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在识别、学习真知灼见中不断完美自己
一个智慧的人,最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最善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它对自己而言少走弯路,少吃亏。对社会而言,发展道路越宽广,多创造利益。对个人而言,可以不断完美自己,提高自己,进步自己。对社会而言,可以不断健全,不断发展。
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是一种胸怀、眼光和能力。学习别人的真知灼见,是提高自己的过程。不断改正缺点,纠正错误也是提高的过程。谈起识别、听取别人正确意见,不断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观点,就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有口头的,有书面的。与别人交谈是听取口头的,读书是学习书面的。人的思维思想是不相同的,有的认识这方面问题,在这方面有真知灼见,有自己不及的地方。有的在那方面认识问题,有真知灼见,有自己不及的地方。有的在这方面有优点,有的在那方面有优点。自己不能认识的,别人对于问题的真知灼见正是自己的短处,别人的优点正体现自己的缺点。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爱学习的人,是相对完美和不断完美的人。而认识这一现象道理的人,就是相对中绝对完美的人。只有这种认识,他才会谦虚、大气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识别,听取别人的真知灼见,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缺点,纠正错误就是在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进步自己,就是在增益社会事业,就是在实现相对中绝对的完美,就是在实现不断地完美。
一个人要有同化别人真知灼见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在意识中识别,见仁见智,同化,根据众多的真知灼见,概括出纲领性、全局性、指导性真知灼见。别人的真知灼见与自己的短处,本身并不矛盾,它取决于我们如何谦虚大气地对待这些问题。如何在同化中化解矛盾,总结出更完美、全局性、整体性、正确性观点来,以进步自己,增益事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别人的真知灼见,唤起了自己的同感,点化了自己。所谓开卷有益,就是不同书本有不同的优点,不同缺点。我们在读书学习识别中,如何规避不同缺点,如何融化不同优点。把不同优点融会贯通,改造消化,因情吸收,就是不断完美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增益社会事业的过程。因情,因势,因时借助别人的优点,处理事务就能左右逢源、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学习不同的优点,规避不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缺点,就是在更进一步地丰富、完美、提高自己,就是更进一步地增益社会事业。
识别、听取学习别人的真知灼见,是丰富、提高完美自己的捷径,它可以使个人与社会少吃亏,少走弯路。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一个绝对完美的人,绝对完美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在爱学习中通过事物道理,学习不同优点,规避不同缺点的人,就是相对中绝对完美的人。综合群众智慧的程度,利用群众力量的程度,努力奋斗的程度,决定社会完美程度。人的完美是不断完美的过程,社会完美是不断完美的过程。我们的努力方向,不可能是绝对的完美,但可以使它们不断完美,必定以更完美为目的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