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触痛(随笔)
因为天热,因为太忙,很久没有去登山了。难得阴天又逢周日休息,约上同事,重上登山之路。
那一条条软绵绵的田间小径,那一畦畦绿油油的茂盛园地,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无不使我感到分外亲切。我和同事时而说笑,时而欢歌,时而振臂高呼……近日来的疲惫和阴郁随即一扫而光,整个身心都舒展到了说不出的大。
不料,我们走到半山腰时,碰到了以往登山时认识的一位老妈妈。几句寒暄之后,她竟然眼泪婆娑起来……
她是下山去寻她孙子的。她的孙子14岁,于昨日离家出走后,至今未回。
同事问道:“他妈妈呢?”
“他的亲妈早死了,那时,他才一岁半,现在的是后妈。”
“后妈不管他的死活,这不,都已经离家两天了,她也不理不问,照常赶场(赶集)去了。”
“我昨晚整宿没睡,现在也是偷偷出来找他的,要是他后妈知道了还会被骂的。”
说着说着,她已是泪流满面。
怎么能这样呢?我感觉我的心被深深触痛!可我又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只觉得我不敢再看她的脸,我怕我的泪一旦掉下来,便会惹她更伤心的。
于是,在简单安慰劝解之后,我们便要急急的告别。道别了老妈妈,我那先前无比舒展的身心,又变得如同压上了千斤石块般的沉重。
我不明白孩子的后妈为何如此狠心?我不知道一个从小就缺少关爱的孩子将会怎样成长?我更不能想象孩子以后将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他人,对待这个社会?
我和同事一路叹息着慢慢走向那个我们曾经常去吃饭的简易农家乐。
远远的,就听到那个稚嫩的声音在给我们打着招呼。
扬扬,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儿,孤零零的扒在房前的栏杆上,眼巴巴的盼着我们的到了。
“扬扬,你一个人在家吗?”
“奶奶栽秧秧去了,我看家。”
“哥哥呢?”
“喊不起来。”
我的心里又是猛烈一颤!早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这两岁多的孩子就能看家也未免太早吧!
扬扬,全名谢飘扬,因为她出生在过江的船上,所以,父母给她取了这个名。她的哥哥还在读小学。她的母亲勤劳能干,为人和善,待客热情,收费公道。所以,尽管她家条件简陋,但我们每次登山都会选择在她家吃饭。
相对而言,她家的生意还算“红火”。但毕竟这里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只是一处普通山区而已,也只有像我们这般的登山痴迷者才会周末到这儿来吃点便饭。她的母亲为人忠厚,利润看得很薄,因此,仅凭这点收入实在难以支撑起整个家。于是,几月前,她的父母一同到江苏打工去了,家中便留下两老两小相依为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无妈的孩子像根草。”以前的扬扬,穿戴整洁,脸蛋圆圆,眼睛忽闪,头上的两个小马丁就像两只美丽的蝴蝶,常常随着主人的欢快跳跃而轻舞飞扬。
可如今,扬扬已是一头男生似的短发,看起来有些凌乱,穿戴也远不如过去那般漂亮整洁,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情在过早的成熟中透着丝丝忧郁。
我们的到来,让她的眼里闪着金光。她指着桌上的水瓶说:“有开水。”
我们给了她几颗糖,她便赶紧去给她那还没有起床的哥哥送去。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看着她那弱小的身影,我感觉我的泪又要来了……
虽然,近年来,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这种力度还远远不够啊!但愿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