前任市长李子彬的称赞,1997年评为“广东省自强模范”。
  
   3、爱心助残行动
   富裕起来的詹兆强没有忘记初来深圳时默许的诺言,他深切地感受过被生活所困的疾苦。是深大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也教会他感恩助人。为了回报社会,感谢那些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人们,他产生了一个宏大的念头:在深圳市区设置300个爱心助残书报亭,无偿捐赠给身体残疾家庭贫困的人士经营,让更多的生活困难者摆脱贫穷。在他的身上磅礴着经历过磨难而升华出来的生命体悟:过了河,别忘伸出手。
   1997年开始,詹兆强陆续将自己数年来所有的积蓄近百万元资金投入到爱心助残书报亭的设置之中。这个号称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助残行动,折腾得詹兆强不得安宁。
   即使右脚鞋跟上钉上了一个两厘米厚的鞋垫,以便走起来不至于“深一脚浅一脚”,但詹兆强想迈得稳稳当当还是不太容易。助残计划推出以后,他更是不得不拖着那条残腿不停地跋涉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看地址、找相关部门办批文、访问残疾人家庭、与制造商谈造价。
   詹兆强是这样构思这个助残计划的:在报经政府部门批准后,在全市范围的住宅区、边远村镇、车站口岸等公众场所设置100个书报亭,经营报刊图书销售和电话代理业务。最终目的是让200名以上的贫困残疾人士有就业上岗的机会。
   以每个书报亭耗资4万元计算,整个计划估计需投入400万以上的资金。所以当时有人将之视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自发助残项目,称他是国内第一个捐助书报亭资助残疾人就业的私营企业家。如果此项计划的启动者是哪个集团公司或民间团体,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和依据,但问题是作为发起者的詹兆强本身就是个残疾人。
   身边的亲友包括妻子对此感到不可思议。12年含辛茹苦的奋斗搏命,詹兆强传奇般成为“中国第一报贩”,拥有近百万的家产,谁都知道他的每一个铜板都浸透着血汗和辛酸。助残计划的推出,这一项前景未卜的事业无疑意味着将付出詹兆强毕生的积蓄和精力。
   打击与挫折接踵而至。
   首先是家庭的变故,相濡以沫近20年的夫妻终于分手。妻子回到了老家,南头那套出租屋里只剩詹兆强和儿子,父子俩又过起啃面包吃盒饭的日子。詹兆强并不责怪这位已经承受了太多艰辛的女人,几乎是她独立拉扯大两个小孩,眼巴巴盼着日子好起来了,钱又打水漂似的折腾出去,搁谁可以忍受呢?
   面对空荡冷清的出租屋,詹兆强一脸的无奈,一脸的酸楚。但第二天一早,他打起精神,叫儿子开车,又去为他的爱心助残项目奔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争取和张罗下,爱心报亭助残计划很快受到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残联的肯定与重视,深圳市残联将爱心助残书报亭工程列为重点扶持项目之一。一时间,深圳市的大街小巷和关外村镇涌现出100多个制作精美的“爱心助残书报亭”,经营者都是深圳户籍的特困残疾人。爱心助残书报亭成为深圳市这个现代文明城市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望着自己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詹兆强欣慰地笑了,布满皱纹的眼角却闪动着泪花。
   在爱心助残书报亭上岗的残疾人何志明说:政府对我们这些残疾人士一向都很关心,每月的生活补助不说,像“国际助残日”和春节这样的节日还会发慰问金。但个人的看法是靠政府的救助总归是个消极的办法。如果社会能够多开办这些劳动强度、劳动方式适合残疾人的助残项目,能不能挣钱倒不好说,至少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挺立自己的人格,能够让我们融入到社会中去有尊严地生活。可想而知,这样的爱心助残工程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助残就业本身。
   人怕出名猪怕壮。接下来的麻烦令詹兆强应接不暇。因为书报亭设置在街边巷口。城管部门时不时要以市容市貌的名义来清理整顿。有些部门出于本身的利益关系搞暗箱操作,部门之间口径不一,态度不同,互相扯皮。这样一来,一个书报亭往往要被挪来挪去四、五次甚至十余次,有些则遭遇更惨的结局——砸你没商量。詹兆强的爱心助残书报亭被城管砸烂或吊走的不在少数。仅仅这一项就让他损失上百万,那些来来回回的搬迁费、维修费还不包括在内。
   还有的利欲熏心者,认为搞书报亭项目有利可图,便纷纷打着爱心助残书报亭的旗号设置冒牌助残书报亭。这类报刊亭不卖报纸,而是为长途车拉客,或进行非法的劳务中介,鱼目混珠,败坏了詹兆强爱心助残书报亭的名声。他为此烦恼不已,气愤至极,不得不抽出时间去查访,向有关部门反映实情,挽回影响。仅2005年10月,他在3天内就查出26个无证冒牌残书报亭。在执法部门的大力整治下,这些假冒爱心书报亭才得以治理拆除。
   像这样的折腾远不止一次二次,也不止一天二天,它伴随着詹兆强爱心助残书报亭项目的整个过程。他因而食不甘味,睡不安寝。身边有人讥讽地说他:“你助残助残助得连自己的身子都赔进去了”。他只是淡然一笑地回答:“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感恩,是社会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平台,受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
   如今,爱心助残书报亭项目已从深圳辐射到北京、天津、济南、武汉、长沙、重庆、乌鲁木齐、南昌、广州、东莞、海口等国内十多个大中城市,并且受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肯定,中央十二部委发文将爱心助残书报亭列为重点扶持项目。
   詹兆强时刻铭记着回报社会的承诺,在推进爱心书报亭助残计划之外,平时只要在报纸上或身边看到有人遇到困难需要救助,他便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亲自或委托员工向求助者送去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钱,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
   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位下肢瘫痪的残疾学生,因为家庭困难面临退学的可能,詹兆强了解这个情况后,马上与校长取得联系,提出负责该名残疾学生的全部学费,还专程给他送去一辆轮椅。
   看到媒体报道四川省达州向守菊三姊妹失学,母亲双脚瘫痪,全家生活困难的消息。詹兆强不远千里从深圳赶到达州,爬山越岭来到位于深山之中的宣汉县凤林乡向守菊家,给他们捐款1700元用于向守菊三姊妹复学和生活,另外将一辆价值700多元的轮椅送给向守菊双脚瘫痪的母亲。
   丛飞的爱心事迹在媒体报道之后,詹兆强向丛飞的父亲捐赠一个位于深圳大梅沙黄金位置的爱心书报亭,以此来表达对丛飞的敬意,号召社会更多人学习丛飞精神,奉献一片爱心。
   受到詹兆强资助过的残疾人、贫困学生到底有多少已经很难知晓,但是他办公桌抽屉里那满满的感谢信却在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

共 64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描写细致,语言生动、朴实。此文故事曲折,可读性强,好文!注意错别字!推荐共赏!【编辑:谭亚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22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谭亚红        2016-12-14 00:46:51
  老乡,继续努力!期待新作!
回复1 楼        文友:谢川        2016-12-14 10:23:23
  谢谢老师编稿纠错,辛苦了!祝好!
2 楼        文友:蓉城小老板        2016-12-14 10:56:11
  厉害啊,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回复2 楼        文友:谢川        2016-12-19 15:04:45
  后来,他一如既往地做着心爱的事业。谢谢欣赏和品评,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