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故乡的那片竹林(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故乡的那片竹林(散文)


作者:心静天好蓝 秀才,2716.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7发表时间:2017-01-08 13:27:11
摘要:社会的变迁,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小,家乡的竹林盛况已不如前,但竹的形象、竹的故事、竹的气节,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流云】故乡的那片竹林(散文) 小时候乡下老屋四周植被茂盛,花香鸟语,绿树成荫,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片故乡的竹林。
   故乡的竹林枝桠交错,四季常青。山风吹来,枝头摇摆,竹叶沙沙作响,为寂静的山村增添了一道特别的音色。入夜,月光透过竹林,被竹叶剪成碎片,像是撒在地上的银屑,我们幼小的心里总觉得那里面藏着妖魔鬼怪。春天到来,正是竹笋冒尖的时候,那嫩嫩的尖笋顽强地从泥土里、石缝间探出头来,一个劲地向上串,那对蓝天的渴望就如同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待到长成,她又开始眷恋起生养她的母亲,把一颗头颅垂下来,终日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脚下的土地。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兄弟姐妹,伸出密集的枝桠与他们牵手拥抱。那一片竹林,多么像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啊!
   父亲是一个篾匠,幼时我家里很穷。家里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他编制的竹艺品卖钱,但这费时费力的玩意不能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为了节省时间,父亲和母亲便各扛一捆竹子,翻越二十余里的山路去卖了换几个零花钱,用于我们读书。山路弯曲陡峭,父亲还好点,对于母亲来说,算是极其沉重的体力活了,母亲的脊柱慢慢地变了形。路上要过一个渡口,那船又小,乘客都装不了多少,放上竹子一次更坐不了多少乘客,竹子长而重,摆头很不方便,那船工每次很不情愿为父母摆渡,时常说些闲话。每次父亲都要多递几支烟,赔上几句小心歉意的话。有时候渡船不在,父母只得扛起竹子沿湖岸辗转,那份辛劳是很难用笔来形容的。
   竹的用途对农村可多了,与人们如影相随。书上载,竹笋营养丰富,是上乘的食品。父亲从竹根上割下一只竹笋,拨去毛茸茸的外壳,露出白嫩的肉来,将它切成碎片,在开水锅里一焯,滤干,与肉片一起炒熟,一盘酥嫩香脆的佳肴就出来了。竹笋也可用于凉拌,味道又别样不同。竹籜(竹笋外壳)是最好的绑绳,经久耐用。竹子破开以后,可以制作炊具、竹篓、背篼、凳子、扇子、竹席以及竹床、竹楼等等,手艺人在编制他们时,按喜好编制一些字体或花纹,一件件匠心独运的工艺品就出来了。过去农房以木质结构为主,竹块是编制竹壁的主要材料。可以说,过去农村最广泛的家用品都是竹制而成的。那些废弃的嫩竹子还可以做制作纸张的原料。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竹子纤维又成了最好的纺织材料,比棉织品更有实用价值。
   有一次,我随父母上集,父母照例各扛一捆竹子。在过渡的时候,那船工的态度很不好,朝另外一个扛木头的老人大呼小叫,语言颇为不敬,父亲甚至有些低三下四了。过了渡,我对父亲说:“那船工看起来趾高气扬的样子,不就撑个船吗?”父亲说:“这世上,有点小小权力就不得了的人多了,你长大了可不能那样。”我又说:“他那个鸟样子,以后就不坐他的船了,免得受他的气。”母亲说:“那有啥嘛!我们不偷不抢,凭力气吃饭,也不白坐他的船,没啥丢人的。”这番语言在我心里默默埋下了种子,我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好人,对人友善。
   父亲最爱编制的是小背篓,他把一根竹子砍成几段,一部分划成块,一部分划成篾条,埋头躬身地编着,一会儿就要起身伸伸腰腿,那腰背渐渐驼了,头也养成了下埋的习惯,原本比母亲还高的身躯竟然比母亲还矮了一截。母亲用父亲编制的小背篓背着我们干活,把我们从小背到大,从没有过厌烦,她也变得越来越矮小。在他们的变矮变小中,我们渐渐长高了,我甚至觉得我的身高是从他们的身体上转移过来的。夏日里,看父亲母亲汗流浃背,我拿出竹扇给他们扇风,看见他们那变了形的腰背,我很是心疼,不知道此生应该如何报答他们。
   儿时的我们,竹林是最好的玩耍场所。我们在里面玩狼抓羊,狼一般是大一点的男孩扮演,羊一般是女孩和小一点的男孩扮演。输了的男孩被当做鞍马让其他孩子骑一会儿,输了的女孩要扮演男孩的妻子,假装为大家做饭洗衣啥的,不过都是一些闹剧而已。一个名叫修竹的女孩便经常扮演我的妻子。我们在竹林里钻进钻出,玩得很尽兴。还有就是掏鸟窝。鸟窝都在枝桠上,我们够不着,便用力使劲摇竹竿,但都是徒劳。雏鸟受了惊,钻进母亲的腋下,母亲叽叽喳喳像在安抚它们,又像在嘲笑我们。我们便要求父亲给我们做一个弹绷子,但我们射术不精,很难打到鸟儿,不过惊吓一下它们而已。再就是我们用一截竹子做成水枪,把水朝鸟窝喷射,也还是难以够着他们。结果,我们和鸟儿相互成了玩伴似的。
   有一次,我们在竹林里玩耍,突然听见上面的鸟儿十分惊恐的叫声。我们抬头一看,见一根黑蛇缠绕在竹竿上朝上爬。我们也十分害怕,大声叫喊起来。父亲跑过来,循着我们的目光也看见了那条黑蛇。他便使劲摇竹子,那蛇停住不动了。竹子枝叶缠绕,父亲也摇不下它来,那蛇显然不愿放弃将要到口的美食,继续向鸟窝爬去。一只雏鸟慌张起来,从鸟窝边上跌了下来。父亲用了一根长竹竿,朝蛇使劲乱打乱捅,那蛇受不住了,从竹竿上跌落下来,父亲用一截竹竿当场把它打死了,扔的老远。
   修竹走近那只跌落下来的雏鸟,看见鸟儿没了动静,连肠子都摔出来了,她竟然呜咽地哭了起来,毫不讲理地把过错都算在我的身上。夜里她有些害怕,也玩累了,便在我家睡着了。母亲把她抱到我的竹床上,给她盖好被褥。她的母亲来找她,看她睡得很香,就任由她在我家睡下了。农村缺少床上用品,母亲便叫我睡在床的另一头。我和修竹抵足而眠,动也不敢动一下。
   修竹父亲在镇上供销社上班,平时很少回来,家里还有一位年纪大了的奶奶。她的母亲照料老人和孩子,还有一群家禽家畜,白天很是劳累。母亲对她有时顾不过来,修竹把我家也当着第二个家。感念我母亲对修竹的照管,我们两家的关系也很好,她的父亲也时常送一些东西给我家。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爷爷病入膏肓,老人突然提出想吃鱼。我提着鱼篓,父亲扛着竹筢一起去稻田捕鱼,修竹也跟了来。我们沿田埂转悠了老半天也没有多少收获,父亲便挽起裤腿下到田里,寒冷让他打了好几个激灵。稻田中央鱼儿多了很多,父亲一会儿抓了不少的鲫鱼和鲤鱼,我们高兴地返家。路上修竹突然看见她父亲回来了,便兴奋地朝父亲跑去。
   抓到了鱼,我们还是不怎么高兴得起来——那时候家里连盐巴都没有多的,哪里去找做鱼的香油和佐料呢?正在犯愁,修竹的父亲带着她来了,给我家带来了一小块猪肉,说是今天他刚买回来的。母亲感谢万分,要父亲立即把修竹的奶奶和母亲都请来,她赶制了几个小菜,两个父亲小饮,两家人其乐融融。爷爷喝了鱼汤,身体突然怕冷得要命,父亲便把我床上的被褥拿过来给他盖上,又拿了几件破旧的厚棉衣压在上面,爷爷才感到暖和,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下我的睡眠不知道该怎么弄了。父亲说让我跟母亲睡,他照看爷爷,坐一晚上算了。母亲和修竹父母都说这么冷的天怎么行呢?要是父亲冻坏了,爷爷的后续照料谁来管呢?一家人犯难了。修竹母亲便说:“让孩子到我家去住吧!”母亲看了看我们,无奈地同意了。
   修竹家的条件也仅仅比我家好一点,并没有宽绰的住宿条件。我到了他们家,大人们才意识到难处。修竹父母显然是不愿放过相聚的时刻,看我和修竹还小,便让我和修竹同榻。我们在被窝里嘻嘻哈哈,兴奋难眠。她的父亲便呵斥我们:“还不快睡?把你们拉起来弄外面冻去。”我们吓得用被子盖住头,在被窝里偷笑。修竹突然对我的身体感了兴趣,要看看我撒尿的东西,但被窝里看不到,她便用手摸了一下,说:“真像一只小竹笋!”
   我们没了声音,她的父母以为我们睡着了,小声嘀咕了几句,不久就传来她家竹床的吱嘎声和她母亲的呻吟声。我吃了一惊,附在修竹的耳朵边,问她母亲是不是病了?她说不知道,反正每次父亲回来母亲都像病了似的,但第二天就好了。她母亲的呻吟声还没有停止,我们的睡意就上来了。她突然搂住我的脖子,要我搂住她的腰,我们就这样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次日,我对母亲说起修竹母亲晚上“生病”的事情,感到很意外。没想到母亲突然给了我一个耳廓子,说:“小孩子不懂事,再乱说,找打!”我愣愣地不明所以。过了一年多,爷爷还是去世了,那场丧礼办完,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修竹同枕过,直到她出嫁。后来疏于联系,不知道她的近况,只有默默祝愿她安好!
   我读到了很多的书籍,对竹的文章颇为在意,读过的关于竹的诗词不下百篇,最喜欢的还是如下几首:
   杜甫《咏竹》:绿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郑板桥《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钱樟明《水调歌头·咏竹》: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在这些诗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首。历经岁月沧桑,我在艰难中跋涉,每每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各种选择涌上心头,但最终我选择返璞归真,绝不改变自己的人生理念,尽管招来各种非议,但依然矢志不渝。
   社会的变迁,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小,家乡的竹林盛况已不如前,但竹的形象、竹的故事、竹的气节,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共 36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的那片竹林,定格在记忆深处,往事如昨,却历历在目,那些熟悉的画面在脑海中再现。故乡的那片竹林,在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竹林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在农村,竹子的用途十分广泛,竹子可以用来做很多的工具,竹笋还可以吃,味道很好。那时候父亲是一个篾匠,家里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他编制的竹艺品卖钱,但这费时费力的玩意不能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有儿时在竹林玩耍,与修竹的故事等等。这些记忆,鉴刻在心底。欣赏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墨竹抚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1-08 14:49:48
  故乡的那片竹林写意唯美,竹子挺拔高贵,好喜欢竹林,好羡慕每天生活在长满竹子的山村生活,可以用竹筒做米饭,可以看青青翠翠的竹林景色,竹林的空气一定格外清新,喜欢竹子的芳香气味。
   感谢赐稿流云,期待更多精彩!问好心静天好蓝!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7-01-08 16:10:27
  谢谢鼓劲。一起加油
2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7-01-08 17:09:23
  好美的一片竹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内心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太美了!问好,远握!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回复2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7-01-08 18:44:51
  谢谢
3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1-08 20:40:48
  故乡的那片竹林,美好的记忆,美好的怀念,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接地气的好文,欣赏佳作,祝佳作连连!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1-08 20:42:42
  感谢老师赐稿流云,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5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1-08 20:43:48
  问好,祝冬安!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6 楼        文友:笔端流云编辑部        2017-01-17 11:10:02
  【流云约稿】流云精品散文集征稿通知
   http://www.vsread.com/bbs/topic-68209-766848.html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