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怀念文学(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怀念文学(征文·散文)


作者:柳拂桥 秀才,18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5发表时间:2017-01-12 14:57:34


   如今的文学似乎离人们愈来愈遥远愈陌生了,然而,我却无来由地对文学生出一股怀念之情来。当我身心疲惫的时候,当我对自己似乎有足够怀疑的时候,这种感觉似乎来得格外迫切和迅猛。
   文学与许多美好的物事联系在一起。读初中的时候,一次暑假,我随父亲出差到芜湖。我们住在扬子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的宝塔根下的一个旅社里,已经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劳动?大众?横竖那时候叫这种名字的特别多。次日早上,父亲告诉我,他要到四褐山去办事,随手留给我一元纸币说我中午很可能不得回来,你自己买点吃的,出去玩不要跑得太远,免得忘记路,不知道回来云云,就自己走了。
   彼时的父亲是故乡船队的队长,四褐山那儿有他的船队,他是要去为船队处理一些事,顺便还要接洽新的业务。我就是跟着他们船队的挂机船,从青弋江顺流而下来到芜湖的。按照当时的速度,早上8时在古镇弋江出发,是要到下午4—5点才能到达的。我在小的时候,多次坐过这条线路,到芜湖,甚至到马鞍山、南京。
   像我这样小镇上的孩子,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有机会随船出来。每次出来,我都特别兴奋。好不容易到大码头来一回,哪能不到处走走。于是,出了旅社的门,到新芜路闲逛,那是当时非常热闹的一条街。我多次在当时芜湖最好的人民电影院看电影,是沙发座位,票也是最贵的。
   在新芜路往西,快到吉和街的交叉口,原是有个邮局的。报刊亭不但卖报刊,也零售一些书籍。我于是上去找书报。结果就发现了曾经在报纸上零散读过的那时特别有名的《艺海拾贝》。著者秦牧是当代一个散文大家。我相信很多人读过,并珍藏着这本书,且受益匪浅。那时文化图书才开禁不久,能够适合我们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书籍并不多,我们当时是太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了。
   我发现目标后,右手随即伸进自己的口袋,紧紧攥住那父亲留下的一元纸币,出门的时候,我还在那张纸币上用圆珠笔写下了我的名字,好像当时手心已经出汗了。抽出手来,看看自己的手有没有弄脏,然后终于开口叫服务员:麻烦你将《艺海拾贝》拿给我看看。伸手接过书,我飞快地浏览目录,发现有好些篇,我还没有在报纸上读过。于是,我翻转书看封底,因为那儿通常印着价格。
   书价看到了,是0.62元。而我的口袋里只有一元中餐费。如果买书,那中午只能吃面条或者馄饨了。我不知道我当时是如何下决心买下这本书的,如今这本书在我青弋江畔的小阁楼里尘封着。人说秀色可餐,是讲美丽的姿色可以当饭吃,甚或可以不吃饭,又听说苏东坡(抑或苏舜钦)能够拿《汉书》下酒,起初我是不信的,有过这次中餐换书的经历,我改变了看法。文学还是颇有魅力的。
   那时候,爱好文学的青年实在是太多了,一如今日的厂长经理老板之类。贾平凹在《废都》中说,西京城真了不得,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打倒10个人,有8个是文学青年。三五成群到一起谈的不是文学,也是文学的亲戚,仿佛今日的搓麻炒股一般,已经司空见惯。
   对文学的怀念之情,还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逢相识。数年前的一个圣诞之夜,当时尚在城郊马山嘴工厂的我,有一个同寝室的工友。他叫我陪他到一个女孩家去。并说,我某次在团县委的一次会议前,朗诵的一首自己写的关于青弋江的现代诗,她感觉很好……
   于是,我随他去了。
   女孩穿一身白色衣裙,修长匀称的身材,在坐下来的侧影间完全可以一览无余。她正在台灯下读书,已经记不清是什么书了,好像不是《圣经》,就是徐志摩的诗集。于是,我们从诗歌谈起,戴望舒、徐志摩,普希金和泰戈尔,甚至说到《圣经》,以及房龙对《圣经》的演绎,还有康德的二律背反。说实话,我对康德是陌生的,根本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有些了解,那也是来自于李泽厚先生的“二手货”。故而,谈起二律背反,我是大为吃惊。我此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女孩和我交流《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关于那么枯燥的“二律背反”以及康德的三大发现。
   女孩眉清目秀,袅袅娜娜,宛如李易安年少时的清词丽句,而谈锋之健,则似铜琶铁钹,豪气干云,全无半点脂粉气。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当我和工友告辞回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话说得太多了,而带我去的工友则被晾在一边,受冷落多时,不禁生出歉意。文学使原本陌生的两颗心,那么容易沟通,又是那么容易理解。以至今日,我们仍然是非常默契的朋友。有一日,她从普陀山旅行回来,还给我带来一个毛笔架和一块镇纸石。它们至今也还放在我的办公室的桌上。每次上班坐下来,我就要面对它,也同时缅想这段美好的回忆。一段关于文学,还有康德的圣诞之夜。
   其实,文学给人的怀念很多,正像我自己,也不仅仅就是上述两例。可以说,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一块心灵的芳草地,在滋润养育着我们的心田。文学带给我们的,也不仅是口舌之能、书写之便,还有年少时的许多足够珍藏的记忆,以及很纯洁、很真诚的心灵和情感……
   文学原是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供我们尽情地奢侈地享用,而往往又被我们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

共 20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学到底有什么用?网上有一个段子:当看见候鸟迁徙的壮观画面,我说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说着“哇,全是鸟。直白的用词,却生动的给我们展示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作者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都是自己切身经历的故事,第一次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用中餐换了一本《艺海拾贝》,第二次在遇见一位读书的女孩以后,发现两颗同样爱文学的心是那么的容易沟通、又那么的容易理解。文学不能如富裕的家世和姣好的面容让我们时刻得到称赞,可却能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变成一种基石,变成融入灵魂的高贵,变成一种侃侃而谈的资本。文学就是一场与自己的恋爱,只有我们自己才会懂得它对我们有多重要,并且让我们如何感受到满足。感谢老师的分享,很深入的文字,值得共赏。【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1-12 14:59:49
  “文学原是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供我们尽情地奢侈地享用,而往往又被我们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往往最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才会轻视,就好比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需要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阳光和空气。感谢老师赐稿晓荷,向老师问好,期待更多新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