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始终保持一种状态
在自然界里,我们通常看到的是飞禽走兽们活灵活现的场景,很少看到它们苟延残喘的状态。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同样也有新陈代谢,也有生老病死。但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动物们光鲜的一面,因为它们如果某一天不能保持一种状态了,就意味着它们要成为猎物了,可能瞬间就在世间消失了。
我们人类与动物不同,但是到了40岁以后,往往就容易进入“驯养”状态。因为吃饱了,穿暖了,长胖了,就不爱动了,就不爱跑了,就不思进取了。所以人类40岁以后,或者进入40岁心理年龄以后,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都应该扪心自问一下: 我们是否还保持一种状态?
这是一种什么生理和心理状态呢?首先是一种自信状态,就是一种“我一定能行!”的亢奋状态。其次就是健康状态,决不能大腹便便或病病怏怏。再次是一种积极心态,要锐意进取,不能墨守成规。第四,就是一种竞争状态,要敢于挑战自我,做出重要决断。反之,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状态,可能就会全盘皆输!因为我们相当于已经举手投降了!这样,无疑对个人,对家庭,对团体,对社会,产生消极或负面作用。
从古到今,留下一世英名的伟大男人或伟大女人,无不是突破了40岁的魔咒,或者是突破了看破红尘的魔咒,个性向往、激情澎湃、坚韧不拔地投入到团体或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去,历经磨难和艰险,才建立了丰功伟绩!
伟大的事业不但需要一代人的锐意进取和拓土开疆,更需要一代代意气风发、敢作敢当的英雄辈出,才可能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奇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种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才是引领我们事业不断胜利的法宝!
2017年的元旦,我利用假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了习大大在电视上做的新年贺词,也专心学习了罗胖的跨年演讲,感觉心里满满的正能量。之前,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似乎都在说刚过去的2016年如何如何地艰难,又都在预测2017年将会比2016年更艰难。这或许就是罗胖嘴里说的所谓的“痴瓜群众”,他们只看到了“资金寒流”,而不了解在“资金寒流”当中还裹挟着庞大的“资金荒”。其实困难就像空气一样始终与我们如影随形,如果我们只盯住困难,无限地去放大困难,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开创精彩的人生呢?因为“一切的根源都在自我”,习大大上任伊始就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出水才见两腿泥”,就是在教导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诚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危机里除了威胁还有机会,肖恩早就说过:“万物皆有裂痕,因为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罗胖也指出了2016年中国经济出现的五只黑天鹅,从时间战场、服务升级、智能革命、认知税和共同体五个板块解读2017年甚或以后隐藏的新机遇,为众多身处迷途的创业者指点迷津。
可以说,罗胖的好多观点还是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震撼,以前读过《谁动了我的奶酪》,知道任何事守是守不住的,就像我们握在手里的沙子,越想紧紧地抓住,漏掉的反而越多。去年我在杨博士的建议下读了尤瓦尔·赫拉利著作的《人类简史》,里面写的诸如人类对整个生态的影响、社会单位能维持人类个体的上限是150人以及经济泡沫依赖于实验室速度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就在跨年演讲上罗胖又给我们推荐了《未来简史》,从罗胖的介绍中,感觉里面的好多观点更加新颖另类,看来是要买一本好好的开阔下视野了。
当然,这两天我也学习了杨博士在元旦期间写下的对工作和生活的感悟,让我不禁扪心自问,四十岁,真的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吗?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年龄有多大,尽管从出生算起到现在我也四十又一,可我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十七八岁的愣头小伙子,做任何事都没有服过输,爱像罗胖那样“死磕”。这或许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曾经的苦难让我心里一直抱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书写一个崭新的篇章。所以,我始终都没有放弃自己对学习的要求,一有机会就全力以赴地去朝着内心的梦想去奋力拼搏,尽管中间也会因为自己的善良而受到这个社会的欺诈和陷害,但我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那颗向上的灵魂。
记得吴军在他的书中曾经说过:一个人既要有目标,又要专注于当下,既为利益,又为分享,既要活出高度,又要不能没有色彩。这或许就是博士要教导我们的吧,进入“不惑之年”,既要照顾好家庭,更要保持当初的拼搏劲头,用这两年比较时髦的话叫“不忘初心”。我们在这个年龄段是拥有了好多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包括经验和财富,但这些不应该成为我们去拓疆开土的羁绊,而应该成为我们继续去扬帆起航的动力。
这两年,我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期间有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关怀,还有兄弟们对我全力以赴的配合和支持;有博士对我的谆谆教诲,还有家人对我的默默付出……
新年伊始,给自己设定一个全新的目标,不为挑战,只是想告诉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年轻进取的心。因为我始终坚信,努力的价值,就是要让它成为美好的一部分!
其实,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活的是一种精气神,只有撸起袖子干,美好的理想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