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
在那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起来的补习学校,会遇到很多高考,中考甚至还有小学生的家长。中国的父母大抵都是如此,只要孩子需要,只要孩子愿意,都会全力以赴。
小学阶段就走进培训机构,父母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那么孩子的童年呢?
如此,儿子的童年真的是快乐的!
儿子三岁之前,是一种自由的生长,真的很感谢那些住平房的岁月,出门就可以和黄土相遇,稍稍寻找,就会有成堆的细沙,妈妈们闲聊,孩子们嬉闹,与泥土为伴和沙石为友。
初春的早晨我和孩子约上最好的朋友迎着细细的微风,在山间寻找熟悉的野菜,野菜的品种很多,我们都喜茵陈。它刚刚冒出的牙尖,贴着地皮,嫩芽上面的干枝还没有退却,采摘的过程中干枝常常戳破了手指,有淋漓的血,有淡淡的疼,可是孩子们毫不在乎。茵陈的别名白蒿或青蒿,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特效中药材,因此有“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它的采收最讲究时机,“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因此,每年的三月就是茵陈的最佳采收和食用时期,或蒸或凉拌或晒干,每年只吃一两次足以,否则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时候的黄昏特别的美丽,太阳像个圆圆的火球,从西山慢慢地坠落,或者来个雨后的火烧云。吃过晚饭,我们就欢呼着去往养殖场打牛奶。看门的小狗“汪汪”的叫着,告诉农场主来了客人,母鸡也来凑热闹,“喔喔”的哼着小曲,在孩子们的身边打转。高大的奶牛卷在围栏里,农场主提着大铁桶边挤奶边招呼“在等一会吧,一会就给你们打奶”。孩子们静静的站在围栏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说:“这就是奶牛,它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营养很高的奶,你们就是喝着它的奶健康的快速的生长的。”孩子们似懂非懂,开心的表情挂在脸上。如今机器挤奶早已代替了人工挤奶,那些小型的养殖场已经不复存在了。
高大的奶牛,看门的小狗,生蛋的母鸡,给孩子留下了很珍贵的童年记忆。
我们居住地的后面是连绵的山脉,那几年国家重视绿化,山体基本上都覆盖了绿植,洋槐树最容易成活,繁衍,于是它便落地生根,密密麻麻地生长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槐花开放,家就被浓浓的花香包围,循着甜甜的香气,上山采摘,这是阳春三月最惬意的一件事情。一路奔跑,一路呼喊,孩子们在洋槐林里捉着迷藏,母亲们在一片素白里收获着人间美味。
繁盛茂密的洋槐树下埋葬着为石油献身的英灵,站在一座座墓碑前,山川肃穆,天地寂然。他们长眠于此,日日夜夜注视着这片土地,注视着奔跑的孩子,注视着涌动的石油。
只要愿意,穿过独桥,去寻找油菜花,它开的没有多么的妩媚,耀眼,而是那盛大的场面,那一片片娇黄的花海,让人有许多的遐想。走在花的海洋里,没有喧嚣,没有吵杂,安静的能听见蝶舞,能看到花笑,能感触到麦子在抽枝。耀眼的黄色与绿油油的冬麦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相遇,美轮美奂,于是我们在这如画的风景里挖着荠菜。冬麦返青,荠菜也会复活,它和麦子势不两立,它们会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蓬勃,所以农人们最喜欢挖荠菜的人,荠菜是大自然的馈赠,是阳春三月里最美的礼物。
碧蓝的天空下,潺潺的小溪边,孩子们尽情的嬉闹,玩耍。
如若有事,可以放心的将孩子交给邻家奶奶,一墙之隔,并排而居,亲切的犹如家人。她家的小女孩是儿子最好的玩伴,他们的游戏恐怕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也难以拥有。
儿子小学时期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不知道网游,走出校门,伙同男孩子去“挖”老师傅闲暇时种植的洋芋,奔上半山腰,挖洞,点火,烧着吃。
更多的游戏方式就是扇纸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扇的手指头裂了口子,还不放弃。纸牌之后,又出现了铁牌,圆圆的一片劣质铁皮,上面绘制着各种图案,谁的铁牌最多谁就最富有。那时儿子没有零花钱,无法购买“昂贵”的铁牌,于是他就收集啤酒瓶盖,然后用榔头砸平,继续扇。当时对这些游戏道具的热爱,几近疯狂,每天都点着数字,输了几个赢了几块,如果输得太多就会“哇哇”大哭,以博得大人的同情,然后兴高采烈的拿着钱去买新的牌牌。如今还有保留下来的牌牌,整齐的码在一个纸盒子里,不许丢弃。
喜爱最久的可能就是三国杀,那个将三国人物事件融入游戏的纸牌陪伴了孩子整个学生时代,和同学玩,和家人玩。那日去学生宿舍,发现还有一盒三国杀摆在书桌上。他说“不管学业有多紧张都不能丢弃最初的喜爱。”学习压得实在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会一起玩玩三国杀。
这些美好的片段,深深地留在了记忆的最深处,我相信我的孩子他的童年是快乐的!
那日和每周都奔走在补习班的朋友聊起这些,她说“你的孩子已经过了那个拼搏的时期,你当然不以为然了”。
真是这样吗?
高考,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准备多少年?孩子的童年谁来负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