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檀香.某人杯】仁义胡同(小说 征文)

精品 【檀香.某人杯】仁义胡同(小说 征文)


作者:宋向阳 布衣,392.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44发表时间:2016-12-23 23:41:58

【檀香.某人杯】仁义胡同(小说 征文) 引子
  
   故事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
   那时,河北大部为北直隶省,在其所辖的迁安县内有一京东重镇,名曰建昌营。建昌营北有冷口关隘,山势极其险峻,早在秦代就已构筑长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镇里有回、蒙、满等7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生活习惯各自不同。镇里有轩辕庙、关帝庙、鲁班庙、玉皇庙等数座寺庙,每年的庙会都吸引邻省和京津地区的香客前来。镇里商铺林立,生意兴旺,有“拉不完的建昌营”一说。镇里西大街有两大户,一家姓任,一家姓梁。“仁义胡同”的典故亦从任梁两家而起。
  
   一
   县衙里贴出了告示,三个月后,朝廷即将在礼部贡院举行会试,选拔人才。任先成的公子任文章从小饱读诗书,在去年的乡试里已经获得举人,此时更是加倍用功,力争金榜题名。任老夫人隔几日便到庙里烧香,渴望娇儿能光宗耀祖。
   这日清晨,任先成头戴瓦楞帽,身穿团花长袍,足蹬黑布靴,来到书房前掀开布帘,见儿子正潜心研读,满意地笑了笑,穿过正厅,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走廊,来到门楼外,手里摇着纸扇,直奔街口的市场。
   两旁的店铺一家挨一家,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任先成正走着,一个灰布长衫上缀着补丁的人站在他的面前,双手抱拳,深深地给他鞠了一躬。任先成拱手还礼。那人的脸色格外苍白,细声细语地给他问好。任先成说,刘秀才,你去忙什么?
   刘秀才的眼角露着笑意,一字一句地说,任老爷,前街马掌柜的药铺要开业,嘱咐我去写副对联。
   任先成点点头,说,先生满腹经纶,令人佩服。
   刘秀才脸上的皱纹挤了挤,额头有了汗,说,任老爷过奖,贵府公子的文才卓而不凡,不久必能高中状元,成就大业呀。
   任先成手抚长须,喜笑颜开地说,多谢吉言,你既有事在身,且忙去吧。
   刘秀才又冲任先成拱了拱手,低着头,贴着路边,匆匆地向前边去了。
   这时,满身油污的马屠户扛着一扇猪肉大步向这边走来,嘴里叫着,闪开,闪开,休要挡了俺的路!
   前面的行人都躲到一边。任先成侧了一下身子,手里不紧不慢地摇动纸扇。马屠户猛地抬起头,眼眉刚要立起又垂了下去,叫了声,任掌柜的……
   任先成手里摇着纸扇,微笑向他示意。马屠户到了自己的摊位前,一猫腰把肉放好,仔细瞅了瞅旁边,喝道,你占了我的地了,还不挪一下!那人听了,脸色有些难堪,却听话地把案子向旁边用力拽了一下。马屠户坐下来,解开长褂衣襟,狠命地扇着风,见任先成到了跟前,又挤出一张笑脸,说,任掌柜的,给府上割些肉去吧?
   任先成说,行,就拣些精细的,不要肥腻。
   马屠户嘿嘿地笑着说,任掌柜,待会儿我就给您送去。
   入夜,月色皎洁。任文章吃过晚饭,立即学习去了。任先成坐在院内的葡萄架下,在石桌上摆了一壶茶,自斟自饮。这时,他看见邻居有人摇摇晃晃爬上了房顶。仔细看时,竟是梁家的公子梁振业。
   梁振业手里拎着酒壶,骑在瓦脊上,已是醉眼朦胧,嘴里念道,好酒,好酒啊。
   梁振业的父亲梁唤匆匆地跑出厅堂,气喘吁吁地指着儿子叫,快下来,小心摔着。梁夫人也站在身边,急的直搓手。
   梁振业根本不理会,一仰头又喝了一口酒,呵呵地笑了起来,说,谁说我腹中无才?我也能酒后诗百篇哪!
   梁唤气的直揪胡子,叫道,你这逆子,休要胡言。
   梁振业喊道,爹,我给你背一首诗听听。说着,他扬起长长的衣袖,对着皓月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边,任先成怕是邻家的热闹搅扰了儿子,就站在台阶上冲梁唤拱了拱手,说,梁兄,快叫贤侄下来,小心摔着。
   梁唤也冲任先成拱了拱手,无奈地说,没办法,没办法呀。
   任先成回身又看了看儿子的书房,十分着急,陪着笑说,文章就要赴京赶考,正在用功之际啊。
   梁唤长叹一声,冲房顶上喊,振业,你可不要误了任状元读书。
   梁振业听了,仰天大笑,又喝了一口酒,愈发放大了声音说,管他什么狗屁,我只想当我的酒官,谁也管不着!
   此时,不远处传来马蹄之声。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人,头戴武巾,腰系丝绦,斜挎着宝剑,腾腾地走进任家。任先成定睛一看,是外甥赵青云来了。赵青云见了舅父,赶忙跪地施大礼。任先成扶起外甥,依旧在唉声叹气。赵青云问,舅父为何叹息?任先成指了指邻居的屋顶,又指了指儿子的书房。
   赵青云说,这有何难?我去把那小子拉下来,免得耽误了表弟学习。说完就要攀墙。这空儿,门开了,任文章一手拿着书卷,一手冲这边挥了挥。任先成和赵青云随着走了进去。
   表兄,你要干什么?任文章问。
   我想帮他解酒,免得在上面喧哗。
   任文章笑了笑,说,邻里应该和睦相处,怎么能随便动肝火呢?其实,只要心中有静地,又何必在乎外面的世界?
  
   二
   大考的日子就要到了。
   任文章在下人的陪同下,带着行李和书卷上路。任先成和亲戚朋友一起为儿子送行。刘秀才因为文章小时曾教过他两个月的《三字经》,也在此列。今天,刘秀才特意穿了一件圆领的长袍,洗的干干净净,上面只有一块补丁。他跟在文章的身后,步子比以前矫健了许多。走了一段,任文章请他回去歇息。他说,难得有今天这样的好心情,再送一程。
   到了十里长亭,任先成和儿子告别,嘱咐他一路小心。任文章庄重地给父亲行了礼,请他多多保重,便大步朝前走了。
   刘秀才望着文章远去的身影,眼里挤出了几滴泪来,说,可惜我老了,再不能去求取功名。
   任先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世间路有千条,先生不必对此耿耿于怀。
   刘秀才连连点头,眼里又挤出一滴浊泪。
   送走儿子,任先成来到了镇里的正街。那里有他经营了半辈子的汇丰粮庄的总店,外地还有几家分号。总店规模是迁安北部最大的,前有五间门市,后有宽敞的仓房和硕大的粮囤。
   看见东家过来,管事急忙走出柜台,给任先成施礼。一个小伙计泡了壶新茶,恭恭敬敬地端了过来。任先成坐在主座上,面色平静,询问了最近的销售情况。管事站在对面,微微地猫着腰,一五一十地汇报。
   任先成皱着眉,仔细的听着,不时地指出些策略。管事连连点头。
   此刻,一个伙计跑了进来,见了掌柜的,先行了礼,又站在一边,表情有点难看。
   任先成问,怎么了?
   伙计看看管事,脸红了。
   任先成轻轻地地拍了一下桌子,道,快说。
   伙计的腿一软,跪了下去,回道,小的刚从官道上回来,咱的运谷粮车还不见影子。
   任先成扭过头,看了一眼管事,说,都去了半个月了,怎么还不回来?
   管事也跪了下去,说,前几日我已经派人去远处接应了,应该快到了。
   任先成问,仓里的谷子还够卖吗?
   管事掏出帕子一边擦汗一边说,照以往的销量,还能维持两天。
   任先成嗖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说,看看你办的好事,要是耽误了买卖,你这个月的赏银还要不要?
   这时,门外出现了一老一少的和尚。任先成瞅了瞅,低声叫管事再去叫人打探粮车,然后笑吟吟地迎了出去。外面的老和尚身穿灰色的僧袍,手里捻着一串佛珠,正是镇里广德寺的主持慧明。他见了任先成,弯下身子,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任施主一项可好?
   任先成赶忙冲老和尚深施一礼,说,好,今日老友来访,更是好上加好,快快请进。说话间,任先成把老和尚师徒二人带进了内厅,请慧明落座,亲自端茶倒水。
   任先成问,大师,今日怎么有空来此?
   老和尚道,灵山庙会行将开始,我的师弟约我前去讲法,路过这里,特地来看看施主。
   任先成说,来得正好,我最近手心发痒,必是想和大师切磋棋艺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手抚长须道,师弟催得急,贫僧实在不敢久留,有空还请施主到寺里赏光。
   任先成还想留他们多歇片刻。老和尚站起身来,双手合十道,即已见过,各自心安,我们就此别过。任先成从柜台里拿出些银两递过去。小和尚看看师父,然后收下。老和尚称了谢,带着徒弟去了。
   任先成站在门口,望着老友离去的身影,心中一片怅然。
   黄昏的时候,运粮车终于到了。任先成盯着伙计们把谷子装进了货仓,才算踏实。他嘱咐伙计把门关好,然后走出粮庄准备回家。这时,一个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仔细看时,此人身穿锦衣,油头粉面,却是梁家的公子梁振业。
   梁振业给任先成深深鞠了一躬,说,任掌柜的,我要去前街买些物品,竟忘了拿银子,请借些一用。
   任先成一惊,这个梁公子今天为何如此客气?他犹豫了一下,问,多少?
   梁振业说了个数目,用眼角瞟任先成。
   任先成说,这,是不是多了点?
   梁振业说,任掌柜请放宽心,改日我定当奉还。
   任先成掏出些银两给了他。梁振业顾不上道谢,匆匆地跑了。
   任先成想了想,突然后悔了,这小子不会是背着他的父亲去干什么坏事吧?
  
   三
   一个深夜,冷口外五指山上下来一伙贼寇,顺着崎岖山路潜入了建昌营镇。他们拿着利刃,在主街上连抢了几家商铺。汇丰粮庄的门被撬开,贼人将一个看家的伙计绑在木桩前,有人持刀看着。伙计哪见过这阵势,直吓得尿了裤子。不一阵,粮庄丢了足有几千斤的好粮。
   早晨,任先成刚刚起来,正在院子里活动,有一个手下跑来报信。任先成听了大惊失色,撒腿就往粮庄跑。到了那里,屋外围了一群看客。管事脸色苍白地站在门口迎他。那个看家的伙计跪在里面,身上还在发抖。
   任先成在门市和库房里来回转了一圈,脸色铁青,大声喊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究竟丢了多少?
   管事拿着账本统计一下,报出了数字。
   任先成冷静下来,坐在椅子上,吩咐倒一杯茶。伙计把水端过来,他慢腾腾地喝了几口,对那个受了惊吓的伙计说,你先回家去吧。
   那个伙计立即哭出声来,说,掌柜的,你可千万别把我辞了呀,我们家还靠我养活呢。
   任先成说,世道不太平,我怎么能怪你呢,你回家养几天神,工钱照发,等缓过来了再回来。
   那个伙计听了,感激地给东家磕了几个响头,去了。
   管事走到他的身边,问,东家,咱要不要报官?
   任先成长叹一口气,说,那帮贼子都是口外的胡人,官家总不能越过关隘去抓他们吧?说完,他站起身走到外面,冲看客们拱了拱手,说,多谢各位相邻关心,请到店里喝茶。
   看客们不好意思再站在那里,纷纷离去了。
   刘秀才从街里匆匆地来了,给任先成作了个揖,说,任老爷,不必在意,所谓财去人安哪。
   任先成微微一笑,说,是啊,是啊。
   刘秀才凑到任先成跟前,小声地说,镇上好几家商铺都被抢了,梁唤的绸缎庄损失也不小啊。
   是嘛?任先成又吃了一惊。
   刘秀才忽然蔫了下来,不言语了。
   原是梁唤来了。他的发髻一片蓬松,银簪歪着,脸色腊黄,冲任先成拱了拱手说,任兄,朝廷的税收我们一年不落,官家却不能保我们的太平,我们得找县太爷说说去。
   这时,又几家被抢的商户也来了,纷纷叫任先成拿主意。
   任先成捻着胡须,思索半刻,说,这事是得找找县令,多派些兵卒来镇上长期驻守,以防不测。
   刘秀才一直没有走,听了大伙的议论,凑过来,弓着身子说,各位掌柜的如需写个状子,本人愿意效劳,赏银看着给吧。
   去,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梁唤阴下脸,甩着长袖子驱赶他。
   刘秀才羞得满脸通红,小声地说,我,我好心好意的,你怎么能口语伤人呢?
   梁唤的眼睛瞪了起来,怒道,你好歹一个斯文人,再凑热闹就拉你一起见官。
   刘秀才可怜巴巴地看了他一眼,低下了头,双手抱住肩膀,沿着路边嗖嗖地消失了。
   几个人坐上轿子,直奔官道。
   到了县衙,他们见到了县令李学,在堂前跪了一地,把被抢的事说了,恳请大老爷做主。李县令坐在案后,眯着眼睛盯着这伙富商看了一会儿,干咳几声走出来,亲自扶起大家,拍着胸脯说,各位放心好了,维护治安,本官义不容辞!
   不久,冷口关又加派了兵卒守卫,到了深夜,也会有一队人马带着武器沿街巡逻。
  
   四
   京城传来喜报:任文章经过太祖皇帝的殿试,中了头名状元。
   任先成得知消息,立刻协同夫人到广德寺,烧香拜佛。
   广德寺位于建昌营的三圣街西,坐北朝南,正门高大威武,旁边有一副对联:广济群生开觉路,德修片念共慈航。大雄宝殿位于中央,踏上五级高的台阶走入里面,殿内供着佛祖如来,东面是文殊,西面是善贤。大殿外左右的耳房里还有四大天王的塑像,令人望而生畏。
   任先成和夫人在正殿里虔诚地跪下,给佛祖叩了头,然后给了很多香火钱。慧明主持表示感谢,并祝贺文章高中金榜,还领他们到后边歇息。院内有两棵几百年的响杨树,足有三人合抱之粗,树下有一张棋盘。任先成指了指棋盘,说,主持,我们下几盘如何?

共 31153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仁义胡同,由当地任梁两家豪门大户人家由是非恩怨到任家公子的宽厚仁义的智慧只举而诞生的。小说主线围绕任梁两家豪门大户故事情节展开,任家儿子勤奋好学,待人彬彬有礼,而梁家儿子则放荡不羁,沉迷酒茨。任家公子终于不负众望,在太祖皇帝的殿试,中了头名状元。后喜事连连,同时也招来了梁家的嫉恨,便出现了一堵墙的争执,两家人也因此动了干戈,积怨更深,而最终任家公子的一封短信: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二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使任父顿悟,梁父也羞愧难当,真应了那句古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任梁两家终于想出一条绝妙的解决办法,留出一条三尺胡同来,让西街和鸡市从此相通,方便来往行人建昌营变迁。从而成就了一个千古佳话。这就是仁义胡同的由来。小说内容引人入胜,跌宕起伏,人物鲜明,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津津有味。不失为一篇绝美的佳作。【编辑:谜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02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6-12-25 21:04:47
  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书苑,期待更多精彩。
彩云伴海鸥
回复1 楼        文友:宋向阳        2016-12-26 15:43:32
  问好老师,多谢鼓励。
2 楼        文友:沧海笑        2016-12-26 15:24:02
  感谢赐稿,祝创作愉快。欢迎精彩继续。
沧海笑
回复2 楼        文友:宋向阳        2016-12-26 15:44:08
  多谢老师的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