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童谣的魅力(微小说)
摘要: 哼童谣让高兰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情,拍手又算是一种运动。过了不久,高兰的痴呆竟有了一些好转。
“这位大姐,你吃晚饭没有?”92岁的高兰面前明明是女儿刘芳,却喊大姐,明明才吃了早饭,却问吃晚饭没有,让她感到啼笑皆非。不用说就知道,高兰是患了老年痴呆,她眼睛花了,脑子也糊涂了,生活无法自理,完全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老人,刘芳心里那个急啊,真难用言语形容,她万没有想到人老了会像这个样子。有些人劝她把老人送养老院,眼不见心不烦。她说:“我是妈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她养了我小,我就该养她老,让老人活得舒服!”
虽然刘芳已年过半百,自己也有了孙子,她把家务的事完全交给了儿媳,一心一意照顾老母高兰。她每天给老人搓手、按摩、洗头、换尿布,肮脏的臭气,使她心中发呕,她都强迫自己忍住,没有半句怨言。
她多想老人的头脑能够有一天清醒,可她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无济于事。
一天,刘芳的孙儿来了,她教小孙子唱起了一首童谣:“咱俩好,咱俩好,咱俩上街买手表,你掏钱,我戴表,你说咱俩好不好?”
老人听唱完最后一句,拍着手说:“好,好!”
刘芳看到母亲的这个回应,心里很激动,感觉老母亲对童谣还是有记忆的,接着,又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老人也跟着唱起来。她觉得童谣可能会改变老母的痴呆,于是,便把小时候母亲教她唱的童谣每天唱给老人听,没有想到,这童谣还真有魅力,只要刘芳开始唱,她母亲就会跟着拍手,也能哼几句出来。
过了不久,高兰的痴呆竟有了一些好转。
刘芳的孝心,感染了她的两个兄弟家人,嫂子和弟媳都主动来敬奉老人,她们都学着刘芳的样子,不厌其烦地继续给老人唱童谣。
高兰老人的老年痴呆,在童谣的感染下,取得了神奇的效果,一天一天好转起来。
【编者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上。小说围绕92岁的高兰患了老年痴呆后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小说中的高兰患了老年痴呆后生活无法自理,完全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年过半百的女儿孙芳抛下自己家里事,一心一意照顾老母高兰,她每天给老人搓手、按摩、洗头、换尿布没有半句怨言,为了让母亲恢复记忆,每天给母亲唱她小时候母亲教她的童谣,嫂子和弟媳也都来敬奉老人,面对老人的反常行为没有一点责怪,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高兰的痴呆有了好转。小说构思精巧,描写流畅,主题明确,三个不同人物用实际行动唱了一曲尊老孝亲之歌,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微小说,弘扬了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推存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1-03 15:27:40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3 16:10:10
谢谢荷塘、谢谢老师的鼓励!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1-03 15:47:48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父母健在时,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孝顺父母,用实际行动把这种美德一代代传下去。
回复2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3 16:07:54
当今社会,一些失能老人,非常需要子女的关爱、孝敬。我希望荷塘能选出更多类似的好作品,更好地传递孝道精神!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1-03 15:48:27
欣赏学习感人小说,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3 16:13:32
我的小说还写得不尽人意,希望多指导、多帮助!
4 楼 文友:天牛 2017-01-03 16:51:15
的确是一篇正能量的好文章,赞!
个人有两个想法:一是文章在写法上看起来更像是散文,而不是小说;二是题目中的童谣,只是文章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用来做题目感觉不够贴切。
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文字爱好者,懒癌晚期患者,重度拖延症患者。
个人有两个想法:一是文章在写法上看起来更像是散文,而不是小说;二是题目中的童谣,只是文章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用来做题目感觉不够贴切。
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回复4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3 22:22:58
指出的两个问题很正确,一是缺少情节变化,没有细节描写,确实像散文。二是题目我也没想到一个恰当的。谢谢文友的帮助!
5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7-01-04 17:45:28
人老了,就企盼着儿女在身边。作者以一颗孝敬仁爱之心陪伴着、照顾着老母亲,用童谣唤醒母亲的记忆。真的很感人!向您学习!!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5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4 22:32:51
文友过奖了,让我们相互学习吧!
回复6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1-05 09:47:08
谢谢天龙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