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希望】鲤鱼跳龙门(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希望】鲤鱼跳龙门(小说)


作者:草原白杨 秀才,279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48发表时间:2017-01-12 10:49:07


   吃完晚饭,天已经黑透了,老杨却还舍不得把灯拉着,也舍不得开电视,就这么黑着躺下了。萎缩在炕里的老伴问了句:“累了吧?”老杨都懒得回答,喉咙深处“嗯”了一声就作罢了。
   山野都归于沉寂,牛羊也都入睡,老杨也陷入沉思。
   几十年前,当老杨还是小杨的时候,不堪忍受农村的疾苦,便盲流到这片草原,死撑苦熬,混得了牧民身份,然后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也就算在草原扎下了根。想起那些年当盲流的经历,老杨真是道不尽的心酸,吐不完的唏嘘。
   那些年,盲流是个特定的贬义词,所谓盲流,顾名思义就是盲目流动,这种现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绝对禁止的,特别是农村人向牧区、向城市流动,几乎接近违法,所以这个词几乎像流氓一样没有尊严。可是,依照老杨家乡当时的状况,饭都吃不饱,衣服都没的换,不当盲流能有什么出路呢?
   其实,少小时的老杨学习还是很优秀的,只可惜初中毕业,家里再也拿不出到城里的学费,只能遗憾地辍学了。也因此,老杨拼死拼活也要供孩子读书,让他出人头地。
   老杨有一个儿子,孩子刚一出生,两口子喜欢的不得了,真是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整天一口一个心肝宝贝地叫着,久而久之,“宝宝”就成了孩子的乳名。上学的时候,老师问孩子叫什么,孩子自然回答叫宝宝,可是这咋能作学名呢?于是那老师摸着带胡茬子的下吧琢磨了半天,最后给孩子起了个“杨树根”的学名。听说老师给儿子起了个“树根”的学名,老杨吧嗒着烟卷捉摸了半天,右手一拍大腿,好啊!“树根”好啊,你就是我老杨留在草原的根,我们杨家的根一定要活出样来!
   那些年,老杨身强力壮,妻子身体也没什么毛病,所以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让他干什么活,即使春天接羔、秋天打贮草那样的忙季,都不让孩子插手,他就想让孩子读书,把书读好,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不用回家放羊,比老爹有出息就成。
   孩子自打读小学一年级就离开家,没办法,牧区人口居住分散,学校只能办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镇里。其实,学校吃住条件都还行,可老杨怕孩子受治,便找了个收学生的人家,每个月好几百的高价伙食费,过年还要给人家送上一只羊。为了宝宝,老杨什么都舍得。就这样,从镇里到城里,小学、中学,树根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孩子刚上大二,眼看着好日子渐渐离近了,可是妻子却出状况了。那天,她到羊圈里铲雪,这也不是什么重活,一个牧人之家,再正常不过了,可却不知怎么没合适,就把腰扭了,回家躺了一晚上,竟然起不了炕,甚至连穿衣脱裤都困难了。没办法,事情紧急,老杨高价雇了个羊倌,便背上病妻,各大医院折腾了个溜够,最终还是在北京大医院冒着风险做了手术,勉强能让她生活自理,却再也不能干活了。这一路下来,老杨花完积蓄,还欠下五万元外债。乡邻们之间的借贷都是有利息的,一般正常的都是二分,老杨因为是给妻子看病急用,又加上平时人缘不错,人家同情他,只要了一分的利息,实际上和银行的借贷差不太多。借贷的日子不好过,心里总有压力,一想起来觉都睡不踏实,所以从北京回来的路上,两口子就商定,卖羊还债。
   到家那天,夕阳西下,羊倌正好收工,一只只羊撵着尘土陆陆续续走进羊圈,细心的老杨一看便发现数目不对,而且缺的都是那些膘肥体壮的大羯羊。一问,羊倌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出,丢了。丢了?百十只大羯羊,草场都用铁丝网围着,不可能啊?可是羊倌再也给不出其他解释。老杨两口子这个气呀,无奈之下,只好找到派出所。警察一查,那羊倌是个流浪汉,几乎身无分文,因赌博纠纷,打架伤人被判刑,刚从监狱放出来,就被债主逼债,于是便把老杨的百十只大羯子低价抵给了那伙人。警察继续追查,可那伙赌徒是外地流窜过来的,居无定所,羊倌也只知道他们的绰号,再也提供不出有价值线索,只好把他拘了起来,只是老杨倒霉了,那一百多只大羯羊就白白打了水漂。
   好好歹歹熬到秋天,老杨把剩下的羊留下五十只,其余的全部卖掉,偿还了外债。无债应该一身清,可是一看到诺大的羊圈只剩下五十只羊,老杨心里就不是滋味,唉,奋斗二三十年的家就这样败了。想着想着,老杨,老杨不由得又叹起气来……
   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彩铃是宋祖英的“好日子”。这彩铃是儿子设定的,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主人的喜怒哀乐,一来电话,就是“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拿起电话,老杨还没等发话,那边便送来儿子的声音:“
   老爸,我是树根,你们都好吧?”
   “好,好,你也好吧儿子?”一听到宝贝儿子的声音,老杨就激动起来什么烦恼也都忘掉了。
   “我也挺好的,你们别惦记我,要好好保重自己。”
   听到这话,老杨心一颤,眼眶热了起来,儿子长大了,知道关心父母了。
   “爸,咱家的羊膘情咋样?该出栏了吧?卖了多少?”
   “羊?噢噢,还不错……卖了、卖了200多只,和去年的行情差不多。”老杨怕耽误孩子学业,把老伴得病以及后来家里发生的事都瞒着。
   “那就好,前些天我给爸打电话咋总是关机呀?”
   老杨知道,儿子说的是他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那是老杨怕长话加漫游费钱,就经常关机。这什么首都,接听电话还收高价?
   “宝宝,那也许都赶上手机没电的时候啦,我常常忘记充电。”老杨继续对儿子撒着谎。
   “都那么巧啊,我的伙食费没了,联系不上你们,我都向朋友借了一千了。”
   老杨这才想起,光忙着给老伴看病,都忘了给儿子打钱了。
   “哎呀,看老爸糊涂的,把这大事都忘了,一会爸就去打给你,这次打两千。记得把人家的还了,还要谢谢他啊。”
  
   二
   寒假的时候,儿子回来了。重逢的喜悦没延续多久,儿子便发现父母的异样,特别是母亲,原本是那么的利索能干,如今却是行动迟缓,笑容的背后依稀透露着丝丝愁云。老爹见瞒不过儿子,便把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变故讲给了儿子。讲完之后,还安慰儿子说:“没事的,孩子,你尽管安心读书,你妈的病也没大事了,以后不让她干重活累活就是了;过了年,开春以后咱再揽点羊,放心吧,两三年咱就缓过来了,三年后,咱家的羊群就又回来了。咱家草场好,这是咱命根子,有了它,咱啥都不怕。”儿子面前,老杨信心满满。
   “爸妈,这书我不想念了,就是读出来找工作也是很难,现在咱家这么困难,我干脆回来一起放羊吧,要不就出去打工,我都二十多了,该给家出力了。再说,出了这多事,你们应该告诉我呀,要是早知道,暑假我也不出去做义工了,还浪费家里那么多钱。”
   儿子暑假没回来,学校组织到山区支教,虽说是自愿的,但儿子积极要求进步,当父母的哪能不支持。
   听了儿子这句话,老杨即喜又气,喜的是儿子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气的是儿子目光短浅,遇到暂时的困难就要放弃大好前程。
   “不行!你这话也太没出息了。困难是一时的,挺一挺就过去了,把大学读完,找个好工作才是长久的事!”老杨一激动,声调也高了起来,脸膛也涨得紫红紫红的。“这没出息的话再也别说,以后想都不要想!”
   “是啊,宝宝。妈身体没大事了,你就不用操心;再说你老爸精明能干,咱这一片的人都知道,他总有办法的,你就安心把书读好,你的前程是咱家最大的事。”
   听到这些,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也知道拗不过父亲,便点了点头。
  
   三
   转过春天,老杨承包了二百只羊,在自家的草场上,放起别人家的羊来。这样的事说起来挺简单的,但背后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不管天灾人祸,丢了死了,都要赔偿,所以老杨勤勤恳恳,比看护自家的羊还细心周到,一刻也不敢马虎。家里的老伴虽然不能干重活,但烧茶煮饭还能对付,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延续着。
   春季开学,儿子早早返回学校,趁还没开课的空挡找了老师,陈述了自家的困难,申请到了勤工俭学的工作,两份加起来,每月有一千元的收入,节俭一点,生活费还自给有余。就用结余的部分给病母寻医购药。父亲那边依然在给打生活费,可是树根却一分都不动,都打给家里,并再三嘱咐老爹,自己有了收入,再不用打钱了。电话那头的老爹,听到儿子能挣生活费了,眼眶立马湿润了,心里感慨了半天,感谢老天赐给自己一个好儿子,也怨恨自己没本事,尽不好父亲的责任。
   树根虽没生在富贵之家,但由于是独子,家庭条件还算宽裕,加上父母疼爱,从小到大没尝过贫穷缺钱的滋味,可是这一次,家庭变故却让他瞬间成熟起来,所以,吃饭时他不再挑三拣四,而是把目光投向那些经济实惠的饭菜,同学们甚至讥笑他是素食主义者。管他呢,填饱肚子就行。课余时间他谢绝所有同学的邀请,甚至周末,他也把自己关在校园,只要不出去,消费就能降下来,而且剩下时间还可以多干点事,挣点钱。衣服虽然样式老旧,有的甚至被时光褪了颜色,但他依然穿在身上,其后的三年,他几乎没添置过新衣。他知道,家里已经没什么收入了,而且母亲看病还需要花钱。
   这些年,大学里的恋情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并且许多同学迅疾越过红线,在外边租了房子,公开同居起来。青春正旺的树根不可能没有想法,况且,父母亲遗传给他的优秀基因也正在他年轻的身体上熠熠闪光,惹得那些情窦初开的女同学们频频放电。可是,父亲曾在一次谈话中暗示他,大学里搞对象不太靠谱,一毕业天各一方,咱负不起责任。因此树根便一直在克制着自己的欲望,况且这谈恋爱隔三差五约会,逛街购物吃饭听音乐会,自己家这么困难,哪里消费得起?
   可是,有些事该来却总是躲不过。
   餐厅里有个叫许丽的女经理,据说是树根的学姐,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便央求老乡帮忙,留在了学生餐厅,因为工作扎实勤恳,一步步升到了经理。那位学姐很漂亮,衣着打扮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掩盖不住她的芳华,她既有农村的朴实醇厚,又透露出知识女性的睿智和大方。可在树根看来,这些都与他无关,最多做一个看客,远远欣赏一下罢了。可是,树根的一份兼职就是在这家餐厅,这就免不了接触和来往。那位学姐虽然是管理人员,却从不摆架子,和员工的关系也很融洽,对树根也是关怀有佳。这其实很正常,许丽也出自贫寒之家,上学时也品尝过缺钱之苦,对于树根的关心纯属于同病相怜。她知道,做兼职的同学和她一样,多来自农村,并且生活比较困难,否则,现在的年轻人都好面子,不是困难到极致,谁也不愿意走这一步路。但树根格外特殊,两份兼职的收入,完全可以吃得更好一些,可是他却节俭得要命,而且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干活,仿佛就是一架机器。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这样下去咋受得了,许丽不免有些担心,于是,便隔三差五自己掏腰包,买上一份红烧肉或者肉馅包子之类的,让厨师送给树根,并特意提醒厨师,就说是卖剩下的,不吃也要倒掉。
   放暑假的时候,树根本想回家和父母团聚,可是老师和他说有一份护校的工作,是否愿意留下来。树根想了一下,回家坐火车倒汽车,一来一回的,又得消费六百多元,留下来护校,不仅节省了这笔开支,还能拿到小三千元工资,这笔钱诱惑不小,树根便留了下来。
   送走了同学,沸腾的校园一下子寂静下来。忙碌了一学期的餐厅即将打烊,许丽吩咐员工们准备聚餐,高高兴兴吃一顿散伙饭,大家辛苦好几个月,该慰劳一下了。顺便还没忘了叫上留校的树根。
   开始的时候,树根很拘谨,毕竟自己和人家身份不同,可是看到大家对他关心备至,不把自己当外人,树根也就渐渐放下拘谨,融入其中,很快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就是那次,树根对许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她原来也是来自于偏远山村,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人,事实上,许丽已经无家可归了。树根本性善良,自然对师姐起了几分同情。
   利用暑假,许丽报了旅游团,想要到云南看石林,到海南看天涯海角。临走之前,给树根送来了餐厅的电磁炉等做饭用的厨具,还拿来一些米面,这也算是她利用特权给树根的一点照顾,也算正常,学生留下来护校,餐厅歇业,总得让人家吃饭吧。树根感谢之余,表示等发了工钱要把米面钱补给餐厅。许丽说:“算了,你可能担心我犯纪律吧?厨具是学校的,用用也使不坏,米面是我个人的,买了快半年了,我也懒得自己做饭,再不吃就过期废掉了,你就算是帮我打扫战场吧。”但是,树根后来从超市里打探了一番,硬是把米面钱给了许丽,这是后话。
   一个假期,虽有些漫长寂寞,但树根过得很踏实,能够挣点钱,也算给家里减轻负担,父母亲的脸上也少添几根皱纹,只是空余下来,免不了想家。那边的父母更是惦记儿子,隔三差五就用手机和儿子联络一次,做些嘱托。这期间,在外地读大学的一个高中同学来找过他,还带着如花似玉的女朋友。当然,这纯粹是捎带的,人家是趁这假期的空闲出来旅游的。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个开发商,身价千万都不止,当然他不会缺钱了。树根虽然没有钱,但人家大老远来看自己了,寂寞的假期,孤身一人,乡土乡音,自然亲切无比,于是树根就在一个还过得去的饭店请了他们。饭桌上,那个同学讲了许多新鲜事和有钱人的生活,都是树根没见过的,但他也不羡慕,他知道那不属于自己,至少现在不属于。只是这顿饭着实让他心疼。

共 1146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当老杨年轻的时候,便盲流到草原,死撑苦熬,混得了牧民身份,然后结婚生子,在草原扎下了根。有了儿子宝宝,两口子视儿子为心肝宝贝,一心供儿子读书。儿子树根很争气,从小学、中学,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大二那年春天,妻子因干活把腰扭了,在京城做手术花完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五万元的债。祸不单行,老杨家雇的羊倌又把他家的羊给抵债了,一百多只大羯羊白白打了水漂。老杨只好把剩下的羊卖掉,还了乡亲们的债。可儿子又催要伙食费,他只能用谎话安慰儿子,等儿子回到家中得知家里的变故,要辍学帮助父母,被父母的话打消了念头。树根回到学校,申请到了勤工俭学的工作,开始省吃俭用,不再向父母要钱,在餐厅勤工俭学的时候,他结识了餐厅经理,学姐许丽,许丽心地善良,对他关爱有加,不断给他许多帮助,树根对他充满感激,虽有非分之想,也不敢动一点邪念。家里的母亲在借采蘑菇之际,为了保护野生水鸟,和偷猎者搏斗,再次受伤,老杨为了给老伴瞧病,卖掉了最后的五十只羊,又把牧场租给了他人。家里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树根在学校靠着自己的努力,学校又给了他内部聘任待遇,每月八百元工资,还安排了宿舍。他打算报考公务员,不再给父母增添负担了。当他再次回到家里,得知家里的惨状后,坚定了考公务员的决心,经过他的努力,东拼西凑的3000元钱通过了笔试,可接下来的面试关更难。深思熟虑后,他借了三万块钱的贷款,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通过考核、体检、政审一一顺利而过,树根成了一名侯任的公务员。老杨和妻子得知儿子考取了公务员,格外高兴,来到城里看望儿子,不料,树根在车站迎接父母的时候,被放高利贷的轿车追杀,撞死在马路上,父母见此惨状,昏死过去……小说通过一位贫寒学子和家庭的变故,描述出农村的贫困家庭的残酷现实和农村大学生在困境中挣扎的悲惨遭遇,震撼人心,也希望我们的社会对这些贫寒学子多些关爱,对贫困的家庭多些温暖,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小说文笔细腻,脉络清晰,循序渐进,人物形象鲜活血肉,场面描述栩栩如生,情节生动感人,故事催人泪下,读之断肠,令人唏嘘!一篇佳作,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1-12 10:55:54
  问候白杨社长,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12 14:58:16
  祝社长冬日快乐安好。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1-12 10:56:25
  一篇上万字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活血肉,场面描述栩栩如生,推荐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1-12 10:57:5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12 14:57:22
   感谢社长对这篇小说深刻的理解和精彩到位的点评,盛赞之下,实感汗颜。还望社长多多赐教。
4 楼        文友:今秋情更浓        2017-01-12 13:44:50
  拜读白杨老师的佳作,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写作手法娴熟,值得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12 14:59:29
  谢谢今秋情更浓的美赞,白杨就当是对我的鼓励了。祝冬日安好。
5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12 14:56:49
  感谢社长对这篇小说深刻的理解和精彩到位的点评,盛赞之下,实感汗颜。还望社长多多赐教。
6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1-16 13:25:23
  呼吁社会多多关爱贫困人们。
回复6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16 14:29:57
  谢谢迎冬寒梅关注留评。祝冬日快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