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望岭路菜市(散文)
从学步桥北行不到一公里,就是望岭路了;从万达商场到陵西北大街,东西长也就一公里。
如今的邯郸城,菜市多如牛毛,举凡背街僻巷都有那么一处集贸市场。可这里与别处却大有区别。
菜市兴起之初,估计附近的菜农挑几担几筐家中的白菜、萝卜、鸡只、禽蛋,或者剩余的物资,你来我往,这里就成了市场。因为身旁紧邻棉纺厂,棉一、棉二、棉三、棉四,上万名职工吃住这里,这里一下子成了邯郸北边的风水宝地。惹逗的四边的贩卖菜的都不往别处去了,过去天麻麻亮,就肩挑担担,现在改成机械化了,电三轮、摩托蹦蹦车、甚至开着小加长四轮汽车。
以前只有自家带来的韭菜、菠菜、香菜、大葱,然后用绳子绷一块地方就是自己的了。三里铺村村民一看这情况,什么不干了,门道稠的建门面房,靠里的腾房也张罗出租给厂子里工人,或者卖菜的。有的开始养鸡喂猪,更有的将豆子磨成豆腐,将红薯吊成粉条。因地制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简易市场就初具规模了。到后来,全乱套了,菜市不光买卖蔬菜了,大到木材竹器,小到针头线脑,吃喝穿戴之物,行立坐卧之具,鸡鸭鱼肉花鸟都应有尽有。门面房都搭建凉棚,凉棚外是架,架前才是摊。铺沿开来,连脚都插不进去。好在几次整顿,中间把消防通道打开了,把当街中间一溜的三轮车卖菜卖水果撵走了。所以人好走了,可是大白天想过小车还是很难,识趣的都绕道走。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棉纺厂都不行了。但是新兴的小区以及学校星罗棋布,学步桥小学、财校、永安中学、永和小学。现在你要是走进望岭路,顺东西这么一看,咦!你禁不住感叹,这世界真是好,有什么买不得?又有什么吃不得?太丰富了!随即又会发出感慨:能吃的多少?能买的多少?!人潮滚滚涌来,又散去。才明白一个道理,为生计而来,为生计而去。
货来的多,人来的多,望岭路一天比一天窄小。如果碰上雨天,天上落雨,地上水泄不通,人进不来,卖菜的也索然无味了,就收摊,路面反倒豁亮了。 晴天,即是大夏天,两旁粗壮的杨树枝干互相伸过路面交错一起,在人头顶上打伞,整个夏天感觉不到炎热,虽然树下也有人摇扇,比别处凉快。秋天,阴风一吹,落叶簌簌,在人身前身后打旋。围罩在头顶上树叶廓清后,楼房、蓝天才能从树下看清。白天,卖菜的一遍一遍在菜上淋水,一是防腐保鲜,二为了份量不减,路上就水不断。卖西瓜的瓜皮,卖吃食的塑料袋子,发传单的单子,腐烂的水果,路面上常常一片狼藉,好在有保洁员辛勤的打扫。我曾见过夜里十点多了,一车一车的往外清运垃圾。
但人就是这,谁也一刻离不开吃喝。有钱的、开车的嫌路堵塞,不愿进来,都在望岭路东西街口美食林和天天鲜超市买些走了。但仍有时髦男女,看平日打扮,梳奇形怪状的发型,穿西装,着迷你小裙,想象那肚子中怎可能吃五谷的,偏爱吃蒸红薯、煮玉米棒、炸丸子、烤肉串、煎猪血,在人堆之内,风尘之中,大嚼大啃、大吞大咽。一天最盛的时光是早晚下班时、孩子放学时,电动车、自行车便在这里错综复杂,一片铁的闪光、一阵铃的叮铃。前面的铁筐子里米面油装得,盐醋茶放得,各种晚饭的菜蔬见便宜就买了,放不下的交给后座孩子两手拎着。
当然,赶市最早的是富态的老太太,都是退休在家的人,腿脚又好又闲不住。过去忙公家忙了一辈子,终于有空闲计划自己的生活了,儿女都组织家庭了,孙子也大了,实在没心可操了。早上说是去锻炼,也是去买菜,反正锻炼买菜一回事,超市没开门就先到学步桥跳广场舞,估摸时间差不多了,结伴去超市,问问肉价,看看米价,要是碰上搞活动,指定买些。然后顺菜市遛一圈。她们买菜只为了新鲜,刚下架的黄瓜,才上市的葫芦,肯定要买回家。兜里永远不缺钱,缺的是大把的青春,她们奉行的:宁可少吃,也要吃好。
赶市最迟的是附近的机关女公务员和学校里的女教师,这些人特别会计划,走起路来总是急急忙忙,趁着没有事或休息空当,溜出来就打听出菜价,她们对附近的超市、商场了如指掌,又对新鲜蔬菜特别关注,现在人对健康特别关心,她们聊天也是市场里的事情,有时上网也淘宝,菜牵扯着她们的健康,比衣服还关心。她们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要养,身上那几个钱不能乱花,所以买菜就喜欢堆堆大,莲菜洗洗削削能吃好几顿。
最不爱买菜的是教授类的知识分子,都呆头呆脑的不知买啥?妻子安排买啥就买啥,也不讨价还价,也不问价,怕买个菜掉价,有损自己的形象。所以常常被骗。卖菜的人特别喜欢这类人,但妻子忌恨,常常骂着无能,而他们也顺势不去了,自诩君子不为饮食而困?从此买菜的事成了妻子的专利了。沾了文化的女人也最可怕,满口新名词,出门衣服必须整洁,瞧不起那种头不梳,穿着睡衣买菜的女人。她们总是提着雅致的布兜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走到东头。买萝卜怕没洗泥,买葱爱剥皮,买一斤豆芽能连续几十家比较,反复比计较拿不定主意,临了买时又说:老了,皮太多,咋就不水灵灵呢?这怎么吃啊?过称嫌缺斤短两,趁机多抓一撮儿豆芽,掏钱却一块两块的掏,多余一毛两毛的绝不出,回头还说:你这卖菜的,恁咋这小气?
还有一种人,是属于现在还未发财的或城中村租赁户,天天夸直销好,好像随时中个五百万,他们做事最爱显摆,衣服随时要四棱上线,扎势摆阔是他们的一贯作风。没有钱都要夹个圆鼓鼓小包,里面哪怕是卫生纸。他们买菜最大声,什么菜贵?大早晨,他们喊破了嗓门问,故意让人知道他们生活比人强。不买,他们偏要说,都是转基因的东西,土豆是膨大素喷的,辣椒是催红的,肉是注水的,反季节菜会生病。过一阵子,菜降价,他们会买大堆又说菜比肉好,现在流行吃素食。总之,什么时间都有理由。他们买到东西故意走得慢,老远见人就打招呼,中午上家吃饭来哦,分明是说我这日子多舒坦,让你们羡慕吧。
今年反贪深入人心,这菜市场也是一个风向标,直接反馈到中央政策。菜价不停降,老百姓更是喜滋滋在菜市上转悠,不买菜,光听听吆喝就醉了,晚上再炒几个菜,喝二两,嘿嘿,彻底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