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经历】下坡——滦河的“二仙居”(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经历】下坡——滦河的“二仙居”(征文·散文)


作者:胡忠孝 布衣,2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6发表时间:2016-12-28 19:32:10


   早年,滦河商业区内,有个最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下坡”。这里有净卖吃食物的食品一条街,有卖新鲜蔬菜的菜市场,还有粮食市、柴火市和牲畜交易市场。
   下坡位于南大街的南边,南旱河沿的北边,有上百米宽、数百米长的一片经营场地。下坡的北面与南大街的南端结合处,因为南街地势高,下坡地势低,有落差1-2米的一个土坡,从南街走来必须要下这个漫坡,故名“下坡”。
   下坡的食品街是个“T”型街。南北方向的前街有六、七十米长,多数是卖小吃的店铺和摊贩,往东西两端伸展出去的小横街,主要是卖快餐的小饭馆和牛羊肉铺。街面上摆放不下的小吃摊点,都集中到下坡的西南角(紧挨着食品街),形成了两条新的食品街。下坡的风味食品样数可真不少,面食有:包子、烧麦、锅贴、蒸饺、水饺、馒头、花卷、大饼等等。油炸食品有:炸大果子、炸油条、炸麻花、炸散子、炸红糖油饼、炸粘面炸糕。此外还有烧饼、豆腐脑、凉粉、发糕等等。承德地区的风味食品,可以说下坡都有。这里有名的店铺有三家:孟家烧饼铺的“羊汤、烧饼”、徐家烧饼铺的“碗砣、烧饼”、梁家豆腐坊的“豆腐、煎饼”。他们的“套餐”各具特色,可说是滦河的小吃名牌。
   下坡的菜市场,有固定摊贩,也有挑筐卖菜的菜农。每到产菜旺季,不管是菜贩子,还是菜农,卖的都是从菜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菜。等到冬季,卖菜的人就少了,买菜的人也少了,因为这里家家都有储存冬菜、渍酸菜的习惯。卖菜的商贩和菜农,也是卖自家储存的蔬菜,大路货是萝卜和白菜。
   下坡的西面,旱河大坝底下,是滦河粮食市场。这里有几家固定的零售粮食摊,摆着各式各样成口袋的粮食,供顾客选购。也有农民从乡下背着口袋来卖粮食和五谷杂粮的。有个时期,下坡东面也摆过粮食市,有成车卖粮食的。在粮食市上,有的卖粮农民,还带些土特产来卖,比如蘑菇、榛子、干葫芦条、苦杏核等等,也是滦河人非常喜欢的。
   在粮食市的南面旱河套里,是柴火市。这里有四、五十米宽、一百多米长的一个大空场,摆放着从四里八乡赶来卖柴火的柴火车和柴火挑子。早年,滦河人离不开柴火。做饭、取暖,都烧柴火。柴火市,是每一家都得光顾的地方。
   柴火市里,柴火的种类不同,卖柴的方式也不一样。柴火分:枝柴、劈柴、硬实柴和毛草柴。枝柴,多是远处深山区用大车拉来的杂木树枝或骡马驮子驼来的干柴,这种柴论百斤过秤卖,买少了自己运走,买多了送货上门。劈柴,是用大块废木,劈成的大块木柴,整齐规范,也是成百斤秤着卖。硬实柴,是指荆条等质地坚硬的柴火,毛草柴是指夹带毛草蒿杆等的杂乱柴火,这两种柴火,都是农民用扁担挑运来的,一根扁担一头插一大捆,每一大捆有四、五小捆柴火,一挑(担)柴火一百多斤重,论挑卖,一挑多少钱,不过秤。俗称“估挑”。也有用驴驮子驮来的,多是过秤卖。此外,还有卖木炭的成包卖,供住户取暖或商户加工产品。也有卖秫秸的,供人们夹杖子或架秧棵用。
   滦河街的柴火需要量很大,柴火市场每天都有上百挑的交易。俗话说:开门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柴”是第一位的。
   柴火市的南面、清真寺北面的拦河坝底下,是滦河街的牲畜交易市场。这里,早年有大牲畜交易市场,买卖牛、马、骡、驴等大牲口。市场里有经纪人,买卖双方讲价钱,都是把一只手放在对方的袖筒里“拉手谈判”。牲畜市里还有一大块,就是仔猪市场。滦河街几乎家家户户养猪,附近农村养猪,所需仔猪也都到这里来买。
   老一辈滦河人对下坡都非常喜欢,说它赛过承德的“二仙居”。滦河小学的老师们,当年曾经集体创作一首歌曲,在师生中传唱。歌词全部是下坡经营的食品,用来赞美下坡的繁荣,别有一番情趣。歌词的原文是这样的:
   混糖锅饼热切糕/新出锅的热红薯
   新屉羊肉包/大葱大蒜香菜辣椒
   硬面的大火烧/鸭梨苹果新鲜葡萄

共 1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下坡——滦河的“二仙居”,大概就是滦河当年的与食品、日常生活有关的买卖市场吧。全文先总说,交代“下坡”的方位和名字的来历。接着介绍下坡的“T”形食品街,着重描摹了这里食品的丰富和盛名,尤其是三家名店及其“套餐”。菜市场、粮食市场作简略交代。柴火市场可以说是作者浓墨重彩细写的买卖市场,真是逼真到让我们读来仿佛看到买柴人和卖柴人站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情景。最后按方位又交代了牲畜交易市场——大片是大牲畜交易市场,一大块是仔猪市场。文章末尾点出老一辈滦河人都非常喜欢下坡,并以当年师生们自创传唱赞美下坡市场繁荣的歌曲结束全文。从头至尾读来,有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当年那种自自然然的生活情态的留恋之感,对那种淳朴而有泥土气息的日子的向往之情。也许这就是作者写作这样一篇回忆滦河下坡买卖市场的初衷吧!这样的生活无疑反衬出我们现今生活的不尽人意甚至有违人本啊!感谢作者投稿晓荷!祝你在晓荷写作愉快!【编辑:驴鸣】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6-12-29 08:38:53
  欣赏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