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我们都是老渔翁 (随笔)
人有时候很奇怪,当你在艰苦抗争的时候,你全身心地投入,这时你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因为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当你一旦有闲暇来品味过去,特别是目标基本现实时,你反而会心理不够踏实,甚至会产生否定过去,认为自己真的很傻,难怪自古就有: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夫妻能共患,不能共荣华。这些经典说法。
人按部就班过日子,你不会有特别的感受,吃穿住得好点,人前有面子人后有享受,足矣!可偏偏“人生识字忧患始”,细细品来,会有很多的感慨、懊悔、无奈,普通人呢心理的起起落落无人知晓,而环顾名人:惜日的阮玲玉、顾城、海明威,今日的程琳、张国荣、孙仲旭等等他们都是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脱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一天我听余秋雨的讲座,“文学的两难情结和未知结构。”心里一动:真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文学的两难和未知是生活的两难和未知的结晶。名副其实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点通。
正因为如此,当你细细品味自己的人生才知,不品味不知甜苦,不品味不知对错,初尝时思路清晰,爱憎分明。深品时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呼唤: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人生在世谁也逃不过时代的烙印,60年代出生的人,受当时文艺作品‘高大全’的渲染,年轻人大多都染上完美主义色彩,最终确被完美所伤。
完美的爱情是专一的,可科学的指标告诉你我爱情是短暂的生理反应,最多不过一年半载,你要追求爱情,最终是爱有多深伤就有多深...伤了就伤了吧,没人为你买单
完美的人性是真善美,是大公无私,是松树的品格,可是现实的人性有弱点,而人际关系决定着85%结果,最惨烈的是不结盟而埋头苦干的人,尽管他不乏才能并品质优秀,结果是只知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没人能为他的付出买单。只能自己要么出污泥而不染,要么同流合污,不自我结束生命就很不错了。
现实是残酷的,人的天性不乏弱点,动人的爱情,激情燃烧的理想,都是短暂心理过程,靠人的理智去培育,天时地利人和,不要患得患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自己的选择尽心尽力,坦然接受发生的一切就好啦!
其实只要我们明白,生命是一条河流,奔腾不息,时而浊浪滔天,时而波光潋滟,你我如同《老人与海》里的老渔翁,独自安慰,独自奋战,最终拉回一个硕大的鱼骨头!无所谓成也无所谓失败,更没有完美可言“满船空载明月归”!明白啦我们会活得坦然,爱得无怨无悔,奋斗得更为超然洒脱,少有些得失之患,多些淡定从容,少些世故功利,多些情趣爱好。这样才能走出人生极致的风景,享受生命整个过程,承受自然结果。
一切美好的东西,理想、爱情.....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追求,我们像一代一代老渔翁,愚公似的老渔翁,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生存着追求着。
人生的河流奔腾不息,远远东流而去,浪淘尽千古人物,细回味谁能不像 《老人与海》里老渔翁,依旧是:生活的理想就是为着理想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