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海英祝福
人之初,性本善。
今年以来,我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和给残联干点杂活儿,根本没有时间写文章和上网。
昨天,我偶然打开微信,便看到令我惊讶的事情:我的挚友刘海英正在医院做手术,急需2万元钱。得知消息后,吕洪良、韩晶、曹阳、韩怡、张鹏华等老残青通过网络研究出了一个具体方案,并让韩晶为海英制作了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片。共同发起了募捐活动。是啊,在当今的社会里,人情大于王法,海英不愿意麻烦他人,为了减轻海英精神上的负担,他俩事先没有告诉海英,发布在由海英创建的《自强》杂志作者微信群里,大连市残联宣文处处长李发泉和编辑李娜老师率先捐了款,普兰店区残疾人朗诵会员徐敏含着泪把这则消息发布在普兰店残疾人朗诵群里,我们指导老师(大连市中山区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温晓萍)相继捐了款。同时,我把这则消息发在我所有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我远在北京的小妹询问我怎么捐款。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共筑爱的长城。截止到目前,共收到348名社会爱人人士捐款,善款早已超过预期目标,达到28808:46元。爱心还在继续着……
初识海英是在2006年。那年,我作为全市106名残疾人文学工作者代表,参加了刘海英新书《只要生命还在》首发式暨大连市残疾人文联成立大会。也是在那次大会上,我才真正了解海英。她本来拥有一个天真浪漫的花季,可是,可恨的病魔——类风湿强加在她的身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严重,导致双腿萎缩,双手严重变形,只有一根指头能动弹。她就是用这只指头在电脑里敲出了22万字自传体长篇小说《只要生命还在》。在该书中,她含着泪水,用细致的笔墨详尽地描述了她与病魔做坚强斗争的经过,读来令人黯然泪下。就是在这种病态下,她一直担任大连市残联《自强》杂志责任编辑,义务为广大残疾人作者组稿、校对、编辑、发放稿费等,许多残疾人作者的处女作在这里刊发。她申请创建了两个“博爱之家”QQ群和《自强》杂志作者微信群,有什么征文消息及时发布在其中,激发了大家文学创作的热忱。她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整个滨城,曾经被大连市授予“十大感动”人物之一。
就这样,我们相识、相知了。每次到大连,我总忘不了去看望她。她居住在泉水站旁边的一座16层高楼里,每次去了,她听见我的脚步声,文雅地对我说:“张恩先,你又来了!”,那份欣慰与感动难以言表。2011年,当海英得知普兰店残联举办“感恩生活”有奖征文活动,让我捎来10多本《只要生命还在》,颁发给获奖者。2012年的一天,我趁在大连学习“电大”的机会,带领部分学员去看望她。学员们都说,同海英相比,我们真幸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临走时,她为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只要生命还在》,在海英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听说海英又出了一本《收藏一份纯真情怀》,我又一次去探望了她,我把她的两本书各拿了10本,按照出售价硬付钱给她。回家后,我义务分发给我的朋友们。是啊,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要自强不息,尤其对我们残疾人而言,更是温馨与鼓舞,在海英的身上,我们获得了启迪。
我们美丽的滨城处处涌动着爱的潮流,只要人在,爱就在。据悉,海英已经做完了手术,情况还良好。大家都在为海英祝福,祝她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