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武松
《水浒传》里有很多英雄人物令我赞叹,而最使我难以释怀的却是武松。
武松打虎,是一次偶然。在这次偶然的成功中,我们见到的是武松的酒量、胆气和力量。武松替哥哥报仇,虽可称道,却也是任何一个常人都应该做的。在这个事件中,我们见到的是武松的人伦道德以及与仇人不共戴天的本色。如果说,以上的武松还是一个喜剧人物的话,那么,以后的武松就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了。
武松因替哥哥报仇杀了西门庆而被刺配孟州之后,孟州管营的儿子施恩因知道武松是打虎英雄,急需要这么一个人替他夺回被恶霸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便徇私枉法,暗示其父免了大宋律例规定的对初到监狱的囚犯的一百杀威棒,并且每日三餐好酒好肉的伺候武松,以图达到目的。
施恩是官二代,其产业快活林是依靠他当监狱长的老爹的权势,以所管制的犯人做劳力、且绝对是偷税漏税获取巨大私利的。恶霸蒋门神依仗武力,强行夺去了令他眼红的这一生财之地。这是什么现象呢?通俗的说,这是狗咬狗;说好听了,这是官匪(即白道与黑道)之争。此事本身与武松风马牛不相及,但侠义肝肠的武松受恩于施恩,甘于被其利用,于是大打出手,以其独具的武功醉八仙打得蒋门神惨不忍睹、跪地求饶。——这一点最令读者(观众)拍手称快。然而,武松成为官家帮凶的角色却在这场痛快淋漓的武打中被读者(观众)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同时也使得武松的英雄形象大受损害。接下来的后果众所周知,武松被张督监骗去,被陷害,并险遭杀害——以至于,导致了武松在复仇的同时走向了极端,在鸳鸯楼上杀了蒋门神、张督监的同时,还杀了那么多的无辜,直至被逼无奈,到二龙岗落草为寇!
武松的悲剧自然是时代的悲剧。但我在反复阅读祖国名著《水浒传》的时候,却禁不住为武松这个我曾经为之膜拜的英雄黯然神伤。——武松,是一个被广大读者(观众)所喜爱、一度被大宋官家所利用,而又不被大宋白道和黑道所共容的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悲剧性的英雄人物。
惜哉武松!痛哉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