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玉郎长不见

编辑推荐 玉郎长不见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7发表时间:2017-01-10 00:09:09

1
   一辆人们最熟悉的油绿色的自行车停在湖州中学大门前,邮递员掏出报纸杂志信件迅速朝学校办公室走去。
   文英姐,文英姐,你的信。随着喊声,第五教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个姑娘。
   邮递员将一封厚厚的信交给了文英,他说,文英姐,你将来可别忘了请我吃糖啊!文英笑嘻嘻地望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总爱向别人写几封信,更喜欢收到别人的来信。这样可以多联络感情,去关心别人或者是想知道别人都谁在关心自己,更何况,男女青年还有恋爱的事情要通过写信来实现呢。
   文英就属于这一类青年人,她一进屋后,看着那印着粉红蝴蝶花儿的信封,就知道是师大的吴亮心写来的。文英掂了掂这封信的重量,心里砰砰直跳,眉宇间霎时起了鸡皮疙瘩,她觉得信里说的事情应该是凶多吉少。
   幸好放学了,要不然,五十多双精灵的眼睛一定全投向他们的班主任,她也是他们的可爱的大姐。.
   文英的卧室就在教室后头,是一个单间,很小,只有九平米,里面放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是典型的单身办公生活用房。文英拉上窗帘,关上房门,然后坐在办公桌前拆开信件,里面并没有相片之类的东西,文英吁了一口气,又文静地抽出信看起来。
   文姐:
   新学期开学了,你还顺利吧?
   我是二月二十八日到达蓉城的,没有游公园,也没有逛商店,径直到了学校。
   这次来校后,我的心里忒乱,忒沉,这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我在寒假里一系列的言谈举止引起了别人的议论,这个说我要跟你吹,那个人说墨水喂邪了我这小子,还有人竟说我干脆应该改名叫“无良心”。
   去年腊月,我没有去你家里吃团圆饭,今年正月我没去你家里拜年,来校前也没去你那里告别,这一切都是我参加了家乡的春节舞狮队活动的缘故,上学前的一天晚上,我们舞狮队还在外面玩了一个晚上呢。
   今年是八十年代的第一春,我为什么不能和乡亲们痛痛快快地玩个春节呢?
   看到这里,文英松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眼角边的鱼尾纹也少了一些,她默默地想,是啊,吴亮心确实是忙了一个寒假,也难怪他。
   吴亮心继续写道:
   文姐,我是真诚地爱着你的,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变化,无论别人怎么左右我们,我的心永远伴着你的心率跳动。
   文英的心又沉重起来,老在信上发些山盟海誓有什么用呢?她翻过第一页,又翻到最后一页,只见页码上注了一个“9”字,不禁啧啧两声,她终于把信放下了,不想读下去了。
   文英站了起来,踱到脸盆边,绞了一条毛巾在脸上擦了两把,然后把刘海向两边撩了撩,伸手又拿起了那封信。
   一刻钟后,文英看完了这封长信,她的脸色木然,毫无表情。她的脑海里却在翻江倒海,吴亮心为什么要在信里提起他们过去的关系呢,难道还需要一方向另一方做更多的解释吗?是怕我忘记过去,还是其他的原因?特别是信的结尾,文英看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文英想了许多答案,又一一推翻,她做了多种推测也一一拉倒,她索性拿起信,又看起结尾来。
   结尾是这样说的:文姐,我以为爱情不是人情,也不是泛泛的感情,更不是一般的人类之爱,所以,我们都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爱情生活。
   文英更加茫然了,她和小吴的关系属于什么,是爱情,是人情,还是一般的人类感情?文英不知道,也许谁也无法知道,即使是高明的哲学家也难于界定。
   我比他大五岁啊!文英反反复复念着这句话,在房里走来走去。
   回忆的坟茔在文英的脑子里掘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2
   说起来,文英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一九五一年,土地改革席卷了南中国,这一年,文英降临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九五八年,文英开始读书,高小毕业后,她回家帮助父亲种田。
   哪有懂事的孩子不爱读书的,哪有聪明的孩子不为弃学而流泪的。
   文英就是这样的一位孩子。
   那是一个星空灿烂的夏夜,文英捧着第九中学的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我考上九中啦,你们能让我去读吗?
   文伯伯不愿扫女儿的兴,他面带笑容说,哦,好,好,去读。
   文妈妈却不然,她摸着文英的头,然后凄然地说,孩子,算了吧,你不能再读书了,要帮你爸爸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我们家年年超支。
   听了父母的话,文英先是一惊,圆圆的酒窝马上从脸上消失了,然后,两颗晶莹的泪珠从脸庞上滚落下来。文英握着手里的通知单,呆若木鸡,仿佛这张小纸有千斤重似的。
   英儿,你别哭,让爸爸想一想办法。文伯伯像是认真又像是哄她似的说。文妈妈唉声叹气,也暗暗地落下一路的眼泪。
   午夜时分,文英被一阵对话声惊醒了。
   英儿她娘,我们还是勒紧裤带让孩子上学吧。这是爸爸的声音。
   英儿她爸,孩子读书我何尝不喜欢呢,可是,这九十六元的学费从哪里来?以前为了她读书,家里的鸡蛋鸭蛋我都卖了凑了钱才成事的。眼下,还有三个小的,有的要启蒙,有的要升级,这钱从哪里来呀?再说——再说——这是妈妈的声音,她说的都是实情。
   文爸爸说,唉,祖祖辈辈第一个最有文化的人竟在我的手里碰鬼了,我真是无能!听到这里,文英再也睡不着了,她爬起来,跑到双亲面前倔强地说,爸爸妈妈,这书我不读了,回家来帮你们挣工分。
   文爸爸文妈妈见女儿这么说,竟抱着女儿头,双双地哭了起来。
   一晃六年过去了,到一九七零年,十九岁的文英已经长成为一个落落大方的大姑娘了。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文英十九岁了,上门求亲说媒的自然不少,那些人总是碰了一鼻子灰走了,文妈妈知道自己女儿的脾气,以后就干脆谢绝了那些登门求亲的人。
   这样一来,村里的风言风语就多了起来。
   有人说,十九岁的姑娘已经不小了。
   有人说,自古至今,谁家里养老女了。
   文英听了,全不理睬,她认为嘴长在别人身上,要说什么是他们的事情。
   文英有自己的心事。
   六年来,她心里想的还是要读书,她根本就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圣训。她只相信,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使人明理,聪明才能学到真本事,有真本事才能做最有益处的事情。
   死认这一个理,文英六年如一日地在生产队里劳动。白天,她汗流浃背在第一线;晚上,她除了帮弟弟妹妹温习功课外,就坚持自学。文英聪明,六年来,她已经读过不少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六年的劳动也锻炼了文英的身体,一张圆形脸晒得黑里透红,高耸的胸脯丰满诱人,一双脚又大又结实,挑起东西来,百把斤不在话下,小伙子都称她为假小子,一般都不敢轻易惹她。
   其实,文英是很善良的,六年来,她在生产队里当过记工员,当过会计,从不漏落人家一分工,从不错人家一分钱,账目日清月结。村里的小伙子遇到难题总要找她拿主意。在路上遇到老大爷挑不起的,遇到老大娘拎不动的,她都会去帮忙。这样一来,她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跟她差不多大的和比她小的姑娘小伙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文姐。
   文英还想读书的事情一直放在自己的心里,直到弟弟妹妹大了,有的回家参加劳动了,她才向自己的母亲透露出心事。
   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年时间很快过去了,文英读完了初中高中,又回到了家乡,回到父母亲身边。
   这次回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她的面前,是她必须要面对的;她不再是十三岁时的小姑娘了,她已经二十三岁了,是大姑娘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她的婚姻大事。
   她刚一回乡,锄把还未捂热媒婆就纷至沓来。她想,再不能将人家赶出家门了,四年前她是这样做的,现在不能这样做了。要说就让她们去说吧,反正天不会塌下来。媒婆们介绍的都是吃皇粮的拿薪水的,那些小伙子到乡下找姑娘都像汉武帝找长生不老药那样谨慎严格,他们凭借自己的优越条件来挑选西施一样的美女,一见文英那样粗手大脚圆腰的模样,都只说,找对象是大事啊,我们都要慎重对待啊,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文英知道,这些城里人都是来调乡里妹子的口味的,有啥找头,她一赌气,又将那些媒婆一个个赶了出去。
   真正爱文英的还是乡里的小伙子,只是他们不敢惹她。文英是金凤凰,谁见过农村里有女高中生呢,小伙子的艳羡之情只能在心里,在眼里。
   风行一时的文姐热不久便冷了下来,文英也跟着冷静下来。她有生第一次在认真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就是想不通,姑娘就应该按质论价出售么,爱情到底有没有纯洁的?二十三岁的大女要嫁人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嫁给谁呢?城里伢子虽然嫌她手大脚粗,认真起来,她还不见得看得起那些人呢!就嫁个乡里伢子吧,她把那些熟悉的乡里伢子一个个想了一遍,觉得煞是可爱。一想到村妇们整日里忙着烧火做饭、缝补浆洗、生儿育女、日夜操劳的生活,她就怕极了,难道这就是一个农村女孩子的必经之路么?
   不,绝不能这样!
   当初父母亲再送她读书时,别人不是这样笑过么,他们说,一个女孩子睁开眼睛了就算了,反正将来也是要身上屎尿脸上糊灰的。文英想,我怎么就落人家的窠臼呢,我要像人一样地活着,要活得像模像样。
   文英那时候的心总是这么大,其实,生活并不总是甜蜜的。
   那一年,文英担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一上任就去抓一个刚组建起来的文艺宣传队,他们演的节目大多是自编自导的,主要是配合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进行活动,这一次的主题是计划生育。
   文英办事麻利,只有三天三夜时间,她就和创作组搞出了几个节目的底本。开始安排角色了,先头很是顺利,可是在安排一个叫做《迷人的秋夜》的花鼓戏时,剧中黄大姐的这一角色硬是无人来担任。文英找那些女伴做工作,姑娘们只敷衍一下就躲开了,只有一个叫莉莉的姑娘没走开,她翻开剧本,指着一段台词对文英说,你就看看吧,看人家为什么不接受这个角色。
   这段台词是这样说的:
   黄大姐:(对刘)大姐,你就去吧,这是我们女人的大福呢。
   刘大姐:我才不去呢,我又不是猪婆,医生又不是兽医。
   黄大姐:我和你一样,也是三个女儿,不也结扎了吗?
   刘大姐:是啊,你是让人家给劁了,还想让我也赔进去吗?
   文英看到这里,脸上一阵通红,他二话不说,就去找编剧张叶。
   张编剧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他是个老三届,有点酸。文英找到他,指着剧本说,这样不堪入目的词你怎么写进去了,要存心侮辱女同胞么?
   张编剧不做声,接过文英手里的底本瞥了一眼,他慢吞吞地说,这是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你懂么?再说,农村里妇女说话就是这样一副腔调,你不是没听说过,你没有读过书呀?
   文英说,我管你什么冲突,你得改一改。再说,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的话不是理由,你不能坚持。
   张编剧说,我就不改,不演就拉倒。
   两个人僵持了几天,情况无所改变。
   无奈上面逼得紧,文英没办法只好妥协下来,她自己担任了这个角色。
   上演的那天晚上,礼堂里座无虚席,当《迷人的秋夜》演到高潮时,扮演黄大姐的文英向扮演刘大姐的莉莉做工作:
   黄大姐:(对刘)大姐,你就去吧,这是我们女人的大福呢。
   刘大姐:我才不去呢,我又不是猪婆,医生又不是兽医。
   黄大姐:我和你一样,也是三个女儿,不也结扎了吗?
   刘大姐:是啊,你是让人家给劁了,还想让我也赔进去吗?
   这时台下哄堂大笑,小伙子们前仰后合,姑娘们捂着嘴巴,一些童男童女,大概是那些小学生吧,他们一个个跳到座位上叫了起来:劁猪哟,劁猪哟!
   这真是对女性的最大的侮辱,剧中的黄大姐能忍受刘大姐的辱骂,现实中的这场闹剧,文英怎么能够经受得住?
   回家的路上,文英忍着千羞万恨,踏着初秋迷人的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觉得大脑在膨胀,剧中人物的语言就像一把利刃在刺她的心窝,“我又不是猪婆••••••”“你是让人家劁了••••••”文英想不通,是张编剧错了,还是我们女人错了,或者是整个社会错了?
   第二天,文英辞去了团支部书记一职,宣传队也交给了别人。
   4
   一九七五年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三菱小学校门口站着一位姑娘,她在大门上笃笃地敲着,里面却无任何反应。姑娘又走到侧门笃笃地敲了起来,室内,有人在翻动身子,接着又是呼噜呼噜的鼾声,姑娘在门上又重重地敲了几下,鼾声停止了。里面传出一个含糊的声音,谁呀?
   太阳都要晒屁股了。姑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调皮的话。
   门打开了,里面的人说,是你呀,文姐。
   文英站在走廊上,问睡意犹浓的吴亮心说,小吴,昨夜又忙到好晚吧?
   没什么,没什么,进来坐吧。被叫做吴亮心的小伙子揉着惺忪的眼睛说。
   文英走进吴亮心的卧室,看到满地的烟蒂头,知道他昨夜玩扑克一定又是玩得很晚,于是,就咯咯地笑了起来。

共 19827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场无疾而终的姐弟恋。主人公文英以自己的贤淑柔情激励了弟弟吴亮心追求上进的信念。长不大的弟弟却将姐姐的关怀刻烙进了心扉,四年如一日的苦苦追求,终于赢得了姐姐欢心。然而,甜蜜温馨的日子没能如期望般开花结果,苦心等待的结果,令人愤懑。陈世美似的“无良心”,成了玩世不恭的注脚石。曾有人曰:恋爱中的男女都是白痴。所以,聪明理智如女主人公者,也没逃掉有眼不识豺与狼的悲摧。小说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语句流畅,意境丰润。好文。推荐阅读。 【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1-10 00:10:11
  小说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语句流畅,意境丰润。好文。问好作者,远握致安。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宏声        2017-01-31 06:17:44
  宏声向远方的文友拜年啦!祝远方的文友新的一年心想事成!新的一年文学路上再创辉煌!大型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使我们相识相聚,我们齐力协力共同前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