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辛亥革命(随笔)

精品 【丁香】辛亥革命(随笔)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4发表时间:2016-12-22 08:45:55


   一、黄花岗起义
   谭嗣同认为,任何革命都自牺牲起,所以他慨然面对屠刀,用自己的生命祭祀自己的理想。整个辛亥革命,同样伴随着中国志士们的鲜血和牺牲。他们正是用自己的热血,润滑着中国这台腐朽的机器,在文明和进步的历史车轮中缓缓前行。可悲的是,历史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但前行,有时只是那些生命的梦,只是那些生命的想象。即便如此,英雄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正是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中国的一点点进步。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将会停留在专制时代。
   辛亥革命牺牲之第一人是陆皓东,这是定论。陆皓东的事迹并不绚烂,他只是被清廷逮捕后处死的革命党人。事实上,为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肯定不是陆皓东,因为广州起义发生在前,这场起义没一人牺牲是不可能的,这些牺牲者都死在了陆皓东前面。这个荣誉,归属了陆皓东,是因为他和孙中山私交甚笃,中山先生感其贡献,人为的将这个荣誉划归了陆皓东。当然,陆皓东当得起这个荣誉,他面对清廷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矢志不渝,为革命壮烈捐躯,确实是志士的楷模。
   辛亥革命中,为革命牺牲之最著名的一批人应该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了。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前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革命志士也牺牲最多,以致总指挥黄兴看到无数优秀的青年倒下,实在不忍卒观,自己也宁愿就此倒下。牺牲的人很多,远远不止七十二人,七十二烈士是后人从收集的骸骨中可以分辨出的烈士,从而修碑纪念的。他们只是一个代表,更多的牺牲者则湮没无闻了。
   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志士们永远的痛。喻培伦、林觉民等一代英才,都在这场起义中永远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一封令后人唏嘘不已的《与妻书》。他们义无反顾地将热血洒在了自己深爱的国土,可悲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牺牲能不能换来一个理想的中国,但他们却为了理想,为了民主和自由,甘做蚍蜉来撼大树。他们的生命之光,是如此的辉煌和灿烂,那一抹抹血色,将他们的音容定格成了永恒。
   更为可痛的是,这些英才们用现在的语言来说,是标标准准的富二代,本来是可以成为国民老公炫富过日子的,但他们没有。正是因为家境的富有,他们才有机会出国留学大开了眼界,而看过了世界的他们,没有独自留在文明世界内享受生活,而是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伟大的祖国。那时虽然腐朽,但社会中昂扬的正气,是中国传统“国士”文化的传承。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自觉的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为了光辉的理想,会立即付诸行动,有了这样的一代人,才有了中国梦,才有了革命的动力。反观当今,不少有机会出国的人想方设法的留在了国外,独自享受着自由民主的现代生活,忘记了祖国母亲的痼疾和民众的困苦,当真令人唏嘘。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可能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样一起重要事件,竟然是乱糟糟的谣言背景下,无人领导的自发暴动!
   辛亥革命是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诚然。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组织了共十次有预谋、有指导的暴动,均以失败告终。说实话,当时的革命党人只是满腔热血,却是谁也想不到革命的方法的,只是一次次的试验性暴动。然而,全国革命形势风雨欲来,而满清统治已是岌岌可危。孙文的最大贡献,不在于武力暴动,而是自他开始的以各种方式开展的启发民智活动,使追求民主共和反对帝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整个革命造就了良好的背景。当然,一批批革命志士在暴动中前赴后继的流血牺牲,也是造势的方式之一。
   在此背景下的武昌,革命力量同样风起云涌,各种新社团已经在军队中宣传革命,把革命的种子播洒在了军队中。意外发生了,蛰伏的革命力量开始被清政府镇压,领导者杀的杀,逃的逃,一片愁云惨雾。满清的镇压使得谣言纷起,人人自危,革命党人不知所措,暴动计划一拖再拖,人人无所适从。就在这时,可能谁也想不到的是,一个普通的下层军官,没有任何的计划和方针,只是随意的一声枪响,竟然是人人自觉地参与,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赶跑了满清统治者。更为滑稽的是,起义军当时没有革命的指导者,暴动人员竟然是用枪逼着旧官僚黎元洪当领袖,而黎元洪也是满心的不愿意,最后为了保命无奈就职。这是怎样的滑稽,又是怎样的令革命党人汗颜!
   其实,革命就是这样,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克星顿、塞尔维亚的枪声,都是无心插柳。历史更是这样,任凭你机关算尽,有时也不及一个血性男儿的率意直为。但是,历史是公平的,合理的必然会存在,哪怕反动的力量是空前强大的铁屋一间,也会在不经意间土崩瓦解。还有,武昌起义的成功正印证了毛泽东那句著名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首义之前,革命志士们满怀理想,但他们大多是书生,空有满腔意气,就算拿起了枪杆子,也不是专业武装力量的对手,反而是武昌的新军,论革命理论和革命意识,肯定远不如那些牺牲的志士们(否则也不会逼迫黎元洪当领袖了),但他们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因而他们在不经意间成功了。
   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武昌当地新军的思想进步有关。而武昌新军的进步思想,实际上与张之洞长期在湖广总督任上的洋务运动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武昌新军很快接受了新思想,接受了孙中山的学说。说实话,在这个事情上,更应该感谢的应该是张之洞而不是孙中山。武昌起义爆发后,推选了黎元洪做总督,在后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还有人认为中国当时并不是南北对立,而是三足鼎立,黎元洪也是一方势力,可见武昌起义并非孙中山所设计。当然,不管黎元洪自己怎么想,武昌起义的成果和孙中山的理想是一致的,所以武昌的政权还是应该算成革命政权的一个部分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由旧事物孕育出来的,武昌起义正是如此。张之洞的洋务与新政,实际上是为了保卫清政府,但客观上成了推翻清政府的始作俑者。当然,不矛盾,保卫清政府也是为了国家富强,推翻清政府也是为了国家富强,只是手段不一,爱国之心,是一样的。
   三、袁世凯
   袁世凯是窃国大盗,这是定论。然而,清末风云际会之时,黎元洪、谭元闿之流,都为革命作出了贡献,尽管不是他们自愿的,甚至是被逼的。他们是投机者,但毕竟为中华民国作出了贡献,所以历来没有非议。
   应该说,最终推翻清政府的不是革命党,而是袁世凯。革命势力如火如荼之时,满清势力奄奄一息,但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袁世凯是个投机者,他借助自己的实力,在革命党和清政府之间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他的动机不纯。但是,如果他是个满清的忠臣,一心剿灭革命党,当时的革命力量对他而言,是不堪一击的,这是当时的革命党人也承认的。所以,当南北议和的声音响起,革命党知道袁世凯和清廷离心离德时,是备受鼓舞的。革命党人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答应袁世凯,只要清廷退位,他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呕心沥血,赢得了广泛的声望,但是在那个实力决定一切的岁月里,他和众多革命者一样,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袁能倾向于革命的,只要推翻帝制,他是心甘情愿地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的。
   袁世凯为了个人的野心,尽管他知道当时革命党的实力是不堪一击的,但他没有攻击革命武装力量,而是利用革命党的力量逼着满清皇帝退了位。另一方面,他依靠北洋军摘下了革命的成果,尽管他根本不知道革命为何物。他是众望所归的领袖——孙文做了临时大总统,他不高兴了,孙文立即向他保证,只要他倾向革命,孙文立即让位。历史的进程,按照他的掌控发展了,清政府没有了,他如愿以偿的成了国家的领袖。
   但是,他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他不明白,历史的发展只能由专制走向民主,而不可能逆着潮流,正如长江只能东流去一样。当时民主共和的声音已经传遍华夏,就算最基层的百姓,根本不懂民主共和的,也知道皇帝没有了。他以为,凭着自己掌控的军队,自己可以过过皇帝的瘾。他没想到的是,在民主共和的旗帜下,他的部下各怀鬼胎,等他做了皇帝,民间一片大骂声,他的忠心的部下们立即倒戈,他成了光杆司令,最有权势的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所以,他成了笑柄。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他对中国革命是有贡献的,至少,他没有站在革命的对立面。推翻满清的专制统治,肇始于辛亥革命,但确实是袁世凯的不世之功。
  
   四、黄兴
   黄兴是早期中国革命的领导者,直接领导了黄花岗起义和武汉保卫战。中国的辛亥革命,在早期孙中山是精神领袖,他的工作主要是在海外筹款和争取援助、扩大革命影响,在国内,直接指导革命的是黄兴。
   武昌起义成功了,但是自发成功的,革命党的领导者在初期都不在起义现场。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黄兴理所当然地来到了武昌,领导着武昌的革命政权。然而,不幸的是,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军是国内最强大的军队,黄兴的革命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大战甫起,革命军节节败退。这是革命党的不幸,也是黄兴的不幸——他作为革命党的最高军事长官,领导的斗争没有一个胜利的,反而是他没领导的各个地方,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都兵不血刃地通电共和了,革命成功了。这说明,他不是个称职的军事家。
   黄兴的政治能力更远逊于孙文。尽管早期中国的革命几乎都是黄兴在领导,但由于孙文的影响力,黄兴只能算是他的助手。他是个热血为公的人,在孙文回国后,一心辅佐孙文,只想着为建立民主中国而奋斗。然而,革命的失败使孙文很快认识到了,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没有绝对服从自己的铁血制度,光靠着热血救不了中国,所以他改组了国民党,建立了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绝对服从领袖,即自己。黄兴不高兴了,这不仅仅是个人荣辱,更是信念、理想的大对立,所以,黄兴和孙文渐行渐远。在这个问题上,正如孙文所言,两人都是对的,孙中山的想法是,让党员牺牲个人的民主的自由,来换取革命的胜利,而黄兴的想法则很简单,这种集权制的政党,本身就不是民主和自由的产物。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文是对的。当时宋教仁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更像是美国式的政党,是松散的,谁都可以随意加入,谁也可以随意退出,所以国民党虽然赢得了议会选举,但那些议员们并不与党魁同心同德,甚至身为国民党理事的赵秉均竟然暗杀了当时实际上的领袖宋教仁!而孙中山发起讨袁革命时,加入国民党的都督们纷纷置身事外,不参与革命。这样冷酷的事实,让孙文知道,没有铁血纪律的政党,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的,但这显然与黄兴的理念相违背。所幸,黄兴只是离开了孙文,而没有举起反对孙文的大旗。
   不管如何,黄兴永远是革命的先驱,在他死后,被享受国葬的待遇,这是对他的卓越贡献的最好褒奖。
  
   五、蔡元培
   蔡元培先生是教育家,不错。但是,如果将他单纯地只是看成教育家,那就太小看先生了。
   蔡元培先生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民主思想,他才让北大成了一个兼收并蓄的平台,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典范。而且,可以这样说,这一代风气,至今都没被超越。在蔡先生的北大,各种学说并行,有的甚至相互针锋相对,但没关系,“我可以反对你所说的一切,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是民主和自由的基石,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让人民自由去选择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这是直接和专制的愚民主义相对立的,是蔡先生的毕生追求。正是有了这样的北大,才有了中国的五四精神,才有了后来中国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
   蔡元培先生更是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人。他并不仅仅是北大校长,更是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是内阁成员之一,他从事教育的初衷也只是培养出更多的革命者。教育,其实就是革命的投资,这点,鼠目寸光的袁世凯是不懂的。袁世凯只知道要控制军队和权力,他不知道,青年才俊们才是中国革命的未来,而这些用知识武装过的革命者,他们真正的拿起枪杆子,其战斗力要远远超过盲从的旧式军人,因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是自己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不是生活不下去而从军,不会有奶便是娘。正是由于袁世凯没有介入蔡先生的教育体系,所以,蔡先生以北大为基地,培养出了大批的革命人才,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后来中国革命的走向。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旗下聚集了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导师,聚集了早期中共的优秀领袖。
   蔡先生的革命功绩是同时代任何人所无法比拟的,因为他不仅影响了当时,更影响了后代,甚至世世代代。后来的西南联大,也正是继承了蔡先生的独立自主和兼收并蓄的精神,才会在当时,出了民国的多位大师。民国是乱世,但是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高峰,至今甚至都未超越。当中国的大学成为衙门,成为逐利的教育机器时,更让我们怀念先生。

共 917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又带着我们重新回顾了一番历史,读完之后,心中难免感慨,没有老一代仁人志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又怎会有吾辈的幸福生活,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这篇文章,作者用自己的观点,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阐释,并对辛亥革命那一时间段的相关事件作了详尽剖析,为我们展现出了人物的悲壮,十分难得。文笔犀利,视角独特,是一篇很棒的文章,推荐阅读!【丁香编辑:于国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22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赵淑敏        2016-12-26 11:33:32
  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冬安!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