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饮水思源(散文)

精品 【星月】饮水思源(散文) ——从乡村饮水看社会进步与发展


作者:静尘 秀才,260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69发表时间:2016-12-23 19:44:30

水是人类生活的命脉,无论乡村还是城市,从百姓饮水,能看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进步,乡村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最典型的、也是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饮水。
   我的家乡地处东北大平原,一条松花江从二十公里外流过,附近没有溪流也没有泉水。
   在七十年代,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口轱辘水井,提供全村人、畜饮用。
   我们村的大井,就在我姥姥家门前的村子正中央。井沿砌着一圈大块儿青石,一个木头轱辘架在四根交叉着的圆木上,轱辘上拴着一根粗麻绳,绳子的另一头拴着一只三扁四不圆的胶皮桶。井水到底有多深?我是不知道,但从井壁四周长满的青苔看,一定不会浅,因为,不管如何干旱,从未听说过这口井里的水干过。
   家家户户都有一根木头扁担,两只铁皮水桶,一家人的饮水全靠这根扁担挑起。
   夏天,吃完晚饭,大井边上就非常地热闹。在生产队干了一天的活,火热的太阳都要把人烤成了肉干。总算盼到太阳下山了,天气也凉快了,就都走出家门,聚到村子中央的大井边,天南海北从古到今地闲侃一通。
   也有晃晃悠悠挑着两只水桶,到井沿来打水的人,侃够了闹够了才想起来挑水。于是,赶紧放下轱辘,只听见“扑通”一声,胶皮桶沉到了水里,这时,就要开始用力摇轱辘了,经过风吹雨打缺少润滑油的轱辘“吱拗,吱拗”地痛苦呻吟着,被摇上来的胶皮桶里盛满了甘甜的清水。然后,松开轱辘把,接过胶皮桶,把胶皮桶里的水倒进井沿上的铁通里,正好装满,如法炮制,再打上一桶,就可以颤颤巍巍地挑回去了。
   这口井水不但方便村人使用,更方便了过路的行人。
   赶路走累走热了,途经井沿时停下来,不用经过任何人同意,就可以打上来一桶凉水,趴在桶边“咕咚咕咚”地喝上几口,然后再洗把脸,人立马又精神焕发,把桶里剩余的水倒掉,再把桶放回原处,就可以继续赶路了。
   冬天,滴水成冰。
   井沿打水的人多,难免会有洒水的,久而久之,就冻成了一层厚厚的冰。有的人家杀鸡杀鸭舍不得吃,想要留到过年再吃,又怕风干,就拎着镐头到井沿上刨一些冰回去,把鸡鸭埋在冰里,就再也不用担心鸡鸭肉会被风干了。
   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经常到井沿打出溜滑玩。尽管家里大人天天不住嘴地叮嘱不让去井沿玩,以防发生不测。可那时的农村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场所。所以,孩子们把大人的话都当成了耳边风,仍然去井沿玩。有时,碰到刨冰的走了,会留下一些透明的碎冰,挑干净的冰捡一块放进嘴里,一下子粘在舌头上动不了,嘴也闭不上了。没办法,只能用手拽,冰是拽下来了,上面竟然粘着一小块皮,吐口唾沫全是血。于是,把那块冰有多远就扔多远。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捡冰块吃了,当然,这样的囧事回家是万万不敢和大人说的。
   到了八十年代,省力便捷的压水井取缔了轱辘井。
   刚开始,土地承包到户后,村里有几户有钱的人家,在自家院子里打了一口压水井,从此不再用扁担挑水了。这不但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附近的左邻右舍,挑水不但省了力气,还少走了几步路。
   傍晚是挑水最忙的时候,人多时就一边唠嗑一边排号。
   那时的村邻关系相当的融洽,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权利相争,淳朴的民风一直延续至今。
   想挑水,进屋打声招呼再捞上几句家常,然后就可以挑水走人,有的连招呼都不用打。
   使用的人多了,井皮子难免会被会磨坏漏气,由此导致出水极慢。没关系,谁家有薄胶皮拿来一块,用剪刀剪成一个圆形,在中间扎个窟窿,用螺丝拧紧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慢慢地,去大井沿挑水的人越来越少了,偶尔会有谁家的鸭鹅不小心掉进井里去。既然大井已经废弃不用了,那就填死吧,这样至少安全,以防孩子大人落水。于是,几个人用车拉土,一会儿功夫就把养育了几辈子人的大水井填死了。从此,大井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每到春种时节,几场大风就把土里的水分都吹干了。为了确保种子苗的成活率,家家户户都会用马车拉水种地,那么会去哪里拉水呢?
   我家明天就要开始种地了,晚上睡觉前母亲对我说:“明天是周日,你早点起来去东院杨大婶家压水,不许偷懒,否则耽误播种,知道吗?”
   “知道。”
   第二天,我比平时上学时起的早多了,而母亲起的更早,她已经做好了早饭,小哥在院子里摆弄马车和车上拉着的水桶。
   早饭过后,小哥把马车赶到院外,停在杨大婶家的门口。在杨大婶家大门西有一个长方形不深的蓄水池,一条长长浅浅的排水沟直通院里的压水井下。
   我在院里的井跟前,弯腰直起,一次次地重复着这样的压水动作。
   小哥在院外用水桶一下一下从蓄水池里提水,倒进马车上拉着的水桶里,装满就赶着马车走了。
   为了不耽误播种,我一刻也不敢偷闲,到了中午吃饭时,我的腰痛的都直不起来了。
   “唉!压水井再省力,一直压也累死个人啊!”当时我就在想:“啥时候不用压,水自己就“哗哗”地流出来了该多好啊?”
   没想到我的这个愿望,竟然在九十年代实现了。
   家家户户都在厨房里打上一个小口径的水泥管井,又都买来个电机泵,接上电后一推闸,水就通过井中安装的水管“哗哗”地直接流进了厨房的水缸里,水缸装满后一拉闸,水就停了,连水桶都剩了,用多少水都不费吹灰之力。
   夏天,几天不下雨,园子里种的蔬菜就旱的打蔫了。等太阳落山时,外边天气也凉快了,这时,找来个“小白龙(塑料水袋)”一头接在井里的水管上,另一头直通园子的地垄沟,只要一推闸,清凉的水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园子里。有了充足的水分,园子里的蔬菜长的又嫩又好。
   赶上灾旱年头,整个伏天都下不透雨,大地里的庄稼有气无力,垂头丧气地俯瞰着脚下的土地。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没有粮食就没有了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了指望。
   这时,国家就及时地拨款抗灾旱,一个村子打几口机井,用来灌溉地里的庄稼。于是,农民们又都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天旱时,机井日夜不停地抽水,家家户户排号灌地。
   以前都说农民靠天吃饭,庄稼种在地里,收在天上。如今的农民简直就是逆天了,他们竟然在和老天爷抢粮食,这不是虎口拔牙嘛,应了那句话:“人定胜天。”
   农村的日子是蒸蒸日上,越过越好。
   前几年,我回老家看望母亲,发现小哥家的水泵井也不用了,竟然像城里一样安装上了自来水。
   于是,好奇的我就问正在厨房做里饭的嫂子:“嫂子,咱家吃的这自来水是从哪来的?”
   嫂子回答我说:“为了人身饮水健康,大队出钱在村头打了一口深水井,又建了一个蓄水池,水抽到蓄水池后,有专人负责饮水消毒,这样,家家户户就都吃上了放心水。”
   “哦,原来是这样啊。”听嫂子一介绍我才恍然大悟。不得不感叹,现在农村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从我出生记事时的七十年代,到现如今的两千年,不过才短短的四十几年,我就亲眼目睹了我的家乡,光饮水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常言道:“饮水思源。”很庆幸,我们生在伟大富强的中国,又赶上这么好的高科技时代,这是我们的福气!也是千千万万个国民的福气!更是子孙后代的福气!
  
  

共 28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饮水思源,千年流传的一个词汇,它是回顾,是感恩,是永记。文章选题关乎民生,饮水思源,是透过四十年来乡村的沧桑巨变,来讴歌这个时代的伟大昌盛。文章通过村民的饮用水的不断改进,来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与方展,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村子一口井,一根扁担两只水桶,成为村民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生活用具,一家人的饮水,全靠那根扁担。等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经济复苏,农民手里富裕了,开始自己打井,那种压井,压水也是件很累的活计。九十年代后,村民家家有水泵抽水,不再用人力压水,这与当初的挑水,压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而到了新世纪的今天,乡村也吃上了自来水。从这四十几年的乡村饮用水的变化中,我们看到的是国富民强,人民生活的提高。这一切源于党的政策好,社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朴素的语言,真实地再现,如一幅穿越岁月的水墨,收纳了几十年的沧桑变迁。一篇具有时代感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潇湘竹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225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23 19:52:26
  问好寒梅,又一篇佳作问世,辛苦了!
潇湘竹雨
回复1 楼        文友:静尘        2016-12-24 15:42:01
  谢谢雨姐姐辛苦编辑,休圣诞节快乐。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23 19:55:23
  从饮水看民生,文章主题鲜明,时代感强,意义深远。
潇湘竹雨
回复2 楼        文友:静尘        2016-12-24 15:42:49
  谢谢雨姐点评,么么哒。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2-23 19:58:50
  寒梅继续努力,期待更多精彩,祝写作愉快!
潇湘竹雨
回复3 楼        文友:静尘        2016-12-24 15:47:09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像姐姐学习。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6-12-26 21:09:21
  老百姓现在之所以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都是因为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饮水思源,所以我们更加要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