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女情其信芳
“我到现在也不晓得,那些秦淮河的女人最后的结局。只晓得,教堂那扇五色缤纷的大窗子里,也许还有她们最初的笑容。”
一潭秋水,凛冽了秋日里清寒的身影。一记秋声,浸凉了雁回浅夜。那些散落在历史里的烟云,若是仍能忆起,该有多好,多温暖,又多令人伤怀。
青冢里遗留了昭君不改的容颜,犹记,她怀抱琵琶,汉宫秋月,凉不过别离愁绪,十里长安,万里漠北,行迹渐远,远不过梦里芳心。
战争的硝烟里,遗留了妓女不变的容颜,犹记,她们怀抱琵琶,自风尘而来,来不过一曲秦淮景,历史的烟云凛冽过她们坚贞的风骨。
原谅这时光太繁华喧嚣,也许,至今未有人懂你们的辛酸与萧索。
原谅这时光太遥远,一端是苦难的历史,另一端是太平的盛世。风风雨雨中,历史早已碾过,还有谁会记得你们风尘中的真名姓。
原谅我只是个行于文字中的笔者。静静而执着地观看了一段有关金陵春梦的故事,对十三钗的悲悯和哀怜,随着泪水流过草木竟衰的秋日,静坐凉石感怀悲哀漫彻心底。原谅我既不是虔诚的神父,坚守着战争中的教堂,为那人世间的苦难,向正义和善良呼告。也不是世间伟大的音乐艺术家,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哀曲,表达对纯洁的渴望。我本无意浏览电影,竟邂逅了1937年的金陵。
风雨飘摇的金陵,哀鸿遍野,哪里还有美好与光明?
一群不谙世事,纯厚善良而坚强勇敢的女学生,一群挟裹着烟花巷陌的妓女,一名为了拯救女孩,而担当起了神父义务的美国人,在动荡的教堂里相遇了。战争的硝烟,可以毁灭一切物质,但绝不可以战胜思想的力量。教堂永远都是虔诚而有信仰的,光明,希望,勇敢,善良和正义,永远都是人世间最动人的力量。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道来,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在战乱中几近喑哑的琵琶,怎能拂去商女的亡国恨?怎能抚去她们心头的悲酸?那玉墨神色孤伤,殊不知藏在背后的,是多少人生的变故。一曲《秦淮景》,少了江南秀美的柔调,多了历史的雄浑和悲壮。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谁说江南艺妓只是风尘里的俗世之影?谁说多年里风尘的沾染,便是她们的风骨?我想,商女是犹知亡国恨的。面对日本人残暴的胁迫,她们毅然选择了代替女学生走向战争的风尘。她们赴向了生命的黄昏,能否换来黎明的曙光?约翰是美国人,他终于懂得了秦淮河女人的风骨,哪怕遭世人唾骂,也要敢于牺牲,也要坚贞纯善。她们将永被祈祷,为着她们精神和灵魂的伟大。
离骚的诗句很美,一如她们的人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以荷叶芙蓉为裳又何如?世俗不知,而那心坚贞纯善,也只能孤芳自赏,在战争中慷慨赴向残暴的力量……
秋气愈见凉了。默默在秋风中,彳亍在早已习惯居住的城市里,只为坚守着心中未曾放下的莫名的悲哀。常觉女子之间心心相通,哪怕江南秀美的女子,再次清澈了北国少女的眼眸,我想那也并不遥远,无论时间,或是空间。我想,每一个有灵魂的女子,总会拥有自己清澈的风骨和本真的性灵,有“苟余情其信芳”的执着不悔,哪怕悲哀的离去,也要拥有一缕属于自己的幽香。为何不做个如此的女子呢?安静地等待着秋日的给予,等待着生命中还未曾体味过的温暖。
昭君轻轻地弹唱那似水流年。终将衰老,终将太平,不悔何如。
金陵妓女轻轻地弹唱那战争悲歌,终将奔赴,终将刚烈,不悔何如。
秋意虽凉,然在我的心中却厚了。
且行且祭,如泣如诉。为着潮湿的心,有了种心心相契。
秋风起,掀起了历史里唯美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