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自古文人几多情?

编辑推荐 自古文人几多情?


作者:钟南山居 布衣,40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67发表时间:2016-12-25 19:51:06

读一本书,讲到清代乾隆年间的文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的雅事: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之水泡之,香韵尤绝。”
   这个情节是沈复在《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中记载的。说得是:夏日荷花刚刚开放的时候,晚上荷花的花瓣就合起来了,早上又开放了。沈复的妻子芸就用纱布包上一小撮茶叶于傍晚荷花花瓣收起之前放到花蕊处,早上荷花开放了再取出来,煮天泉之水泡茶,香气和滋味特别美好,余味无穷!
   这样的茶事还真是别出心裁的雅致,陆羽在《茶经》里都想不到。茶叶在荷花房中住了一夜,既有茶叶本身的香气,又沾染上了荷花清雅韵味。其实倒不一定是在荷花房中放过的茶叶就能沾染上荷花的芳香,它的美妙之处在于一个清丽的女子在做这样一件事的过程让人们充满了遐想,不是恬淡清雅又多情多趣的女子,怎么会想到这样做!难怪林语堂赞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愿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乳腐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毯把你的脚腿盖上。”林语堂赞美芸当然也是欣赏芸、热爱芸,以这种口气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可惜差了一百多年,如果是林语堂活在当时,是不是要跟沈复争风吃醋,而不是“只愿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亦未可知。尽管林语堂事先声明了尽绝倾慕之念,但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他的爱恋。实际上不单是林语堂,全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情节,都喜欢芸这种女人。为什么会这样?林语堂给予陈芸这样高的一个评价?须知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并不少,就算是文化女性也有续写《汉书》的班昭、作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的蔡文姬、才情兼具词传千古的李清照呀!为什么她们就不能博得林语堂的赞美、当不得“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而陈芸又留下了什么?名在哪里?如果不是《浮生六记》,恐怕也没有人知道清代还有一个叫做陈芸小女子!而且《浮生六记》是在陈芸离世之后沈复写下的作品,都是往事的回忆,这里面有着情义、有着伤感,有着怀念、有着朦胧、有着更多的凄美。
   其实,真正让天下男人喜欢艳羡的还有另一档子事情,就是陈芸曾经执意要替沈复张罗纳妾这件事。《浮生六记》记载:“乾隆甲寅七月,亲自粤东归。有同伴携妾回者,曰徐秀峰,余之表妹婿也。艳称新人之美,邀芸往观。芸他日谓秀峰曰:‘美则美矣,韵犹未也。’秀峰曰:‘然则若郎纳妾,必美而韵者?’芸曰:‘然。’从此痴心物色,而短于资。”说得是乾隆甲寅年即1794年的七月,沈复与其表妹夫徐秀峰从广东回来了。徐秀峰带回一个小妾,对人炫耀新人多么貌美,喜不自胜,还邀请陈芸前往观赏。陈芸看过之后对徐秀峰淡淡的说:“美确实是美呀!只是韵味不足!”徐秀峰有点扫兴,反将一军:“如此说来你家夫君如果纳妾,想必是又美又有韵味的了?”陈芸说:“那当然了!”于是陈芸就当真开始为沈复物色貌美又有韵味的女子做妾了,只是苦于没钱办这事情。
   沈复是不是像他写的那样对陈芸那么热爱和用情专一呢?爱是肯定爱的,专一则未必!当时浙江有个名妓温冷香,写有《咏柳絮》四律,在吴地文人当中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都附庸风雅为之作和成为时尚。沈复的好友吴江人张闲憨向来欣赏温冷香,也拿着柳絮诗请沈复作和。陈芸瞧不起温冷香,把柳絮诗放在一边,沈复却动了心思,和了一首,其中“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之句,让陈芸拍手叫好。次年秋八月五日,沈复的母亲要去虎丘游玩,张闲憨又来找沈复,说要邀请沈复做个探花使者,沈复就让母亲婆媳先去,约好在虎丘半塘相会,然后自己跟张闲憨跑到温冷香那里寻花问柳去了。探花的结果有些失落,温冷香已经是半老徐娘。不过她有个女儿叫憨园,“未满十六岁,生的亭亭玉立,是个‘一泓秋水照人寒’的俊美人,更具文墨风采。”应该说当时沈复就动了心思了,原话是“然而既已深入其中意境和道理,心情和神色则忐忑不定了。”后来他们就一同去半塘与母亲和妻子相会,又让憨园去跟陈芸见面。陈芸很满意,回来说:“今日终于得以见到既俊美又有风韵味的女孩了。”此后便是陈芸如何与憨园拜姐妹,又如何劝说憨园嫁给沈复做小老婆的事了。沈复嘴上说着一个贫寒的读书人怎么纳得起妾,况且我们是恩爱夫妻怎么忍心,心里却是美美的,半推半就的答应了这事情。当然这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憨园自己不能做主,还得温冷香点头,而要温冷香点头没有大把的银子恐怕是不行的。后来憨园还是被有钱有势的人娶走了。
   陈芸真正出名并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件事情了吧!这件事虽然没有做成,但她做到天下男人的心里头去了,她让天下的男人都充满了倾慕和幻想。尽管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纳妾也算是平常的事情,但娶妻娶德,纳妾纳色,虽然不是明媒正娶,但男人纳了妾就是分了心,就要跟正妻平分秋色,男人是有了齐人之福,正妻恐怕就要失宠了,这是绝大多数女人不能容忍的,不制造麻烦上吊寻短见都不错了,更不用说主动的替丈夫张罗这事了。因为男人想要这件事情,陈芸又张罗这件事情,便足以显现出陈芸的气度和贤惠,于是男人们就赞美陈芸,借陈芸说事,立陈芸为榜样,不便直言的意味就是劝说天下的女人照着陈芸的样子去做,至少不要反对自己娶小老婆,岂不美哉?
   这就是男人、文人的花花肠子和鬼心思。男人有一种天然的纳妾情节或对女人的占有欲,你别管他嘴上怎么坚定的说,心里想的肯定是别样,恨不能把天下美人都纳入自己的怀里,只是有没有本事,能不能或敢不敢做成这件事情。有着十三个博士学位的北大英国文学教授辜鸿铭就以“一个茶壶可以配四个茶杯”来论证一夫多妻的合理性,根孽多深可想而知。自古文人多情,多情则难以专情,这样的恩恩怨怨和爱恨情仇太多了。一个女子如果不幸爱上了一个文人,那么你就等着开醋坊吧,不想被醋淹死熏死,你就像陈芸一样把夫君当做孩子任其淘气的大度吧!
  
  

共 24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之水泡之,香韵尤绝。”这是作者引用沈复赞美妻子陈芸的的美句。这样的茶事还真是别出心裁的雅致,陆羽在《茶经》里都想不到。茶叶在荷花房中住了一夜,既有茶叶本身的香气,又沾染上了荷花清雅韵味。其实倒不一定是在荷花房中放过的茶叶就能沾染上荷花的芳香,它的美妙之处在于一个清丽的女子在做这样一件事的过程让人们充满了遐想,不是恬淡清雅又多情多趣的女子,怎么会想到这样做!难怪林语堂赞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沈复和妻子陈云的浪漫爱情就像荷花心熏出来的茶般悠悠飘香,多姿多彩。自古文人几多情?文人的笔能勾勒出美丽画卷;也能把人心描绘的淋漓尽致;更能让人泪如雨下。文人的这种情,来自细致入微,将心比心,所以文人多情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自古文人孰无情!精彩美文,饱含至情,点点深入,耐人寻味。推荐共赏,感谢支持,欢迎再来江山文学投稿。 【编辑·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光下的凤尾竹        2016-12-25 19:56:11
  问候作者近安,自古文人几多情?写的太好了,您用朴实醇厚的文笔把文人的情和爱诠释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人生苦短,珍惜情和爱,珍惜身边的美好,别让时光虚度。幸福美满,健康幸福,不枉人间走一遭。深度好文,值得一读,辛苦了,期待精彩继续投稿江山文学。【编辑·月光下的凤尾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