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某人杯】回忆L先生(散文 征文)
青春是一首无言的歌,虽然易逝,却韵律永存!
九二初中毕业,一别已是二十余载,多少曼妙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天。
往事如烟。不必说教室后面整齐翠绿的菜园,不必说每次放学后少男少女焦虑不安排队打饭的阵容,也不必说高得令人望而生畏的校园围墙,紧挨着校园门口的旧式影院。作为青春之歌的序曲,先说说L先生当年的故事吧。
第一次见到L先生,是在初二上学期伊始。说实话,他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真的不敢恭维:瘦高的个子,像一支立式晾衣架,头发又浓又黑,五官还算端正,但是脸上爬满了蚂蚁似的络腮胡子,远远看去,活像林肯。最让人反感的是,他居然操着一口夹生的普通话,让我们这些听惯了土话的宿松崽儿倍感别扭。
L先生头一次为我们上课,做了个相当精彩的开场白,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介绍了他的姓名、籍贯、性格、爱好,告诉我们他将要教我们的数学课。我的心里猛地一紧,像打翻的佐料瓶,五味杂陈。冤家路窄!我的数学本来不好,这下又遇上了一个我不待见的数学老师,如何是好!
于是,伴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我经常故意拖延上交数学作业。不知道是第几次,终于,我的傲慢和示威激怒了L先生。有一天下午,数学课堂上。他气势汹汹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声色俱厉道:“你们中间有个男同学,很有个性呢!数学成绩本来就不好,学习态度也不端正,老是不按时完成作业,到今天已经是N次了,我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我现在不点你的名,给你臭小子一点面子,希望你今晚下自习后,到我宿舍来找我!不然,你就等着明天有你的好果子吃吧!”蓦地,我的脸涨得通红,只恨地上无缝可钻。心知肚明,L先生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呀。
自习结束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进L先生的宿舍,准备着迎来一场狂风暴雨式的责骂,甚至一顿痛快淋漓的狂揍。出乎意料的是,L先生开门让我进去后,没有训斥我,更没有用拳头教训我。他先给我倒了杯温开水,接着温和地叫我坐下来,耐心且语重心长地对我问长问短,什么为何不及时交数学作业呀,什么对数学课有什么想法呀,什么家庭情况如何心里有什么困惑呀,等等。
当时的他,态度极其平静,言语也很温和,像是一个兄长在同弟弟亲切地聊天。冬阳送暖,让人如沐春风。
L先生平时性格开朗,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教书也极为认真,又不失幽默风趣,注重学习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完全和学生打成一片,俨然兄弟姐妹一般。在学生眼里,他就是一个兄长,不像一个老师。但是,有一天,我们亲眼看到L先生发火了,可谓雷霆之怒。
还记得某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像往常一样,L先生全神贯注地为大家授课。依然那么认真,那么忘我,那么投入。下课铃早响了,但是课程仍然继续。时间一分一秒悄悄溜走,不知不觉间,已是中午13时许。
随着一声“下课”,早已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如离弦之箭,一下子冲到学校食堂门口,排队等候打饭。“现在是中午13点了,饭菜早就打完了,你们另外想办法吧”,厨房主厨胡师傅站在门外大声喊道。L先生开始以为胡师傅是开玩笑的,急匆匆跑进厨房查看。当事实证实了胡师傅没有撒谎时,L先生瞬间爆发了!他的脸涨得像关公似的,大声质问胡师傅为何不给我班学生预留饭菜。血气旺盛的胡师傅也不甘示弱,反过来责怪L先生拖堂太久以致耽误学生正常午餐时间。
双方声音越吵越大,互不相让,相持不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有几个同学上前苦苦劝阻,却无济于事。后来,因为此事惊动了当时的汪校长,汪校长闻讯后立即赶来调解,终以胡师傅重新为我班学生煮面充饥而收场。
正是这个平时脾气极好的L先生,为了他视若子女的学生,竟然当众第一次发了火,而且火燃得那么旺!从此,L先生有了一个响亮的雅号----“拖堂先生”。
李白诗云,“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而我却想说----青春是一首无言的歌,虽然易逝,却韵律永存!
_冰泉2016.6.5作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