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心愿】老来难(征文·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老来难(征文·随笔)


作者:胡忠孝 布衣,2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4发表时间:2017-01-05 11:23:46


   读过老知青发表的博文《家有保姆》,那种“无可奈何”的情景,深深感染了我。
   他,小心翼翼的与保姆相处。替保姆拖地,都不敢让人家知道。干什么都提心吊胆,生怕保姆不高兴,生怕被保姆当鱿鱼给炒了。怪不得老知青的母亲黄敬文也有同感。我给黄大姐打电话拜年的时候黄大姐说:“现在,我就像一只小猫似的,整天爬在窗台上,往窗外面望,有话也没处说去,多么想有个人跟我说说知心话儿呀!”我跟大姐开玩笑说:我去石家庄陪你说话去,等春暖花开,我用轮椅推着你去逛公园,说的黄大姐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连说那感情好,求之不得。可见老人的心态和愿望,可见找个可心的保姆的重要。这应该是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家有保姆》一文,如今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截止到1月30日清晨,阅读《家有保姆》的博友已经增加到217人,参与评论的已有50人。我所以说我读过这篇文稿后受到感染,是因为我与贤侄有同感,也可说是“同病相怜”。
   我老伴患病三年,先后更换了20多位保姆,经历了“奇了怪的事”也不少。这里不想过多的赘述过去,只想简单说说新近发生的让人无可奈何的事:短短三个多月,我家竟更换了4位保姆。2011年6月间,我老伴因病医治无效离我而去,我们家真正塌了半边天。听从儿孙们的安排,我在我二儿子家和老儿子家住了三个多月,儿孙们个个孝顺,生活条件也好,可我还习惯于或者说离不开我那个原本温馨的“老窝”。我原想自己的体质还行,“没病没灾,吃嘛嘛香”,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没有必要再请保姆照顾。孩子们不让,说是“怕万一出事”,放心不下。说定了要请人关照,他们非常热心,四处托人,很快就请来一位姓张的曾经当过村委会会计的中年妇女。没想到,小张第一天来,第二天就坚决辞工不干了。原来她不会使用我家的电器家具,觉得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咋劝说都不行,走就走吧。过了两天又请来一位叫淑芬的“苗家妇女”,她是一年前被男人打跑才从北京回来的。她来我家不到半个月,接连回家两次。还是因为家庭不和,又去北京打工去了。
   紧接着又请来一位“村长夫人”,叫李桂华。小李为人热情,好干净,会做饭,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惜,他没有外出当保姆的条件,想留也留不住。她丈夫当村长,儿子儿媳和小女儿都在外地打工,他在家也经营着十多亩地。他是跟丈夫吵架赌气出来当保姆的,尽管我们全家人都尊重她,从各方面关照她,她也开始留恋这里的生活环境,怎么着也敌不过他家人的吸引力。他在我家坚持工作了整整一个月,最终还是恋恋不舍的走了。
   小李走了,又请来一位小张。小张在农村小饭馆里当过帮厨,急性子人,干活干净利落,也挺会照顾人。尽管我们挺照顾她,恐怕她也干不长远。节前她提出腊月二十六回乡下过年,我让她二十五走的。她想把不够月的工资领了,她干了13天,我给开了半个月的工钱。临走,她把她带来的东西都收拾走了,还说回家有好多事要做,得过了正月十五回来。看样子,回来不回来没准儿。正像老知青在博文里说的:现在用户要看保姆的眼色行事。找一个合适的保姆难,能留住一个保姆更难。
   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我家竟更换了4位保姆,这让我再一次联想到:今后的日子我到底应该怎么过?这半年,我曾多次向亲朋好友讨教。有的老哥们劝我再婚,我想结婚的事太让人伤脑筋,暂不考虑。也有的老同志提议,让我像大城市知识老人那样,找个志趣相同的“女同志”作伴,二老携手并肩安度晚年。我动过心,但决心不大。我想找个志同道合的“老伴”,谈何容易。说来说去,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想法找个合适的保姆比较现实,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着瞧吧!走一步看一步,“小车不倒尽力推”,推到哪儿算哪儿吧!怎么说也是:老来难!
  

共 14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赤裸裸反应当代现实社会中关乎老人的真实问题,看完文章不禁感叹,人老了怎么就这么难呢?很多时候,不是儿女不孝顺,只是现实一些情况不允许,儿女好心想给老人找个保姆照应,可是找个贴心的保姆不容易,留住保姆更不容易,突出当今社会保姆这个职业管理不规范,保姆的素养有待提高和改善;间接指出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健康的重要性,当人年老时,依旧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同时也呼吁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这类群体有一份合理妥善的安排,能够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文章语言朴实真挚,触动人心,人都有老的时候,做子女的要及时行孝,文章具有一定的启迪和警示意义,推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05 11:27:33
  看完文章真的好难过,人老了本来是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可是现实中却如此残酷,让老人过得如此艰难和痛苦,内心的那份孤寂落寞只有老人们心中最为清楚。有不孝的子女,可大多数子女都孝顺,特别是对于那些独生子女们,小夫妻俩就要养四个老人,在当今压力甚大的社会,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对于独生子女们而言真心是力不从心啊,老人心中的苦和无奈谁能知?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05 11:30:29
  养老的问题已经不是单个家庭的问题了,影响社会整体幸福指数,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解决这养老的大问题,让老人真正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他们曾经也为国家做出不少贡献,曾经也年轻付出过,每个人都有老的那天。此文真心勾起很多老人心中之痛,也希望所有的子女都尽心尽力去孝敬自己的父母。问候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祝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